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3 唐宋八大家的名句,你记得几句?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以写诗歌和散文为主的八位文学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合称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八人。

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等四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他们先后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使诗文发展的陈旧面貌焕然一新。

唐宋八大家的名句,你记得几句?

一、韩愈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

1.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

——《原毁》

2.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

——《原毁》

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进学解》

4.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

——《进学解》

5.人之称大丈夫者,我知之矣。利泽施于人,名声昭于时。

——《送李愿归盘谷序》

6.故力易强而有功也,心难强而有智也。

——《圬者王承福传》

7.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吾实为之,其又何尤!
——《祭十二郎文》

8.士穷乃见节义。

——《柳子厚墓志铭》

二、柳宗元

柳宗元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

1.君子在下位则多谤,在上位则多誉;小人在下位则多誉,在上位则多谤。

——《谤誉》

2.美不自美,因人而彰。

——《马退山茅亭记》

3.文以行为本,在先诚其中。

——《报袁君陈秀才避师名书》

4.凡人之言,皆曰盈虚倚状,去来之不可常。

——《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

唐宋八大家的名句,你记得几句?

三、欧阳修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

1.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

——《朋党论》

2.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

——《丰乐亭记》

3.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伶官传序》

4.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此自然之理也。

——《伶官传序》

5.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伶官传序》

6.夫养不必丰,要于孝;利虽不得博于物,要其心之厚于仁。

——《泷冈阡表》

7.不修其身,虽君子而为小人;能修其身,虽小人而为君子。

——《答李诩第二书》

8.余生平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

——《钱思公虽生长富贵》

四、苏洵

苏洵擅长于散文,尤其擅长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与其子苏轼、苏辙并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三苏”。

1.思焉而得,故其言深;感焉而得,故其言切;触焉而得,故其言易。

——《太玄论上》

2.一忍可以支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

——《心术》

3.为将之道,当先治心,太山覆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待敌。

——《心术》

4.天下无内忧必有外惧。

——《审敌》

5.贤者不悲其身之死,而忧其国之衰。

——《管仲论》

6.天子者,养尊而处优,树恩而收名。

——《上韩枢密书》

7.君子慎始而无后忧。

——《上文丞相书》

唐宋八大家的名句,你记得几句?

五、苏轼

苏轼的散文在宋代与欧阳修、王安石齐名,但如果单从文学的角度来看,则苏文无疑是宋文中成就最高的一家。

1.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日喻》

2.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后赤壁赋》

3.江流有声,断岸干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后赤壁赋》

4.夫当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在于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

——《教战守策》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前赤壁赋》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前赤壁赋》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前赤壁赋》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记承天寺夜游》

六、苏辙

苏辙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儒学为主,最倾慕孟子而又遍观百家。他擅长政论和史论,在政论中纵谈天下大事,分析当时政局,颇能一针见血。

1.世未有不自下而能高,不自近而能远者。

——《上皇帝书》


2.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

——《黄州快哉亭记》

3.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

——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

4.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而不自知也。

——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

5.有能推至诚之心而加以不息之文,则天地可动,金石可移。

——《三论分别邪正札子》

唐宋八大家的名句,你记得几句?

七、王安石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短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

1.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xiàng)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游褒禅山记》

2.指挥付托必尽其材,变置施设必当其务。

——《本朝百年无事札子》

3.知天助之不可常恃,知人事之不可怠终。

——《本朝百年无事札子》

4.其积于中者,浩如江河之停蓄;其发于外者,烂如日月之光辉。

——《祭欧阳文忠公文》

5.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 ,而天下之理得矣。

——《答司马谏议书》

八、曾巩

曾巩散文大都是“明道”之作,文风以“古雅、平正、冲和”见称。曾巩为文,自然淳朴,而不甚讲究文采。

1.周之先,明教化,修法度,所以大治。

——《战国策目录序》

2.盖法者所以适变也,不必尽同;道者所以立本也,不可不一。

——《战国策目录序》

3.故论诈之便而讳其败,言战之善而蔽其患。

——《战国策目录序》

4.知信乎古而不知合乎世,知志乎道而不知同乎俗。

——《赠黎安二生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