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 湖北省各地级市所有的区(不含开发区)

十堰市(3个)十堰市张湾区——张湾区是湖北省十堰市市辖区,依堵河,临汉水,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中国第二汽车制造厂发祥地,东风商用车公司总部所在地,称为中国“卡车之都”,是十堰市最大经济体。辖2乡2镇4街道和1个省管经济开发区,面积657平方公里

湖北省各地级市所有的区(不含开发区)

十堰市茅箭区——茅箭区是湖北省十堰市下辖的县级区,位于十堰地区中部。东起十堰经济开发区,与丹江口市六里坪镇相邻;西大致沿市中心四方山—笔架山—牛头山东北西南一线,与张湾区相连;南达大川镇与房县毗邻;北到五堰街道,与张湾区汉江路街道相邻。国土面积54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69.2公顷。

湖北省各地级市所有的区(不含开发区)

十堰市郧阳区——郧阳区,原名郧县,隶属于湖北省十堰市,2014年9月9日,中国国务院正式批复撤销郧县,设立十堰市郧阳区,以原郧县的行政区域为郧阳区的行政区域,郧阳区人民政府驻地城关镇金沙路1号。2014年12月17日,郧县正式撤县更名为郧阳区。总面积3863平方公里。

湖北省各地级市所有的区(不含开发区)

宜昌市(5个)宜昌——伍家岗区伍家岗区是湖北省宜昌市下辖区,位于湖北省西南部,于1986年建制,全区国土面积84.03平方公里。

湖北省各地级市所有的区(不含开发区)

宜昌市猇亭区[xiāo tíng qū]——猇亭区是湖北省宜昌市下辖县级区。猇亭区濒临长江,是长江出三峡后的第一块冲积平原。猇亭区是宜昌市城区的东南门户、工业区、渝东鄂西对外交通的枢纽,处于承东启西的位置,亦是宜昌市新兴工业的重要拓展地。猇亭,得名于西汉,虎啸为“猇”;十里为一亭,故称“猇亭”,三国时期著名战役“夷陵之战”即发生于此。面积118.52平方公里。

湖北省各地级市所有的区(不含开发区)

宜昌市点军区——点军区隶属于湖北省宜昌市,位于宜昌城区长江南岸,地处东经111°,北纬30°,分别与宜都、长阳、夷陵等县市区接壤。点军区地势东部低,西部高,以山地、丘陵为主。总面积532.18平方公里。

湖北省各地级市所有的区(不含开发区)

宜昌市西陵区——西陵区位于长江的西陵峡口,地属宜昌市,是宜昌市的政治、文化、商贸中心和旅游服务功能区,总面积89.9平方公里,

湖北省各地级市所有的区(不含开发区)

宜昌市夷陵区——夷陵区,古称彝陵,隶属于湖北省宜昌市,东连远安县、当阳,西邻秭归县、兴山,南抵枝江、长阳,北与保康接壤,南北长103公里,东西宽约77公里。夷陵区总面积3424平方公里

湖北省各地级市所有的区(不含开发区)

黄冈市(1个)黄冈市黄州区——黄州区,隶属于湖北省黄冈市,为武汉城市圈重要组成部分,位于湖北省东部,大别山南麓,长江中游北岸,是黄冈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与鄂州市隔江相望,距武汉市仅1小时车程。距湖北省省会武汉陆路65千米,水路90千米。黄州区境南北长26千米,东西宽24.3千米。版图面积353.03平方千米,城区面积15.2平方千米。

湖北省各地级市所有的区(不含开发区)

黄石(4个)黄石港区——黄石港区是湖北省黄石市的中心城区,面积42.4平方公里

湖北省各地级市所有的区(不含开发区)

黄石市下陆区——下陆区是黄石市四个城区之一,地处黄石市中心腹地,东接黄石港、西塞山,西连铁山,南邻大冶,北靠鄂州。现辖新下陆、老下陆、东方山三个街道办事处,总面积37平方公里,

湖北省各地级市所有的区(不含开发区)

黄石市铁山区——铁山区位于湖北省黄石市西部,矿产丰富,以盛产铁矿石而得名。面积28.7平方公里

湖北省各地级市所有的区(不含开发区)

黄石市西塞山区——西塞山区,隶属于湖北省黄石市,位于长江中游南岸,黄石市东部。东与阳新县湋源口镇交界;西与下陆区南湖乡为邻;南与大冶市四棵乡、汪仁镇相连;北与浠水、蕲春隔江相望;西北与黄石港区胜阳港接壤。全境东西长22.9公里,南北宽9.945公里

湖北省各地级市所有的区(不含开发区)

咸宁市(1个)咸宁市咸安区——咸安区,隶属于湖北省咸宁市,位于湖北省东南部,东接阳新,南连崇阳,西邻赤壁,北靠江夏,东南与通山接壤,西北与嘉鱼毗邻。总面积1503.8平方千米

湖北省各地级市所有的区(不含开发区)

襄阳市(4个)襄阳市襄城区——襄城区,湖北省襄阳市辖区,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汉水中游南岸,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总面积684.8平方千米

湖北省各地级市所有的区(不含开发区)

