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7 《论语》开篇3句话,原来是人生的三种大境界

开卷有益,益处何在?

孔夫子告诉我们:“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读书,为的是提升自己的学识与修养。不是为了在人前卖弄。

《论语》开篇3句话,原来是人生的三种大境界

《论语》,最重要的是要将夫子所言与我们的生活生命结合起来,仔细体会涵养,用生活证悟,用生命践行。而《论语》开篇第一章就意义重大,启人深思,值得细细品读。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开宗明义,给我们指出一条向上之路。人生三条路径、三种境界,都包含其中。


慎独的境界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人生天地之间,由懵懂孩童到所知甚多,全在一个学字。,是每个人不可须臾离开的。

懂得学习,善于学习,奠定了我们一生进步发展的根基。

《论语》开篇3句话,原来是人生的三种大境界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只会单纯吸收现成的知识,缺乏自己的独立思考判断,知识再多,也只是两脚书橱,与人生无关,与智慧无关。

要将学习与我们的生命发生关系,有益于身心的发展,就必不可少的需要“慎独”的功夫,慎独,能使人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论语》开篇3句话,原来是人生的三种大境界

君子的境界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君子之间的交情不是建立在金钱或利益上的,很纯粹。而小人之间的交情犹如甜酒一般,表面甜美实际虚伪。

《论语》开篇3句话,原来是人生的三种大境界

孔子说过,“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结交正直的朋友,诚信的朋友,知识广博的朋友,是有益的。

结交谄媚逢迎的人,结交表面奉承而背后诽谤人的人,结交善于花言巧语的人,是有害的。”

《论语》开篇3句话,原来是人生的三种大境界

高人的境界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在现实生活中,自己的行为一时不被别人理解的情况是会经常发生的。

道德修养较高的人对此或者耐心地加以解释,或者泰然处之,让别人慢慢理解。

道德修养差的人则或者沮丧,或者恼怒,但结果总是适得其反。

《论语》开篇3句话,原来是人生的三种大境界

如果以歪曲的心思,用手段来取得地位,以得功名富贵为荣耀,并不想真为国家社会做事的,那又何必离开自己父母之国呢?

祖宗都在这里,一样可以做事。

换句话说,随便在哪里,决不走歪路,而走正路,在任何社会都是一样比较困难的。

《论语》开篇3句话,原来是人生的三种大境界

和光同尘,就是要含敛光耀,混同尘世,不要标新立异,不要过分张扬自己的特殊之处,融入社会,融入周围的环境。

从而达到玄妙齐同的境界,所谓:“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