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怎樣做好烤麩呢?

手機用戶50702676725


"吃在中國,尋味美食、分享美味",讓生活更精彩!紅廚美食為您解答。

提起烤麩,有些朋友不一定吃過,烤麩是豆製品的一種,在上海有一道很有名的涼菜叫四喜烤麩,口味偏甜,味道濃郁,是經典的本邦菜,許多人都喜歡吃。

今天來分享上海四喜烤麩的做法,(花生米、金針菜、香菇、黑木耳四種食材簡稱四喜)。

==[四喜烤麩的做法]==

製作原料:烤麩、花生米、金針菜、香菇、黑木耳、八角、香葉、桂皮、白糖、老抽、生抽、味精;

第一步:首先把花生米、香菇、黑木耳、金針菜分別用冷水浸泡,然後粗加工改刀,準備好少許八角、香葉、桂皮;

第二步:把烤麩用手撕成塊或者用刀切小方塊,然後放入鍋中焯水去雜味,撈出沖涼水,瀝乾水份;

第三步:起鍋燒油,七、八成油溫左右,下入烤麩炸幹水份,成金黃色時撈出瀝油;

第四步:鍋留少許油,先放入香菇、金針菜、黑木耳炒香,放些底味備用,然後鍋中下幾片香葉、桂皮和少許八角煸香,放入烤麩、花生米、適量的水,加蠔油少許,老抽、生抽、白糖、味精調味,大火燒開,小火燜四十分鐘左右下入"四喜"一起煮,再煮二十分鐘就可以收汁了;

總之,烤麩的做法很多,上海的四喜烤麩很有特色,做法簡單,在家也可以做,如果你也喜歡吃,那就買些回來試試吧!

紅廚美食傾情呈現,每天分享精緻美味,個人觀點,歡迎建議、討論美食文化,謝謝大家閱讀!


紅廚美食


江浙人的餐桌上,麵筋和烤麩是常見食材。通常去菜市,要在豆製品那檔找,以為又是豆腐的衍生產品,但是這兩種東西其實和黃豆半點關係也沒有,完完全全靠麵粉製出。

把面製品和豆製品歸為一類,是有道理的。中國人的素菜,尤其是“功德林”那派的仿葷菜,缺了麵筋豆腐,一臺戲就唱不下去了。

所謂麵筋,實際是植物性蛋白,以清水揉開面粉,大力搓搓搓,至夠黏,再把表面的澱粉和雜質洗去,剩下的那一個麵糰,稱為水面筋。

這個過程,家裡亦能試驗,但麵粉有點講究,得選用高筋麵粉才行,低筋的話,你洗個半天,也只有小小一團。

水面筋在上海少見,蘇州、常熟、太倉一帶常用來塞肉,再去滾湯,相當可口。

單純的水面筋,容易敗壞,不方便保存,發一發酵就沒問題了。發酵後的麵筋,如果蒸熟,即成烤麩,如果油炸,即成油麵筋,簡稱麵筋。

史料上說,南北朝時即發明洗面筋的手法,至元明而盛,大量流行則是清代的事情。因為要經歷水洗,故麵筋的好壞,與水質有關,上等麵筋,前面必有“清水”二字。

江南面筋,以無錫惠山產的居首,當地的水質一流,是關鍵條件。也和炸的工藝有關,復炸幾次、油溫的控制,都有學問。傳說是惠山下尼姑的發明,這個說法聽過即罷,但無錫麵筋好過其它地方,確屬事實。

和普通油麵筋比一比好了,後者呈淡黃色。無錫的淺棕色,體型雖大,份量並不增加,勝在薄而韌。更關鍵的,無錫麵筋表皮坑坑窪窪,炒起來易入味,又不會爛過頭。

在上海有時也買得到無錫麵筋,吃起來層次豐富,入口即能分辨真偽,倒是很難用普通貨色冒充。一些有點質素的素菜館,尤其走仿葷菜路數的,像“功德林”和“松月樓”,皆以自制麵筋為賣點,並不遜色。

