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8 「作業的改善」第四篇:標準作業,不是甩鍋給員工的工具

“如果在標準作業的《工作指導書》中出現,‘包含但不限於.....’要求,那就是工程、工藝及生產單位不作為、要甩鍋責任給員工的體現。”---行知精選

標準作業,是員工是否具備“職業化”的重要體現,同時依據標準作業的三個特徵,在制定標準作業時,要學會從員工的背影去觀測員工的作業,並不是簡單的測量某幾個員工的作業工時,然後對工時使用平均法來確定“標準作業”;

而是需要拍攝視頻的方法,讓作業的員工參與進來,看著自己視頻提出改善的建議,並且對標準作業的改善必須要持續,對於長期使用沒有持續更新的標準作業表,在豐田認為是現場班組長的恥辱

我們再來回顧一下,上一篇關於標準作業的三個特徵:

制定標準作業:使用拍攝視頻的方法,讓員工看自己的背影,提出改善建議,讓遵守作業標準變成常態勢;

指導標準作業:員工按照標準作業,能夠在三天內獨立操作;

改善標準作業:標準作業表要能夠持續的保持更新。

到現在為止,我們以上概括為“標準作業表”的東西,實際上有以下幾種:

1、工序能力表

記錄著工序順序、工序名稱、機械設備編號、基本加工時間表、更換模具、顏色所需時間表、產能。這是進行作業組合時的根據。

目的:評估工序、設備與產能是否匹配。

作用:計劃用於產銷平衡,在轉產改善時,提供換模換色的前置依據。

2、標準作業組合票

明確標註著操作員在週期時間表內必須遵守的作業順序。

目的:

在1件產品的作業週期內,具體的作業順序明確。

作用:幫助辨識加工、搬運、停滯、檢驗四個核心的有效工時分析,減少無效工時。

3、作業要領書

在執行作業時需注意的事項,決定了“操作機器、更換模具、換色作業、加工零件、裝配等等”的作業順序,並將此分別標註在各道工序上。

目的:保證關鍵質量問題受控,保證效率最大化工。

作用:減少不良、作業最經濟。

4、作業指導書

這是指導作業的人對操作員正確指導的基礎,包含根據每條生產線的產量,分配給一個操作工的工作內容,配合著作業順序,會對各作業提示安全與質量的注意事項。

同時,它也用圖片標註一個人作業的機器佈局、週期時間、作業順序、標準備庫存量,還明確標註檢驗質量的方法。

目的:回答產品如何製造出來的具體作業。

作用:新員工能夠熟練上手,確保質量與效率的穩定性。

5、標準作業表

將作業指導書上的機器佈局圖展示在A3紙上,明確標記“週期時間、作業順序、標準庫存量、節拍時間表、安全與質量確認基準”,並放入透明封套中,展示在流水線或是裝配線的現場。

這一條與第一條工序能力表類似,只是第一條 工序能力表是放在工序上的,標準作業表一般放在線頭,一條線一張的不同。

目的:主要針對設備,評估工序、設備與產能是否匹配.(整條線)

作用:計劃用於產銷平衡,在轉產改善時,提供換模換色的前置依據。

這一篇之後,將會進入到具體講如何進行改善作業的方法,在此之前我們來談談大家在現場最熟悉的作業指書,在日常工作中常見的問題與困惑。

而對於工序能力表、工序要領書、標準作業組合票等,現場的班組長或者基層員工要搞清還是比較費勁的事,大多數情況是這是“IE”與“工藝”才需要用到的,而工作指導書是和現場管理者與員工每時刻都要打交道的。

所以我們來看看工作指導書的常見問題:

1、 員工不按作業指導書;

2、 作業指導書沒有懸掛出來;

3、 員工對作業指導書沒有認證

以上三點是我在上家公司華碩電腦管理製造課時最常見的,被現場IPQC稽核到的問題,那時常見回覆給現場巡檢的CAR單上的對策是:

一是:加強對員工的培訓中;

二是:組長加強巡線力度;

三是:對員工進行績效扣分。

對於員工為何不按作業指導書執行,為什麼會忘記懸掛作業指導書?

我們其實是分析不夠的。現在通過前面所講到,《作業指導書》其實是“標準作業”的一種,從標準作業的特徵上來看,對於上面所講到的工作指導書中常見的問題不能夠防止再發,那就不難理解了。

我想主要原因,還是要思考,我們作業指導書是誰來做的?用了多久時間表做出來的?

我們之前也經常發現,有些作業指導書圖文不符,工藝參數不符,步驟紊亂的錯誤,從這裡可以看到,企業的大多數作業指導書都是IE或工藝人員制定;

由於他們的工作只是製作作業指導書,在自已的電腦上用一到二個小時就可以完成,(事實上套用通用模板,可能還用不到這麼久)。

這樣一份作業指導書誕生的過程,實際上就是閉門造車的過程,這樣的過程造就上面的問題,其實也就不奇怪了。

更為最要的是,通常情況下只要是有作業指導書,生產過程中出現任何的質量異常,那麼就一定會是操作工來背鍋;

因為在作業指導書上的作業要點上,往往我們編寫的人員,為了能夠避開自已可能的失誤帶來的責任,會回上一句“以上,包含但不限於……..”我最痛恨這一點。

寫 在 最 後

如何制定一份員工好用的作業指導書,在我理解要具備的要素有:一目瞭然,節拍清晰,步驟清晰。

換句話講,在工序上有作業指導書,新員工如果做完三天仍然不會,或者效率達不到,或者裝配後在後面發現的不良沒有下降或減少,那就要思考這個作業指導書的有效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