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中國歷史上有哪些“神回覆”?

熊石1982


神回覆,也就是很“神”的回覆,可以認為是回覆者機靈的體現,因為只有那些令人意想不到的回覆才可稱之為“神”,極具個人特性和創意,因而為人津津樂道。神回覆可不僅僅是我們現代人在玩,古人玩的也挺溜的,接下了就讓我們來蒐羅一下古人的神回覆。

1、太關心您

上官桀為漢武帝養馬,漢武帝重病,上官桀以為他會病死,馬也不管了,自己出去玩。

但是漢武帝命硬,熬過來了。病好以後的漢武帝興沖沖地跑去看馬,卻發現馬大多都瘦了,他勃然大怒,訓斥上官桀道:”你認為我再也見不著這些馬了嗎!“

漢武帝不是說說而已,他還要給上官桀治罪。

上官桀卻立馬說:”我聽說陛下病了,日日夜夜為您擔心,哪裡還顧得上看馬呀。"

邊說上官桀還抹了幾把淚水,漢武帝竟然信了,以為上官桀很忠心,臨死前還把其定為託孤大臣的一員。

2、關你啥事

張敞是漢宣帝時期的官員,官至京兆尹(首都市長)。他和老婆的感情很好,對老婆相當體貼。

而因為他老婆小時候受過傷,眉毛少了一角,看起來有點不對,張敞同學就每天都替老婆畫眉,之後才去上班,

後來他的政敵向漢宣帝打小報告,其中一條就是為大臣者替婦人畫眉,不務正業。漢宣帝於是當庭問起此事,張敞回答:“豈止啊,我們夫妻之間還有很多更過分的事呢。”(閨房之樂,有甚於畫眉者。)

言外之意就是我們夫妻這點小事,跟我當大臣處理國家大事有關係嗎?

漢宣帝瞭然,也不追究,還把張敞夫妻列為夫妻恩愛的模範。

3、想來如此

孔融讓梨的故事人盡皆知,而他小時候的確很聰明。

有一次,他老爸帶著他拜訪一位朋友,那位朋友家裡也有客人,其中有一名叫陳韙的官員。

當時一群人談起孔融,都誇讚他聰明過人,以後必成大器,陳韙卻隨意道:”小時候聰明,長大了就不一定了。“(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孔融可不是一個示弱的人,當即回答道:”那你小時候一定很聰明瞭。“(想君小時,乃當了了。)言外之意就是,怪不得現在傻不啦嘰的。

陳韙一時語塞。

4、一會而已

三國時期,劉備和孫權表面上還處於聯合狀態,但實際上已經貌合神離。不過,常規交流還是要有的,有一次,劉備派伊籍出使東吳。

伊籍抵達東吳後,首先就去拜見孫權。孫權聽說伊籍有辯才,就想為難一下他,墮一下劉備的臉面。

於是兩人見面,伊籍行禮之後,孫權就語重心長地道:“侍奉一個無道之君一定很辛苦吧?”(勞事無道之君乎?)

伊籍聞言,面不改色,一臉誠懇地回答道:“何足掛齒,只不過是一跪拜一起立而已,哪裡會辛苦。”(一拜一起,未足為勞。)

孫權無語。

5、靈活運用

三國時期,魏國的鐘毓和鍾會兩兄弟少年時就名聲在外,他們的老爸引見他們去覲見魏文帝曹丕。

見曹丕時,鍾毓緊張地全身是汗,鍾會卻從容自若。

曹丕很疑惑,問鍾毓道:“你怎麼出了那麼多汗?”鍾毓回答:“陛下天威,臣戰戰兢兢,汗如雨下。”

於是曹丕又問鍾會:“你為什麼不出汗呢?”鍾會模仿鍾毓的口氣說:“陛下天威,臣戰戰兢兢,汗不敢出。”

曹丕哈哈大笑。

6、其人之道

三國時期,司馬師有一次參加飯局,陪同的有鍾毓(鍾繇的兒子)、陳泰(陳群的兒子)和武陔(武周的兒子)。

吃著吃著,司馬師覺得有點無聊,想找點樂子,就和其他幾個人一起嘲弄鍾毓(不知道司馬師這什麼愛好),故意問他:“皋繇是怎樣的人?”

