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0 送孩子去輔導班,為什麼成績沒提高?因為你忽略了“最近發展區”

時光飛逝,又到了期末考試時間,一個學期又要結束了。先生的弟弟才上高一,期中考試時,成績只佔到中等水平,先生擔心弟弟學習基礎打不好,影響以後的高考,已經盤算著要給弟弟報一些學習輔導班了。

相信很多家長和先生一樣,等期末考試一結束,就要考慮為孩子報學習輔導班了。為了搶生源,從現在開始,各種輔導班也使出渾身解數,通過各種渠道打廣告做宣傳。

隨便一翻朋友圈,層次不齊的招生信息撲面而來,讓人眼花繚亂,感覺只要報了輔導班,孩子的學習就有救了。

“如果報了輔導班,說不定孩子的成就就能提高一些了”,先生說著。可事實卻並非如此。初三寒假時,為了讓先生的弟弟能夠考個好高中,先生給弟弟報了一個“英語數學”輔導班,錢花了不少,可是學習呢?最後,弟弟只考了一個很普通的高中。

而弟弟的同學在初三寒假同樣參加了輔導班,補習數學,初三畢業時,數學突飛猛進,一下子考入了前三。

相對於同樣參加輔導班的兩個人,差距為何如此明顯?維果斯基最近發展區理論提出,其實參加輔導班學習不重要,重要的是在送孩子去輔導班前,家長要提前搭建好“支架”,幫助孩子走入“最近發展區”。

送孩子去輔導班,為什麼成績沒提高?因為你忽略了“最近發展區”

一、最近發展區理論,讓教育走在發展之前

前蘇聯教育家維果茨基提出最近發展區理論(Proximal Development Zone),是現代教育學的參考依據。

他認為學生的發展有兩種水平:一種是學生現有擁有的水平,指獨立活動時所能達到的解決問題的水平;另一種是學生可能的發展水平,也就是通過教學所獲得的潛力。兩者之間的差異就是最近發展區。

心理學家曾針對維果斯基的理論,設置了“跳一跳,摘蘋果”的實驗。實驗中,將學生隨機分為兩組,兩組同時跳一跳,去摘蘋果。第一組,研究者讓他們一開始就去摘懸掛高度超過自己跳躍能力的蘋果;第二組,則將蘋果掛在他們通過努力跳躍就能達到的高度,然後再逐步提交高度。

實驗結果不難想象,第一組學生因為根本摘不到蘋果,逐漸失去耐心,態度也開始變得敷衍。第二組學生不斷努力,不斷進步,摘到了非常多的蘋果。

可見,設置合適的“最近發展區”能夠督促學生不斷進步。現代教育學提出,教學應著眼於學生的最近發展區,為學生提供帶有難度的內容,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其潛能,超越現在的發展區,達到下一發展階段的水平,然後在此基礎上繼續挑戰下一個發展區。

也就是說,教學要走到學生髮展的前面,教學要幫助學生去發展。而這,也可以應用到學習發展的各個方面。

送孩子去輔導班,為什麼成績沒提高?因為你忽略了“最近發展區”

二、走入最近發展區,挖掘每個人發展的潛能

隨著時代的發展,現在也有學者把最近發展區稱為“挑戰區”,即孩子通過努力能達到的程度,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跳一跳夠得著”。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不管是生活技能、社會交往能力,還是學業上的進步,都存在“最近發展區”,然而,有很多父母並不知道最近發展區理論,因此扼殺了很多孩子的成長機會。

第一、只“接受”學習,不“探索”學習

愛子之心人皆有之,孩子受到的保護越來越多、越來越全,在後期的發展中,就會經受不住輕微的風吹、日曬、雨淋,導致孩子後期成長中經受更多的挫敗。

美國心理學家布朗芬布倫納提出生態系統理論(ecological systems theory),提出的個體發展模型,強調發展個體嵌套於相互影響的一系列環境系統之中,在這些系統中,系統與個體相互作用並影響著個體發展。其中,家、學校、社區、同伴及玩耍地等是孩子與環境相互作用的重要場所。

父母的過度保護,讓孩子失去了與環境相互作用的機會,也導致孩子發展緩慢。美國著名雜誌《大西洋》在《被過度保護的孩子》一文中提出,童年應當充滿對好奇的探索和對驚奇的發現,而如今童年的樂趣正因家長的過分保護而逐漸消失,以“不安全”的名義被禁止。

而現在父母們,選擇輔導班的一個理由,就是讓孩子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習。注意,這裡的引導不是以孩子為主體,讓孩子不斷探索知識。而是以教師為主導的被動“接受學習”,孩子只是知識接受者,失去了探索的樂趣,淪為學習工具,自然,也提不起對學習的興趣。

以先生弟弟的同班同學小黃為案例,孩子小的時候,家長就送孩子參加各種輔導班,天天守著孩子,希望考上個重點高中。初三時,為了讓孩子更好地學習,家長在學校附近租了一套房子,早起晚睡守著孩子。結果,初中畢業,孩子只考了220分,總分750分,倒數水平,家長極度奔潰,後來才發現,因為孩子天天學,夜夜學,早就失去了學習的興趣,對學習特別討厭。

送孩子去輔導班,為什麼成績沒提高?因為你忽略了“最近發展區”

第二、貶低孩子,認為自己的孩子沒有發展的潛力

從小我們聽到的最優秀的孩子就是“別人家的孩子”,父母說起別人家的孩子,總是繪聲繪色描繪別人家的孩子到底有優秀,聰明懂事成績又好,彷彿他們擁有一個那樣的孩子,就是人生最幸運的事。而自己的孩子呢,就是又蠢又笨又不聽話,彷彿有“我”這樣的孩子,就是世界上最悲哀的故事,最關鍵,他們根深蒂固認為,“你”不行!

