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利比亚当年是怎么被美国说服,主动弃核的?

军武吐槽君


首先这个利比亚弃核本身就是伪命题。

我们70后,以及60后和80后,可能从小就知道了世界上有个国家叫利比亚,他们的领导人叫卡扎菲。而且利比亚、卡扎菲这是几十年来热度都很高的词。在我们中国人的眼里,利比亚、卡扎菲跟伊拉克、萨达姆,伊朗、霍梅尼,是在一个水平线上的。卡扎菲本人的活跃程度,甚至不低于德国、英国的领导人。

很多人往往都忽略了:利比亚其实是一个非常小的国家,是一个非常不起眼的国家,也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国家。

在卡扎菲的时代,利比亚只有500多万的人口。500万人口是什么概念?放到中国就得算濒危的少数民族了。连正常的少数民族都算不上:这得保护起来呀,政策多多扶持,太可怜了,就剩500万人了,再不保护好,要灭绝了......而且在很多人的潜意识里觉得利比亚和伊拉克、科威特、沙特很像,都是阿拉伯人,都住在沙漠。这里还得提示一下,利比亚是一个非洲国家,他是一个非洲小国,不是中东小国。

卡扎菲时期的利比亚政府军只有2万人。2万人的部队,就张罗装备核武器,这可能吗?

对手,决定了你的身价!

卡扎菲深谙此道。卡扎菲和他的利比亚按照自身实力来讲,本来是不应该这么红的,但是,卡扎菲选择了美国这个对手,就极大的提高了自己的身价。这是做人的道理,也是成功的道理,大家还真得向卡扎菲同志好好学学。

美国原本在利比亚有军事基地,卡扎菲上台就给没收了。他俩的仇就开始结下了。后来美国也炸过利比亚两回,击落过利比亚的战斗机,利比亚也貌似真得制造了洛克比空难。剩下的就是两国几十年的对骂。

这样一来,应该是默默无闻的卡扎菲就成了大家喜闻乐见的反美斗士,不起眼的利比亚也就成了反美的一块圣地。

卡扎菲其实跟我算是同行,做广告的。擅长包装、造势、宣传,知道怎样把自己炒红。就像现在的很多微商网红,总是盯着宴会、活动,瞅冷子就钻进去跟马云来个合影,回去朋友圈一发......然后马云在后面喊:这人谁呀、这人谁呀......

卡扎菲是靠着跟美国对抗而红的,是靠宣传红的。而以前他也确实表达过要拥有核武器,关于利比亚与核武器有关的消息也是很多。但很明显,这都是他宣传、维持自身热度的一个“题材”,只是增加了想象的空间,并没有实际价值。

500万人口的非洲小国,你白给他10颗核弹他都没办法储藏,维修都是大问题。

可能很多人对卡扎菲的印象还是“反美斗士”,都忘了早在1993年,卡扎菲就向美国投降了。在所有的反美斗士中,卡扎菲是第一个叛变的。

1991年,美国用扔到伊拉克的炸弹,就已经诚恳的“说”服了利比亚。

海湾战争吓坏了很多人,卡扎菲是其中之一。所以海湾战争销烟刚散,1993年,卡扎菲就说克林顿是世界的救星,并宣布:放弃研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从那以后,利比亚、卡扎菲和美国以及其他西方国家的关系迅速:回暖。甚至是非常的热络。2004年,小布什就已经解除了对利比亚的制裁,2006年美国和利比亚就正式建交了。

当时卡扎菲和美国、欧洲的政客们互动的非常频繁和“友好”。到这个时候,他依然是炒作的大师,他依然站在热搜的靠前位置。

但这次他炒过了。

滑稽的是卡扎菲给美国为敌几十年安然无恙,跟欧洲人一友好,反倒是把命丢了。

他当时又炒了新题材:法国。跟法国人友好的不行,互相访问、拥抱,谈生意。要买法国的战斗机,并热情的向正在竞选总统的萨科齐提供了“政治资金”。

收了卡扎菲这种人的钱,是法国总统的一个巨大隐患。当然他们背后也肯定还有其他的故事。所以萨科齐上台以后就对卡扎菲下死手了。

卡扎菲是法国人灭的,不是美国人。

在法国人的强烈鼓动下,美国人、英国人凑了个份子,就把卡扎菲灭了。据说最后杀死卡扎菲的利比亚小青年就是法国情报机关在当地的雇员:灭口。有些话是不能让卡扎菲说出来的。