當時,在兒子面前提起父親的名字是很不禮貌的行為,一般都是用敬稱,但司馬師就是想看看鐘毓的反應。

鍾毓卻是不慌不忙,回答道:"古之懿士也。"接著又說道:“君子周而不比,群而不黨。”很乾脆地提到了其他三個人的父親。

司馬師自討了個沒趣。

7、大佬停手

劉伶嗜酒,經常喝醉,還發酒瘋。有一次,他喝醉了酒要跟鎮上的人吵架,對方捲起袖子,揮拳就要打,劉伶卻很鎮定從容地說:“就我這雞肋般細瘦的身體,哪裡經受的住老兄的拳頭。"

對方聽了,笑了起來,把拳頭放下。

8、隔壁老王?

東晉開國皇帝晉元帝司馬睿生了一個兒子,司馬睿很高興,大宴群臣,人人有賞。

大臣殷洪橋謝絕賞賜,還解釋道:”皇子出生是普天同慶的喜事,但我一點功勞都沒有,領賞真是太慚愧了。“(皇子誕育,普天同慶。臣無勳焉,而猥頒厚賚。)

晉元帝笑著說:”這事怎麼能夠讓你有功勞?“(此事豈可使卿有勳焉?)

9、少說點話

東晉十六國後期,南北對峙,但也有”人才流動“(主要是投降)。比如,前秦的苻郎就投降晉朝,來到了江南。

本來符郎投降是想混個好的前程,誰承想東晉的朝臣很少見到中原來的人,許多都找他詢問中原風情。其中,王素之最喜歡管閒事,只要跟中原有關,他都會問,一問起來就沒完沒了的,搞得苻郎不勝其煩,非常討厭他。

有一次,王素之又逮著符朗追問道:”中原地區的奴婢價格如何?“

苻郎答:”話少的十萬,話多的一千。“

由此可見,話癆在哪都不受待見,勿多言,言多必失。

10、懼內如敵

唐朝末年,宰相王鐸奉命帶兵去鎮壓黃巢起義。王鐸向來懼內、怕老婆,他離京帶兵出征時,找藉口扔下正室夫人,只帶侍妾就隨軍出發了。

王夫人得知此事後大怒,不依不饒,尾隨王鐸追趕而來。

消息傳來時,王鐸正在準備迎戰黃巢大軍,聞聽夫人即將追來,大驚失色,問計於幕僚:黃巢南來,夫人北至。前後夾擊,何以安處?

幕僚回覆:“不如降黃巢。”

11、本不公平

宋朝時,皇家把玉津園當成了動物園,在裡面養了許多動物,連獅子都有。有一天,員外郎(編制外官員,即員外,一般可買)石中立和同事們去看獅子。

當他們得知獅子每天能吃十斤肉以後,紛紛感慨:“我們的待遇還比不上一頭獅子。”

石中立卻一本正經地說:“我們都是員外郎,怎麼能和園內獅比?”(吾輩官皆員外郎,敢望園中獅子乎?)

想吃肉,進園子。

12、不懂裝懂

王安石是北宋名相,才華橫溢。他的兒子王雱智商也很高,自幼聰敏,志向遠大,王安石認為他以後必定是治國安邦之人。

有一次,有客人拜訪王安石,小王雱就在父親身旁,客人估計是聽了王安石誇自己兒子,就想考考王雱。

客人在一個籠子放了一隻獐和一隻鹿,他看準王雱不認識獐和鹿,就問王雱:”籠子裡哪個是鹿,哪個是獐?“(何者是鹿?何者是獐?)

王雱果然不認識,但他不是一般人,看了一會就說說:”獐旁邊是鹿,鹿旁邊是獐。“(獐邊者是鹿,鹿邊者是獐。)

客人十分讚歎。

13、打個比方

明朝有個和尚大言不慚,曾放言說:”你們讀書人唸的儒家雖然是正統,但還是不如我們佛家深邃。我們僧人大多都讀得懂儒家的書,可是你們讀書人卻看不懂佛經。“

儒生張倬回覆他:”人吃的東西狗也能吃,可是狗吃的東西,人絕對不會去吃。“

求和尚的心理陰影面積。

14、你們注意

明朝的周忱(諡文襄)巡撫江南時,有人向他彙報道:“有個男人懷孕了。”周忱沒有理睬彙報者,而是默默地對其他人說:“大家小心點”。

(周文襄在姑蘇曰,有報男子生兒者,公不答,但目諸門子曰:“汝輩慎之!”)

