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4 和孩子吵完架,隨後媽媽半夜跳樓自殺,做家長到底有多難?

在現在這個社會,“自殺”一詞好像是司空見慣的。在電視劇《小歡喜》裡,那個被家長們視為“別人家的孩子”,經過一路拼搏,最終考去了名校的孩子,卻夾在家長的逼迫和心中的理想之間,無法找到出路,選擇結束自己年輕的生命。

近些年,也有不少新聞,孩子在高考之後選擇了自殺,留下的遺書中給出的理由則是:自己考得太差了,不想再讓爸爸媽媽傷心……

和孩子吵完架,隨後媽媽半夜跳樓自殺,做家長到底有多難?

這樣的例子有很多,讓社會大眾開始反思:家長是不是做得不夠好?我們的孩子是不是太辛苦?真正的教育應該是什麼樣子的?可是沒有人會想到,在這種困境中走向毀滅的,還有家長自己。那要摧毀一個家長到底有多簡單呢?

最近一個媽媽在與孩子爭吵後,半夜從家中縱身一跳,離開了自己的孩子和這個世界。很多人都去譴責孩子,覺得是不懂事的孩子“逼死”了自己的母親。

和孩子吵完架,隨後媽媽半夜跳樓自殺,做家長到底有多難?

可是孩子又該何去何從?他不會想到,一次普通的爭吵,就讓自己失去了媽媽。他的人生道路還很長,卻永遠無法擺脫這個陰影了。因為這位媽媽的做法,孩子可能這一生也被一同毀掉了。

有些家長說,和孩子吵架的時候,真是氣得不得了,有時候覺得一死就能換個清淨。這無疑是一種極端的想法。而家長會被氣到,多半是因為孩子不聽話。

家長出於對孩子的愛,恨不得將所有的人生經驗都教給孩子。可是孩子很少會乖乖聽話,這讓無數家長抓狂。但我們要注意的一點是,每個人的路都要靠自己走出來,哪怕是家長,也不能幫孩子做決定。

和孩子吵完架,隨後媽媽半夜跳樓自殺,做家長到底有多難?

那在教育孩子時家長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1、家長要學會“放手”。

相信家長們都曾經教過孩子走路,也應該知道,如果你一直害怕孩子摔跤,而選擇一直抱著他,那麼他永遠都無法學會走路。

對待長大後的孩子更是如此,家長不想讓孩子吃虧,便為孩子準備了詳盡的攻略手冊,讓孩子一帆風順。可是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家長又如何保證能夠幫孩子排掉所有的“雷”呢?

與其讓自己操更多的心,不如讓孩子用自己的雙腳,走出嶄新的人生,那才是真正的生命體驗。

和孩子吵完架,隨後媽媽半夜跳樓自殺,做家長到底有多難?

2、家長要學會自我調節。

家長也會有負面的情緒,但是家長更願意忍下來,因為覺得自己是個家長,要有個家長樣子。久而久之,煩悶的情緒憋在心裡,無法排解,就成為了“心病”。

家長也要學會調節自己的情緒,也要學會溝通。溝通會讓生活變得更加簡單,讓事情變得更加明瞭。家長在關注孩子心理健康的同時,也要關注自己的心理健康,不要讓自己成為那個“有病”的人。

和孩子吵完架,隨後媽媽半夜跳樓自殺,做家長到底有多難?

3、家長要學會接受平凡。

並不是所有孩子都能夠成為“別人家的孩子”,這個世界上的大多數人都是平凡的人。而我們往往都屬於這個“大多數”,不要害怕成為“大多數”,也不要害怕自己的孩子成為“大多數”。平凡的人生,也能夠多姿多彩。

和孩子吵完架,隨後媽媽半夜跳樓自殺,做家長到底有多難?

讀完了今天的文章,你有哪些感受?快來評論分享吧~

關注椰子媽媽,關注更多育嬰知識。您所想要了解的,剛好是我所專業的,我將盡我所能分享更多育兒知識,喜歡就請關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