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1 一个影响西方意识形态的有趣老头

一个影响西方意识形态的有趣老头

古希腊是一个伟大的国度,出现过无数的哲学家、科学家和艺术家,在人类的发展史上,古希腊是最为重要的一笔,西方文化直至现在,在很多方面都受着古希腊文化的影响。亚里士多德是一个大家都比较熟悉的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他出生于色雷斯的斯塔吉拉,十八岁的时候来到雅典,拜柏拉图为师,向柏拉图学习了将近二十多年。公元前343年他被邀请去马其顿做了太子亚历山大的老师,直至亚历山大死后雅典人开始反叛并牵连了亚里士多德,于是他从雅典逃了出来,最后死在了他乡。

一、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

1、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的一个问题是“形式”和“质料”的区别。所谓“形式”和“质料”就像我们常说的“形式”和“内容”,用一块石头来说明比较好理解,石头就是质料,而在石头上雕刻上一些美丽的花纹,这就是形式。他认为,质料之所以成为一种确定的东西,正是因为有了某种形式的存在,但是构成这种形式的东西必定是有界限的,比如我们利用一块石头有用的部分把他雕刻成一只石狮子,这个时候这块石头便成为了一个东西,而他的母体仍然只是一块石头。所有的事物因为获得了形式而增加了现实性,没有形式的质料不过只具备潜力而已。由此可以看出,亚里士多德认为缺少形式的事物对于人类来说毫无用处,只有当这种质料与形式结合起来才对人类有用处。如果我们把质料看作事物的内在本质,把形式看做事物的外在表现,那么只有把本质通过形式表达出来才会有用处。

2、亚里士多德的神学。亚里士多德把我们称之为形而上学的东西也称作“神学”,而且和他的形而上学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他认为事物有三种实质,即:第一种是人可以感觉得到,而且又可以毁灭;第二种是人可以感觉得到但是不可毁灭的;第三种是人既不能够感觉得到,又不能够毁灭的。第一中包括植物和动物,第二种包括天体,第三中就包括人类的理性、灵魂和神。怎样证明“神”的存在呢?他的主要论据是所谓的“最初因”,他说“有一种永恒不动又独立于人可以感觉的事物之外的实质......他没有大小......不可分割......他无感觉,不可移动......”。在他的宗教观念里,神是幸福的、完美的、永恒的,他没有生也没有死,他没有任何的目标,所有的生物都会在某种程度上自觉不自觉的感受到神的存在并对神充满敬意,这种敬意正是生物得以不断运动的原因。神成为所有事物的目的因。

亚里士多德认为灵魂是不朽的。在《论灵魂》一书中他说灵魂和肉体是结合在一起的,灵魂会随着肉体的消失而消失,他认为灵魂与肉体的关系如同形式和质料的关系一样,灵魂是身体的目的因。

一个影响西方意识形态的有趣老头

二、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

1、亚里士多德说善就是幸福。他赞同柏拉图的观点即灵魂分为理性和非理性两个部分,而且他还把非理性部分又分为生长的和嗜欲的。那么既然灵魂有两个部分,与此对应就应该有两种德行即理智的和道德的。道德的德行是来自于良好的习惯,对于人来说这跟家庭的教养、遗传有关,作为行政管理者的任务就是要通过培养公民善良的习惯,使公民向善。而公民获得善良的习惯并不出自自愿,而是被迫的,这很像我们现在的教育,绝大部分的孩子都是被迫接受教育。亚里士多德告诫大家,一个人在做善事时是快乐的。

再论德行时,亚里士多德显得很中庸,他说“任何德行都位于两个极端正中,而每个极端都代表一种罪恶”,恶是一种罪恶,相反极端的善同样也是一种罪恶,这种论述比孔子讲得清楚,更容易被大家接受。

2、在绝大多数人看来,凡是人,至少在伦理理论上都是平等的,而正义就包含平等,但是亚里士多德则认为正义包含“正当的比例”,他只是在某些时候才会显得平等。

在父子关系中,如果儿子很坏,父亲可以不要儿子,但是儿子却不能不要父亲,因为他承受的爱不是他所能够报答的,他别是他的生命,这是父亲给予的。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最好的人不是基督教的圣人,而是那些不低估自己的人,或者说是具有骄傲感的人。他对骄傲或是“恢宏大度的人给与了高度的评价。

亚里士多德虽然是柏拉图的学生,在有些观点上他赞同柏拉图,但是在有些观点上他也激烈地反对柏拉图,比如他反对柏拉图的共产主义。亚里士多德的理论有时候好像是一个普通的哲学门外汉的见解。表面上看,他的学说极其浅显平易,但越是浅显平易的东西越难以理解。他还有一本非常重要的著作----《政治学》,在《政治学》里,他谈到了国家、政府、国家与个人的关系甚至教育等等。

一个影响西方意识形态的有趣老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