最后推荐给大家一部电影:江南1970。韩国黑帮片。虽然是黑帮片,但电影表达的哲理跟卡扎菲还是很贴的。这个世界阶级是固化的,穷人就是穷人,贵人就是贵人。穷小子可以凭借机会,凭借狠,凭借头脑暂时的闯进贵人的世界。但是,混到最后,这些东西你是需要拿命来偿还的。最后的男主和卡扎菲太像了,不管你曾经拼的多光彩,最后死的都是猪狗不如。当你惨死街头的时候,你曾经的朋友、贵妇官员,依旧在举办华丽的舞会,喝着香槟。

锐度何老师


至于利比亚的核计划,早在1970年代就开始酝酿,但因为技术和人才的限制,以及西方世界的严防死守,利比亚的核武器发展非常不顺,搞了快30年,也还是处于原始状态,但就这个状态,也足够让美国等国紧张和挂念。

利比亚和西方交恶的顶峰是1988年的洛克比空难,一直到2003年卡扎菲宣布为洛克比空难负责为止,西方世界对利比亚实施了长达15年的封锁、制裁和禁运,美国也对利比亚发动了“草原烈火”和“黄金峡谷”两次大规模空袭,造成利比亚数百人死伤。

2003年初,此时的国际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继阿富汗战争后,英美大张旗鼓,准备对伊拉克动手,中东地区战云密集,老练的卡扎菲已经发现了不妙。

眼瞅着美军在中东地区大秀肌肉,感觉大事不好的卡扎菲迅速派遣他那与西方关系较好的儿子赛义夫,去和英美秘密接触,就利比亚的核武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问题展开磋商。

面对利比亚释放的“积极信号”,英国人首先展现了“极大的兴趣”和积极的“欢迎”,由英国著名的军情六处牵头,派出高级官员与赛义夫进行了多轮秘密磋商。

开始,利比亚人虽然向英美献上了“橄榄枝”,但毕竟双方几十年的不信任,利比亚人对是否向英国人“完全交底”很是纠结。

英美经过半年多的威逼利诱,加上萨达姆政权垮台,2003年8月15日卡扎菲宣布为洛克比空难负责,利比亚当局对核武的立场不断软化,甚至被动。

在英美强悍的谍报工作和政治讹诈面前,利比亚的外交力量几乎不堪一击。

萨达姆的遭遇让卡扎菲对继续与西方对抗没有了信心,他选择了不顾一切地与西方靠拢,也交出了核武器的底牌。

2003年12月19日,卡扎菲正式在电视上宣布:放弃包括核武器在内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研制计划,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核查。

卡扎菲在公告中说,利比亚过去致力于发展防御力量……利比亚认识到……无助于利比亚的安全和地区稳定……成为一个无违禁武器的国家。

卡扎菲刚发表完声明不到半小时,英国首相布莱尔就公开对卡扎菲的声明表示欢迎。

很快,2003年初还被视为“恶魔”的卡扎菲,到了年底就成为西方国家领导人眼里的“优秀领导人”和“老朋友”,美国也第一时间把利比亚从“支持恐怖主义国家名单”上去除。

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利比亚所有的核设施和相关资料被陆续运出利比亚,卡扎菲彻底成为一个“和平主义者”。

当然了,2011年阿拉伯之春一来,卡扎菲的那些老朋友纷纷成了他的“死亡推手”,最后政权垮台,本人也在街头死于非命。


云中史记


卡扎菲从1969年,推翻利比亚伊德里斯王朝,到2011年,利比亚战争爆发,执掌利比亚42年。此人当政期间,目睹过伊拉克在海湾战争当中遭到美国狂轰滥炸42天,也见证过伊拉克的覆灭,所以他在位期间,也想借助核武来自保。

