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2 秦檜的後人中了狀元,乾隆故意問他的祖宗是誰,他是怎麼說的?

文|飛魚說史

岳飛,一代英雄豪傑,提起他幾乎是無人不知。

而和岳飛緊緊相連的是秦檜,在歷史上更是臭名昭著,儘管秦檜留下的罵名不斷,但不可否認的是,他曾在南宋的山頭上,翻手為雲覆手為雨,前前後後共為相執政19年,深得南宋最高領導者的信任。

秦檜當政有四大法寶,即割地、稱臣、納貢、求和。

秦檜的後人中了狀元,乾隆故意問他的祖宗是誰,他是怎麼說的?

秦檜

南宋的江山,就這樣在秦檜的手中,慢慢走向了覆滅,而在這種求和政策的驅使下,作為主戰派的岳飛,自然成為了秦檜的眼中釘肉中刺。

在秦檜等人的陷害下,岳飛死了,而秦檜則繼續活著,讓很多人無法接受的是,秦檜還得到了善終,此外,他的後人還中了清朝的狀元,而當乾隆知道他的先人是秦檜時,還特意問他的祖宗是誰,那麼他的後人是怎麼回答的呢?

先別急,我們說下岳飛刺字這件事。

秦檜的結局。

依稀記得年少時,讀岳飛背後刺字故事時產生的敬佩之情,對岳飛的敬意從那時起就深深刻在了腦海中。

直到一天,有人對我說,這個故事不一定是真的時,我竟然不願意去相信,於是就去翻閱宋朝時期相關的典籍,想要找出出處,來駁倒此人的觀點,不過我失敗了。

因為岳母刺字這件事,在宋人書寫的文獻中無任何記載,甚至是野史中也沒有記載,就連岳飛的曾孫岳珂在他的《金陀革編》中也隻字未提,那麼岳母在岳飛背後刺字究竟來自哪呢?

秦檜的後人中了狀元,乾隆故意問他的祖宗是誰,他是怎麼說的?

岳飛雕像

來自元朝人所著的《宋史》,上面寫著岳飛背後刺得是“盡忠報國”。

說到這,不少人又要反駁了,岳飛背後刺的字不是“精忠報國”嗎,真相我不知道,至少元人寫的《宋史》中不是,至於岳飛背後刺字這件事的真假,飛魚暫且不論,因為無論真假,都損毀不了岳飛高大的形象。

岳飛的死和離不開“秦檜的助攻”,以至於後人提及秦檜那是一種咬牙切齒的憎恨。

按照我們渴望的情緒,秦檜的結局應該很悲慘才對,不過歷史上他的結局讓我們所有人都失望了,因為他得到了善終,是病死的,臨死前還得到了南宋皇帝的親切慰問,不過今天的秦檜像,卻站不起來了,這或許也是後人對秦檜得到善終的“抗議”吧。

秦檜的後人秦大士。

說完了秦檜,我們接著說秦檜的後人,秦檜的後人應該有很多,但是在清朝時期中了狀元的則只有一個秦大士,如果在嚴格意義上講,其實此人並不是秦檜的直系後人,而是旁系後人,秦大士是秦檜的哥哥秦梓的直系後人。

說到這,不少人會說,這不差不多嘛,反正和秦檜是有關係的就對了,其實這中間差的也不少,因為秦檜是陷害岳飛的佞臣,而秦梓則是地地道道的清官,為了不與秦檜同流合汙,又或者為了和秦檜劃清界限,秦梓全家搬遷到偏遠的地方,隱居了。

秦檜的後人中了狀元,乾隆故意問他的祖宗是誰,他是怎麼說的?

影視中的乾隆

這樣做的目的,一來不沾秦檜的光,二來也防備著萬一秦檜乾的壞事哪天“東窗事發”了,不至於連累到自己,不得不說,秦梓這步棋走的相當漂亮,雖然沒有大富大貴,但至少不會和現在的秦檜像一樣,站都站不起來。

當然,這也是為何到了乾隆時期,秦梓這一脈還能出現一名狀元的原因了。

秦大士面對乾隆的故意為難回答了什麼?

