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生完寶寶後,你覺得“最沒用”的是什麼?

趙鵬


大寶四歲多,二寶剛滿月,總結一下我個人覺得沒用的東西:

1、月子牙刷

真不明白所謂的月子牙刷是個什麼鬼,一個木棍上面有纏一些紗布,就是所謂的月子牙刷。

根本不好用好嗎,還不如我直接用手指刷一下牙齒,

後來,果斷丟棄,買了軟毛的牙刷。

2、產後收腹帶

我家老二是在4月份出生,其實那個時候已經熱了,

剖腹產剛開始的時候刀口疼,你根本沒心情你綁收腹帶。

後來,出院回家,刀口好一點了,發現綁上之後很麻煩,

不透氣,並且感覺整個上身都是緊繃的。

上廁所還要從新弄開,這之後再纏。

餵奶都坐不下去有沒有。


3、嬰兒床

我是純母乳餵養,所以寶寶自出生之後就跟我睡。

餵奶的話,基本上都是躺著喂,當然有時候也坐著。

嬰兒床即使放在大床旁邊,再去抱的話也是比較麻煩,

沒有睡在我旁邊方便。

所以嬰兒床就一直擱置了。

4、吸奶器

吸奶器是寶寶出生之前就屯好了,

結果發現寶寶出生之後,

月嫂直接給開奶,餵奶。

奶量正好夠寶寶吃,

吸奶器完全用不上啊。

5、尿布

生之前,婆婆準備了超級多的尿布。

但後來發現尿不溼是真的方便。,

特別是新生兒,尿布根本洗不及,特別是母乳餵養的寶寶,

五分鐘換一次尿布有沒有,

後來很多尿布就擱置了。

6、孩子爸爸

孩子爸爸自我生了寶寶之後,他就多了一個玩具。

每當他回家,首先就是去逗兒子,尤其是孩子睡著之後,

他會有耐心的把孩子玩醒,然後果斷走開,丟給我一個哭鬧的兒子,

有時候真的是哄了好久才把孩子哄睡,他分分鐘就能把兒子玩醒,

氣的回奶有沒有。


老徐說事999


1.收腹帶,我買了兩個,一個是那種紗布的,用來裹的,只裹了兩次,太熱了,受不了,最後沒用了,還有一個直接還沒拆包裝。

2.吸奶器,我一開始沒有買,最後需要用的時候老公去買的,他不懂,買了個手動的,用了幾次也沒用了,因為不好用,還費勁。

3.我認為一次性內褲是需要的,因為我自己順產,最後有側切,後面出血比較多,在醫院護士不讓用產後衛生巾,讓墊紙,所以不穿是不可能的,所以我覺得挺有必要的。

4.嬰兒爽身粉,用的不太多,最後還是買了嬰兒油,所以建議直接備上嬰兒油還有護臀膏(我買的屁屁樂)

5.高景觀推車,再觀真的很好,就是太大,不實用,我們家買的就坐了幾次,現在還是新的,不如那種小巧輕便的可推可躺的推車方便

好了,我的就這麼多,這是我個人的一點體會,大部分還是得你自己生完以後才能體會到,因為情況不同,謝謝


話癆小村姑


做完大排畸之後就開始各種準備產後和寶寶用的東西,感覺有些東西真是白買了,有的不實用,有的根本用不上。

1.收腹帶

買了兩條,發現用著實在是難受,雖然寶寶在冬天出生,但是屋裡地熱很暖和,能達到三十度,因為怕坐月子冷到吹到風,結果捂出滿身痱子,用收腹帶根本熱的受不了,更是勒的難受,最後只能閒置了。

