03.03 我国军舰为什么迟迟不列装能够大幅度提高军舰载弹量的“一坑四弹”技术呢?

魑魅涅磐


“一坑四弹”技术的确让不少军迷为我兔着急不已,技术真的有那么难吗?事实并非如此,只不过是个需求问题。

“一坑四弹”技术最早出现在美国MK-41导弹垂直发射系统,美国率先实现中远程导弹集成发射能力,使得同等火力单元数量载弹数量实现大幅突破,将导弹垂直发射装置的作用发挥到极致。截止目前技术,主要还是用于中近程导弹集成发射,对于远射程的大尺寸区域防空弹、反舰弹以及对陆巡航弹尚无法实现集成。

确切点讲,“一坑四弹”技术是一种弹药装填技术,并非是一贯认为的垂直发射技术。

我国舰载垂直发射装置起步较晚,装备部队的时间相较欧美国家晚了近30年。截止目前,我国引进、自研了四种垂直发射系统,分别是引进俄制的转轮式垂直发射装置、自研圆筒式冷发射装置、第一代小型通用发射装置和最新的大型通用型冷热共架发射装置。

俄制转轮式和自研的圆筒式冷发射垂直发射装置在外形和布局设计上有一定的相似度,分别安装在051C和052C防空型驱逐舰上,前者配套发射俄制里夫-M型远程舰空导弹,国产型号只能发射国产海红旗-9远程舰空导弹;这两款垂发在发射模式上有显著的差别,俄制点火方式类似于左轮手枪原理,发射单元共用一个点火装置;国产型号则拥有独立的点火装置,系统反应时间更短。

其实054A上出现的小型通用垂直发射系统和052D、055上安装的大型通用型垂直发射系统在技术和发展脉络上有一定的血缘关系。我国通用型垂直发射系统研制立项之初,确立了系统化设计要求,按照高度分为大型、中型和小型三个类型的发射模块,井深尺寸分别为9米、7米和3.3米。基本上实现了与美制MK-41所对应的7.7、6.8和5.3三挡标准。

在发射口径尺寸上,美制MK-41单元口径为0.635m,最新的装备DDG-1000的口径尺寸有所放大,也不过是0.71m,我国大型通用型垂直发射单元尺寸达到了0.85米,成为世界上发射单元口径尺寸最大的垂发装置,意味着几乎可以装填现役所有的海军各类弹药,实现“一坑四弹”技术起码在尺寸上不存在问题。

这就引申出了题目中的问题,既然解决了硬件问题,在弹药装填上为什么迟迟看不到“一坑四弹”技术呢?

首先,是弹药尺寸的问题。我国现役舰空弹药除了海红旗-10之外,主力海红旗-9和红旗-16这两款中远程舰空导弹都是陆转海的产品,在弹药尺寸集成方面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尚有较大的差距。比如美军以标准-2舰空导弹作为区域防空作战的主要型号,其弹体尺寸甚至比我国红旗-16中程舰空导弹还小一圈,而我国区域防空主力型号海红旗-9的尺寸就更大了。

在没有合理的中程舰空导弹的前提下,对现有装备进行技术缩身并不是做不到,技术上完全可行,但带来的负面影响就是,弹药的射程最先受到影响,毕竟缩身是需要付出代价的,这种用性能指标换弹体尺寸的做法显然不可取。

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有自媒体观点认为可以用海红旗-10实现“一坑四弹”装填,在尺寸上看似乎很合理,但实际并不是这么回事。海红旗-10近程舰空导弹自辽宁舰首装开始,已经成为海军点防空或者末端防御的首选型号,在052D、052DL、056以及055上都能看到海红旗-10的身影;再谈使用海红旗-10实现“一坑四弹”装填是不是有点面子工程的意味在里面,能看到的是作战功能重叠了。

其次,现役舰艇吨位偏小,并不一定适合“一坑四弹”装填。052C和051C由于垂发不具备共架发射能力这里不作讨论,安装大型通用型垂发的也就052D、052DL和055三款大中型导弹驱逐舰,055吨位实现了万吨级突破,“一坑四弹”装填也给没有太大问题,主要还是配套弹药的问题,052D和052DL就另当别论了。

这两型舰艇满载排水量也就七千吨左右,与国际上同类舰艇相比吨位相差两千吨以上,美国阿利伯克级9800吨,日本爱宕级以及最新的摩根级满排都超过万吨,完全就不在一个档次上。设计人员对于052D系列舰艇空间利用基本上接近饱和状态,除了尺寸较大的原因导致发射单元数量低于欧美国家只有64单元之外,吨位也是一个硬指标。