麵筋入菜,最簡單的莫過於炒香菇麵筋了。這道菜的訣竅是材料好,麻油和糖不可手軟,自己在家炮製,做到這一點,絕對不會失敗。

提前一天把香菇洗淨,用冷水浸沒,滴幾滴麻油,到油花散開、把水面蓋住的程度為止,下一勺糖,就這麼發個一整天,效果最佳,浸出的水則為天然素高湯。炒時下香菇,兜幾下子,再下面筋和香菇水,淋點蠔油和生抽,燜上一燜即成,味佳,又易學。

香菇味濃,和麵製品的搭配天衣無縫。名菜四喜烤麩,香菇就是四喜之一。

此菜的做法如下:

買整塊烤麩,均勻撕開,刀切雖快,但不易入味,境界上已低了數層。接著飛一飛水,甩幹備用。

起油鍋,下烤麩炸之。如果你不是素食主義者,不妨用豬油來炸,廚藝不夠豬油湊,我的秘訣罷了。

把剩油潷掉,下香菇、汆過的冬筍、木耳和金針菜,倒入香菇水,跟著是醬油和糖,滾至收汁,大功告成。

上海人過年,必有此菜,一來“四喜”討個彩頭,二來“烤麩”諧音“靠夫”,舊時女人,安全感缺乏,總要想辦法找一點心理安慰。


豬油幫主老波頭


下面教大家做一道健康,比肉還美味又下飯的素炒烤麩。

材料:烤麩,黑木耳,紅蘿蔔,蔥,海鮮菇,香菇。

做法:1,烤麩切成塊,放清水中浸泡並清洗掉酸味。

2,黑木耳提前泡發,並洗乾淨,切成小塊。紅蘿蔔去皮,切成片,蔥切段,香菇洗乾淨並對切開,海鮮菇洗乾淨。

3,鍋裡放入水燒開,倒入黑木耳,香菇,海鮮菇氽一下水,撈起瀝乾。然後,把烤麩也倒入鍋裡氽一下水,撈起並擠幹水分備。

4,熱鍋下較多一些油,放入蔥白,紅蘿蔔,木耳,香菇,海鮮菇爆炒一會。

5,倒入烤麩翻炒一會,加入適量清水,生抽,蠔油,少許白糖,少許料酒蓋上蓋,大火燒開,小火燜煮。

6,燜煮至湯水變濃稠狀,加入適量鹽,蔥段翻炒均勻即可關火。

7,起鍋裝碟。

美味下飯的素炒烤麩就做好,你學會了嗎?喜歡的朋友們,多多點贊與關注,謝謝閱讀!


小小巧媽


烤麩是江南地區常見的特色小吃。是以生面筋為原料,經保溫、發酵、高溫蒸制而成,為常見的素食食材。呈褐黃色,多氣孔有點像海綿,口感鬆軟有彈性。我在上海的時候吃的五香烤麩這麼多年了,味道一直讓我念念不忘。

上海五香烤麩,因用多種調味製成,故名。因它是上海功德林素菜館的特色名菜,故又名“功德烤麩”。

上海一般菜館的烤麩,都是用豆製品工場製成的熟麵筋,加調味燒製而成。它吃口雖軟,但不入味。據說功德林素菜館從1933年開始就自設工場,自制熟麵筋。其烹製方法也與眾不同,可使烤麩更為入味。這種烤麩質優味佳,頗受人們喜愛。

用熟麵筋炸至硬脆,再加調味燒製而成。成菜呈栗色,香味濃醇,烤麩軟糯,甜鹹適口。

五香烤麩的做法(功德烤麩)

  • 原料:烤麩

  • 配料:冬筍、黃花菜、木耳、花生米
  • 調料;醬油、白糖、紹酒、味精、香油、花生油
  • 做法:

