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7 三國時期的“汙點”將軍,于禁

于禁是三國時期曹魏集團“五子良將”中的員,他的一生用一個詞來形容的話就是大起大落。

首先草根出身的他也是憑藉自己能力獲得曹操的賞識,對內他嚴正軍紀,對外也是戰功顯赫。就拿當時張繡反叛是來說,當時的曹軍基本都亂了陣型,只有他所率領的士兵一直平穩,而且迅速的鎮壓了叛軍,由此可見,對於管理部隊,他還是很在行的,可以說在跟著曹操南征北戰的那幾年是他人生最成功的。不斷的升職加薪,直到成為人們熟知的“五子良將”,可以說是人生巔峰了。

三國時期的“汙點”將軍,于禁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就像在他和龐德一起營救駐紮在樊城的曹仁的時候,一場大雨將他帶領的部隊全淹了,而更難受的是大家基本都是“旱鴨子”,水裡戰鬥的經驗幾乎為零。就這樣,救人的反而也成了人家的俘虜。這時候關羽問是降是死,副手龐德毅然赴死,而於禁卻選擇了投降,成為了降軍。這個決定也是他人生的轉折點,連後來的曹操都感嘆于禁為何如此。

三國時期的“汙點”將軍,于禁

然而他也不好過首先就是遭到了關羽的嘲笑,結果後來關羽敗走麥城,又被孫權的部隊俘虜,又是一頓嘲諷,我想這時候他已經很後悔了吧。可是,還沒結束,最後孫權放于禁回了魏國,當時的曹操已經去世了,而他兒子曹丕是個小心眼,在假惺惺的迎接了于禁之後,帶他到曹操陵墓面前祭拜曹操,但是陵墓的牆壁上卻畫著于禁投降的畫,看到這于禁當場去世。可惜一代名將落得如此下場。

三國時期的“汙點”將軍,于禁

我個人認為,當時他投降也是為了手下三萬士兵的生命。當時關羽自己的部隊糧草都供不上,如果不投降除了死沒有別的出路,而關羽的性格是親下屬,對領導卻不感冒,有種臉難看,事好辦的感覺,投降了興許還能拖延下時間,畢竟雨不會一直下,也肯定會有別人來救援。可惜的是,直到最後,于禁都沒有得到曹魏集團自己人的信任。各位對於這件事又是怎麼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