15、兄妹情深

晚清時代一次科舉考試,試題中有一句”昧昧我思之“(清朝科舉試題都出自四書五經,此句出自《尚書》)。

某考生沒看過這句,以為是”妹妹我思之“,通篇文章都以此立意。

試卷交上去以後,閱卷官開始一頭霧水,不知道他寫的什麼,後來豁然開朗,在試卷上批閱道:”哥哥你錯了“。

16、一起試試?

清朝王菊軒娶了老婆後久久沒有孩子,王菊軒急了,跟老婆商量著納妾的事。

他老婆聽了以後半天不說話,王菊軒就問,老婆說:“也不知道是誰的問題,要不我也去找個男人試試?”

(王菊軒娶妻,久不育,將娶妾,商之於妻。妻不答。一再商之,則曰:“此不知是誰之過,其各以一人試之,可乎?”)


平沙趣說歷史


要說我國曆史上的神回覆,當屬我們偉大的周總理,周總理是中國歷史上最出色的外交家,他是公認的語言大師,他講話風趣幽默,非常有智慧,這得益於他淵博的學識和對事情獨到的見解,他在外交上提出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至今在全球都有著重大影響。



下面介紹幾個周總理在外交史上的幽默應對:

1、周總理巧妙應對赫魯曉夫。

一次周總理出訪蘇聯,周總理批評赫魯曉夫是修正主義者,可赫魯曉夫不正面回答周總理的問題,而是針對他的出身進行諷刺,他說:“你批評的很對,可是我是工人階級出身,而你卻出身資產階級”,因為周總理出生的家庭比較富裕,赫魯曉夫就針對這一點來諷刺他,周總理沉思了一會兒說:“是的,赫魯曉夫同志,我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都背叛了我們的階級”,赫魯曉夫啞口無言。



2、最漂亮的女人在我家裡。

世人都知道周總理不近女色,所以一次一個外國嘉賓來問周總理:“總理先生,你知道世界上最漂亮的女人是誰嗎?她在哪裡?”周總理笑著回答:“當然知道了,這個女人就在我家裡,她就是我的夫人”,對方不相信地說:“尊夫人是世界上最美的女人?”“是啊,我們中國有句話,叫情人眼裡出西施,我的夫人在我眼裡當然是世上最美的女人了。”


3、你們銀行裡有多少錢?

歐洲國家相對富裕,剛建國時中國的經濟狀況相對落後,一次一位歐洲外賓來訪,想要為難周總理,就問到“請問你們中國的銀行裡有都多少存款呢?”周總理想了想說“我國的銀行存款一共是18元8角8分。”因為當時我們的人民幣面值是1分、2分、5分、1角、2角、5角、1元、2元、5元、10元,加起來來正好是18元8角8分,周總理用這樣智慧的回答回應了外賓對他的刁難,他的風趣幽默令對方汗顏。

4、這是我們的戰利品。

周總理做外交官的日子是我國外交史上最艱難的時期,經常會有一些不懷好意的外國記者來向他發難,一次一個西方記者看到周總理桌子上有一支派克筆,便嘲諷地問:“你們中國怎麼用我們美國的鋼筆啊?”周總理笑著回答:“哦,這支筆的來頭可大了,這是朝鮮朋友抗擊美國時獲得的戰利品,送給我作為紀念的。”一番回應使得這個西方記者無言以對。

我們偉大的周總理就是用這樣智慧風趣的話語,一次次回應外國記者們對他的刁難,既維護了我國的尊嚴,又暗藏鋒機,語言是一門藝術,周總理將這門藝術運用的恰到好處。

在中國的革命史上,周總理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他運用這種智慧,跟隨著毛主席,最終將全國人民從水深火熱之中挽救出來,建立了新中國,他是我們偉大的總理,是全國人民的驕傲。



周總理去世時,十里長街送總理,人民捨不得他,他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是偉人,是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更是一名卓越的外交家,他是中國人民心中永遠的好總理!(以上圖片均來源於網絡)


千水千山


有朋友說了毛主席、周總理、陳毅元帥的三個回覆。我也說說他們三個偉人的三個神回覆!

毛主席在重慶談判時,在談到如爆發內戰後的前景時。毛主席說:蔣先生的蔣是草頭將,我的毛是反手,意思是,推倒他易如反掌!果不其然,解放戰爭僅僅用了三年!

