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1 湖北武漢長江二橋建成前後

湖北武漢長江二橋建成前後

1957年10月15日,武漢長江大橋竣工通車,萬里長江開始有了第一橋。“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大橋興建後,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僅鐵路貨運過江節省的費用,頭5年就超過了大橋的造價。同時,公路橋部分把三鎮連為一體大大方便了汽車運輸與市內交通,其效益更是巨大。

湖北武漢長江二橋建成前後

30多年來,市區交通中樞線,一直是由大橋這條航大線(航空路——大東門)承擔。使江漢橋和大橋至1990年已呈超飽和負荷狀態。

當務之急是把“三鎮交通一線連”的狀況改變為市內交通的內環線,其中的關鍵就是儘快建設武漢長江公路橋—武漢長江二橋。

早在60年代修訂的《武漢市城市總體規劃》中,就提出了要在漢口黃浦路修建長江公路橋的計劃1976年,市政建設局委託鐵道部大橋局進行了勘測鑽探1984年12月市政府成立以王傑為首的建橋領導小組,加強前期工作。1985年3月1日又組織有關部門作出了《可行性研究報告》。1991年9月18日,正式開鑽施工。1995年6月建成通車。

湖北武漢長江二橋建成前後

長江二橋橋址在江岸區黃浦路跨越長江至武昌徐東路。為預應力鋼筋混凝土雙塔斜拉橋,主跨400米,居當時世界同類型橋樑第二位。全橋總長4678米,其中正橋長1877米,北引橋長425米,南引橋長9254米,其餘14506米為北、南岸與正橋銜接的立交橋長度。橋面寬度265米,其中車行道寬23米,共6車道,兩側人行道寬1.5米。

湖北武漢長江二橋建成前後

長江二橋日通車能力為6萬輛,可分流長江一橋公路交通量的51%,使以前經由市中心過江的車輛,大大縮短了里程和時間,基本消滅了長江一橋車輛堵塞排隊的現象,長江二橋的建成,對改善我市的交通、拉動江岸的經濟,作用也是顯而易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