秦大士很優秀,很出色,拿到了狀元,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既然得到了狀元,自然要上殿經過乾隆的終極面試,不過乾隆那是帶著找茬心態來問秦大士的,問題當然不簡單,乾隆上來就問:朕聽說,你的祖上是秦檜那個大奸臣?

按照常理來說,既然秦大士的祖上那麼清廉,他應該立即反駁說:不是不是,老大,您誤會了,我不是秦檜的後代,我的祖宗是秦梓,雖然他們是親兄弟,但他和秦檜不一樣,嗨,不一樣。

秦檜的後人中了狀元,乾隆故意問他的祖宗是誰,他是怎麼說的?

影視中的秦檜

但秦大士並沒有這樣回答,他沉思了一會,既不否認也不承認,就回答了一句:一朝天子一朝臣(《清朝野史大觀》中記載:汝家果秦檜後人乎?”秦無他言,但對曰:“一朝天子一朝臣“)。

也就是這簡單的七個字,讓乾隆是相當地滿意,以至於後面的面試問題,提都沒提,就肯定了秦大士的狀元地位。

一朝天子一朝臣。

想想也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即使秦大士的祖宗是秦檜,那又怎麼啦,祖宗是佞臣,不一定就代表了後代也是佞臣嘛,更何況秦大士還是秦檜的旁系後人。

我們接著再來分析分析秦大士的回答,其巧妙之處在哪,首先,面對乾隆提出的這個問題,其實無論秦大士直接承認或者否認,都不好。

直接承認吧,顯得丟臉,自己即使中了狀元,才高八斗,但有這樣的祖先,總會讓自己在同僚面前抬不起頭,即使意見不合要打嘴仗,別人一句:秦檜的後人別說話,這就沒法反駁了嘛,就像賣國賊的後人永遠都抬不起頭,其實是一個道理。

秦檜的後人中了狀元,乾隆故意問他的祖宗是誰,他是怎麼說的?

岳飛雕像

如果直接否認吧,自己又張不開嘴,畢竟秦檜雖然不是自己那一脈的祖宗,但和自己的祖宗也是親兄弟,萬一否認後,被皇帝查出來,那不是自己就有了欺君之罪。

所以,秦大士的這句既不否認又不承認的回答,拿捏的那是恰到好處。

我們再來分析一下這句話為何乾隆十分滿意。

一朝天子一朝臣,前面的部分肯定了清朝政府在中原的正統地位,你可能會說清朝本來就是正統啊,其實不然,滿清入關,其實一直被中原人排斥,不然民間組織天地會倡導的”反清復明“就不會叫囂那麼多年了,雖然到了乾隆時期,這種意識形態已經發生了轉變,但還是有影響的。

後半部分則表明了自己對於乾隆的忠心,意思也就是說,不管我的祖宗如何,我對大清,對皇帝,那是忠心不二的,這個回答可謂是字字珠璣。

秦大士的結局。

說完了秦大士的這次面試,我們最後來看看他的最終結局,秦大士中了狀元之後,被授翰林院修撰,後來他的氣節和才華被乾隆進一步肯定,就讓他當了科舉的考官。

秦檜的後人中了狀元,乾隆故意問他的祖宗是誰,他是怎麼說的?

秦大士故居

此外,秦大士在書法、詩文、繪畫方面也相當厲害,給後人留下了不少名作,名畫等,在1777年,秦大士病逝,享年62歲。

不過既然說到了秦大士,還有講一則關於他的小故事,一天秦大士和一幫友人去杭州品味西湖美景,不巧的是,這群人正好路過了岳飛墓,看到秦檜夫婦被反綁著手朝著嶽王墳跪著,其中一位友人,想故意諷刺一下秦大士,就讓其來個對子。

秦大士倒也不推脫,隨即提筆寫道:人從宋後羞名檜,我到墳前愧姓秦。

至今在南京市依然有秦大士的故居,不過現在的名字叫做秦大士紀念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