从70年代末,伊拉克和利比亚都在着手研发核武器的计划。尤其是伊拉克,曾计划在1991年,造出首枚核导弹。但是在1979年和1981年,伊拉克境内的核反应堆分别遭以色列轰炸,不过当时的伊拉克已经有了门道。如果不是因为海湾战争,说不定能将核武研发出来。不过利比亚在当时比较幸运,没有惹恼美国,所以他也在偷偷的发展核武。但是,利比亚面临一个难题,国内缺乏核武研发人才。

在70年代,卡扎菲曾从国外买来一堆核武研发器材,但是国内的研发水平还是有限。到了80年代,利比亚科学家连制造核武的离心机都没有研发出来。可见,核武不是一般国家能够研发出来的。到了90年代,海湾战争爆发,伊拉克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核设施也遭到破坏。在战后伊拉克的核试验,遭到了美国的严密监控。最终在联合国的介入下,伊拉克放弃了核武研发。到了2003年,美国以伊拉克境内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对伊拉克动武。此次战争也让卡扎菲看到,发展核武也是死路一条。所以,伊拉克战争对卡扎菲的威慑作用也很大,他最终放弃了核武的研发。

据说,卡扎菲曾向中国购买核武,甚至提出,无论多少钱,绝对不会还价。由此可见,卡扎菲根本研发不出来,只有靠购买。说实在的,没有哪个国家会直接将核武器卖出去。因为,这不是钱的问题。某些国家可能会卖一些技术,但是卖核武,简直太荒唐了。尤其,是中东这个是非之地,一旦落伍恐怖分子手里,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谋士说


不是忽悠,是吓的!

首先要明确的是,利比亚从来没有拥有过核武器。卡扎菲虽然一直在秘密研制核武,但始终没有搞出来。

之所以卡扎菲最后放弃捣鼓核武器,还是因为看到了萨达姆的悲惨下场后,内心受到了成吨的伤害,感觉继续跟西方对着干终究是要完蛋。

所以干脆宣布弃核,跟西方和解,避免重蹈萨达姆的覆辙。

(一代“狂人”卡扎菲,终究也有害怕的时候)

作为中东政治强人,卡扎菲在1969年夺权上台后就一直奉行反美、反西方的对外政策,与欧美关系一直不咋地。

卡扎菲曾因公开支持恐怖主义而被时任美国总统里根批评为“狂人”,在美国总统小布什任内,其领导下的利比亚更是被美国政府列入“流氓政权”之一。

但是,随着伊拉克战争的结束,卡扎菲对外的态度却出现了180°大转弯,突然的就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黑转粉了。

他首先承诺放弃发展核武器,并决定对洛克比空难遇难负责以及赔偿受害者家属。

对于利比亚的示好行为,西方国家予以了积极的回应。

在利比亚宣布对洛克比空难负责不到一个月,2003年9月12日,联合国便终止对利比亚长达15年的经济制裁。

(2003年8月15日,利比亚正式宣布对洛克比空难负责,并向每位遇难家属赔偿1000万美元,总赔偿金额达到了创纪录的27亿美元,以此希望结束与西方国家的对立状态)

此后,利比亚与美国和欧盟关系越走越近,双方开始冰释前嫌,携手共同奔小康。

剧本发展到这里,原本是个大欢喜的结局,但现实的生活永远不是剧本能演绎的。

2011年,利比亚内战爆发,卡扎菲看似稳固的政权顷刻间土崩瓦解,反对派以极快的速度占领首都的黎波里。

而刚刚还在一起撸串喝酒的美欧,见状也是一秒翻脸不认人,对利比亚反对派的支援是火力全开。不仅是出钱出枪,甚至直接派遣空中力量参与到了利比亚内战之中。

卡扎菲则在内外交困之际节节败退,他曾希望交出政权来换取全家性命。可随着自己在军事上的失败,他的筹码已经不足以打动西方和反对派。

2011年10月20日,卡扎菲在其故乡苏尔特附近的一个下水管道中被俘,并随即被杀。

据半岛电视台描述,当时卡扎菲的双腿都受到了重伤,头部亦中枪 。至于是谁打死的卡扎菲,至今不得而知。

(卡扎菲生前的最后时刻)