有次有西方記者問周總理:你們中國有多少錢?周總理不假思索回答:十八元八角八分。當時我們的人民幣面值合計就是這個數,周總理以此表明我們的幣值穩定、物價穩定!

當年蔣介石當局經常派U2來大陸偵查,一開始我們的戰鬥機升限夠不到,後來引進了前蘇聯的防空導彈,把U2揍了下來,當時有導彈還處於機密。陳毅元帥當時正出訪國外,有記者問怎麼擊落的,陳毅元帥回答:用竹竿捅下來的!

這就是偉人的睿智!





滄浪有話說


建國以後,我們偉大的周總理負責處理外交事務,當時正值我國外交最艱難的時期,外國記者和來賓經常在會面時給周總理出難題,可是每次周總理都能用智慧和風趣幽默的話語將對方的進攻化解於無形當中,有時還會讓對方感到搬了石頭砸了自己的腳,周總理的反擊堪稱歷史上的“神回覆”。

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週總理那些經典的巧妙應對。

我們始終在走上坡路。

一次美國代表團訪華時,一名官員當著周總理的面說:“你們中國人喜歡低著頭走路,而我們美國人卻喜歡抬頭向前走”。此語一出,使在場的人士都比較難堪,因為這完全就是在挑畔,周總理聽了後卻不慌不忙,微笑著說:“這不奇怪,因為我們中國人喜歡走上坡路,而你們美國人喜歡走下坡路”。因為人在上坡時是要低著頭往前走,下坡時卻恰好相反,周總理正是利用了這一點,巧妙地回答了對方的刁難,不得不說我們的周總理太有智慧了。


巧對印方的挑畔,捍衛中國主權。

印度與中國是交界國家,印方就邊界問題常向我國提出挑畔。1960年,就兩國邊界問題周總理與印方進行談判,印方故意問到,“西藏一直是中國的領土嗎”,周總理回答說:“西藏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遠的不說,在元代它已經是中國的領土了”。對方說:“時間太短了”,周總理說:“中國元代至今有700多年的歷史,如果700多年都被認為太短的話,那麼美國到現在只有100多年的歷史,難道美國不能稱其為國家了嗎”?周總理用一個淺顯易懂的道理讓印方代表啞口無言。


我們是在勒緊褲腰帶援助友國。

20世紀70年代末,阿爾巴尼亞做為我國的友好國家,常常向我們尋求幫助,但是當時我國的經濟狀況也很緊張,還是儘量幫助他們。可是在一次阿爾巴尼亞代表訪華時,他們卻向我們提出一些不切實際的要求,這使得雙方的會談陷入了僵局。周總理便指示第二天請阿爾巴尼亞代表訪問大寨,並請他們晚餐,只要準備幾樣簡單的素菜、一個葷菜和小米粥、玉米就可以了。阿方代表吃飯時也深感中國的經濟並不是很好,從大寨回來後,周總理便對他們說:”你們看中國現在的經濟也是很艱苦的,我們多送你們一噸米,自己要就勒緊褲腰帶,我國的人民也在捱餓啊”。這使得阿方也不好說什麼,只能降低了援助的標準。


周總理顧大局,做事周到。

周總理要求接待外賓一定要做好禮儀工作,曾經有一段時間,中國和蘇聯的關係不太好,在有些宴會上,我方常批判“蘇修”,蘇聯和東歐駐華使節一聽到“蘇修”這樣的字眼,常常會提前離席。那時宴會講話是安排在宴會冷盤之後,熱菜之前,因此這些使節會提前離席,常常吃不上熱菜,只吃了幾口冷菜就走了,周總理發現這一點後,便找工作人員要求把講話定在熱菜之後,這樣即使代表們提前離席,也可以讓他們吃完飯再走。

我們敬愛的周總理做事總是這樣周到,他做事嚴謹,細緻周到,當年大家都說,“周到,周到,只要周總理一到,什麼事就都好辦了”。

周總理就是這樣關心著所有人,對於外國使節即使雙方意見不一致,他也表現出最高的人道主義精神,所有和他相處的人都感覺如沐春風。


如今周總理已經離我們遠去,但是人民永遠不會忘記他。他是中國人民的驕傲,他是我們的自豪。在清明來臨之際,我們緬懷周總理,他是人民儒子牛,是人民的好領袖,他先天下之憂而憂,他鞠躬盡瘁、嚴於律已,他是人民的好總理,中國人民世世代代懷念您!,(以上圖片均來源於網絡)


瀚海說史


一、楚國:“我蠻夷也”

三十五年,楚伐隨。隨曰:“我無罪。”楚曰:“我蠻夷也。”

歷史上出兵討伐敵國都有個講究師出有名,楚國又一次攻打隨國,隨國國君說:我沒有任何罪名,你為什麼攻打我?楚國國君說:你平常不都罵我是蠻夷嘛,我就蠻夷了不講規則怎麼著?

