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8 孩子、沒完成作業不可怕、我打的是你的沒擔當!

孩子、沒完成作業不可怕、我打的是你的沒擔當!

今天早上看到這樣一個新聞

孩子沒有完成作業,被媽媽責罵。

孩子、沒完成作業不可怕、我打的是你的沒擔當!

媽媽說,孩子把作業沒有寫完怪到奶奶頭上。

孩子、沒完成作業不可怕、我打的是你的沒擔當!

(孩子解釋:因為奶奶給他打電話,耽誤他寫作業。)

孩子、沒完成作業不可怕、我打的是你的沒擔當!

最後這個媽媽當眾打了孩子。

家長當眾打孩子,肯定也不合適。但孩子沒有完成作業,卻把責任怪到奶奶身上,這樣做首先是不對的。

人就是喜歡找藉口,為自己的行為或者處境找一個“自己心安理得”的解釋,至於別人能否相信不是很重要,但是要自己心理舒服點就好。

他只是用藉口來掩蓋其錯誤或失敗,以保持內心的安寧。

孩子、沒完成作業不可怕、我打的是你的沒擔當!

孩子不願承認錯誤而是找藉口,實際上是一種心理防禦機制。

心理防禦機制是自我用來與本我和超我壓力對抗的手段。

當自我受到本我和超我的威脅而引起強烈的焦慮和罪惡感時,焦慮將無意識地激活一系列的防禦機制,以某種歪曲現實的方式來保護自我,以緩和或消除不安和痛苦。

安娜·弗洛伊德在她的著作《自我和防禦機制》中強調;“每一個人,無論是正常人還是神經症患者,其行為或言語都在不同程度上使用防禦機制中的一個或幾個特徵性的成份。”

如此說來,防禦機制的啟動是每個人可能都會碰到的情形,孩子不去反思自己的錯誤,而是選擇去找藉口其實也是一種正常的表現。

孩子、沒完成作業不可怕、我打的是你的沒擔當!

但學習哥也不太贊成視頻中的母親採用扇臉的方式來處理問題,有點極端。

這樣做不僅會讓孩子覺得在同學面前失了面子,甚至還會讓孩子以後更加不敢面對問題。

沒說出真相尚且被打一巴掌,那真說出來會不會被打的更厲害?

孩子心裡不能確定不同行為帶來的後果,為了避免被打,他只會越來越不敢說,我相信這種情況也是家長不想看見的。

孩子、沒完成作業不可怕、我打的是你的沒擔當!

一般來說孩子做錯事找藉口的原因可以分為三類:推卸責任、規避風險、尋求關注。

有的孩子考試沒有考出好成績,會說“因為考試的時候拉肚子,所以沒考好”“昨天覆習太晚了,所以瞌睡看錯題了”。

而實際是因為自己上課的時候沒有認真聽講、這種題目自己根本就不會解答。

人總是會用外界原因來掩飾自己的無知和無能。

你是不是也經常聽孩子說“這個老師講的課太囉嗦,我都會,不想聽”“這道題太簡單,我懶得寫”。

其實孩子在掩蓋自己的不會罷了,家長千萬不要信以為真。

孩子、沒完成作業不可怕、我打的是你的沒擔當!

有時候作業沒寫完可能是因為自己貪玩,玩的時間太長了,就沒有時間寫作業。

如果承認自己沒有寫作業就等於是承認自己玩的時間太長了,而玩的時間太長,就會受到母親的責罵,所以會找藉口來規避風險。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尋求關注,孩子在班級裡、在小夥伴中間、在家長面前為了誇耀自己,常常會說出這樣的話“我不想學,要是好好學了,肯定能考年級第一”。

通過強調“我一認真起來誰都不是我的對手”,獲得心理上的安慰。

一旦孩子出現以上三種情況,家長就要留心了。

千萬不要忽視這些小藉口,千里之堤毀於蟻穴,在學習上,任何一點點失誤都可能無限擴大影響,最後吃苦的還是孩子。

孩子、沒完成作業不可怕、我打的是你的沒擔當!

當孩子出現這種問題家長不要用暴力的方法解決問題,而是要學會引導,讓孩子說出真相,直面自己的錯誤。

首先要在日常生活中重視自己的言行,

反思一下是不是自己也經常遇事找藉口。

有的孩子走路摔倒,家長會說“都怪路太滑”;孩子撞了玻璃,家長會覺得“玻璃安裝的不是地方”;家長自己工作上出現了失誤,還會把責任推到同事身上。

所以要想讓孩子敢於承認錯誤,也請各位家長在生活中做一個有勇氣承認的人。

當發生事情的時候,家長千萬不要不分青紅棗上來就把孩子罵一頓,這樣孩子以後還怎麼敢和家長交流?

孩子、沒完成作業不可怕、我打的是你的沒擔當!

要耐心詢問孩子到底遇見了什麼問題,孩子發生了什麼。

《爸爸去哪兒中》曾有這樣的一個環節,讓一群孩子保護雞蛋。

天天的雞蛋被打碎了,由於害怕爸爸責備,所以就撒謊說打碎的不是自己的雞蛋。

一直在試圖轉移換題,拒絕承認自己的雞蛋被打碎了。

孩子、沒完成作業不可怕、我打的是你的沒擔當!

而隨後在張亮的“循循善誘”下,天天終於承認打碎的就是自己的雞蛋,並深深自責,對爸爸說道:“對不起,你打我吧!”

發生問題不可怕,可怕的是孩子不敢去承認錯誤,不敢面對問題,時間長了,很容易變得沒有擔當。

父母可以設置家庭情境,故意犯錯找藉口,讓孩子認識到:人人都會犯錯,學會承擔即可。

孩子、沒完成作業不可怕、我打的是你的沒擔當!

比如,孩子放學回家,媽媽忙著看電視劇而忘記做飯,孩子生氣指責,媽媽一步步反駁,適時引導:“媽媽忙著看電視劇沒做飯是在找藉口,讓你不開心,是我的錯。可你平時是不是也經常找藉口呢,我們一起改掉這個壞習慣吧!”

通過情境,讓孩子體會到“找藉口”真不好。

很多家長都對孩子要求太嚴格,孩子當然害怕犯錯。

要知道這個世上沒有完美的人,也不會有完美的孩子。

同時也要引導孩子認識到: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不足,犯錯是常態,積極改正才是最好的態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