总之,一代枭雄就这么窝囊的被人弄死了。

卡扎菲当年选择弃核与西方和解,为的就是避免沦落到萨达姆的下场。但造化弄人的是,他的结局还不如萨达姆。

至少萨达姆死的还体面点。


千佛山车神


利比亚这种国家,军事上不行,又没有强大且坚定的盟友帮助自己,叙利亚当时也差点不行,但是有伊朗和俄罗斯的强势支持,人家现在是反败为胜,阿萨德政府照样统治叙利亚,但是卡扎菲行为乖张,不管对与错,起码他要顺应主流国际局势,该说什么话,做什么事,自己应该为利比亚掂量清楚,可是他没有,反而说起话来太激进,同时又不愿意其他强国建立良好的国际关系。好不容易有个法国,最后还反水把他给灭了。



因此按照当时利比亚的境况来说,利比亚完全不是被美国说服,而是被“吓服”的,美国的军事实力世界第一,利比亚完全没有能力抵抗美军的攻势当年萨达姆的核反应堆都开始建了,结果被以色列轻轻松松的就给悄无声息的给炸掉了,而且此次行动的以色列人毫发无损……



但是利比亚的妥协,并没有换来西方国家的退步反而变本加厉,原本利比亚反叛军在利比亚政府军的打击下一触即溃,但是因为联军介入,对利比亚进行军事打击,最终导致卡扎菲倒台,他那些曾经的“朋友”,不仅没有帮助他,反而落井下石要把他赶下台。



其实作为一个军事实力不强,没有大国庇护的国家,无论你反抗或者妥协,只要他们想要打击你,任何理由或者无需借口,就可以对你进行任何形式的打击,反抗的伊拉克怎么样!九一八时,张学良也是害怕军事冲突让日本人抓住把柄,有了进攻关内的借口而选择不抵抗,蒋介石想着当时的中国实力很弱,如果正面冲突一定会伤亡巨大,因此比较消极,还请求国联调停,但是没有任何用。


就像女人一定要有自己的事业,经济独立,不依靠任何人,只有自己强大,无论你遇到的是渣男还是暖男,自己可以更加自由,这也是张雨绮提刀伤前夫为何能够这么圈粉,国家也是一样,不要指望你落难时有任何人来救你,只有自己强大,才能在激烈的国际局势上安然无恙的生存下来!


风云一点通



利比亚当年被美国说服,主动弃核是有其内部的原因以及外部的原因。首先说内部原因。

利比亚在上个世纪90年代,冷战结束前后发现世界政治形式的变化,而当时利比亚正在遭受西方社会的严厉制裁,因为利比亚参与了西德的一家美军俱乐部的爆炸案,以及一架飞机的爆炸案件,遭到了西方的严厉制裁。这样利比亚的经济形势严重恶化,民众的生活水平下降,反对卡扎菲的势力不断增加。利比亚在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就尝试要获得核技术,但不得门而入,但是苏联解体以后,利比亚从国际黑市获得核技术,核原料方便,却没有想到西方对国际核黑市监视严密,完全掌握了其中的路线,并且还扣压了一船运往利比亚的核设备,这样叙利亚将遭受更加严厉的制裁。


另一方面,冷战期间利比亚的支持者苏联解体,冷战局势改变,美国成为世界的主宰。利比亚领导人看到这点以后,认为只要与美国谈妥,就可以获得和平,解除制裁。所以就在西方扣留利比亚核设备之前,利比亚就与美国秘密谈判,结果就是美国保证只要叙利亚交出核资料,核设备,停止核研发,并且交出恐怖事件凶手,就可以解除对利比亚的制裁。


在利益的诱导下,也在利比亚领导人儿子穿针引线的下,利比亚完全接受了美国的条件,认为美国会忠实执行利比亚与美国的密约,所以利比亚向美国交出了大量的核资料,并且还指认了核黑市的幕后黑手汗博士,让这位巴基斯坦核之父绳之以法。但是,这样的合作配合卡扎菲发现,美国没有认真执行其承诺,若干年后,美国与西方以利比亚政府军屠杀反政府武装,对利比亚军打击,最终葬送了卡扎菲。


桥本看日本


卡扎菲和萨达姆一样,发展经济有了点小钱就变得膨胀了,核武器也想买,自己也想搞,但利比亚怎么可能研制的出来?北非桥头堡的利比亚早就成为西方列强控制的目标,以打击独裁势力为由,美国发动利比亚战争,至今利比亚仍然割据四分五裂。

2003年,也就是美国打伊拉克那一年,利比亚总统卡扎菲莫名其妙的宣布放弃核武器研制计划,但卡扎菲的决定并非因为美国说服了他,向来“胆大人狂”,反美反西方多年,什么大风浪没见过?要不是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消灭萨达姆,杀鸡儆猴,卡扎菲这个被誉为“万王之王”的人物又怎么会主动向交恶多年的美、西方国家屈服?

