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嘉年華》“悲劇背後的現實意義,是教會我們反思”

他要進監獄,咱們孩子什麼都得不到,還不如讓他賠償。

那公道呢?

判了又怎麼樣?他進監獄幾年出來照樣呼風喚雨,可咱們孩子呢,這輩子都得讓人家說說點點,說三道四……

文|深海里的星

電影《嘉年華》上映於2017年,講述了在一個旅館打工謀生的黑戶小米無意成為一起少女侵犯案的唯一知情者,卻因害怕丟掉工作而隱瞞真相,在層層掙扎之後最終選擇坦白的故事。

《嘉年華》“悲劇背後的現實意義,是教會我們反思”


敏感的題材,讓整個觀影感受非常壓抑,它更像是女性視角悲劇的一生,兩個小學生,被一個她們尊稱“乾爹”的人傷害,卻因對方的地位與社會影響只能委屈求全,如此諷刺卻又如此現實。

一個披著人皮的狼,可以高枕無憂在層層偽裝下逃之夭夭,即使有了設想中惡有惡報的結局,但對於一個孩子的傷害,是成了一輩子難以抹去的陰影。

更可怕的是電影隱晦的刻畫出了一份脫逃不出的宿命,小文,小米,莉莉,以及那個在女兒被侵犯後只知道打罵的母親,她們就像一個閉環,一層層推進,也一層層落入更大的深淵。

而結合當代現實,作為一個底層女孩的一生,電影整體的後勁兒非常足,也讓很多觀眾久久不能釋懷,一份無能為力,是在整個大環境下,以一己之力太難改變的結局。

所以電影之外的現實意義同樣像一把利刃刺進了每個人的心,當一份孩子世界的無知和大人世界的自欺欺人形成鮮明的對比時,是讓情緒的發洩達到了最高潮,而導演最厲害的地方就在於,比起其他青春片主打的情感牌,她只是如同報道社會新聞一般為我們將一個事實表達了出來,她留了更多觀眾獨自消化的空間。

從社會各個層面面對悲劇事實的不同態度,也是映照現實中不同人的不同選擇,到後來反抗意識的延伸,也讓更多人開始反思,更開始羞愧作為大人的我們究竟給了孩子一個怎樣的世界。

《嘉年華》“悲劇背後的現實意義,是教會我們反思”


一,悲劇的原因——社會各界的妥協

①警局——證據不足

十二歲的小文和小新被高官劉會長帶到了旅館,悲劇以此開始,孩子的世界總缺乏了一雙能識別善惡的眼睛,況且更多少女侵犯案件背後,往往就是來自身邊的熟人。

可當一段罪惡被揭露,卻是孩子們不得不面對的一次次剝皮詢問,這是一件嚴重的事,不僅因為孩子們作為受害者的年幼,更是因為加害者是當地有頭有臉的人物。

而電影裡的警察,出場的瞬間就已經是“腐敗”的一員,堆積的笑臉與討好背後,也為後來的顛倒黑白埋下了伏筆。

四罐孩子們自己買的啤酒,成了最大的把柄,不斷被撕開的記憶,也終究徹底擊垮了她們最後的心理防線,她們不知自己曾遭受的是什麼,但大人只是在強調,她們做了一件很“丟臉”的事。

警察的詢問成了一次次地獄循環,明明什麼都說了,但沒有證據,就只能是她們的單方面指控,法律的冰冷讓一切不近人情,可大人世界的瞻前顧後,讓那些丟失信仰的人只是在惡臭滿滿的嘴臉中變得面目猙獰。

兩個小女孩定不了那個人的罪,她們受到的傷害是真,但在沒有確鑿證據之前,所謂的加害者可以是任何人,卻一定不會是劉會長。

這是悲劇的第一個層面,來自正義一方的妥協,讓真相只能被掩埋,也從來無法真正意義上將壞人“繩之於法”。

《嘉年華》“悲劇背後的現實意義,是教會我們反思”


②家庭——“羞恥心”

孩子們被傷害了,大人的第一反應卻從來不是憤怒,而是羞恥,因為女兒的身子髒了,這成了一件會一輩子被戳脊梁骨的汙點,彷彿她們從來不是作為受害者,而是一件已經破碎再無法修補的瓷器,變得“不值錢”了。