在日常生活中,我就發現作為父母,公公婆婆對先生弟弟有種不自覺的貶低,“你看你,天天吃完睡睡完吃,就像豬一樣,人家小A每天放學,還能自己學習,自己複習,你就沒有這種能力”。在電視劇《金婚》中,母親文麗也對自己的三女兒說,“你看你,學啥啥不會,你就是沒有學習的能力”。

父母對孩子能力的貶低,站在孩子的角度而言,則是對孩子徹底的否定。孩子也會逐步建立對自己錯誤的認知,把一切失敗歸咎於能力不行,產生習得性無助感。

第三、設置目標過高,打擊孩子的自信力

北京大學的副教授蔣承說過:對“教育落後”的恐慌導致每個人都鉚足了勁,都想排在前面。沒有人甘心孩子屈居人後,所以家長就推著孩子往前、再往前。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父母們一貫的心理,但不管是對社會發展的恐懼,還是對孩子人生的憂慮,總是想讓孩子更優秀、更有能力,硬生生想把孩子培養成“神童”,所以,不斷給孩子增加目標,不斷驅趕孩子向前進。結果怎麼樣呢?

正如科學家實驗的第一組學生,設置目標過高,學生完不成目標,則會喪失自信,認為自己完全沒有達到目標的能力。

送孩子去輔導班,為什麼成績沒提高?因為你忽略了“最近發展區”

三、如何幫助孩子尋找“最近發展區”

“最近發展區”兩端,則是“舒適區”和“恐慌區”。如果一直待在“舒適區”,任務沒有難度,孩子自以為自己現在能力超群,也就失去了持續進步的動力;而在“恐慌區”,目標過高,孩子達不到,會打擊孩子的信心,造成畏懼和退縮。

列寧曾說,“我們一定要給自己提出這樣的任務:第一,學習,第二是學習,第三還是學習”,雖然抓緊寒假放假機會給孩子充電重要,但如何幫孩子充電更重要。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提出“支架式教學”(Scaffolding Teaching)理念,當學生面對新的學習任務時,教師應該用直觀的教學方式給學生做出示範,一旦學生的能力有所增強時,就應當減少指導的數量。

教師在學習中的作用就像“腳手架”一樣,當學生需要腳手架就會提供支持,當項目展開時,便適時地調整或去除腳手架,教師不要對學生自己能做好的事情給與過多的幫助。

支架式教學是基於學習者為中心,以培養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為目標的教學法。而父母幫助孩子提升學習時,也可以借鑑“支架式教學”的方法。

送孩子去輔導班,為什麼成績沒提高?因為你忽略了“最近發展區”

第一、幫助孩子制定可以完成的小目標

1954年,德魯克提出了一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概念 — 目標管理(Management By Objectives,簡稱為MBO)。提出達成某一目標時,可以將總目標拆解成各種“子目標”,在保持總目標與子目標一致性的前提下,逐級完成各個子目標,總目標也就迎刃而解。

目標管理風靡全球,應用於各類企業管理中。家長幫助孩子完成學習任務時,也可以藉助目標管理法,逐級分解目標。

目前比較流行的目標分解方法為逐級承接分解法(DOAM法),將目標分解為四個維度:

1、行動方向(D)

在學習知識時,並不是所有的知識都需要背誦,也並不是所有的內容都需要學透,分解知識掌握水平時,可以將學習方向定為“識記、理解、運用、分析、綜合、評價”六個等級,等級越高,需要投入的時間和精力越長。

重難點知識需要做到“運用、綜合、分析”的水平,例如,在學習生物學“DNA的結構和功能”時,就必須要學會“鹼基互補配對”原則,並且還能夠運用這個原則去解決試卷問題。

邊緣擴展性的知識,只需要做到“識記、理解”水平,例如學習生物學“細胞免疫”時,擴展瞭解“HIV對人體的傷害”,只需要知道HIV對人體有害就行,不需要深刻牢記所有知識。

2、目標(O)

教師在設計教案時,一般會按照“三維目標”來設定,即:知識與技能(Knowledge & skills)、過程與方法(Process & steps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emotional attitude & values),而這三個維度,也可以作為家長幫助孩子設定目標的依據,可以應用到任何場景中。

例如,在學習生物學“細胞器”這個概念時:

知識與技能目標:認識細胞器,並掌握細胞內重點細胞器的功能;