一般意义上,四枚弹尺寸虽小,相比一枚弹数量增加的同时重量必然随之增加,这是自然界不变的定律,除非装填四枚海红旗-10甚至更小的弹;作战舰艇武备的数量受尺寸的影响之余,还和弹药的重量有直接关系,这个重量又和排水量直接挂钩。因此,有限的吨位,想要装填更多的弹药还需要充分考量排水量是否允许的问题,这是无法排除在外的硬性指标。

最后就是一个需求的问题。现代海战极度依赖完善的作战体系支撑,构建一个完善的海上立体作战体系是各国海军建设的首要选项。美国航母战斗群横行全球,吊打其他国家海军主要的原因在于其拥有一整套完善的海空立体作战体系,基于这个作战体系将海军各要素集成在一起发挥出最大作战效能。

“一坑四弹”技术的初衷是为了解决对空作战体系衔接的问题,比如美军的海麻雀和标准组合,构建了远中近射程射高衔接的严密对空多层防御体系;人民海军当前在装备体系建设上有别于美军,很难再短时间内实现类似美国的全驱舰队模式,作战舰艇型号繁杂、作战功能互补,出海作战对于对空作战射程衔接问题能够基于指挥体系强调诸舰协同互补作战能力建设,比如常见的052C/D防空型驱逐舰和054A多用途护卫舰编组,依据这两型作战舰艇就可组网出集海红旗-10、红旗-16以及海红旗-10和近防反导系统一体的远中近末端四层对空防御作战体系,射程衔接、射高互补。

与其浪费有限的发射单元数量实现“一坑四弹”,倒不如多携带一些远程弹药,强化区域拦截能力,通过作战舰艇协同组网作战优劣互补发挥出各型舰艇最大的作战效能,实现对装备潜力的最大化运用,这是中国海军建设的主流思路,也是最符合现实国情的作法。

此外,还是涉及到舰载雷达火力通道数量的问题,在有限的火力通道数量前提下,不是携带弹药数量越多越好,能打出去的弹药数量就这么多,够用就好。毕竟符合当前技术环境或者国情才是最重要的,单纯地追求技术上的高大上并不一定对人民海军发展有助益,我们还没有发展到那个阶段。


鹰鸽分析


题主很懂行~[灵光一闪]“一坑四弹”是指对于舰载导弹垂直发射系统,一个垂发单元可以装填4枚导弹(一般为尺寸较小的中程舰空导弹)。那么目前为止已经作用此项技术在海军水面舰艇上的,除了老美,还有高丽棒偶[震惊]

想要“一坑四蛋”[思考]首先要有能下蛋的机,也就是VLS垂发系统,老美最新研制,毕竟海上力量领先世界这么多年,用着用着感觉斜发太费力了噻,又得调转方向,还浪费时间…我大中国也不甘示弱,一口气就研发了四种,其中最新型的052D/055的冷热共架、通用垂发系统,听起来就很牛🐮。

可是为什么我们迟迟不应用呢,难道是我们的航空导弹不够达标?也不是的,虽然我们由于技术原因,导弹尺寸都比国外的稍大一些,但是我们的垂发系统预留了更大的空间,目前的DK-10完全有能力实现啊,可以折翼的FM-3000也行啊,然而我们还要考虑若采用这种技术,那么单舰的整体载弹数会减少,毕竟系统挺占地方的,还有一种考虑就是目前的导弹射程和过载还不够,依照我们的脾气,要么就不装,要装就装最好的[送心]。

不远的将来,我们一坑多弹的大舰必傲然驰骋于大海之上。(纯属交流,不代表权威)[憨笑]




韩老抠的李小抠


一坑四弹,需要导弹小型化,中国目前的中远程防空导弹,受限于冲压火箭发动机小型化技术,和导引头小型化技术的限制。还是很难把导弹弹径做的很细。这样也就没办法做到,一坑四弹。目前的,红旗九,属于大型远程地对空/舰队空,防空导弹。一个坑只能放一枚,红旗十六虽然只是中程防空导弹,但是弹径也没有达到一坑四弹的小直径。但是将来也许可以把霹雳12改进一下增加一个助推器。实现一坑四弹。或者也许有新的型号正在研发之中。

所以我们还是拭目以待吧。不久的将来就会看到国产新驱逐舰和护卫舰,搭载一坑四弹保卫海疆。


遨游天际walker


因为我海军对一坑四弹技术需求没有排在第一位。

相比“宙斯盾”系统啊,反舰弹道导弹啊,“一坑四弹”技术还真不算什么高冷技术,当然也不算屌丝技术,人人都玩儿的起。比如我国海红旗7的原型弹法国“西北风”防空导弹,就实现了“一坑四弹”,所以我军的海红旗7改成“一坑四弹”也毫无鸭梨。

