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8 从《枉凝眉》曲看黛玉的结局

从《枉凝眉》曲看黛玉的结局

《枉凝眉》作为八七版电视剧《红楼梦》的主题曲,自播出30多年来一直传唱不绝,其凄婉美艳的乐调与歌词浑然一体,让无数红迷沉醉心碎,有心者已然读出了宝黛爱情的悲惨结局。今天我和大家再次一起细细品读整首歌词,并揭秘黛玉在原著中的结局。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红楼梦》十二支曲子的前两首《终身误》和《枉凝眉》分别写的是“金玉良缘”和“木石前盟”,传统的红学研究认为这两首曲子都是以宝玉的口气来悲叹,而我认为《枉凝眉》这首曲子是以黛玉的口气来哀怨的。

对于《枉凝眉》的解读,我们先从曲名着手,“凝眉”即为皱眉,宝玉见黛玉时对她的第一印象便是“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以至送她“颦颦”作为表字;且说:“林妹妹眉尖若蹙,用取这两个字,岂不妙。”可见用“凝眉”来形容黛玉再恰当不过了。其实细细品味“枉凝眉”三个字便俨然是一幅黛玉的自画像:伫倚秋风,紧锁愁眉,极目萧萧,芳心何寄。

再看歌词,前半首“阆苑仙葩”喻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的绛珠仙草无疑,至于“美玉无瑕”,《红楼梦》第一回就有叙述“那僧将一块大石登时变成一块鲜明莹洁的美玉,且又缩成扇坠大小的可佩可拿。”“美玉”指赤瑕宫的神瑛侍者,“无瑕”赞他心地纯良洁白,没有那种儒臭浊气。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使绛珠草久延岁月,后脱却草胎木质,得换人形,前世的灌溉之恩于今生以泪偿还,这奇缘自“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开启,由此点出了“木石前盟”的由来。虽有奇缘,可在寄人篱下的黛玉无时无刻不受“金玉良缘”阴影的困扰。在《红楼梦》第三十二回“诉肺腑心迷活宝玉 含耻辱情烈死金钏”黛玉曾有过这么一段感慨:“所叹者,你既为我之知己,自然我亦可为你之知己矣;既你我为知己,则又何必有金玉之论哉;既有金玉之论,亦该你我有之,则又何必来一宝钗哉!”

从《枉凝眉》曲看黛玉的结局

后半首“一个枉自嗟呀”,“枉自嗟”三字和黛玉“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中抽到的签“莫怨东风当自嗟”实有异曲同工之意。“一个空劳牵挂”,当两颗心被远远地隔离却又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再次相见时才会徒劳地空费心思。“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 是说宝、黛的爱情理想虽则美好,终于如镜花水月一样不能成为现实。第七十四回“惑奸谗抄检大观园”中探春说的一段话很值得玩味:“你们别忙,自然连你们抄的日子有呢!你们今日早起不曾议论甄家,自己家里好好的抄家,果然今日真抄了。咱们也渐渐的来了。”正是“抄家”,开启了贾府的潘多拉之盒,继而风波迭起,各种厄运接踵而至,连同宝黛的婚姻一起幻化成“水中月、镜中花”,上演了“三春去后诸芳尽”,“家亡人散各奔腾”的悲凉景象。“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这一句中我们不能忽视“尽”字,它突出了这句话中的秋冬春夏不是泛泛之言,而是特指今秋这一别便“遥山隐隐,远水潾潾。”那个冬天正是黛玉生命中的最后一冬,她没能熬到来年的秋天,没能盼到宝玉的归期就泪涸长逝了。

《红楼梦》第七十八回“痴公子杜撰芙蓉诔”一开始就写到“惟太平不易之年,蓉桂竞芳之月”,紧接着第七十九回宝玉在紫菱洲悲寥惆怅,吟出“池塘一夜秋风冷”,可知秋天刚至,萧瑟之意就一日浓似一日:抄检大观园、逐司棋、别迎春、死晴雯,香菱也即将魂返故乡,又赶上江南甄家被抄了家,罪证钱财藏匿在贾府,种种迹象表明百花凋零在际。第八十回迎春自述,连因“彼祖希慕荣、宁之势,有不能了结之事拜在门下”的孙绍祖都不把贾家放在眼里,对贾家的二小姐颐指气使,动辄拳脚相加,就足以明晰贾府的社会政治地位已危如累卵、岌岌可崩;墙倒众人推,落井下石的趋炎附势之辈早已虎视眈眈、蓄势待发,真是黑云压城城欲摧,山雨欲来风满楼。

而《枉凝眉》后半首描述的正是《红楼梦》八十回后的内容,《癸酉本石头记》后二十八回的面世,让我们有幸目睹了原著八十回后的真容,情节构思极其巧妙又严丝合缝,故事安排合情合理又丝丝入扣,除文字稍显仓促不够精细,不得不叹服创作者的智慧和功力。今天我们选取与“枉凝眉”相关的情节概览,一起来看黛玉的悲惨结局。

八十回后,内忧外患纷至沓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贾母、王夫人相继病逝,临终前贾母最后一次嘱托了遗愿,读来字字锥心:

贾母又要见宝玉、黛玉两个,道:“我最不放心的就是你这两个小冤家,以后可不要再赌气吵嘴了,要和睦。宝玉不肯读书,也别逼紧了。”宝玉、黛玉两个早哭的说不出话来。贾母又道:“可惜这辈子见不到你俩成亲,也是我的一块心病。”说着又将此事嘱咐了邢夫人、王夫人、尤氏、凤姐、李纨一遍。

贾政依照贾母、王夫人之遗愿准备为黛玉和宝玉完婚。正当贾家欢天喜地为宝黛置办婚事时,孰料横祸飞来,元春冤死,贾府从此失去靠山并受牵连。成亲当天锦衣卫以查找罪证为由查抄荣宁府,昔日尘封的罪行被悉数揭开,贾赦、贾珍、尤氏、贾琏一干人锒铛入狱。在大喜之日遭此晴空霹雳,黛玉苦苦期盼的木石前盟刹那间变成镜花水月,巨大的反差更将大悲的故事情节演绎到了极致。如此巧妙的构思比通行本后40回的调包计高明何止百倍:

湘云正在帮黛玉对镜梳妆,忽见闯入大队官兵,见人就推推赶赶的。紫鹃、雪雁拦着不让进院子,早被踹倒在地。紫鹃起身哭着奔进来道:“姑娘快躲躲,进来好多臭男人!”湘云、黛玉惊的都站了起来。众官卒进屋乱翻乱砸,湘云怒道:“快住手!休要胡来!”一卒道:“我们是奉旨查抄,违者处死!”湘云、黛玉呆怔着不敢言语。一时没有查出可疑之物,众官兵都散去了。湘云、黛玉都抱着大哭,紫鹃、雪雁进来见屋里箱开柜破,地上扔的都是笔墨纸砚奁盒脂粉,忙拭泪蹲着去收拾。忽见春纤哭着跑进来道:“娘娘薨了!”大家都唬住了。

且说官兵搜到黄昏,没有发现可疑之物,都散去了。赵堂官、北静王、西平王因没有查出贾政过错,留了一小半家产,其他的都令官兵装箱子带走了。贾政被小厮破门放出,捶胸顿足哭昏了过去,林之孝、周瑞赶来用手掐了掐。半天,贾政才“哇”的一声哭出声来,宝玉、黛玉、湘云和贾家众子弟奴仆都过来将他围住,哭的凄声震耳。

贾政哭道:“我贾家都怎么了?祖父勤勤恳恳为朝廷效力立下功勋,得了两个世职。如今到我这辈竟全削去官职,教我如何承当的起?”不觉跪倒在地,仰头合掌对天哭道:“皇天菩萨在上:我贾氏一门虽有后辈儿孙骄奢淫佚暴殄天物,犯下无边罪孽,以致合府抄检,押解入监,凶多吉少。所有罪孽情愿一人承当,求饶恕我家子孙。怜我虔诚,早早赐我一死,宽免诸辈之罪!”【批语:每读此处皆令人哽咽不能作批。】说完便起身要去撞墙,被众人哭喊着拉住了。邢夫人也过来大哭道:“老爷莫要寻短见,家里还指望你执掌呢!”贾政想到元春惨死心似刀割,支持不住,又哭了几声昏倒在地。

贾府被查抄后,即遭贼寇入侵。贾环、贾蓉、贾蔷、赵姨娘、柳湘莲等人陆续趁火打劫,贾环残忍地刺杀父亲贾政、劫走宝玉。黛玉伤痛欲绝,无奈只得苦撑危局,在内忧外患下贾菖、贾菱又生异心,在给黛玉煎药中下了虎狼药,使得黛玉走投无路,加上药劲攻发,在痛苦中吊死在槐树上,魂归太虚幻境,俨然一幅“玉带林中挂”的凄楚画面:

黛玉靠在一棵柳树上喘了口气,不禁仰天悲望,想道:“我今之罪可算罄竹难书,错杀小红致使贾家败于我手,众人也受我连累丢了性命,如今我死有余辜。怪只怪苍天无情,包容贼人恶行,轻纵他们肆意作乱,我亦似嫦娥悔意甚深,欲赴广寒宫,真真恨入骨髓。我此刻虽然死了,又怕别人发现不知名姓,虽得了个全尸,却未必有人肯埋。”不觉灵机一动,从袖子里掏出两个旧帕来,乃当年宝玉病时赠与他的,又想:“日日当着人面拿它擦泪,人人都知是我之物,且上面还有字迹,下人会看的出来。”寻了个柳树洞放在里头,仰首见上面枝繁叶茂可以挡的些风雨,莫淋坏了帕子,倘若有人见了俯首即拾。又在柳树旁边的槐树下站了,将绳子往高处一投,穿过枝桠过来打了一个死结,望着远处连呼三声宝玉,将头儿望绳里一伸,足儿一蹬,忽然眼前漆黑,辨不出方向。