1、把幹烤麩用溫水泡軟,擠去汁液,切成小方塊,攢幹水分。

2、冬筍切片,水發木耳撕成小塊、花生來去掉外皮,黃花菜泡開一切兩段。

3、熱鍋添油燒至六成熱,推入泡好的烤麩,炸至外表硬脆,撈出。

4、將配料逐次入油鍋過油,撈出。

5、鍋留底油,加入醬油、紹酒、白糖,水,放入烤麩及配料,大火燒開,改小火燜燒至30分鐘以上至滷濃。

6、改旺火,加入味精,不斷翻炒並多次延鍋邊淋入香油,待滷全部均勻地粘包烤麩等,出鍋涼晾後,即可食用。

五香烤麩特點:色澤醬紅,味香醇後,鹹中帶甜。

可以嘗試以下這種五香的做法,步驟簡單易操作。希望這種烤麩味道能讓你滿意,我是很喜歡的。


俏鵝娘


看到這個提問,我忍不住仰天長嘯!終於輪到我發揮了![耶][耶][捂臉]

烤麩一直是上海菜裡不可或缺的一個,大多數是做冷盆的。目前的飯店裡,只要標榜自己是本幫菜,或者是海派麵點的,都有烤麩供應。

但是現在的做法都簡單了,或者說是偷懶了,根本不是我們自小吃到的那種講究的搭配和口味。

在此,我就講講我是怎麼做這道菜的,正宗不正宗請老上海人和行家評說。

首先,燒上海烤麩必須要有兩個輔料-黑木耳和金針菜(上海人習慣叫針金菜),必須是水發的乾貨。如果個人喜歡,還可以加入水髮香菇和花生米,不過花生米必須是去衣的。

先把生的烤麩,手撕成一塊塊的,(從來不用刀切成四四方方的)。放進清水中煮開,以去除本身具有的酸味(這酸味不是變質引起的)。瀝乾水後,加上紅醬油(老抽)拌勻上色(這道工序只是為了上色,不是調味)。等晾至半乾後,可以起油鍋,注意,油一定要多,烤麩很吸油,油多才好吃。把烤麩炸至較幹後,起鍋瀝乾。在鍋裡放進清水,調料(一定要放糖),輔料,香料(如茴香,八角,桂皮,香葉等),燒煮至烤麩變軟,吸足湯汁。再大火收汁,起鍋裝盆。

總結一下, 這道菜一定要油多糖多,一定要油炸過再煮軟。

上海的年夜飯一定要有這個菜,因為它的諧音很討彩“烤麩=靠富”,都期盼著吃過這個菜而富起來。


七個葫蘆八個娃


烤麩就是我們常說的麵筋,在山西涼皮裡經常吃的到。烤麩裡面都是氣孔,吃起來比較的筋道,還含有大量的蛋白質,烤麩既簡單又好吃的做法就是涼拌,下面我就說一下涼拌烤麩的具體烹飪方法。


步驟1:市場裡買的現成烤麩,放入清水裡泡發一會,烤麩泡軟後,撈出擠幹水份,切成塊備用。如果不喜歡外面賣的烤麩,自己也可以在家裡做一下,其實也不難,麵粉里加入一點鹽,揉成麵糰放入水中不停的清洗,就能做出烤麩了,揉麵團的水可以做成麵皮不要浪費了。

步驟2、將木耳、黃瓜等等青菜清洗乾淨,切成塊用來做涼拌烤麩的配料。只要是自己喜歡的青菜,都可以拿來跟烤麩搭配做涼拌菜。



步驟3:烤麩和各種蔬菜放入一個盆裡,加入蒜泥、辣椒油、生抽、醋攪拌均勻就可以吃了,喜歡吃芝麻醬的也可以放一點,拌出來的烤麩味道也不錯。


涼拌烤麩只是烤麩最簡單的一種做法,喜歡的朋友可以自己動手試著做一次。更多精彩美食請大家多多關注和點贊,每天一道家常菜,自己在家做好吃的!


