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3 阿里2020年開年大考:全力“擊殺”美團勝算幾何?

阿里2020年開年大考:全力“擊殺”美團勝算幾何?

螞蟻金服CEO胡曉明

1月9日有媒體傳出消息,螞蟻金服CEO胡曉明將擔任阿里本地生活服務公司董事長,王磊繼續擔任總裁。這是胡曉明一個月來的第二次任命,20天前,他剛剛被任命為螞蟻金服CEO。消息人士透露,未來阿里本地生活服務領域的各項業務佈局,或將由胡曉明牽頭協同,下一步將進一步整合餓了麼、口碑、飛豬、淘票票等各項資源,在本地生活領域發力搶佔市場。

這被外界解讀為阿里對美團崛起的正面回應。

過去的一年,美團的股價從40港幣一路飆升到接近110港幣,翻了將近三倍,市值突破800億美元,超過京東、百度,成為國內市值第三的互聯網企業。

去年,面對拼多多的崛起,阿里重新用起了聚划算,並通過鉅額補貼向下沉市場滲透。這次面對美團的悄然崛起,阿里這次重用螞蟻金服一號位的胡曉明來協調業務,就是想利用其鐵腕執行力和豐富的資源,在本地生活服務領域發力,為新零售的佈局鋪平道路。

美團的春風得意

過去的一年,王興和美團的股東確實有理由笑得開心。

據美團財報顯示,2019年美團前三季度收入分別為192億、227億、275億人民幣,較2018年同期均有超過40%的大幅增長。而且,一直處於虧損狀態的美團自第二季度起實現了盈利,二三季度經調整淨利潤分別為15億和19億人民幣。照此趨勢,2019年第四季度美團營收可能高達350億,利潤將超25億。

阿里2020年開年大考:全力“擊殺”美團勝算幾何?

美團三季度財報概要

美團的主營業務餐飲外賣漲勢喜人。更多人開始點外賣了,大家點的外賣也更貴了。美團外賣訂單數量由2018年同期的18億筆增長至2019年第三季度的25億筆,增長了38.1%。此外,交易額、業務收入、毛利率相比2018年均有大幅增長,每筆訂單價值也同比增長1.3%。

在餐飲外賣市場上,美團已經佔到了六成份額,美團用技術、營銷和流程創新進一步鞏固了自己的護城河。

到店、酒店及旅遊業務同樣取得了不俗的表現。2019年前三季度平臺交易額達639億元,美團從中獲取了55億元的收入。更多商家和酒店加入了美團,美團賺取了更多線上營銷服務和交易服務收入。過去的一年,美團為商家做了更多的推廣活動,在平臺商家中掌握了更多的主動權,從而可以在到店業務上收取更多的佣金。

不得不提的一點是,外賣業務的增長為到店、酒店及旅遊業務帶來了巨大的流量,這兩個模塊形成了有效的協同作用,用戶更願意在美團上消費了。

其他業務上,美團也開始賺錢了。這塊業務主要包括共享單車、美團打車和在餐飲領域新的嘗試。美團在財報上解釋道,有一部分共享單車的使用期限到期,使得折舊大幅減少,打車業務減少了司機的補貼,費用大幅下降,所以這一塊業務的支出大幅減少,毛利由負變正。

新零售業務也在逐步發展。2C端自營的美團買菜有了更多的倉庫,服務平臺美團閃購也在武漢鋪開了試點。旨在打通生鮮供應商和餐飲商家間壁壘的2B端生鮮配送業務快驢也正在一線城市快速發展。

業務、收入、股市表現三翼齊飛,對於剛上市不久的美團來說自然是春風得意。

2019年,王興在朋友圈轉發了一篇題為《人物觀察:黃崢的100種偏執》的文章,並評論道:接下來幾年,看拼多多的黃崢和淘寶/天貓的蔣凡這兩個非常聰明的人如何較量,應該會很精彩。

阿里2020年開年大考:全力“擊殺”美團勝算幾何?

王興朋友圈截圖

美團市值突破800億美元后有人打趣:王興把戰火引向拼多多和阿里的線上較量,自己卻悄摸摸地韜光養晦,廣積糧、築高牆,一聲不吭地拿下本地生活,流淌的血液中透露著會過日子的雞賊。

阿里的本地生活

再看阿里。

2018年,阿里成立了本地生活服務公司,將餓了麼和口碑收入旗下。阿里的設想是,藉助餓了麼強大的觸達消費者的能力,整合口碑、淘寶、天貓、支付寶、淘票票、飛豬、優酷的用戶資源構建線上線下的消費體系。

阿里2020年開年大考:全力“擊殺”美團勝算幾何?

