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8 上天言好事 回宫降吉祥

烟台民俗 | 上天言好事 回宫降吉祥

  纸马也叫甲马,是指画有神像、用于祭神的纸,人们把自己创造出来的众神和祖师图像都印成相对应的纸马,供人们买来供奉烧化。《清稗类钞·物品类》里记载,甲马原本叫纸马,起源于唐朝,是手绘的彩色神像,因为上面的神像大多披甲骑马,所以又叫甲马。到了宋朝,雕版印刷普及,甲马成了五色套印的彩色印刷品,历经元明清三代而不衰。当然,也不是所有的甲马上都有马。

  农历腊月二十三是传统的小年,主要的习俗是祭灶,即送灶王爷上天,灶王爷在哪里?灶王爷就在灶马上。

  灶马是众多纸马中的一种,就是木刻印刷在纸上的灶神像。灶马,分灶马头和灶神像两部分,上端称灶马头,一般印有当年的日历,还有一个很小的骑马人图案;下面是灶君的神像,灶马上的神像有单座和双座之分,民间供奉的灶君纸马,多是一对老夫妇并坐,即灶王爷和灶王奶奶。灶马中间偏上位置书“灶君府”“东厨司命主”、“人间监察神”、“一家之主”、“四季平安”“耳目之神”的横批,两旁有“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带)吉祥”等对联。

  民间之所以祭灶王,是源于古代对自然万物的崇拜。民间俗信,举头三尺有神明,神无处不在。灶神,在夏朝就已经成了民间尊崇的一位大神。先秦时期,祭灶位列“五祀”之一,即祀灶、门、行、户、中雷(土神)五神。《论语·八佾》里就提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十二月》:“二十四日交年,都人至夜请僧道看经,备酒果送神,烧合家替代钱纸,帖灶马於灶上。”

  民间一般家家都设有“灶王爷”的神位,灶王的神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印有灶王爷神像的灶马,也有的人家直接将灶马贴在墙上。灶王爷,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册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主管人间的饮食。到了腊月二十三日,灶王爷便要升天,去向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送灶神的仪式称为“祭灶”、“送灶”或“辞灶”。

  辞灶的时间,南北方有差异,并有“官三民四船五”之说,胶东地方一般在腊月二十三。送灶时,摆上供品,放鞭炮、燃香烛、烧纸,在灶神像前祷告一些恭维灶王的话,祷告之后,将旧灶马揭下烧掉,这就算是祭了灶,送灶王爷上天了。七天之后,除夕夜还要把“灶神”再接回来,所以有的灶马上的对联写的是“二十三日上天去,初一五更下界来”或“二十三日去,初一五更来。”“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是灶马上灶王神像两旁最常见的对联,也是人们祭灶时念叨最多的一句话,表达了人们心中最大的愿望。生活困难的年代,人们就这样将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寄托在一个灶神身上,民间俗信观念之力不可谓不强大。


文 / 兰玲

原文发表于《烟台晚报-烟台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