襄阳市樊城区——襄阳市樊城区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汉水中游,地理坐标东经111°45′—113°47′,北纬31°13′—32°35′,东面和北面与襄州区接壤,南面以汉江为界与襄城区接壤,西面与谷城县、老河口市接壤。樊城区是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襄阳的中心城区,是襄阳市的经济、交通、信息、物流中心,素有“南船北马,七省通衢”之美誉。樊城区基本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寒夏暑,四季分明。全区下辖8个街道、2个镇,面积566平方公里,

湖北省各地级市所有的区(不含开发区)

襄阳市襄州区——襄州区,隶属于湖北省襄阳市,原名襄阳区,襄州区地处鄂西北部、居汉江中游,全区总面积为2306平方千米,

湖北省各地级市所有的区(不含开发区)

襄阳市——东津新区是湖北省第一个省级城市新区。位于湖北省襄阳市区东南部,西至汉江,东至规划中的东外环线,南至鹿门山,北至唐白河,规划面积218平方公里。新区辖东津镇全域和襄州区张湾办事处“目前总人口15万人。

湖北省各地级市所有的区(不含开发区)

荆州市(2个)荆州市沙市区——沙市区位于湖北省中南部,沙市原为湖北省省辖市,现为荆州市中心城区。1895年《马关条约》开埠,至20世纪初期发展成湖北省第二大良港。沙市区南北最宽相距26千米,东西最长相距29.7千米,总面积492平方千米(中心建成区面积47.7平方千米)

湖北省各地级市所有的区(不含开发区)

荆州市荆州区——荆州区,隶属于湖北省荆州市,位于湖北省中南部,江汉平原腹地,荆州市市区西端,总面积1046平方千米。

湖北省各地级市所有的区(不含开发区)

荆门市(3个)荆门东市宝区——得名于隋代所建荆门城区东宝山主峰太平顶的东宝塔。东宝地处鄂中,北枕荆山余脉,南接江汉平原,是荆门市主城区,1985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为市辖县级行政区;2004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在经济管理权限上享受县(市)同等待遇。东宝区东与钟祥市毗邻,西与远安县、南漳县交界,北与宜城市接壤,南接当阳市、沙洋县。全区南北最大长度约70.75千米,东西最大宽度48千米。面积1298平方千米

湖北省各地级市所有的区(不含开发区)

荆门掇刀区——掇刀区隶属于湖北省荆门市,地处荆山山脉与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东北角与钟祥市相连,西南角与当阳市交界,北与东宝区毗邻,南与沙洋县接壤,介于北纬30°44'57"-31°04'06",东径112°02'14"-112°21'36"之间。掇刀区版图总面积616平方公里,

湖北省各地级市所有的区(不含开发区)

荆门市漳河新区——位于湖北省荆门市西郊,于2011年12月7日正式挂牌成立,总面积486平方公里

湖北省各地级市所有的区(不含开发区)

鄂州市(3个)鄂州市梁子湖区——梁子湖区,隶属于鄂州市,地处长江中游南岸,位于湖北省东南部,东与黄石市交界,南与咸宁市为邻,西与武汉市接壤,处于武汉、黄石、鄂州、咸宁四市之间,素有鄂州市南大门之称。全区国土面积482.5平方公里

湖北省各地级市所有的区(不含开发区)

鄂州市鄂城区——鄂城区位于湖北省东部,西临武汉,东连“矿冶之城”黄石,北与黄冈城区一桥(鄂黄长江大桥)国土面积592.9平方公里,

湖北省各地级市所有的区(不含开发区)

鄂州市华容区——华容区,隶属湖北省鄂州市,位于鄂州市西部,长江中下游南岸。地处地处东经114°30′至115°05′,北纬30°至30°36′。东连市区,北与黄冈市团风县、武汉市新洲区隔江相望,西与武汉市洪山区接壤,南与鄂城区长港镇为邻。全区总面积413.2平方公里,

湖北省各地级市所有的区(不含开发区)

孝感市(1个)孝感市孝南区——孝南区是孝感市下辖的县级行政区。孝南区地处江汉平原北部,毗邻武汉,是通鄂西北、鄂东北的交通要道,是长江经济开发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区面积1020平方千米。

湖北省各地级市所有的区(不含开发区)

随州市(1个)随州曾市都区——曾都区地处鄂北,东承武汉,西走川陕,北通中原,南达荆湘,素有“荆豫要冲”、“汉襄咽喉”、“鄂北重镇”之称。曾都区别称“编钟之乡”。曾都区位于湖北省随州腹地,是地级随州市政府驻地。曾都区气候条件为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冬季寒冷 ,其“擂鼓墩风景区”为著名景点。曾都区版图面积1316平方公里

湖北省各地级市所有的区(不含开发区)

武汉市(13)武汉市江岸区——江岸区,隶属于湖北省武汉市,位于长江北岸、武汉市的东北部,东邻黄陂区,南隔长江与武昌区和洪山区相望,西沿江汉路、三眼桥路与江汉区接壤,北接东西湖区,是武汉七个中心城区之一,中共武汉市委、武汉市人民政府、武汉市人大常委会和武汉市政协委员会所在地,总面积70.25平方千米