2.產後護理墊

就是在醫院的時候醫生讓鋪床上,也就用了幾片,後來開始用產後衛生巾也就沒有必要鋪它了,一點不透氣,躺在上面也很難受。

3.一次性隔尿墊

如果給寶寶用尿不溼根本沒必要使用隔尿墊,尿不溼不會漏尿,而且隔尿墊也一樣不透氣。

4.月子帽

屋裡太熱真沒必要戴,現在生活條件普遍比過去好,室溫很暖和,不戴帽子也凍不著。

5.嬰兒帽

屋裡暖和一樣不推薦給戴,而且寶寶戴慣帽子以後一拿掉就會感冒的,還是直接不戴的好。

5.新生兒枕頭

新生兒脊椎還沒有長好,枕頭高了會影響脊柱發育,最好三個月以內都不用枕頭,墊一塊毛巾就可以了。

6.一次性內褲

剛生完不需要穿內褲,墊衛生巾的時候可以直接穿自己的內褲了。現在的產後衛生巾設計的都很合理,基本上不會漏。

7.睡袋

新生兒比較怕熱,屋裡暖和穿短褲短袖就可以了,用小手絹蓋一下肚子就可以了,夏天更用不上,很熱。

8.吸鼻器

買了基本是擺設,吸過兩次都沒有吸出來,寶寶還會噁心,其實沒有必要吸,鼻屎慢慢的自己會出來,寶寶打噴嚏也會出來。

9.額溫槍

試過很多次感覺電子的怎麼都不準,也沒辦法參考,即使懷疑寶寶發燒也只能是用水銀體溫計量才能放心。

所以寶媽們還是根據自己實際情況選購需要產品,雖然現在育兒設計的產品多種多樣,但是有些東西真的沒必要浪費錢來買。





大寶子媽咪


寶寶今天剛好四十天了,看到這個問題很有感觸。

因為是第一胎沒有經驗,孕期給寶寶買了很多東西,但很多東西到現在都沒拆封。

1、防溢乳墊,買了兩盒,用了一片就放棄了。夏天穿哺乳內衣就很熱了,加上產後虛汗,每次餵奶都是大汗淋漓,乳墊又小又厚,捂著乳頭都有起痱子。換成純棉的毛巾或者紗布,透氣,面積大,也不怕弄到衣服上。

2、吸奶器,我買的是手動吸奶器,用了一次,吸的乳房很痛。後來脹奶就是用手把它擠出來,不痛,不過要費點時間,或者直接抱寶寶過來餵奶。當然,要上班的媽媽,還是需要吸奶器。

3、產後塑身衣,穿著實在熱,穿著餵奶抱娃總感覺不自在。穿起來也不方便,因為沒有經驗買的是綁帶的。

4、奶粉,因為是剖腹產,出生前兩天寶寶吃的都是奶粉,第三天開始母乳,新生兒胃小,吃不了多少,而且奶粉開封后最好在一個月內吃完。擔心母乳不夠的媽媽,完全可以在寶寶出生後有需要的時候再購買奶粉。產前備一罐180克左右的試用裝奶粉就足夠了。

5、新生兒衣服,小寶寶長的很快,現在四十天,出生時穿的衣服就有點短了。建議買三套左右換洗就可以了,不過褲子可以多備幾條,寶寶不小心尿溼了有的換。

6、嬰兒帽,因為是夏天出生,預備了兩頂薄薄的帽子,也只是在醫院的時候戴了一天,足月寶寶頭髮茂密,又是長衣長褲,寶寶也怕熱。

7、嬰兒景觀車,寶寶太小,放進去要系安全帶,買的是帆布的,雖然有紗網,但還是不怎麼通風。在家裡放床上睡還更方便一點,白天出來走走也都是抱著。

以上是一個新手媽媽的帶娃觀點,希望大家不喜勿噴


小熙媽媽吖


孩子一週歲多了,買的東西非常之多,回顧一下囤貨,把最雞肋的東西,按順序排列:

1、嬰兒床:

大部分新手爸媽都會為孩子買一個嬰兒床,希望孩子有一個獨立空間,同時避免晚上睡覺被大人壓到。嬰兒床千八百塊錢,購買的時候,大部分爸媽和我們一樣,心存幻想,覺得孩子可以盡力多用一陣。但是事實上,寶寶喜歡在媽媽身邊睡覺,媽媽在嬰兒床裡,離媽媽那麼遠,聞不到媽媽的味道,非常沒有安全感,表現為哭鬧和煩躁不安。

我家的嬰兒床一共沒用一個星期,我又把孩子放在我身邊,這樣不僅寶寶有安全感,我這個新手媽媽也能及時發現他的需求,同時方便親子互動,在嬰兒床裡大人站在地上非常彆扭。

等孩子三四個月時候把他放在嬰兒床裡玩,但是好幾次寶寶想翻出來,為了安全起見,就把它閒置了,現在嬰兒床擺在臥室,非常佔地方。

2、嬰兒腰凳

很多媽媽會看到有些媽媽帶小寶寶出門時候喜歡把孩子背在胸前,這樣看起來更安全,同時可以解放雙手。 我也買了一個,結果就是隻用了一次 ,因為在家使用腰凳的時候孩子不習慣那個姿勢,有一次帶五個月小寶寶出去散步,兩個小時,腿壓得痠痛,那天晚上非常困,但是腿就像有好幾個人在拽,痠痛得根本睡不著。