当年卡扎菲长期反对以美为首的西方国家,态度无比蛮横、强硬,而且为了跟这些国家对抗,不惜一切代价发展军事,尤其是花费多年心血精心研制核武器。但是核武研究的工程量和难度系数相当大,迫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卡扎菲自始至终都没有研制成功过。

而他的高调做法,使得美国将其列为了恐怖主义支持国家,对它进行了长达十几年的经济制裁。然而,世事多变,伊拉克战争爆发之后,卡扎菲清楚的看到了萨达姆惨死在美国“黑手”之下,也明白了美国的实力究竟有多大,或许不久的将来就是下一个萨达姆。

这让长期反美反西方的卡扎菲瞬间后背发凉,他感觉到了他和萨达姆之间的“相似性”,同时也清楚自己不会是这些国家的对手,美国的下一个目标会不会是他,他会不会是下一个萨达姆?

于是卡扎菲当机立断,一改反美态度直接用行动来表达自己已经“痛改前非,金盆洗手”。随即便宣布利比亚弃核,并邀请国际组织监督。这还不算完,又承担了之前被指控谋划的洛克比空难的一切责任,进行了巨额赔偿,以表投向西方的忠心和决心。

西方国家见好就收,撤销了对其的经济制裁。但是让卡扎菲意想不到的是,最后自己还是死在了这些国家的“黑幕”里,下场比萨达姆更惨,在美国的搅和下,卡扎菲死在班加西郊外一个下水道出口,还是被国内反对份子活活打死。



迷彩先生-军事科普和时评,用专业易懂的语言解读最新军事资讯,期待能够在评论区和大家积极讨论,欢迎大家关注和订阅。


迷彩先生


并不是被“说服”,而是卡扎菲实在顶不住制裁的结果,换句话说,是被“治服”的。

利比亚发展核武器的时间很早。上世纪70年代开始,利比亚就开始向法国、印度、巴基斯坦和苏联寻求帮助。起初与法国的合作并不顺利,后来由于利比亚与苏联的关系转向,苏联向其提供了一座10兆瓦研究型核反应堆。

从80年代开始,利比亚因为被西方认定为支持恐怖主义的“无赖国家”,所以遭受了严厉的武器禁运和经济制裁,特别是1988年洛克比空难事件之后,联合国对利比亚的制裁到达了史无前例的地步。

但这个时期利比亚也没有停止核武器开发的进度,他们先是与俄罗斯继续核技术的合作,后来又在国际核武黑市与著名的巴基斯坦“核弹之父”卡迪尔·汗进行了诸多交易,购买了包括离心机在内的多种核武器制造部件。

但是常年累月的经济制裁给利比亚的经济带来了巨大的伤害,特别是支撑利比亚国民经济的主体石油工业,卖不出(石油禁运),产不出(石油工业设备禁运,得不到更新换代),伤害巨大。人民生活水平急速下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投向卡扎菲的反对派阵营。

最后则是伊拉克战争的打击,卡扎菲看到英美以“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借口推翻了萨达姆,他害怕了。他在一次与意大利前总理贝卢斯科尼的谈话时说:“美国想要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因为我看到了伊拉克所发生的一切,我有些担心。”


布鲁科夫


利比亚可不是被美国忽悠瘸的,是被西方恐吓的主动弃核的!

