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1 兩年時間“放倒”星巴克!瑞幸的野心更大了

兩年時間“放倒”星巴克!瑞幸的野心更大了

出品 | 子彈財經

作者 | 曼卿

兩年時間“放倒”星巴克!瑞幸的野心更大了

咖啡是瑞幸品牌的第一步,小鹿茶品牌的獨立則是搶佔下沉市場的又一高招。如今,第三步棋“無人零售”,讓瑞幸股價一夜之間暴漲12%,也讓瑞幸的“野心”表露無疑。

1、“老對手”星巴克:是?又不是

經過2年多的跑馬圈地,瑞幸咖啡在2019年年底直營門店數量達到了4507家,一躍成為了“中國第一大咖啡連鎖品牌”。而在中國發展了超過20年的星巴克,同期中國區門店數為3922家。

在消費者眼中,同為“賣咖啡的”,瑞幸和星巴克似乎有很多相似之處:都賣冷、熱現磨咖啡,都賣果汁、奶茶、輕食。但事實上,瑞幸和星巴克似乎並不一樣。

首先,單從賣咖啡這件事講起,星巴克賣的是“第三空間”,喝咖啡的場子,比咖啡重要。對瑞幸來說,端著咖啡滿大街晃、辦公樓裡溜達和喝著咖啡上課下班的人才是常態,咖啡要在離你最近的地方端著就走,喝咖啡本身比場子更重要。

顯然,在截然不同的思路下,年輕的瑞幸得到了不一樣的戰果:快速擴張的同時,瑞幸的財務數據也愈發健康。單從最新一季的財報數據來看,門店總量快速提升的同時,實現了效率和效益的雙升。

兩年時間“放倒”星巴克!瑞幸的野心更大了

而彼時的星巴克,正陷入“中國市場增速緩於美國”“開店速度趕不上銷售額增長”“越走越難”的窘境。

2019年瑞幸第三季度財報顯示,瑞幸咖啡產品淨收入14.93億元,同比增長558%,公司營收超出收入預期指導的上限;門店運營層面實現利潤率12.5%,顯示出強勁的上漲趨勢。

截至2019年底,瑞幸咖啡交易用戶數高達4000萬+,其2019年第四季度新增用戶數約1000萬。這背後除了“咖啡的力量”,瑞幸基於對中國市場的深入理解,在戰略層面和星巴克不同的選擇,也起了決定性作用。

和年逾50的星巴克比起來,瑞幸雖然是個2歲“孩童”,但它不僅成長快,而且身體素質不錯:“成長快”是指在“無限場景+大數據運營”的驅動下,瑞幸以網絡+產品、客戶+頻率、規模+成本及數據+網絡的方式,構建起與亞馬遜類似的“飛輪效應”,實現更快速度增長;而瑞幸從咖啡、小鹿茶、果汁、輕食和堅果等產品體系的建立、門店和系統的打造,再到無人咖啡機、無人售賣機的體系完善上,則是身體素質的集中體現。同時,也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多的選擇,不但優化企業的收入結構,也帶來了更強的品牌忠誠度和品牌價值。

兩年時間“放倒”星巴克!瑞幸的野心更大了

佔據天時地利人和的瑞幸,在短短兩年時間成為“中國第一”也就不足為奇了。

2、從咖啡開始,打造智慧零售帝國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信息流動更快、透明度更高,新生消費主力往往通過產品的口碑、附加值等綜合比較後再選擇。瑞幸的成功並不是時代紅利之下的偶然,而是因其牢牢地抓住了商業的核心立足點:消費者,即流量。

兩年時間“放倒”星巴克!瑞幸的野心更大了

作為一家“自有流量+自有產品”的智慧零售平臺,基於瑞幸自產產品+強大的第三方產品,瑞幸正逐步覆蓋消費者所需的各個層面,未來,或許不僅吃喝,玩樂也都將在“瑞幸”的生態閉環中體現。

兩年時間“放倒”星巴克!瑞幸的野心更大了

與此同時,以大數據為連接,瑞幸用流量為所有產品賦能:

App+微信小程序搭建的無現金交易模式,將產品的交易信息全部“收攏”,與自營、聯營門店和無人零售終端組成“自有流量”體系:一方面,線上+線下的整合,能有效結合門店、網點和無人零售智能終端,在植入場景和使用習慣上,對用戶“圍追堵截”有效增加交易頻次;另一方面,瑞幸能夠利用後臺大數據的積累,依據不同區域、不同客群的需求,快速而精準地優化產品體系,讓自有產品力不斷提升。

最後,這套經過大數據打磨、依據用戶使用習慣持續優化“自有流量和自有產品”閉環的智能零售平臺,不難看出瑞幸將持續一手發展流量一手發展產品,提升品牌價值,拓展平臺規模,實現“從咖啡開始,讓瑞幸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的宏大藍圖。

3、結語

對於瑞幸而言,智慧無人零售是無限場景品牌戰略的近一步延伸,在互聯網技術的加持下,不斷整合生態內外的可用資源,快速優化、快速執行。

瑞幸的未來堪比一個可隨身攜帶的“巨型百貨公司”,時常更新的無人貨架完全能HOLD住衣食住行方方面面的需求:降溫了賣棉被、情人節賣口紅,半路上掏出瑞幸App就能下單,走到哪裡都可以取貨,很有可能將徹底顛覆我們現有的生活消費模式。

在這一過程中,瑞幸積累的是不斷增加的用戶規模、消費認知和口碑,以及在新領域、新戰役當中不斷豐富的世界級品牌合作資源——這一切,讓品牌“護城河”變得越來越高,激發品牌進入新的增長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