腰凳在解放雙手的同時,重量全部壓在雙腿,造成腿痠腿脹痛。

3、尿布:

之前很多人提議新生兒用育嬰店的紗布或者棉質尿布,我家一共給寶寶買了40多塊。但是後來才摸清楚使用尿布的弊端,當孩子尿了的時候,溼漉漉的,會徹底清醒,寶寶小喝奶多,排便大約一兩小時一次,特別影響孩子的睡眠。而且夾尿布夾不住,很多時候寶寶的褲子衣服都溼了,大人也是一直在給寶寶換洗尿布,換衣服褲子,包寶寶的反覆勞碌中度過。尤其是排大便,一不小心就到處都是,而且不經過陽光暴曬的尿布沒有紙尿褲乾淨衛生。

後來寶寶三個月時候開始使用紙尿褲,換紙尿褲要方便多了,節約時間還能快速吃口飯。紙尿褲選擇輕薄的,透氣性好的,鎖水性強的。勤更換,寶寶的屁屁比用尿布乾爽。

尿布小墊子隔尿墊滿滿一整理袋,完全閒置了,這個東西還不能送人。



4、吸奶器、溫奶器

吸奶器差不多是很多孕婦待產包必不可少的物品,當時我買的是電動吸奶器,希望寶寶出生後開奶能用到,把多餘的母乳吸出來放在母乳儲存袋裡。事實上,開奶最好的工具是手!是催乳師的手!後來我的母乳勉強夠寶寶吃,沒有多餘,後來寶寶幾個月的時候,嘗試用一次,發現即使把檔調到最大,力度也非常小,而且速度非常慢,不實用。

相比於吸奶器,溫奶器對於母乳媽媽更是雞肋了。如果是職場母乳媽媽,溫奶器和吸奶器都是必備的。職場奶粉媽媽,溫奶器和吸奶器更是用不上了,奶粉一次衝好喝不了的不能存儲,所以很少人用溫奶器來溫奶瓶。



5、嬰兒輔食攪碎機

寶寶五個月加輔食後,我給他買的是雙缸輔食攪碎機,一個碎菜,一個碎肉。

5~8月齡的小寶寶吃泥狀食物,這時候用攪碎機比較適合。打一些蘋果泥,胡蘿蔔泥之類的,大人輕鬆,同時滿足寶寶的胃口。

寶寶大一點後,有一次給寶寶用碎好的菠菜煮蔬菜粥,看起來墨綠色,像毒藥,我自己都倒胃口,從那以後,就用刀切成碎菜丁,看起來更有食慾。建議輔食攪碎機如果需要買單缸就可以,大概能用三個月。

每次在做雞胸肉或者無刺龍利魚的時候用攪碎機,肉泥非常細,不過不好刷,裡邊刀片底下的縫隙很難清潔,目前切肉也是用刀來完成的,乾淨衛生。




分享一個嬰兒床的代替,非常實用,我家寶寶一直用拼接床。


趟過溪水採蘑菇


現在寶寶七個月啦,我來說一下我自己的親身經歷:因為是第一次當媽媽,不是很有經驗,看各種育兒分享,和寶媽群媽媽們的分享來準備的待產包,所以可以說我準備的非常充足了

說一下我當時定經歷,我當時定的家庭化產房,結果醫院送了一套待產包,因此我當時的準備重複了,這裡提醒各位準媽媽,訂好在哪個醫院分娩,最好再多一嘴,問一下護士小姐姐,醫院送不送待產包,送的都包括什麼東西.別準備重複了

我再來整理一下自己覺得比較雞肋沒有用的東西:

1.束腹帶

我是順產,但這個並沒有用到,我分娩的時候用力過大,脫肛痔瘡了,坐臥不安的,這個束腹帶還要經常取下來,我看功能可以防止內臟下垂,可是分娩玩多數時間都是臥床休息的

2.嬰兒床

不如拼接床好用,特別是母乳寶寶

3產後衛生巾

完全用平時自己用的品牌衛生間就可以了,這個產後衛生巾大而且不夠透氣,剛生完大多數順產下面都會有點傷口,不如直接先鋪上產褥墊,墊上刀紙或者穿一次性內褲墊刀紙。特別夏季分娩的,傷口透氣非常重要