二、何不食肉糜

《晉書·惠帝紀》:帝嘗在華林園,聞蝦蟆聲,謂左右曰:“此鳴者為官乎,私乎?”或對曰:“在官地為官,在私地為私。”及天下荒亂,百姓餓死,帝曰:“何不食肉糜?”其矇蔽皆此類也。

西晉的晉惠帝司馬衷是著名的大昏君,有一年發生饑荒,百姓沒有糧食吃,只有挖草根,食觀音土,許多百姓因此活活餓死。消息被報到了皇宮中,晉惠帝坐在高高的皇座上聽完了大臣的奏報後,大為不解。“善良”的晉惠帝很疑惑:百姓肚子餓沒米飯吃,為什麼不去吃肉粥呢?

三、諸葛子瑜之驢

諸葛恪字元遜,諸葛亮的兄瑾之長子也。恪父瑾面長似驢。翌日,孫權大會群臣,使人牽一驢入,長檢其面,題曰:諸葛子瑜。恪跪曰:“乞請筆益兩字。”因聽與筆。恪續其下曰:“之驢。”舉座歡笑。權乃以驢賜恪。

東吳名臣諸葛瑾(字子瑜)因為臉長得長,經常被孫權嘲笑。一天,孫權召集大臣們,差人牽一頭驢來,在驢的臉上掛一個長標籤,寫上:諸葛子瑜。諸葛瑾的兒子諸葛恪剛好在,於是他跪下來說:“乞求給我一隻筆增加兩個字。”於是孫權就給他筆。諸葛恪接下去寫了:“之驢。”連起來就是“諸葛子瑜之驢”,在場的人都笑了。於是孫權就把這頭驢賜給了諸葛恪。

四、獐邊者是鹿,鹿邊者是獐

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改革家,他的兒子王雱(音同“乓”,與其父王安石、叔父王安國並稱“臨川三王”)也是英雄出少年、號稱奇才。話說有一次有個好事者帶了一頭鹿一頭獐去王家讓王雱辨認一下。

當時王雱年紀很小,根本不認識獐和鹿。但王雱不願說不知道,於是淡定地說了句:獐邊者是鹿,鹿邊者是獐。此話一出,好事者目瞪口呆,連連稱讚。

五、一拜一起,未足為勞

三國伊籍是劉備手下著名的外交官,有一次伊籍出使東吳。伊籍到東吳後,拜見孫權,孫權就想著刁難一下伊籍,於是就開口慰勞伊籍:“真是難為你了啊,侍奉一個無道之君一定很辛苦吧?”(勞事無道之君乎?)

伊籍聽了,一臉誠懇地回答:“哪裡哪裡,剛剛只是一跪拜一起立,根本算不上辛苦啊。”(一拜一起,未足為勞。)

孫權:…………

六、汗出如雨和汗不敢出

魏文帝曹丕在位的時候,有鍾毓、鍾會倆兄弟年少成名,有一次鍾繇引見他們兩個去見曹丕;

第一次去朝拜曹丕,結果鍾毓緊張地全身是汗,鍾會呢好像沒事兒一樣,從容的很。曹丕故意問:“鍾毓啊,你怎麼出了那麼多汗啊?”鍾毓說:“陛下天威,臣戰戰兢兢,汗如雨下。”

曹丕又故意問鍾會:“那你怎麼不出汗呢?”鍾會學著他大哥的口氣說:“陛下天威,臣戰戰兢兢,汗不敢出。”曹丕於是哈哈大笑。

我是頭條號:以史為鑑,埋沒的歷史真相、誤解的歷史人物、不為外人所知的關係……我來為您講述,歡迎關注。


以史為鑑


1、宋真宗趙恆還是壽王的時候,兼著開封府尹的職位。有一次,他派了一個侍從到下邊的府縣公幹。仗著是壽王的身邊人,這個侍從在縣府衙門大吵大鬧,被縣令李應打了二十大板。被打時他質問李應:“我是壽王的人,你憑什麼打我。”李應則答道:“你侍奉的壽王,我侍奉的是壽王的父親,父親的手下當然可以打兒子的手下。”