過程與方法:通過複習、自學、看視頻、讓父母講解等方式,幫助孩子記憶;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細胞器的學習,培養學習生物的興趣。

3、行動計劃(A)

為了完成上述目標,制定計劃,安排好落實步驟;制定計劃時,可以借鑑企業管理模式制定,按照:What—做什麼內容、Where( 何處)—什麼場所、When(何時)—什麼時間、How(如何)—怎麼做來制定;

例如,制定學習《DNA的結構及功能》的規劃時,可以制定在一個月時間內,在輔導班,通過看書及觀察生物模型等方式,掌握DNA的結構和功能知識點,並能完成所有知識點的建設。

4、衡量標準(M)

針對每項行動制定具體可衡量的標準,其中,標準必須可量化,可實現。衡量標準可以是達到多少分數、完成多少習題,正確率達到多少;也可以是背誦多少內容,實現默寫時錯誤率控制在多少;

例如,學習語文時,需要計劃好背誦多少文章,文章背誦到什麼程度,默寫時錯誤率保持在什麼水平等;

送孩子去輔導班,為什麼成績沒提高?因為你忽略了“最近發展區”

第二:引導孩子,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

解決問題是指給定信息和要達到的目標之間,某些障礙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引導孩子去解決問題,既能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也能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

在學生學習時,影響“解決問題”的主要因素為:問題情境與表徵方式、知識經驗與遷移、心理定勢與功能固著、動機強度與情緒狀態

問題情境與表徵方式:即問題的表達方式;

知識經驗與遷移:指孩子現在具有的基礎知識及知識遷移能力;

心理定勢與功能固著:指孩子做事情總是按照一定的套路進行,絲毫沒有變通性;並且對事物的功能,形成了思維定勢,看不到其他方面;

動機強度與情緒狀態:

指學生學習的動機和學習時的情緒狀態;

由於學生一旦形成定性的思維能力,那麼後期改正時,將非常困難。因此,有意識地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比只考慮參加什麼輔導班更重要,具體培養時,我們可以採用以下方式:

1、教授與訓練解決問題的方法與策略:例如思維方法、審題技能、構思技能、記憶方法等;在日常學習實例中,如學習數學“全等三角形”概念時,教授學生應對這類幾何圖形的思維方法和審題技巧,可以使學生迅速找到破題點;

2、提供多種聯繫的機會,不過在訓練學生時,要避免低水平、簡單的提問或重複的機械訓練,防止學生陷入題海中;

3、鼓勵學生主動發現問題、多角度提出假設、自我評價與反思;鼓勵學生主動發現問題,可以不斷引導學生挖掘自己的潛能,多角度提出假設,可以幫助學生鍛鍊解決問題的能力,,走入“挑戰區”,自我評價與反思可以讓學生不斷去探索自己的能力,並不斷拓展自己的能力,。

第三、撤走腳手架,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當家長幫助孩子搭好前面的“腳手架”,孩子進入學習角色後,即可尋找合適的時機,撤走“腳手架”,讓孩子自己去探索,培養孩子自己的學習習慣。

先生的朋友在衡水中學當老師,他向我們分享了一張衡水中學上課的作息表,我和先生看了,覺得和本地的中學相比,並沒有什麼異常,經朋友的介紹,發現衡水中學的師資力量和我省重點中學的師資力量相比,甚至還略遜於我省。那麼,是什麼締造了這個學霸工場呢?

送孩子去輔導班,為什麼成績沒提高?因為你忽略了“最近發展區”

“我們非常注重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一句話,讓我和先生茅塞頓開。學習習慣(studying habbits),是在學習過程中經過反覆練習形成並發展,成為一種個體需要的自動化學習行為方式。

良好的學習習慣可以讓一個孩子快速進入學習狀態,並在短時間迅速掌握大量學習知識,安全抵達“最近發展區”,那麼,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哪些呢?

1、閱讀:閱讀可以增加孩子的知識量,幫助孩子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2、朗讀:閱讀是視覺強化,朗讀是視覺和聽覺都強化,調動多種感官,有助於加強知識的記憶。

3、預習/複習:複習是學習知識的重要一環,沒有做好複習工作,就會遺忘知識;

4、檢查:現在教育,總是由家長或老師承擔檢查者的角色,但這並不能幫助孩子提高學習能力,反而會降低學生學習的責任感。“我只要做完就行了,至於其他的,我不用管”,學生容易產生這種情緒。因此,讓學生自己去檢查作業,讓他站在第三者的角度,去審視自己的學習,他才能意識到自身存在的問題,也才有改正錯誤的原始動力。

5、專注:由於孩子天性愛玩,專注力不夠,因此,父母需要有意識去培養孩子的專注力,這樣,才能提高學生學習速度。

想想之前弟弟失敗的輔導班求學經驗,我勸告先生,先不要著急將弟弟送到輔導班中,需要先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幫助弟弟尋找適合他的“最近發展區”。

那麼,各位家長們,你們學會如何幫助學生尋找適合的“最近發展區”了嗎?幫助孩子指定可以完成的小目標、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學習習慣,相信你們的孩子不論上不上輔導班,都可以成為學習的小能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