4嬰兒沖洗游泳池

每次接水放水都是大工程,不如去外面專門寶寶游泳的地方,在家真的遊不了幾次

5高景觀嬰兒車

寶寶前三個月出門也不多,不如直接買那種可坐可躺輕便一點的嬰兒車,因為這個車比較沉,放車裡後備箱也不方便,摺疊也不是很方便,最關鍵寶寶會坐以後,坐這個車並不舒服

6奶瓶

開始真的不用準備太多,因為後面開奶以後,奶足了,根本很少用到奶瓶,即使後面要喝奶粉用奶瓶再去買也來得及,開始真不用準備太多奶瓶

7.爽身粉

現在很多醫院並不提倡用這個,而且世界衛生組織也不讓用這個,怕粉塵入肺 ,另外就是娃出汗會結痂,不透氣,不如給娃少穿一點 還能提高抵抗力

再說一下大家最戲謔吐槽的孩子他爸,父愛如山一動不動🐒🐒

我家寶爸開始也表現不是很佳,但我也總讓他跟我一起分擔,也表示自己在努力學習,也常有不懂的地方像他求救(其實很多我知道)只是為了讓他百度以後,自己也學一遍,這樣我們一起進步,努力晉升硬核爸媽,寶爸開始也很不耐煩,我也裝作不耐煩,反正娃是兩個人的,我不願意當喪偶式教育的受害者慢慢的,寶爸也越來越得心應手,現在有時候還會主動積極的承擔看娃任務 ,讓我去做輔食,或者出門溜達一下 ,我要對各位寶媽說的是,產後各種東西都要用起來,包括娃爸,不用久了就會閒置就會落灰,就會壞。

暫時就想到這些了,第一次回答問答,不會插圖片,大家見諒,希望大家的寶寶都健健康康,家庭幸福和睦


石碗碗


網上確實非常流行的段子就是,生完孩子之後,最沒有用的“母嬰用品”就是孩子他爸,如果是讓孩子他爸帶娃,只要活著就好。

除了孩子他爸之外,還有什麼母嬰產品會讓寶媽們覺得最雞肋,最沒有用呢?

1、溢乳墊

我當時準備待產包是購買的套餐,都是搭配好的待產包,因為沒有經驗,我以為待產包裡的東西都能用得到,最後,生完孩子之後,這個所謂的溢乳墊我是一片都沒用到,還不能當作其他用途。

2、收腹帶

臨近預產期的時候有兩大美好願望,一是希望生個健康又聰明的漂亮寶寶,二是產後能夠以最快的速度恢復身材,做一枚擁有“魔鬼身材”的辣媽。

準備了好幾款收腹帶,最後只用到了帶進產房時的一款收腹帶,出院後還因為穿著太束縛,不舒服,就一直閒置著不穿,到最後是真的不想用了。

3、嬰兒床

懷孕的時候精挑細選的嬰兒床,花了好幾個星期精心佈置的嬰兒床,在孩子滿月之後就成了房間裡放尿不溼、嬰兒包被、衣服等的收納床。孩子早就習慣了睡大床,又是一件買過用過之後才覺得最沒用的嬰兒用品。

4、暖奶器

強烈建議不要買,我當時是買了消毒加暖奶功能二合一的,其實單單買消毒奶瓶的消毒器最實用。暖奶器的功能根本用不著,寶寶一次喝不完的奶粉,再放暖奶器溫著,基本就是超過一個小時的奶就不給寶寶喝了。

5、爽身粉

我家小萌寶是一次都沒用到,即使是夏天洗完澡後也沒有用。據說爽身粉給寶寶用了之後,出汗後容易讓皮膚髮粘,堵塞毛孔,更難受。關鍵是爽身粉也並沒有預防生痱子的功效,所以不建議配置,沒有用的嬰兒用品。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我是萌媽,全職媽媽模式:左手帶娃+右手寫文,專注於分享孕產期和0-3歲嬰幼兒的科學養育、親子教育和繪本閱讀知識。碼字不易,歡迎大家點贊、轉發、關注我的頭條號萌媽百寶箱。

萌媽百寶箱


1.收腹帶,我是夏天生的,戴著熱,就變成沒用的東西了

2.孕婦衛生巾,太大,太誇張了,我覺得真是沒必要,正常的就好

3.防溢乳墊,這個前提是你得有乳,我是孩子根本不夠吃,所以這個也沒用了

4.月子免洗髮的一個東東,懷孕時屯的,買了兩瓶,都沒看怎麼用,送人了,大夏天,一個月不洗頭那是不可能的,所以這個也沒用上

5.嬰兒帽,就從產房出來戴了一下,還是醫院提供的(我住的私立醫院),自己買了三個一個沒用上,都送人了,這個不是沒用,是孕婦屯貨的時候看一下自己的預產期,夏天真的用不上