图为卡扎菲和法国总统萨科齐在一起,卡扎菲的友好访问没有换来和平,法国依然选择打击。


这件事情必须说明的是,利比亚虽然启动过研发核武器的程序,但是可从未研发成功过核武器,利比亚的卡扎菲和伊拉克的萨达姆一样,都曾经寄希望于研发核武器提高国家的地位,但是伊拉克在海湾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中被西方两度打垮,从一个地区强国变成了烂摊子,卡扎菲从伊拉克和萨达姆的后果中看到了自己的未来,于是在西方转向于向利比亚施加压力的时候,内心恐惧的卡扎菲主动选择了放弃研发。

图为卡扎菲和美国国务卿赖斯在一起,卡扎菲选择对西方的退让,反倒是让西方更加肆无忌惮。


可是这个世界上从来就没有什么绝对善良的国际政治,利比亚放弃研发核武器并没有换取到西方的信任和支持,西方仍然担忧利比亚重启研发,于是毅然决然的对利比亚施加了各种制裁手段,导致利比亚国家建设受到了严重影响,经济发展受挫,国内矛盾开始出现,卡扎菲似乎已经无路可走了,他没有办法,被西方硬是推到了对立面上,当然,卡扎菲本来对法国也还抱有希望,多次到巴黎访问,可都无济于事,看似友好的法国人,最后加入了打击叙利亚的主力部队。

中东强人?不存在的,在联合国,在国际社会,利比亚这样的国家没有太多的话语权。


卡扎菲和萨达姆相比,抵抗的勇气是差了一些,他不断的妥协并没有换来西方的忍让,反倒是变本加厉,挑起了利比亚的内战,在利比亚反对派武装的打击下,卡扎菲节节败退,萨达姆选择抵抗被打败,卡扎菲选择了妥协可是也被西方打败,这并不是因为政策有什么问题,而在于绝对的国力差距导致了这些国家毫无发言和求的和平的权力,西方是不会给利比亚机会的。

法国海军航母战斗群展开队形,开始对利比亚的空袭。


最终,在法国特种部队的支持下,利比亚反对派打进了的黎波里,并且最终抓住了卡扎菲,要说最后的样子,卡扎菲倒还不如萨达姆呢,所以各位,要让国家长治久安,就一定要安心求发展,国家强大才是安全的保障,不然,轻信西方舆论,到处为他们摇旗呐喊,最后的后果肯定不会好的。


海事先锋


利比亚没有核武器,非洲唯一曾经拥有核武器的国家是南非。曾经的利比亚虽然比较富有,但是利比亚的综合国力不是很强的,其军事能力连非洲前十都进不了,更不可能拥有核武器了。所以,不存在美国说服利比亚放弃核武器的情况。

不过,利比亚曾经的确有研发核武器的举动。其推动人物就是卡扎菲。1969年,卡扎菲推翻了利比亚的伊德里斯王朝,从此掌握了利比亚的大权。

卡扎菲上台以后,从美国等西方国家收回了利比亚的石油控制权,这个举动,严重损坏了西方国家在利比亚的利益。西方国家开始对利比亚进行打压和孤立,甚至还直接派兵袭击利比亚首都。从此以后,卡扎菲与西方国家的梁子结下了,反对西方国家,成为了利比亚的主流。

到了上世纪80年代,随着卡扎菲地位的稳固,以及大量石油收入换来的富裕,使卡扎菲的野心急剧膨胀。这个时候,卡扎菲不仅加强了对西方国家的对立,同时妄图成为中东—北非国家的领导人物。于是,卡扎菲开始秘密发展核武器。

卡扎菲发展核武器,各种设备、原料、技术等方面,是从一些国家拼凑而来。北韩、印度、尼日尔等国,都对卡扎菲提供过支持。

不过,2003年,美国发动了伊拉克战争,并很快摧毁了伊拉克,萨达姆落入美国之手。这场战争对卡扎菲震撼很大,卡扎菲意识到与美国等国差距巨大,与美国对抗或许会带来灭顶之灾。于是,卡扎菲迅速调整国策,开始主动向美国和欧洲国家示好,并主动承认了利比亚秘密研发核武器的事情。

卡扎菲承认利比亚研发核武器,同时也宣布主动放弃核武器的研发。所有的设备、资料等全部同意让美国销毁。从此以后,利比亚完全无核化,利比亚与西方国家取得了短暂的和解。

值得一提的是,2011年,卡扎菲被反对派推翻的时候,最后悔的就是曾经放弃了核武器计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