忽然听见阵阵音乐之声,只见一群仙女抱着各种乐器奏乐跟从着一女飞来,心中正自恍惚,仔细一瞧竟是秦氏飘飘荡荡而来,对他作个揖道:“我等奉警幻仙姑之命来接绛珠妹子回太虚幻境。”黛玉愕然道:“此话怎讲?”可卿道:“我本警幻之妹可卿是也,因妹子生前是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之绛珠草,受赤瑕宫神瑛侍者日日以甘露灌溉,欲酬报他甘露之惠,故下世为人,用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今已还尽,故请妹子到太虚幻境司掌朝啼司、夜怨司、春感司、秋悲司几处,妹子快随我前去销号。”黛玉听了,恍然大悟道:“谢谢姐姐指点,不然妹子一生不得明白。”可卿携了其手,飘飘荡荡飞往仙界去了。

黛玉死后第二年,宝玉后回贾府寻找,最终找到一副白骨和两块旧帕,凭着当年托晴雯送给黛玉的旧帕方识得眼前的白骨正是朝思暮想的林妹妹,“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竟然是黛玉自尽后爆尸户外的写实:

又来至潇湘馆,却见竹林被人砍去不余半点,只留平地。寒烟漠漠,落叶萧萧,人面不知何处寻,空留热泪情难寄。步入房中,却是桌翻椅倒,纸片撒了一地,药炉打碎,帐幔铺地,梁上结满蛛丝。

忽然听见有人念到:“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我知是谁?”不觉一惊,听声音是从窗外传来的。走出去一看,只见黛玉的鹦鹉站在一棵枯树上不停吟哦,原来鹦鹉失去了主人独自外出觅食,恢复了野性,叫到:“林姑娘回来了,林姑娘回来了。”宝玉伫立鹦鹉面前饮泣,鹦鹉念到道:“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宝玉用手抚之,鹦鹉扇动翅膀惊飞起来,往遥处飞去了。

宝玉不觉大哭,自语道:“林妹妹,你上那里去了?我回来迟了!”忽然想起早起门口那两个小童说的在渚边看见一付白骨和两个旧帕,不知又是那个冤死的丫头,不如过去凭吊一番,以诉悲愁。于是又把大观园各处逛了一番,不觉来至柳叶渚边,看见槐柳成阵,空寂无人。果在槐下看见一付白骨,近旁柳树下搁着帕子,走去弯腰拾了仔细一看,大吃一惊,心想:“这不是那年我病了时托晴雯送给林妹妹的吗,怎么扔在这里?”再一想,全明白过来了:“这白骨不正是我朝思暮想的林妹妹吗!”不觉天旋地转,昏倒在地。

从《枉凝眉》曲看黛玉的结局

第七十九回靖本眉批:“观此知,虽诔晴雯,实乃诔黛玉也,试观证前缘回,黛玉逝后诸文便知。”我们最后来读一下原著第九十九回“林黛玉还魂证前缘”,从字里行间去品味“枉凝眉”的个中三昧:

话说宝玉刚念完诔文,忽听身后有人叫他。回头一看,竟是黛玉穿花度柳飘然而来,身上仍穿着家常衣裳,睁着一双含凄似泣的眼睛瞅着他。宝玉不觉欣喜若狂,上去抓住手道:“妹妹原来没有死,这回可好了,咱们又能在一处了。”一摸,手却是凉的。

黛玉凄然道:“哥哥何其痴矣!我早在暮春三月死了,就吊在这棵槐上。因听你一番痴情感念,妹妹颇为愧疚,故来劝劝哥哥。不要为我枉自伤悲,我是个有罪人,不配让哥哥牵念,你忘了妹妹吧。”宝玉听罢怔了,霎时如轰去魂魄一般,滚下泪来道:“妹妹怎么不等我回来就独自去了?要死咱们也要死在一处,你把我孤零零的扔在这浊世污地,活着又有何趣?”

黛玉道:“哥哥勿要有这般痴念,妹妹死有余辜,怎能连累哥哥为我一死?”宝玉道:“妹妹有何罪过?哥哥甚不明白。”黛玉发出一缕悲音道:“妹妹没有护好家门,听信奸人谗言误杀好人,弄的家败人散,妹妹死不瞑目啊!”宝玉见他说的悲切,眼中却无泪滴,甚为奇怪道:“即便如此,哥哥不怪你,只恨老天不公,生生拆散你我。”黛玉道:“哥哥不怪罪妹妹,妹妹亦悔恨自咎。只求哥哥别再记挂感怀妹妹,我的眼里早已泪尽,此生还够了给你,咱们的缘分也一笔勾消了。”宝玉听他说的奇怪,乃道:“妹妹何出此言?”黛玉道:“你我前生缘定,我本是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之绛珠仙草,哥哥是天界赤瑕宫神瑛侍者,你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用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你,以偿还君之灌溉之情甘露之惠。既然吾泪还尽,前缘已证,我还怎么再拖着哥哥为我挂虑,你叫妹妹又用什么报答你的厚爱?”

———————————————————

校对:王华东 至真斋主 编辑:潇湘夜雨

深度解读,高屋建瓴。吴氏红学,高端学术。 知识的盛宴,智慧的光芒。

新观点、新视角,同一部红楼梦,不一样的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