6.厚的新生兒衣服,道理同上,我也送人一堆,根本不能穿,太熱

7.隔尿墊,我兒子穿紙尿褲,隔尿墊幾乎不用,睡隔尿墊不透氣,而且有紙尿褲包著也不會漏

8.嬰兒枕頭,一歲之前不用考慮

9.吸鼻器,買的據說是什麼美國的,結果一次沒用,根本不好用

10.學步車,我沒買,很多地方證實了學步車可導致孩子O型腿,所以沒買

11.嬰兒床,對我家來說,算是有一點小用,剛開始會翻身的時候,偶爾我自己在家帶孩子,放大床上不放心,放嬰兒床里正好,現在就是擺放孩子玩具了,有沒有都一樣

12.輔食研磨器,用了一次,不好用,又買了電動的輔食機

13.輔食保鮮盒,買了一堆,對我來說,沒用,太沒用了,輔食都是一頓一做,自己都不吃剩飯,更別說孩子了

14.尿布,還有包尿布的小褲子,根本沒用,紙尿褲就夠了,新生兒尿的勤,還是紙尿褲方便,而且選對了紙尿褲,既乾爽透氣,還省時省力。

15.奶粉分裝盒,我家基本上就是回老家途中,算是在外面時間長的,大概四個小時,偶爾堵車會再長一點,都是直接帶著奶粉桶,要是去商場,或是出去玩,都是不等吃飯時間就回來了,因為即便帶幾次分裝了,還要找地方刷奶瓶,根本沒地方洗,也只能衝一次奶粉,更何況,三四個小時吃一頓,去哪裡用得著那麼長時間。

16.坐便器,暫時是不愛坐,不知道以後能不能用上😂

17.安全座椅,這個雖然現在還沒用上,但我覺得這個必須得有,安全第一嘛,可是現在九個多月了,一共就坐了兩次,每次坐了幾分鐘就不幹了,非得爬出來玩,不知道以後會不會好點。

18.睡袋,剛開始覺得挺有用,放在裡面就不蹬被子了,可是睡了沒幾天就不行了,根本束縛不了我兒子,因為夏天生的,剛開始用不上,太熱,等到了冬天,他會翻身了,睡覺翻身,直接揹著睡袋跑了,後來就不給用了。

19.對了,還有一個孕婦用的防輻射服,我買來也是嫌熱,嫌麻煩沒用,後來在網上看,據說小的輻射不用管,對孩子沒有影響,大的輻射,防輻射服也不管用,而且我們平時也接觸不到,(這個大,小輻射是有專業詞語的,我忘了,就用大小形容一下得了😀,理解這個意思就行)

太多沒用的東西了,都給人了,記不住還有什麼了,還是說說有用的吧,希望能給即將生產的孕婦們一點幫助

以下是我自己經歷過後總結的,覺得我用著比較好的東西,

1.奶瓶收納箱,非常好用,不至於奶瓶到處放找不到,而且乾淨,所有的奶瓶都可以放一起,尤其是我經常回老家,拎著更方便

2.恆溫壺,給孩子衝奶粉,或是喝水,都要適當溫度,這個最好不過了,定好溫度,特別方便。

3.電推子,我兒子都是我自己給剃頭,因為太小去理髮店也不方便,而且他們的工具都是公用的,如果去的不是兒童理髮店,工具都是大人用的,還是自己在家剃方便,自己知道輕重,不會傷到孩子

4.小夜燈,尤其是喂夜奶,太方便了,不太亮,又能看清,還有遙控器,很實用

5.體溫計,不常用,必須得有

6.咬咬袋,吃水果時用,避免卡到,就是一定要選好的,質量不好的,會被水果染色,尤其是橘子,橙子最愛上色,而且對小孩來說也不健康。

7.磨牙棒,咬咬膠,我兒子好像三四個月後開始會用了,懷孕的時候屯的,剛開始他不會用,也拿不住,三四個月以後就開始磨了,長牙之前也磨,等到真正開始出牙了,就吃磨牙的餅乾了,咬咬膠就不愛玩了。