阿里本地生活服務圖景

讓我們把時間往回倒一點,稍微捋一捋。

首先是物流體系的佈局。作為電商巨頭的阿里早已背靠電商的巨大需求搭建了“菜鳥”物流體系。2018年,阿里又斥資95億美元完成了對餓了麼的收購。除了可以獲得餓了麼豐富的商家資源以及海量的流量,服務於平臺的66萬騎手就像城市的神經末梢一樣,讓阿里零售版圖的商家能有效地觸達分散的消費者。

收購大潤發是阿里改變線下零售模式的一次嘗試。阿里很快對部分大潤發的店面進行了升級改造,引入了新的懸掛鏈系統以更快地分揀產品;將大潤發接入淘寶等平臺,用戶可以很方便地在app下單,在北京最快一個小時便可以送貨上門。

阿里還和星巴克進行了合作。2017年12月,星巴克在上海華麗的烘焙工坊開張。馬雲和舒爾茨在店裡接受了採訪,視頻中能看出兩人都笑的很開心。隨後,阿里和星巴克便宣佈了全面戰略合作關係,除了阿里要幫星巴克送外賣, 雙方還要合作共建智慧門店,並將星享俱樂部會員接入阿里的線上體系。

阿里2020年開年大考:全力“擊殺”美團勝算幾何?

馬雲和舒爾茨在星巴克的上海烘焙工坊

盒馬鮮生是阿里親自下海的一個項目。2017年夏天,馬雲和張勇在上海金橋盒馬店笑著吃完海鮮後,這個內部籌備許久的品牌被推到了聚光燈下。隨後,盒馬在全國開了超過200家店,這還不包括盒馬的衍生品牌“盒馬mini”、“盒馬F2”等。主打鮮生的盒馬採用重資產模式,開店、物流、供應鏈全部自己來做。

阿里2020年開年大考:全力“擊殺”美團勝算幾何?

馬雲和張勇在盒馬店裡

阿里在本地生活服務領域的佈局遠不止這些,阿里努力改造你的日常購物方式的野心也遠不止這麼大。在各大互聯網公司都挖空心思想要搶佔的地盤上,阿里正想方設法構築壁壘,成為行業老大。

短兵相接

阿里和美團的較量首先在於外賣業務。

外賣是打通本地生活線上和線下渠道的銜接工具,大街上一晃而過的黃色和藍色身影作為美團和餓了麼的一個個觸角伸向商家和消費者,既獲取信息,也賺取利潤。觸角的廣度和深度決定了誰能獲取更多的客源,維持更強的盈利能力,以及為未來的零售業務鋪設更通暢的管道。

阿里2020年開年大考:全力“擊殺”美團勝算幾何?

美團和餓了麼的騎手

外賣業務失利最直接的後果就是收入和利潤的減少。如果你認為阿里財大氣粗,並不太在意外賣業務帶來的利潤的話,那餓了麼巨大的用戶基數,給阿里全平臺帶來的流量卻是不可忽視的。大潤發、星巴克、盒馬,包括以後可能會出現的新業態,都可以接入餓了麼來引流,而且它們也早已這麼做了。所以,餓了麼對阿里的戰略意義是不可忽視的。

不幸的是,在外賣市場上,餓了麼已然掰不過美團。2017年上半年尚能跟美團平分秋色的餓了麼到2019年第二季度已然落後於美團65%的市場份額。

問題出在渠道下沉上。在一二線城市,兩家仍然不相上下;但三線城市及以下市場餓了麼的劣勢便顯露無疑。Trustdata移動大數據監測平臺顯示,三線及以下城市中雙方平臺商戶重合顯著少於一二線城市,證明低線城市更多商戶為單平臺商戶,平臺對商戶粘性較強,在低線城市美團的先發優勢更加明顯。

也就是說,三線城市的商家“上網”只會選一家,而大部分商家,目前已經選了美團。美團在三線及以下城市的佔有率已經接近四分之三。

顯然,這不是什麼好事情。一線城市的市場總有一天會接近飽和,二線及以下城市才是人口的主力軍。而且,二線及以下城市的居民更加保守,尤其是三四線城市,他們選定平臺後很少改變。也就是說,如果他們剛開始點外賣的那幾次沒有選擇你,很可能你就沒機會了。如今美團已經在這些城市構築起了壁壘,餓了麼想要作出改變已經不太容易。