2、武則天時期,因為武則天信仰佛教,所以下了“禁屠令”,禁止全國屠殺牲畜。當時的御史大夫婁師德到陝西出差,地方官設宴招待了他。

結果在吃飯時,廚子端上來一盤羊肉。婁師德便開口問到:“陛下禁止屠殺牲畜,這盤羊肉是怎麼回事?”廚子答道:“這是豺咬死的,不吃可惜了。”於是才放心的吃起了羊肉。沒過一會,廚子又端上來一條魚,婁師德又問怎麼來的,廚子還是回答:“豺咬死的。”婁師德聽了大罵道:“笨蛋,豺怎麼能咬死魚呢?你應當說這是水獺咬死的。”


3、清朝末年,慈禧和光緒都先後去世,愛新覺羅載灃擔任攝政王。1909年也就是辛亥革命前兩年,張之洞重病躺在病床上,載灃前來探望。彌留之際,張之洞告訴載灃:“要善待百姓,否則容易引起民變。”載灃聽了笑著說道:“不怕,有兵在。”

4、孔融,就是孔融讓梨的那個。在孔融十歲時,他的父親帶著他到京城洛陽拜訪一位大名士李贗。在李贗家中,孔融的言談舉止讓在場的賓客都十分驚奇。其中一個叫陳韙不以為然的說了句:“小時了了,大未必佳。(小時候聰明的長大了未必有出息)”孔融也不甘示弱,懟了句:“想君小時,必當了了。”說的陳韙啞口無言。


5、隋朝越國公楊素有一次和侯白聊天,楊素問了一個問題:“現有一個幾百尺的深坑,你進到坑中該怎麼出來呢?” 侯白答曰:“無他,我只需一根針就能出來。” 楊素問道:“用針幹什麼?” 侯白解釋說:“用針刺破腦袋,裡面的水流出來,坑被水灌滿,我就能浮上來了。” 楊素笑著說:“你腦袋哪來那麼多水。” 侯白說:“如果我腦袋沒進水,我幹嘛跳進那麼深的坑裡。”(這應該是腦子進水最早的版本了)


歷史就在那裡


一九七八年 鄧小平作為副總理訪日在記者招待會上回答記者提問 充分體現了鄧公的機智 幽默 作為大國領導人的非凡的氣度。

當時作為首個在國外舉辦記者會的領導人,鄧小平落落大方 回答了記者提問。有記者提出釣魚島歸屬問題 鄧小平答 中日兩國看法不同 稱呼不同 不妨先把問題放一放 把它留給後人 他們會比今天的人更聰明,能夠解決這個問題。

在回答有關四化問題時,鄧小平說為了達到本世末實現四個現代化目標 中國需要好的政治環境 和正確的政策 “長得很醜卻欲和美人一樣 那是不行的” “必須承認自己的缺點 我們是個落後的國家 需要向日本學習”。

他說訪問時間雖然短晢 但他要讓兩國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

記者會結束時 全場起立 為他鼓掌 持續五分鐘。



陳哥論史


1、你們要抓的是周樹人,與我魯迅有何關係?

2、問:你最希望被別人罵什麼?

回覆:你有錢了不起啊!

3、問:為什麼每年高考網上都會討論作文題目?

回覆:因為這是我們現在唯一還看得懂的科目,數理化你都看得懂嗎?


4、問:為什麼前女友還會一直關注我呢?

回覆:知道你過得不好我也就放心了。


5、楊過與小龍女談戀愛,神鵰什麼感受?

回覆:難道我真的算個鳥


6、最孤獨的時刻是什麼時候?

回覆:一個人去吃自助餐,取餐回來後發現自己的餐具已經被服務員收走了。


7、哪件事,讓你對自己的無知感到震驚?

回覆:我以前一直以為“佚名”是一個作者的名字。


8、你經歷的最尷尬的事是什麼?

回覆:初三的時候,跟同學打架,因為吃過豆子,沒控制好,打架途中把憋了一天的大便拉在褲子裡了。然後我就紅了。

“你看,哪個就是被別人打出屎的傢伙."