8.嬰兒餐桌椅,這個必須得買,解放雙手全靠它,要不然吃飯都得抱著,尤其是六七個月以後,不抱著他自己就爬走了,放餐桌椅裡,給他吃東西也方便。

9.保溫杯,走到哪都應該給帶點水,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都應該多喝水,尤其是喝奶粉的寶寶。

其他的就是必需品了,小被子,小褥子,小衣服,圍嘴,襪子等等。


用戶4563572664449


1.手動吸奶器

生寶寶第二天漲奶,然後老公為了省錢,買了一個手動的回來,特別疼,而且還不好用,價格沒比電動的差多少,最後到底又買了一個電動的回來

2.撫觸油

生完寶寶醫院讓準備撫觸油,在醫院附近買的,超級貴,有特別想用的寶媽可以提前備好,只在醫院住院的3天用了,在醫院洗澡,洗完,護士給寶寶做撫觸的時候用了,回到家就再也沒用過,因為擦完我總感覺油膩膩的,有一種不想讓他跟衣物床單接觸哈哈

3.嬰兒床

在孕期5個月左右的時候準備的實木嬰兒床,因為大家都說要放味道,但是寶寶出生從醫院回來一次都沒用到,因為晚上我要母乳餵奶,我還要摸黑給它抱出來,吃完再放回去,一是怕寶寶睡著了會驚醒她,二是寶寶睡在床裡晚上有什麼情況,我不會立刻發覺,所以久而久之寶寶嬰兒床就變成了放雜物的地方,還特別佔地方

4.外出抱抱服

寶寶月子裡多數是以包被的形式帶出去的,抱抱服根本穿不上

5.寶寶褲子

寶寶小的時候多數都是光著腿包著被,很少會穿到褲子

6.月子牙刷(紗布那種)

刷的根本不乾淨,只能擦擦門牙表面的殘留物,現在都是納米的可以用牙膏的那種牙刷了

7.寶寶學步車

個人覺得還是會影響寶寶的腿部發育,並且沒有大人在身邊是有安全隱患的

8.寶寶頭型矯正枕頭

寶寶剛出生醫生讓寶寶枕著毛巾,不讓枕枕頭,讓6個月以內都這麼睡

暫時就想到這些,有時間我會在我的號裡發哪些必須準備,提前買會節省很多RMB 的哦,可以關注我,我是一個3歲的寶媽,給大家說過自己這一路走過來的彎路


小航航的胖麻麻


寶寶今天剛好四十天了,看到這個問題很有感觸。

因為是第一胎沒有經驗,孕期給寶寶買了很多東西,但很多東西到現在都沒拆封。

1、防溢乳墊,買了兩盒,用了一片就放棄了。夏天穿哺乳內衣就很熱了,加上產後虛汗,每次餵奶都是大汗淋漓,乳墊又小又厚,捂著乳頭都有起痱子。換成純棉的毛巾或者紗布,透氣,面積大,也不怕弄到衣服上。

2、吸奶器,我買的是手動吸奶器,用了一次,吸的乳房很痛。後來脹奶就是用手把它擠出來,不痛,不過要費點時間,或者直接抱寶寶過來餵奶。當然,要上班的媽媽,還是需要吸奶器。

3、產後塑身衣,穿著實在熱,穿著餵奶抱娃總感覺不自在。穿起來也不方便,因為沒有經驗買的是綁帶的。

4、奶粉,因為是剖腹產,出生前兩天寶寶吃的都是奶粉,第三天開始母乳,新生兒胃小,吃不了多少,而且奶粉開封后最好在一個月內吃完。擔心母乳不夠的媽媽,完全可以在寶寶出生後有需要的時候再購買奶粉。產前備一罐180克左右的試用裝奶粉就足夠了。

5、新生兒衣服,小寶寶長的很快,現在四十天,出生時穿的衣服就有點短了。建議買三套左右換洗就可以了,不過褲子可以多備幾條,寶寶不小心尿溼了有的換。

6、嬰兒帽,因為是夏天出生,預備了兩頂薄薄的帽子,也只是在醫院的時候戴了一天,足月寶寶頭髮茂密,又是長衣長褲,寶寶也怕熱。

7、嬰兒景觀車,寶寶太小,放進去要系安全帶,買的是帆布的,雖然有紗網,但還是不怎麼通風。在家裡放床上睡還更方便一點,白天出來走走也都是抱著。

以上是一個新手媽媽的帶娃觀點,希望大家不喜勿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