用戶習慣是需要慢慢培養的,高新消費模式相對較貴的價格對於用戶來說也需要一個緩衝期。這需要商家和外賣平臺在長期的合作關係中去固定用戶,所以,即使阿里不在乎外賣的佣金收入,也必須要搶佔市場,為未來各種零售形態鋪平道路。所以面對美團的步步緊逼,阿里勢必會不惜代價贏回市場。

阿里還是有優勢的。相比於美團,阿里旗下可整合的資源更多。這次胡曉明上任後能否有效利用其在餐飲、電影、文娛、數據、物流等領域的資源,是阿里能否在外賣上扳回一城的關鍵。

第二戰場

戰火不止於外賣。

兩家在生鮮領域的交手也是硝煙瀰漫。

2016年後盒馬快速擴張,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城市連開上百家店。2017年美團在北京開出了第一家生鮮零售店“掌魚生鮮”,2018年改名“小象生鮮”。兩邊在2017年和2018年都經歷了快速的擴張。進入2019年,由於商業模式存在問題,盒馬和小象都出現了店鋪“夭折”的現象。

2019年上半年,小象生鮮幾乎停擺。美團依然不願意放棄這塊肥肉,11月,美團上線了“美團買菜”,放棄了之前生鮮的中高端市場,依託其外賣配送體系,致力於服務普通用戶的日常買菜需求。

阿里2020年開年大考:全力“擊殺”美團勝算幾何?

美團買菜內景

在旅遊酒店方面,飛豬和美團已經形成了差異化格局。

美團更像一家城市本地服務商,其更加關注用戶的即時性酒店需求和旅遊需求,平臺上鐘點房、低星酒店佔比更高。

而飛豬更像異地旅遊服務商,在火車票、機票等異地交通業務上市場佔有率更高,酒店業務規模不及美團。

交通業務屬於標準品,在使用體驗上更易趨同,飛豬主要依靠阿里系平臺的流量薄利多銷。而酒店業務屬於非標準品,使用體驗因人而異,美團利用自己在餐飲業務上積累的經驗,為用戶和酒店提供更精準的服務,獲取了更高的用戶忠誠度。

在網約車市場,阿里和美團也打著各自的算盤。

高德並不滿足於只做一個地圖導航工具,最近,高德對自己的定位升級為綜合出行平臺。2018年7月,高德上線叫車服務,採用聚合模式,將其他打車平臺接入高德,意圖在出行領域提供更綜合的服務,提高用戶對高德的粘性。

美團於2017年上線打車服務,其一開始是在南京、上海做自營的試點。在燒錢補貼效果不佳的情況下,2019年美團轉型為聚合平臺。

據《晚點LatePost》報道,截至2019年7月,高德地圖日單量70萬單,美團目前規模為40-50萬單。

一個以出行為基礎,一個以餐飲消費為基礎,高德和美團業務基礎不同,運營思維也各有不同。高德是地圖導航業務出身,其主要為用戶提供打車、公交、步行、騎行等豐富的出行選擇;而美團是餐飲服務出身,其想到的自然是為用戶提供餐廳選擇+打車到店+點餐消費+打車離開的服務模式。

相比之下,雙方各有優劣勢。高德在周邊美食使用體驗上要稍遜於美團,其搜索到能團購的商家也更少。所以,如果用戶想要尋找餐廳,大概率會先想到美團。而對美團來說,以移動出行為目的的消費者首先想到的可能是高德。

接下來的競爭中,雙方所考慮的除了如何進一步優化用戶打車體驗,還有如何能把打車和本地生活服務更好地融合,使整個生態能形成良性化學反應,成為互相之間提升用戶粘性的渠道。

阿里和美團的競爭遠不止於此,在2B端、基礎設施服務、金融服務等方面,雙方也都有自己的佈局,並在明裡暗裡進行著較量。

阿里自然是互聯網公司的霸主,其掌握著更多的資源,體量相對於美團要大很多。而美團作為後起之秀,依靠外賣業務擴大規模後,在本地生活服務領域大有超過阿里系公司之勢。美團的崛起勢必會威脅到阿里的版圖,阿里一定會想盡辦法和美團進行競爭。對於阿里和美團的員工來講,這可能讓人頭疼,但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講,競爭會帶來服務的進一步優化和價格的進一步降低,這是一件好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