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修繕縣城,用土修縣裡做主,用磚修省里做主

標題:明朝的中牟縣城

提起縣城的城牆,我最先想到的是巍峨的萬里長城,但是長城沒有親眼見過,就會退而求其次想到開封的汴梁城,雖然知道早期的城池都是土築的,想著唐宋以後縣城就應該用磚來建築了吧。實事並非如此,據明正德十年的《中牟縣誌》記載,直到明朝正德年間(1505—1521年),在今中牟市區的兩座縣城,依然都是土城。今天就來談談這兩座縣城。

明朝修繕縣城,用土修縣裡做主,用磚修省裡做主

先說東邊這座縣城。它位於現在的化肥廠、洞上村一帶,這裡地勢較高,適宜建築城池。關於這一點,是有很多證據能證明的。中牟縣文物所保存的一通明代石碑,上面就記載此處叫青峰嶺,上面建築有玉皇廟;明清時期中牟八景之一的“聖崗仙景”就是指這裡。直到上世紀八十年代修建官渡大街時,洞上村後面的大土崗才徹底消失。明時正德年間,這座縣城已經廢棄很久,久到當時的人們已經無法說清它的來歷,只知道它叫佛肸城,城南一里還有一座佛肸墓,於是就有人據此說是春秋時佛肸所建築,還有人說是三國時曹操修築或重築,是為了對抗袁紹用的。這些殘垣斷壁竟成了文人雅士吟詩做對、憑古吊今的一處景點。當時有一位河南僉事(官職)叫劉鹹,他遊玩這裡時寫下這樣一首詩:

雁澤馱陂接蓼溝,

汴河空繞土山流。

龐涓墓廢陰風慘,

佛肸城荒殄氣浮。

宦業每懷蕭相國,

民心猶憶魯中牟。

欲尋古蹟嗟難遇,

搔首臨風嘆未休。

另一座是正在使用的縣城。城周長六里零三十步,東邊是挨著廢棄的老縣城,就是前面講的佛肸城,這邊地勢較高;西邊地勢較低,每逢下大雨,這段城牆就因雨水浸泡而損壞,因而此處維修保養的頻率是很高的。正德七年(1512年),中牟知縣周紀再次修繕後,城牆高兩丈、寬兩丈。又在城四周開挖護城河,河道寬一丈、深一丈,並接引附近的河水注入。又給縣城四座城門起了名字:東面叫朝陽門,西面叫鎮平門,南面叫迎薰門,北面叫拱辰門。後來知縣董敏又修築護城河堤,縣城防禦能力大大提高。

明朝修繕縣城,用土修縣裡做主,用磚修省裡做主

正德年間,明朝社會已經有些不太安定,強盜、土匪逐漸多起來。縣城是人口聚集之處,也是官員、商人集中之地,自然也是最富裕的地方,這也成為土匪首選的劫掠目標,據史料記載,有幾次土匪攻破了縣城,搶走很多錢財,還殺了不少人。所以加固縣城就成了官員們必須要做的事。於是汴州衛趙祿、汴州判薄洵陽人唐廉、澤州人叚昭、幕僚濟南人範繼本等人就一起合計,認為縣城最薄弱的環節在西邊,因為這裡地勢低,一下大雨就積水,城牆最容易受損害,這裡最應該加強。就召集民工去幾里外拉土,把這裡堆積成幾丈高的大土崗,並在崗上建起了防禦牆,又在崗外圍邊緣密植榆、柳等高大樹木;在崗下密植荊棘、榛、櫪等帶刺的的植物。這一整套防禦措施下來,就算是小雞、小狗等也過不來,這裡一下成了縣城防守最堅固的地方。同時加固的還有縣城的北門和南門,每一處完工後,都有中牟官員寫文以記念,並收錄在正德十年編纂的《中牟縣誌》。至此,中牟縣城就相對安全了很多。

到此時,縣城城牆仍然全部為土築而成。後來又有城門損壞,知縣寫公文到省裡,申請用磚頭加固,經過層層審批才如願以償,城牆中才有磚頭,這時已經到明朝末期了。

明朝修繕縣城,用土修縣裡做主,用磚修省裡做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