9、問:哪件事,讓你對自己的無知感到震驚?

回:小時候寫作文要寫筆名,我一直寫的是“中華繪圖鉛筆”。


所有的神回覆都在民間,在頭條,在評論區,高手在民間,頭條出人條,評論區更是高手如雲。別藏了,沒錯,說的就是你!


朝聞歷史


講一個清朝最霸氣的神回覆:“不怕,有兵在。”看到這五個字,是不是一股豪氣油然而生?然而這句話不是十三副鎧甲起兵的努爾哈赤說的,不是平三藩收臺灣的康熙說的,不是“十全老人”乾隆說的,而是晚清監國攝政王載灃說的。

1909年,大清的實際統治者不是皇帝溥儀,而是溥儀之父載灃。載灃志向遠大,一心要中興大清,一次他去探望張之洞時,張之洞對這個手段強硬的改革派說要溫和治政,善撫民心,不然“輿情不屬,必激變”。就在這時,載灃懟了一句,“不怕,有兵在。”

後來的故事大家也知道了,大清在三年後就滅亡了,載灃的豪言壯語也變成了大清的亡國之音。其實載灃是有見識的,他曾經出訪德國,對當時世界的政治局勢有一定了解,當他回國主持改革時,連歐洲列強——尤其是德國等認為清朝可能風氣由此一變。如果載灃有足夠的手腕,中興之局也未必不能締造。只可惜,自信滿滿的載灃太小看民心所向了,最終革命代替了改革,清朝滅亡。在這之後,他再沒有為清朝續命之心,張勳推溥儀重登龍椅時他也毫不在意,或許是這幾年的經歷讓他大徹大悟了吧……


切割地球


中國歷史上又很多神奇的“神回覆”,最神的還是周總理在外交活動中妙語連珠。

神回覆1:馬路。

外國記者不懷好意問周總理,“你們中國人走的路,為什麼叫馬路?”

周總理則說,“我們走的是馬克思主義道路。”

巧妙避開了外國記者把中國人說成是牛馬牲口的刁難,又表達了中國的政治立場。

神回覆2:低頭走路。

美國代表團在中國訪問,其中一個美國人問周總理:“中國人喜歡低頭走路,而我們美國人喜歡抬頭走路。”

周總理說“不奇怪,我們中國人喜歡走上坡路,需要低著頭,美國人喜歡走下坡路,自然愛抬頭了。”

周總理再一次巧妙避開美國人的刁難。

神回覆3:派克鋼筆。


美國記者採訪周總理時,看到總理用著一支派克鋼筆,就問“總理閣下,你們中國人,為什麼要用我們美國的派克鋼筆呢?”

總理回答:“一位從朝鮮來的朋友送給我的,我覺得作為禮物,很有紀念意義,就收下了。”

美國記者原本有意嘲笑中國生產不了好鋼筆,卻被戳到了抗美援朝敗給中國的痛處。

神回覆4:資金。

西方記者問總理:“你們中國建設四個現代化,有多少資金?”

周總理回答:“中國人民銀行的貨幣資金嘛?有18元8角8分。”接著又解釋道:“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面額為10元、5元、2元、 l元、5角、2角、 l角、5分、2分、1分的10種主輔人民幣,合計為18元8角8分。”

外國記者嘲笑中國國庫空虛,兼有刺探情報的意思,被周總理巧妙化解。


神回覆5:妓女。

西方記者問周總理:“你們中國有沒有妓女?”

周總理回答“有”。眾人不解,他解釋道“中國的妓女在我國臺灣省。”

周總理宣傳我國封閉妓院改造妓女的政策和成果,有宣示了對臺灣無可爭議的主權。

神回覆6:握手。

日內瓦會議期間,美國人和周總理握手後,拿出手帕搽了很久才把手帕放回去。周總理見狀,也拿出手帕擦了幾下手,還把手帕丟進了垃圾桶,說:這個手帕再也洗不乾淨了。



其實,這些周總理的外交小故事,都是民間傳說中的,大部分都是虛構出來的,某種程度上說,體現了中國人們對周總理的愛戴,對周總理外交成績的肯定。

周總理在國際交往中的名言,讓全世界記住了這個外交天才。

“求同存異”

“現在下結論為時尚早”

“我們需要和平,我們需要朋友。”

”我們說話是算數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