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衰生百病” 元氣:決定生命的長度
我們時常注意一些百歲老人的養生經驗,但他們的一些經驗也時常讓我們困惑:有人說生命在於運動,運動才有健康,有人說生命在於靜止,像烏龜那樣靜養才能長壽;有人一輩子喝酒,壽命很長,有人滴酒不沾也長壽;有人愛吃素食可以頤養天年,有有餐餐不離肉也可健康百歲--------這看似水火不容的完全相反的養生方法在不同的人身上演繹的卻那麼美好。
別人的養生經驗可以參考,但不能照搬,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這各種看似矛盾的保健方法中其實並不矛盾,一個人要想長壽關鍵的就是要把你的元氣養好。元氣是由元精(父母之精)所化生,由後天水谷精氣和自然清氣結合而成陰氣(精、血、津、液)與陽氣(衛氣、宗氣、營氣、臟腑之氣、經脈之氣),“氣聚則生,氣壯則康、氣衰則弱,氣散則亡”。“氣聚則塞,氣散則通”。陰氣主物質,陽氣主功能,陰陽二氣相互轉化,《辭海》:“元氣,亦稱‘原氣’,指人體組織、器官生理功能的基本物質與活動能力”,現代醫學所稱人本新陳代謝。元氣具體到現代醫學的概念,可細化為思維反應正常,睡眠好,能吃能喝消化好,能跑能跳心不慌,不咳不喘氣順暢,氣色良好聲音亮。
元氣在人體各種“氣”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國古代樸素的“元氣論”認為“元氣”是構成宇宙萬物的最本質、最原始的要素。按照元氣論,萬物的產生、滅亡和發展變化都是元氣循“道”(即自然規律)而運動的結果,氣為萬物之精微,完全連續而無處不在。元氣是人體的生命活動的根本能量,也是生命根本的所在,所以元氣本質上支持者生命的存在,沒有元氣,就沒有生命。一個人的一生,在其誕生伊始,其的元氣量是最為強大的,也是最足的,而隨著形體的不斷髮展,元氣,一方面供應著身體生長的需要,同時,不斷的人體活動也是耗散元氣的途徑,而到了最後生命將終之時,人體內的元氣終於耗盡,身死如燈滅。所以說元氣的多少,關係著生命的長短,生死雖然符合自然之理,但是不斷的修煉,不斷的累積,長生可期矣。
隨著我們年齡的增長,我們身體中的元氣時刻處於“失”的狀態,有的人是屬於遞減,這屬於生命的常狀,有生就有滅,這沒有什麼可怕的。但有的人未老先衰,元氣“失”的太快了,竟到了“虛”的程度,這時就要注意了。中醫認為,人的元氣來源於腎,屬於先天之氣,是父母給的,又經過後天不斷補充、滋養的這樣一種氣,是一種功能的狀態。造成氣虛體質有兩個原因:一個先天不足,一個後天失養,那麼後天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過度勞累最傷元氣。中醫講“勞則氣耗”。我們看很多人的感冒都出現在比較疲勞的時間段裡。為什麼操勞會耗氣?因為氣是一種能量,無時無刻都在發揮它的生理功能。工作、學習,都靠這種功能的發揮。如果你在一個正常的範圍內利用這些能量,再有規律的用足夠的物質去補充,轉化為新的能量,那麼你的氣就損耗得慢。但是如果你消耗太過了,又沒有及時補充,能量的支出與供給處於一個不平衡狀態,這個氣肯定是損耗得快,以至越來越少,還可以把這種能量比喻成我們生命的本錢,年輕的時候透支了,上了年紀就得過窮日子。
臥則氣散,躺久了,氣也受傷了。有句話說得好:好吃不如餃子,舒服不如躺著。既然勞則傷氣,那我們每天躺著好了。可是有時候,躺在床上時間長了更覺得累,這是為什麼呢?《黃帝內經》說久臥傷氣呀!氣的特點是運動,但是你總是躺著不動,氣就不能正常地舒展運動,這樣就會造成氣運行過程的減慢,氣機就會受損,最先累及的就是脾。因為脾位於身體的中部,是氣機的轉輸站,關係著氣的上升下降。“脾主四肢”,四肢不運動,自然會更影響脾的運化。所以長期臥床的人食慾差,運化不好,吸收水谷精微的功能就降低,後天之氣的生成也就少了,自然就傷到氣了。
養生,不管你採取何種方式方法,核心都是元氣養生,就是要培育和保護人的元氣,即培元固本。在人生不同階段,養護元氣的重點是不同的:幼年培元、青年惜元、中年護元、老年補元、病後復元。
幼年培元 我發現,兒科學裡面除了先天性和遺傳性的病種外,基本上都是與脾胃相關聯的。孩子脾胃不好,什麼病都會來。幼年是純陽之體,是元氣培育的重要時期。幼年期脾胃較弱,飲食上過飢過飽偏食、或厚膩或薄養,均會傷及脾胃後天之氣。因此幼年養生重點在養成良好飲食習慣,強化體質鍛鍊,增強脾胃後天之本。
青年惜元 青年時期是人一生中元氣最充沛的階段,精力最為旺盛,養生也最易被忽視。此階段的養生重點在於“節約使用”:少熬夜、節制性生活、戒菸限酒、飲食八分飽,重點在節制慾望。“少時不傷、老來健旺”。
中年護元 中年是人體元氣由盛而衰的轉折階段,也是養生最為重要的階段,“中年修理,振興根基”。此階段也是人生事業進入鼎盛時期而精力不濟,如不加以養護,則老年病慢性病就提前到來。此一時期保護好元氣,可以長壽,提高老年生活質量。
老年補元 進入老年時期,元氣衰減,精力減弱,肌體體能已經下降。這一時期養生,重在補元氣,減少衰老的程度,預防老年病慢性病的發生,讓體質保持在較好狀態。補元氣不光在飲食,還有運動,來激發元氣。
病後復元 每一次生病,都會耗傷人體元氣,使得比正常狀態或者同年人要衰老得多。生病就得治療,治療後的恢復期重點在於恢復元氣。如果不復元或者恢復不到位,就會誘發合併症或後遺症。長期過度疲勞、精神壓力大、飲酒過度、性生活沒有節制、慢性病反覆發作,以及人流小產,與生病一樣會耗傷元氣,一定要注意恢復。
“百病生於氣”,“氣衰生百病”。元氣少了,人就難保健康。透支健康,就是透支元氣。讓我們珍視自己的元氣,科學養生。
閱讀更多 中醫師張先生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