小文的母親,剪碎了她的裙子,也剃掉了她的長髮,她以為是女兒太過招搖才讓壞人的眼光放在了她的身上,所以責怪遠大過了心疼她。

而所謂的言行舉止,是如何去規範一個女孩不能“漂亮”,不能“出頭”,被壞人盯上似乎一定得在自身找到原因,但從始至終最應該聲討的不是壞人的過錯嗎?這是悲劇的第二層面,一份因果關係的扭曲,一份黑白是非的顛倒。

電影並沒有為我們展現那個變態會長的模樣,除了一些模糊可見的背影,也是在強調有時候那些可怕的人只是我們生活中最不起眼的角色,無論一個女孩怎麼逃,都能輕易落進他們的圈套,更加從側面印證了女孩的悲劇從來不在於女孩本身。

而故事裡的另一個受害者小新,她其實比小文簡單了太多,她什麼都不懂,所以可以被父母“欺騙和干預”,引狼入室的父母讓孩子認的“乾爹”,是讓他們與壞人之間的聯繫更緊密,也更輕易在“情分”與“利益交換”中妥協為女兒找回公道的堅持。

他們都覺得這不是一件可以被放大的“汙點”,所謂的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好像成了於孩子而言最好的結局,這也是作為孩子們不再被評頭論足的交換。

社會大環境下將受害者刻畫成了“傷風敗俗”,再加上法律的界定無法真正意義上給那些變態嚴懲,如同《素媛》裡即將刑滿釋放的兇手,終究也只是讓悲劇被無限蔓延。

可作為身邊最親近的人,卻給不了受到傷害的孩子最大的支持時,甚至只是在一次次強調中避免如何不成為一件人盡皆知的“醜聞”,是讓女孩們一瞬間失去了後盾,毀掉她們一生的,除了劉會長,還有便是這些在利益面前妥協,放棄為女兒尋求公道的父母們。

《嘉年華》“悲劇背後的現實意義,是教會我們反思”


醫院是證據鏈的關鍵,當有了旅館監控視頻的重要線索,原本可以因此給壞人定罪,但他們前後兩次不一樣的結論,也是在收買中最經不起推敲的人心。

第一次,處女膜破裂,女孩們受到了傷害,第二次,為彰顯權威性,找來了一個省級專家小組,可這次的結果,卻變成了女孩們身體無損,也一下子將她們推上了輿論的風口。

殘忍,下流,睜著眼睛說瞎話的他們,大抵是作為大人世界裡永遠可以兩邊倒的牆頭草,弱勢的一方無能為力,強勢的一方暗自竊喜,正義被扭曲,真相被掩蓋,成了整個故事最大的諷刺。

這也是悲劇的第三個層面,所謂的公道它無法給女孩們一個答案,當正義可以輕易顛倒,沉淪的人,被同化的人,也已經讓光明被無盡的黑暗包裹,變成了微弱的星火。

醫院的那場戲非常具有戲劇張力,女孩們被架在手術檯上,新來的醫生像是對待一件物品一樣對待他們,小文的淚水,是讓她見證了大人世界最不堪的那一面,而當小新開心的對她說“醫生說我們倆兒沒事兒”時,也讓一切在對比中如此殘忍的刺痛每個人的心。

《嘉年華》“悲劇背後的現實意義,是教會我們反思”


二,悲劇的結果——反抗的成與敗

①小米——旁觀者到受害者的角色轉換

電影的小米,對最開始女孩們的遭遇,本無法讓她產生同情,有個細節,小文戴的那頂假髮,被小米偷偷藏了起來,私心裡她是羨慕的,比起顛沛流離,她們看起來遠比自己體面多了。

後來得知一萬塊可以為她辦理一張身份證,她便鋌而走險拿著視頻去威脅劉會長,但事實上這依然只是作為孩子的她單純的以為能在這個地方生存下去的籌碼,她卻並沒有一個做壞人的“潛質”。

而故事的發展也是在佐證一切的“渺小性”,因為當她最後決定將視頻交出去的時候,那份她自認為的把柄,也不過是大人世界裡不值一提的東西,她從來就改變不了任何。

但這份對錯的顛倒中,早已不僅僅是用好人和壞人去區分,善惡之間的界限向來模糊,惡可以是純粹的惡,但善一定是複雜的善。

站在故事本身,小米的這一條線一直是十分清晰,無辜捲入這一切,從開始妄圖“撈一筆”,到最後將證據交給女律師,她的這一轉變其實也是從一個旁觀者到一個受害者的轉變。

當她無法置身事外的時候,她就已經成為了整個事件的受害者之一,在醫院她對律師說:

“我不知自己的生日是什麼時候,我只知道過完這個夏天我就十六了,三年前從老家跑出來,輾轉過十五個地方,我喜歡這兒,因為這裡暖和,就是一個要飯的,夜裡也能睡個好覺……”

她從來也是這場悲劇的一份子,而當她同樣被傷害,被毆打的時候,她更和小文小新成了一樣無能為力的人,小米有她的心機,但比起成年人世界的貪婪,她只是渴求一個生存下去的機會,所以當我們去聲討大人世界的醜惡時,其實很難將她也歸類到那一層面。

她只是讓我們見證了一個女孩難以逃脫的宿命,我們並不知道她的過去發生了什麼,那段佈滿陰鬱的過往,讓她不敢輕易付諸善意,但她的骨子裡,至始至終都是一個“好人”。

所以將她單拎出來,也是在與大人世界的對比中,讓一份竭盡全力的反抗更加形象的展現在我們眼前。當她被健哥的人控制,面對和莉莉一樣的遭遇時,她的反抗是讓她毫不猶豫的逃離,這一環節,其實也代表了作為小文和小新如何才能尋求出路。

《嘉年華》“悲劇背後的現實意義,是教會我們反思”


②遲到的正義審判

電影最後一切相關人員接受懲罰,對於這個結局,其實是相較於現實美化了太多,可能真實的人生裡,從醫院那裡就已經戛然而止了,也不會有一個遲到的正義審判。

影片有個細節很有意思,屹立在嘉年華不過短短几個月的瑪麗蓮夢露的雕像被拖車帶走,人們不是把她看做一件美好的藝術品,而是“傷風敗俗”的不雅,一如那些被傷害的女孩。

整個故事唯一沒有被權利收買的,是小文的爸爸,但他只是社會定義中最沒出息的那一類人,沒錢,沒地位,也沒能力,正是因為如此,當一個底層最普通人都知善惡,也是對一群社會“上層”最鮮明的諷刺。

而當一切趨於和諧,小文和父親生活在一起,還能去感受美好,小米騎著莉莉留下的電動車不知去向何方時,或許這已經是電影留給我們所有人的最好的答案,誰不是在荊棘叢生裡走過,不過是看誰不被汙穢同化罷了……

所以至少在最後,縱使女孩們的悲慘遭遇已經成為事實,但無論是依舊懵懂無知的小新也好,還是放下一切和父親重新開始的小文也好,或是逃離去下一個顛沛流離遠方的小米也罷,她們其實並沒有在這一骯髒世界裡有過妥協,她們仍然擁有一個純粹的靈魂。這已經很難得,也尤其值得慶幸了。

《嘉年華》“悲劇背後的現實意義,是教會我們反思”


三,現實意義,如何避免悲劇?

①青少年性教育的重要性

整部電影包含了太多現實問題,從社會各個階段的不重視甚至是被收買而讓一切不堪,站在兩個女孩本身,她們意識不到傷害同樣是很大的一個層面。

從傷害發生女孩們的懵懂開始,就已經將青少年性教育提了出來,劉會長對小文和小新的傷害,讓她們從一開始並不知道這一切意味著什麼,醫院裡檢查,小新還偷偷問小文“處女膜是什麼”,她們的無知對比大人世界的遮掩,同樣是悲劇層出不窮的原因之一。

人們對於性教育避而不談,認為這是件不能明面上講的事,可正是因為這種無知,會讓更多受到傷害的女孩們甚至意識不到這是錯的,我們需要讓所有孩子知道如何真正意義上能保護自己,我們也需要讓他們在受到傷害時能第一時間明白應該做什麼。

當我們的社會一邊要求女孩注意言行,一邊卻從來沒有告訴她們什麼是危險的時候,只是在潛移默化的影響裡讓更多不知道發生什麼的人從來沒想過去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

甚至在更多殘忍的案件中,兒童被侵犯也從來不侷限於性別,在那些平常親密無間的熟人之間,更是讓孩子永遠缺乏一份防範之心,沒人教過他們這樣是不對的,所以在威逼利誘下,也只是毀了他們自己的一生,而那些壞人傷害的,卻是無數的“無辜的人”。