湖北省各地级市所有的区(不含开发区)

武汉市江汉区——江汉区,隶属湖北省武汉市,南临长江、汉江交汇处,分别与武昌区、汉阳区隔江相望;北抵张公堤,与东西湖区接壤;东、西两面各与江岸区、硚口区相邻,汉口地区中部、是武汉七个中心城区之一,总面积为28.29平方千米

湖北省各地级市所有的区(不含开发区)

武汉市硚口区——硚口区是湖北省武汉市市辖区,是武汉市7个中心城区之一、汉口的核心组成部分。位于武汉市汉口西部,东接长江,与江汉区毗邻;南滨汉江,与汉阳区隔水相望;西抵舵落口、额头湾,北至张公堤与东西湖区接壤,介于东经114°9′~114°17′,北纬30°34′~30°38′之间。口区总面积41.46平方千米;

湖北省各地级市所有的区(不含开发区)

武汉市汉阳区——汉阳区为湖北省武汉市中心城区之一,因位于古汉水之阳而得名,地处武汉市西南部,长江和汉江交汇处,与武昌、汉口隔江鼎立形成武汉三镇。独居一镇的汉阳区,东濒长江,北依汉水,是长江黄金水道与京广铁路大动脉的十字交汇点,历来有“九省通衢”之称。总面积111.54平方千米

湖北省各地级市所有的区(不含开发区)

武汉市武昌区——武昌区,隶属于湖北省武汉市位于武汉市东南部,长江南岸,与汉阳、汉口隔江相望,北至余家头罗家港与青山区毗邻,东南与洪山区接壤,西临长江,东拥东湖,是中心城区之一、武昌的核心组成部分,是湖北省委、省政府所在地。介于东经114°14′—114°30′,北纬30°32′—30°37′之间,总面积107.76平方千米

湖北省各地级市所有的区(不含开发区)

武汉市青山区——是湖北省武汉市中心城区之一、武昌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处长江中游南岸,东与洪山区接壤,西与武昌区毗邻,南倚东湖风景区,北濒万里长江,与天兴洲隔江相望。面积80.58平方千米

湖北省各地级市所有的区(不含开发区)

武汉市洪山区——洪山区,隶属湖北省武汉市,因境内有洪山而得名,位于武汉市东南部,东与鄂州市隔长江相望,南邻江夏区,西北环抱武昌区、青山区, 东北与新洲区隔江相望,介于东经114′7″~114′38″之间,北纬30′28″~30′42″之间,版图面积480平方公里,剔除托管到东湖开发区、风景区、化工区的区域后,实际管辖面积为220.5平方公里,

湖北省各地级市所有的区(不含开发区)

武汉市江夏区——江夏区,隶属于湖北省武汉市,位于武汉市南部,北与洪山区相连,南与咸宁市咸安区、嘉鱼县接壤,东临鄂州市、大冶市,西与蔡甸区、汉南区隔江相望。区境东西最大横距54.2千米,南北最大纵距63.2千米。全区总面积2018.3平方千米

湖北省各地级市所有的区(不含开发区)

武汉市蔡甸区——蔡甸区,隶属于湖北省武汉市,位于武汉市西郊,地处汉江与长江汇流的三角地带,江汉平原东部,北傍汉江,与东西湖区唇齿相依;南临通顺河,与汉南区山水相连;东濒长江,与江夏区隔水相望;西与汉川市交错接壤;东北邻汉阳区;西南邻仙桃市。介于东经113°41′—114°13′、北纬30°15′—30°41′之间,总面积1093.57平方千米。

湖北省各地级市所有的区(不含开发区)

武汉市黄陂区[huáng pí qū]——黄陂区,隶属湖北省武汉市,地处武汉市北部,湖北省东部偏北;地跨东经114°09′—114°37′,北纬30°40′—31°22′,总面积2256.7平方公里。

湖北省各地级市所有的区(不含开发区)

武汉市新洲区——新洲区是湖北省武汉市市辖区,位于武汉市东北部、大别山余脉南端、长江中游北岸,东邻黄冈市团风县,西接武汉市黄陂区,南与武汉市洪山区、鄂州市华容区隔江相望,北与黄冈市红安县、麻城市毗邻交错。新洲区总面积1500.66平方公里,

湖北省各地级市所有的区(不含开发区)

武汉市东西湖区——东西湖区,隶属于湖北省武汉市,地处长江左岸,武汉市的西北部,汉江、汉北河及府环河汇合之处,介于北纬30°34′—30°47′,东经113°53′—114°30′之间,东西长38千米,南北宽22.5千米,总面积499.71平方千米。

湖北省各地级市所有的区(不含开发区)

武汉市汉南区——汉南区,隶属于湖北省武汉市,地处武汉市西南部,三面环水,东南濒临长江,与嘉鱼县、江夏区隔江相望,北抵通顺河,与蔡甸区相邻,西面、南面以东荆河为界,并与仙桃、洪湖两市毗连。2017年,全区版土面积287平方公里

湖北省各地级市所有的区(不含开发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