VT1垂发单元

实现“一坑四弹”的关键是能够缩小弹翼直径,甚至改成折叠单翼,这点技术,就算有难度,我们也是能够克服的。

但我们需要海红旗7或者老毛子的9m100这种“一坑四弹”吗?要知道上述两种导弹都是拉姆,也就是我军海红旗10级别的小型近程防空导弹。由于垂直发射的导弹 需要垂直起飞然后在大过载转弯,需要浪费大量燃料,本来就腿短,还要转个弯,剩下的射程就非常可怜了。所以,像我军海红旗10和美国的海拉姆都是用一个小箱子一装就完事了,简单方便。

VT1横向比较

我军真正需要的“一坑四弹”,就是像美军的改进型海麻雀这样的导弹,甚至是我国海红旗16这样的导弹。这样,我军的防空火力网可以从四道拓展到五道-----海红旗9负责远程,海红旗16负责中程,中国版ESSM负责中近程,海红旗10负责近程,1130万发炮负责最后一道防线,这样组成的5道防空网甚至可以对付敌人的“饱和式攻击”。只是现在,我国没有像ESSM这样的导弹,可以在30公里外,就开始拦截掠海飞行的反舰导弹。

之所以不装备,是因为我军有054A啊,054A携带的红旗16,就是为了配合红旗9使用的。所以,我国海军对中近程防空需要不是很迫切。

054A专职中程区域防空和反潜 我觉得还是区域防空更强一些

真要搞一坑四弹,以我国052D,甚至055巨大直径的垂发单元来说,实现“一坑四弹”真不难,我军052D垂发单元口径可是惊人的850mm,对比下美军的MK41只有650mm,所以,再说一次,真不是技术上的事儿。只是我海军有更需要投钱的项目。比如反潜作战,比如舰载机,比如......等等等,请自行脑补,谢谢!如果需要详细了解,可以关注本人,看本人回复的“霹雳12改成舰载一坑四弹你们觉得如何?射程打个六折也得有70公里啊!口径还特小?”问题。

感谢大家观看,您的关注和点赞就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龙行军武


一坑四弹技术需要重新研制或者改进现有的,无法通过现在的导弹实现一坑四弹。

一坑四弹技术实际上就是小型化导弹技术,实际上来说对于材料基础的要求很高,弹体怎么做小?无非就是提高固体推进剂的效率,只要原来75%的量就能实现原来100%推进剂的效率,那么是不是就可以少装25%的推进剂?这样的话是不是导弹体积更小?

假设推进剂材料技术一时半会儿提升不了,那么怎么实现一坑四弹?答案就是缩减导弹的直径增加导弹的长度,要知道055型驱逐舰的垂直发射系统为850mm*850mm*9000mm,那么以红旗16的直径来看最多只能2枚,但是红旗16的总体长度是小于红旗9的,所以缩减一部分直径增加一部分长度以实现一坑四弹,至于细长型导弹的气动性能需要具体测,搞不好需要重新设计弹体的布局。

在理想的情况下这么简单的改进会使红旗16射程缩小,因为在圆柱体中直径对量的影响很大,这是基于推进剂技术暂时无法突破的结论。

二者我国实际上大量部署054A实际上就是想让护卫舰承担部分中近程防空,美国他的舰队是全驱逐舰编队所以垂发装置只有一套大型垂发,而我国是两套垂直发射系统一套大型一套中型,如果在055驱逐舰上实现一坑四弹的技术那么我国应该马上停止建造054A,因为054A的职责被055替代了大部分,054A驱逐舰的32发红旗16在055上只需要8个发射管。

我国的考虑的应该是尽可能的把对方的兵器远程拦截,055或者052D是应该携带大量远程防空导弹的,所以我国应该不会那么着急上一坑四弹,毕竟一坑四弹技术虽然好但是一样占用远程防空导弹的发射管,在我国已经有大量054A护卫舰的情况下你搞一坑四弹干嘛?如果搞一坑四弹这么多054A护卫舰与052D 055任务重叠,那还不如把所有的建造经费全部倾斜给055或者052D,毕竟一坑四弹在这两型舰上只占用8个发射管就相当于携带一艘054A,那么两艘055使用32个发射管就能携带4艘054A的防空火力。

那么问题就来了一坑四弹性价比那么高还带054A干嘛?反正战时112个垂发少带点反舰导弹就行,把反舰任务交给舰载机就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