如同《熔爐》裡被校長侵犯的聾啞女孩,因為無法表達加上心智缺陷,那個人甚至可以在事後給她錢從而讓一切汙名化,也在法律面前有了狡辯的“把柄”。

同樣現實中比起被報道出來的案件,更多的陰影除了伴隨孩子一生,連被知曉的權利都沒有,沒人敢說出來,小時候不懂,等到長大了明白曾經的遭遇有多噁心,卻已然連彌補都無從下手了。

孩子有非常強烈的必要性去知曉這一切,所謂的生物本能,它也從來不是什麼值得遮掩的東西,告訴他們哪些行為是錯誤的,這也是讓孩子們不會被輕易矇騙的關鍵環節。

《嘉年華》“悲劇背後的現實意義,是教會我們反思”


②社會“包容心”的範圍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裡有這樣一段,李國華曾說“他發現,社會對性的禁忌感太方便了,傷害一個女生,全世界都覺得是她的錯”。

為什麼受害者反而被釘在恥辱架上?這是作為每個人最應該反思的,電影裡的小文被母親剪頭髮,被社會各個聲音聲討,彷彿一切就是她做錯了,可她不能穿裙子嗎,不能有一個小女孩的愛美之心嗎?整個悲劇背後,只是她沒有保護好自己嗎?

想起比利時曾舉辦過一場特殊的展覽,主題是“被性侵時,你穿了什麼?"

展出的內容,是十八個大學生不幸遭受傷害時隨身穿著的衣物,有襯衫長褲,有裙子,甚至有普通至極的T袖兒,每一個,都和慾望並不沾邊。

正如電影裡的小文和小新,她們跟著平時尊敬的長輩找一個地方休息,或者只是一個看起來不起眼的陌生人,沒人告訴她這是有危險的,可惡魔往往就存在我們周圍的任何一個角落,而在此情形下,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為受害者。

我們不該讓更多受到傷害的人第一時間想到的是自己的遭遇會讓他們受到排擠,我們需要給他們一個毫無顧忌為自己尋求公道的勇氣,也要讓他們去相信作為大人的我們是會幫助他們,而不是責怪。

不要讓一個孩子在人生最美好的年華就以為這個這個世界不過如此了,也不要讓她們失去相信美好的眼睛,這才是作為我們該交給孩子的,一個正常的世界。

《嘉年華》“悲劇背後的現實意義,是教會我們反思”


③保持清醒的“善意”

最後一點,當悲劇已成事實,對受害者的正確心理疏導同樣很重要。

許多研究表明,遭受過侵犯的孩子會不同程度出現一系列心理症狀,比如:恐懼、焦慮、抑鬱、暴食或厭食、不喜歡自己的身體、對身體有異樣感、低自尊、行為退縮、攻擊性行為、注意力不集中等。

那麼作為周圍人,我們該時刻對身邊出現不對勁行為的人付諸最真摯的善意,很多時候兒童性侵一直是個很大的層面,也有太多受害者連將這一切傾訴出來的對象都沒有,可那些心理陰影缺乏正確的引導,只會造成更可怕的後果。

所以我們每個人都該更關注身邊的每一個人,不要讓受害者感受到這個世界的歧視,而是站在他們身邊,陪他們一起找回公道。

“告別沉默,勇敢發聲”,希望更多受害者能走出陰影,希望任何一個加害者,都受到最嚴厲的懲戒,也希望期待中的美好未來,是不再有任何一場如此悲劇的降臨。

《嘉年華》“悲劇背後的現實意義,是教會我們反思”


結語

《嘉年華》這部電影,是近幾年非常出色的青春片之一,也是當年入圍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的華語影片,但因為沒有獲獎便沒在國內媒體引起注意,後獲得金馬獎三項重要提名,媒體聚焦的更多也是03年出生的青年演員文淇身上,反而忽視了電影本身的內核。

可能整個故事確實很陰暗,它接近於現實甚至能代表現實,也可能為了過審有過一部分妥協,但從這份陰暗背後我們應該看到的,一定不侷限於善與惡之間。

現實有很多還沒有被陽光照耀到的地方,很多曾遭受傷害的人也還在痛苦裡掙扎,我們如何讓一個悲劇儘可能避免,便是在對一切重視之餘,讓所有有著骯髒思想的人都受到應有的懲罰,竭盡全力給孩子們創造一個能相信美好的世界,這也是我們最義不容辭的責任。

圖片來自電影《嘉年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