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1 馬陵之戰:孫臏龐涓師兄弟的終極對決

時間:公元前三百四十一年

地點:馬陵

事件:齊國和魏國馬陵之戰,魏國大敗,龐涓中計身死

事情要從魏國發兵攻打韓國開始說起。

有一年魏國派龐涓率軍攻打韓國,韓國打不過魏國,於是向齊國求救。

齊威王召集大臣開了一個緊急會議,主題是救韓國是早救好還是晚救好。

有兩派不同的意見,一派是鄒忌,他們的主張是不救,他們打他們的,跟我們齊國有什麼關係?我們隔岸觀虎鬥,讓他們打個你死我活,最後我們再出來收拾局面。

還有一派的意見以田忌為代表,他們的意見是不僅要救,而且要早點救。

這個時候孫臏從旁邊站了出來,還記得孫臏是怎麼來到齊國的嗎?

當年孫臏被龐涓騙到魏國,結果被挖去了膝蓋骨,還被當做罪犯一樣幹苦力,後來齊國使者去魏國出差,孫臏藉機說服了齊國使者,暗暗相跟著來到了齊國,之後被齊威王賞識,讓他做了身邊的參謀。

馬陵之戰:孫臏龐涓師兄弟的終極對決

孫臏不同意以上兩種觀點,他雖然也認為必須要救,但是不如晚點救。他的理由是韓國和魏國現在正打的不可開交,而且魏國剛剛出兵,士氣正盛,如果我們現在就出兵,那麼就是我們代替韓國承受了魏國強大的壓力,這對我們是不利的。所以我們最好晚點再發兵,等到韓國被魏國打的實在不行了,一定會更加仰賴我們齊國,到時候我們也可以從韓國得到更多的利益。

齊威王聽從了孫臏的建議,便答應了韓國的請求,但是卻遲遲沒有發兵。

韓國得到了齊國的承諾,信心大增,竭盡全力的抵抗魏國的攻擊。奈何魏國軍事實力過於強大,韓國五戰皆敗,被打的落花流水。

齊國一看時機已到,再不出兵韓國就要被魏國打下來了,於是派田忌發兵救韓,孫臏為總參謀,和在桂陵之戰的時候一樣,大軍直接向魏國首都大梁進發。

桂陵戰役也是魏國和齊國打的一場戰役,當時魏國攻打趙國,趙國向齊國求救,齊國也是派田忌領兵援助趙國,孫臏建議圍魏救趙,並在桂陵設伏,大敗魏軍,並生擒了龐涓。

等到這一次齊國救韓,居然和上次一樣,也是直接把軍隊開到魏國首都去。龐涓在攻韓前線聽說了這個消息,馬上撤兵回國,保衛首都。同時魏國國內也召集了更多的軍隊,封太子申為大將軍,抵抗齊國的襲擊。

馬陵之戰:孫臏龐涓師兄弟的終極對決

在作戰討論會議上,孫臏向田忌提出了一個建議,魏國的軍隊想來勇猛強悍,無敵於天下,而齊國的軍隊則一直有膽怯懼懦的名聲。既然如此,我們不如因勢利導,加重他們這方面的想法,然後我們就可以出其不意的攻擊他們了。

於是齊軍採用了孫臏的"減灶法",主要操作方法就是等到齊國軍隊進入魏國領地後,第一天做飯的時候留下十萬個土灶,第二天減少到五萬個,第三天更減少到兩萬個。龐涓自然是懂兵法的,他從魏國撤兵回援,察看到齊軍留下的土灶,大喜過望,認為自己的看法是正確的,對齊軍起了輕慢之心。有了這輕慢之心,他的失敗就不可避免了,如果他能再謹慎一點,把偵探工作做的再仔細一點,或許就可以發現疑點,可惜。

龐涓開始輕視齊軍,認為他們都是懦夫,不堪一擊,於是率領輕銳部隊提前趕上去,想盡早攻擊齊軍,可是龐涓不知道,死神已經在前面等著他了,他追的越快,距離死亡的日子就越快。孫臏已經在等著他了,地點他選在了馬陵。因為馬陵地方險阻,道路很狹窄,而且兩邊多山石,不利於行軍,但是如果提前佔據了有利位置,則可以以逸待勞,以寡擊眾。

他命令士兵們把一棵大樹的樹皮颳了下來,露出了裡面白白的樹身,並在上面寫下了幾個字,之後選了一萬名弓箭手埋伏在道路兩旁,約定等到晚上看見火光就一齊射箭。

龐涓的馬快啊,很快就趕到了馬陵,趕到馬陵的時候天色已經很晚了,他看見前面有一棵樹被人為颳去了樹皮,而且模模糊糊的好像寫了幾個字。

"哎呀,天太黑了看不見,這寫的什麼字呀?來人吶,拿火把來,給我照個亮。"龐涓對身邊的人喊道。

馬陵之戰:孫臏龐涓師兄弟的終極對決

火把很快就拿來了,他舉起火把,湊身到樹邊上一看,只見寫的是"龐涓死此樹下",龐涓頓感不妙,只是一切都已經晚了,突然之見,他聽見一陣嗡嗡的聲音,彷彿有什麼東西正破空而來。當然是那一萬名士兵的弓箭了,他們早已經等得不耐煩了。

魏軍被打了個措手不及,隊形大亂,首尾不能相顧,最後潰不成軍,只能逃之夭夭了。龐涓一看這個情形,知道自己徹底失敗了,就敗在他這個小師弟的手上,回想與小師弟多年來的恩恩怨怨,最後還是他棋高一著,他拔出佩戴的寶劍,大喊一聲"遂成豎子之名!"

自刎而死!

齊軍乘勝追擊,大敗魏國防守軍隊,俘虜了魏國太子申。

馬陵之戰,以齊國大勝,魏國大敗而收場,經此一戰,魏國的霸權被徹底終結,從此淪落為二流小國,任人宰割。而齊國藉此一躍升為一流強國。在歷史的車輪面前,孫臏和龐涓都只是一個棋子,但是這兩個棋子卻寫下了精彩的一筆,令後人難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