農村小廚房


四喜烤麩雖是最家常的上海菜,但並非每個人都搞得清楚“四喜”是指哪四喜。“四喜”指的是木耳、香菇、金針菜和鮮筍。也常見因物料所限,將筍改為花生米的。除了四喜,烤麩還可以燒成蜜汁烤麩、五香烤麩、紅燒烤麩等。

新鮮的烤麩買來,要用手撕開,為的是不破壞那些細密的氣孔,截面複雜,炒菜時會更加入味。我懶惰,用鋸齒的麵包刀切,形狀好一些。撕好的烤麩,用鹽水浸泡一小時,沉一下澱粉,去一下酵酸氣。時間不要長,長了容易爛。把泡過的烤麩握在手中,輕輕甩幹。

同時準備好“四喜”: 鮮筍切件。香菇泡發,洗淨切塊。木耳泡發,摘朵洗淨。金針菜用水浸泡2小時,擇淨,開水汆10分鐘,去掉秋水仙鹼,以防腹瀉。

將烤麩先用七成熱的油炸至金黃,撈出。油要多一點,烤麩容易粘底。最好用不粘鍋。另起油鍋,蔥姜爆香,翻炒“四喜”,再倒入炸好的烤麩,下少許老抽、生 抽、糖、料酒、五香粉翻炒,加一些泡香菇的水(先要過濾去沙)或高湯悶10-15分鐘,中程分幾次再加一些生抽和糖。醬油和糖要用得有分寸,一定要分幾次放入,這樣燒出來才好吃。烤麩象海綿,雖素菜一碗,油水卻是足得很。

(小編注:四喜烤麩是考驗上海餐廳水準的基本涼菜之一。這張明顯為了圖片好看,花生撒了沒入味的,烤麩也不是手撕的。好吃的烤麩,必定是每樣食材都入味了,即顏色是濃油赤醬的。)

材料簡單,做起來也方便。這樣的冷盤,是在家常與待客之間的,雖不搶鏡,也不寒酸,招待客人不見外,也不失禮貌,平淡中見真情。

會燒烤麩的人很多,但會做烤麩的人卻很少。

烤麩,其實就是經過發酵的麵筋,是用麵粉做的,雖然常被算做豆製品售賣,其實是小麥家的,論親戚,和黃豆家的八杆子也打不著。國外想吃點新鮮烤麩,往往要驅車十幾英里,要麼只好家裡存些烤麩幹,需要事先泡開的那種,就算煮到爛光,味道都燒不進去。

市面上有一種麵筋粉(gluten flour/谷沅粉),我常買來做麵筋和烤麩,省卻了洗面筋。把麵筋粉加水攪成生面筋,蒸煮則成水面筋,油炸則成油麵筋;若是將酵母、麵筋粉和水混合,發酵後蒸成的,就是烤麩了。

自家的烤麩色澤土灰,彈性實足,沒有酸胖氣。先將速效酵母加少許溫水,發一下。麵筋粉、速效酵母液混合,慢慢加些溫水,成團即成生面筋。再加少許水,浸泡生面筋。待表面光滑,泛起泡沫,並有酵素味時,撈出上籠蒸15-20分鐘,關火後過10分鐘開蓋。屜籠事先鋪上蠟紙,防止烤麩粘連。隨做隨吃,既新鮮又方 便,也可冷凍或乾燥收藏。

豆腐發黴能做腐乳,烤麩發黴,也可以做成醉麩,也叫黴麩。將蒸好的烤麩切成小塊兒,鋪在竹匾裡,蓋上棕葉,置於陰涼處,由其發黴,差不多十來天后,加鹽、調料、料酒等封在壇中。整個過程都要乾淨,不能碰生水。一個月後,便可以吃了,用來過泡飯和白粥鮮香可口。

(小編注:黴(酶)麩最早是寧波人的料理,上海的寧波人後裔也愛吃,但是食用人群界限比較分明。圖片來自網絡)

腐乳如今少有人會做,但醉麩這東西,別說做,就是吃過的人,現如今也不太多了,著實可惜。


菜很忙專業餐飲美食


烤麩本身沒啥味道,因為烤麩是麵筋發酵而成,營養倒可以。

對這種比較妖怪的食材,調味第一位,烤麩這種帶酸味且沒味道的食材,做法比海參還難。

烤麩偏酸,首先要焯水把酸味去除一些,然後用糖調和酸甜比,因為只是蛋白質為了改善口感還可以多加油,至於加什麼配料都是偏方。

吃烤麩不如聽烤麩的故事,舊上海有很多浙江移民,寧波人吃烤麩,年初一喜歡做烤麩,意思來年就靠丈夫了。

九十年代下崗很多,愁死女主人了,於是天天給男主人燒烤麩,這樣的烤麩再好吃也吃不下去了。


思南路上的知了


怎樣做好烤麩呢?關注頭條號“小吃創業園”,做能盈利的小吃、美食經營者。

烤麩是用帶皮的麥子做成麵粉,經過水洗成麵筋,經過發酵蒸熟做成的一種食材。跟我們常說的麵筋有點小區別。

常說的麵筋,是由高筋麵粉水洗做的麵筋,也就是水面筋。而我們常用的麵筋還有一種叫油麵筋。

說起來油麵筋跟烤麩更接近,因為它們材料相近,只是油麵筋沒有經過發酵,而是直接油炸過後做成。

烤麩的美食方法很多,我們來分享一個用烤麩為主要材料做的菜品“番茄牛尾”。

準備等量的烤麩、山藥和番茄醬。另準備適量高湯、奶油、油麵、食鹽和味精。把烤麩切成薄片。

山藥清洗乾淨後放入蒸籠大火蒸熟,再去掉表皮,搗成山藥泥(也可以削皮後再用大火蒸熟)。

然後將山藥泥搓成牛尾狀的條。炒鍋置火上,加入高湯、食鹽、味精、奶油和番茄醬燒開。

將油麵勾芡打汁,再放入烤麩和山藥條,拌勻後出鍋裝入大碗即可。

隨便給小夥伴們分享一個用油麵筋做的菜式“三鮮魚肚”。把油麵筋切成小塊。冬菇和蘑菇用水泡發洗淨切成條。

綠菜葉洗淨切條,筍子過水後同樣切成條。炒鍋放油燒熱,放入冬菇、蘑菇、筍子和綠葉菜煽炒。

加入醬油、清湯、麵筋、料酒、白糖、味精燒開後用水澱粉勾芡,淋上明油,起鍋裝盤即可。


閱讀提示:本文旨在介紹方法。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可能出現圖片與內容無關的情景。讀者朋友自行查閱相關資料!

小吃、美食創業者,可以從頭條客戶端搜索“小吃創業園”,點擊頭像,進入主頁面再點擊底部菜單“小吃創業”或“小吃專欄”,深入探討!


野蔬叔食記


大家好,我是美食工坊,上海烤麩,也就是四喜烤麩,聽這名字是不是相當喜慶了,奔著這彩頭過年可以做給客人吃!其實烤麩是麵筋的別名,這道菜除了烤麩,還有香菇,木耳,黃花菜,食材相當豐富。


食材:

烤麩/黃花菜/黑木耳

幹香菇/八角/桂皮

醬油/蠔油/芝麻油

冰糖/花生/海鮮醬

做法:

1.將幹香菇、幹木耳、幹黃花菜用清水泡發3小時左右,幹香菇的水不要倒掉。

2.如果是幹烤麩也需要用清水泡開,將烤麩撕成一塊塊,然後在水龍頭下衝洗乾淨擠幹備用。

3.熱鍋倒入油,將擠乾的烤麩放入鍋中煎得金黃。

4.將泡發好幹香菇的水過濾一下倒入鍋中,水量沒過烤麩。

5.倒入泡發好的香菇、木耳、黃花菜,放入八角、桂皮翻炒均勻。

6.倒入三勺醬油,兩勺海鮮醬,1勺蠔油,半量冰糖,翻炒均勻小火煮15分鐘後大火收汁,倒入半勺芝麻油攪拌一下盛盤,撒上花生。

一盤四喜烤麩就做好了,醬汁濃郁,怎麼吃都不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