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為什麼老子講“以德報怨”,而孔子講“以直報怨”?

戀想家


老子的做法

《道德經》第七十九章:

“和大怨,必有餘怨;

報怨以德,安可以為善?

是以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

有德司契,無德司徹。

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報怨以德,安可以為善?”這一句,

老子說的是:

自以為可以用“善”來抵消之前所積的“不善”,並認為這樣就是“善”,這其實是不合道的,也是不可能消除“怨”的。

積善成德,積不善成怨。

怨是因為積不善而來,如果已經有積怨了,再以不善之善去試圖和解積怨,雖自鳴為善,實則是更加不善。

刻意為德,其非德;刻意為善,其非善。

德無形,善無跡。

無形而勝萬物之有形,是以為善;

有形而與萬物相傷而不勝,是以為積不善為怨。

既已不善,豈能以去此不善而自鳴為善?

因此,老子並沒有說需要“以德報怨”。

那麼老子的態度在哪裡?

就在下一句:

“是以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

有德司契,無德司徹。”

人需要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虛以應物,不爭善勝,勝而不傷,如此方可積善不積怨。

孔子的做法

《論語·憲問》:

“或曰:‘以德報怨,何如?’

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什麼是”直“?

最早的甲骨文字形從目,目上一直筆表示正面直視。

金文、戰國文字,篆文從“十”、“目”和 分別表示:數量多,眼睛以及隱蔽的意思。

(戰國時期,文字“目”形似田)

“直”的本意也就是眾目所視,無所隱蔽遁逃。

所以“直”引申有“公正合理”的意思。

孔子這裡說的“以直報怨,以德報德”和老子在《道德經》裡的“報怨以德,安可以為善?”一句背後的含義是一致的。

孔子是說,如果已經有了積怨,那麼就要正視它,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以合道的言行來積善成德。

如此,才是消除積怨的根本方法。


平凡2850


首先問題是有疑問的。現存不同版本版老子在這句話是有矛盾記載的。目前有兩種,一個是79章,一個是63章。

老子79章,說的是報怨以德,而非以德報怨。

整句話是這樣的:"和大怨,必有餘怨,報怨以德,焉可以為善?是以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故有德司契,無德司徹"

這是一句反問句,如果報怨以德,那善良怎麼維持。後面是解答。

而如果是63章,

"和大怨,必有餘怨,焉可以為善?是以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故有德司契,無德司徹,大小多少,報怨以德"

是不論大小,面對怨恨,都要以德對之。

老子的德,不是我們現代漢語的恩德。而是自我的德,是一種世界觀的認知。是道家基本思想,不爭的一種體現。

因此這句話就是,不管別人怎麼對我,都要保持自己的理性思考,以平靜面對,而非後世人理解的以德報怨是別人對我不好我反而要對別人好。

老子和孔子在核心思想有明確不同,這是導致兩人在接近的問題有不同反應的根源。

老子作為道家思想開拓者,他的核心概念是清靜無為,控制自我,不爭而勝。因此面對這個問題,他的解讀是以自我的冷靜為中心,不要因為別人的態度而影響自己的情緒判斷。

先秦的孔子之儒,是很激烈的。強調復禮,也強調法律的懲戒和武力。夫子對於這個問題的解讀就是,誰對我講理,我就對人更講理。對我不講理攻擊我,那就打他Y的……


方士的知識樂園


謝謝!很高興有一個機會在這裡根大家做過交流,請大家多多指教!

1、我們知道老子是道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是儒家學派的代表,這兩家學派都有各自不同的主張,自古以來也是爭論不休。

2、其實這兩位都是在講《易經》,只是他們的分工不同而已。孔子是有教無類,開啟了平民國學,也就是學在民間,他是專門給那些大多數中等智慧的人來解釋《易經》,主要講的是人道部分;而老子呢,他是專門給有高等智慧的人講《易經》,主要講的是天道的部分。

3、老子說“以德報怨”,是告訴我們要做好事先防範。為了不引起任何的怨恨,於是就要先通過施行道德來把怨恨去掉。如果一旦結下了怨恨就不能繼續使用以德報怨了,這個時候孔子的“以直報怨”就發揮作用了。

4、孔子說“以直報怨”,是告訴我們結怨之後應該如何處理,這個時候就不能再以德報怨了。我們中國人經常講再一,再二,沒有再三,其實是一個道理。

5、我們再來讀讀《論語》:

或曰:以德報怨,何如?

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這段話的意思是說,有人問孔子:“對待壞人壞事,用咱們高尚的道德和情操去羞辱死他,讓他悔悟,好不好?”孔子說:“你用這個態度對待壞人壞事,讓好人好事情何以堪?別人以‘德’來待你的時候,你才需要以‘德’來回報別人,對壞人壞事,只需要按規矩辦就行了。”

看看當年日本投降,我們對日本多好,不要它的賠款,以德報怨,但是後來日本某些人不懂感恩,這個時候我們還要以德報怨嗎?肯定不可以的,這時候就要以直報怨。所以孔子的“以直報怨”態度或許更符合現代精神。“直”就是一種尺度,在現代社會當然就是“法律的尺度”。但是請大家注意,這是在事件發生以後才能用的,我們中國人還是希望做到老子的“以德報怨”,將一切不必要的恩恩怨怨全部化解於無形,這才是長遠大計!這才是人類之福!這也是我們今天的人應該努力的方向!

以上只是自己的一些不成熟的淺見!歡迎大家留言,多多交流!

謝謝!


自由小小影


這問題問得非常狗血,不準確。

按問題的意思可以理解出很多種問題,我選一種最可能的方向回答:

題意是,老子為什麼以德報怨,孔子為什麼以直報怨。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三觀,所以對待問題自然有不同的看法,需要從他們自身去思考。

老子是道家,其思想即尋真自然,修己成道。所以,老子更多是追求超脫,從更高的角度完善自己,這種聖人心態,自然以德報怨,以渡己至彼岸,成就至人。話說回來,真去以直報怨了,那多丟臉皮。此為天之道。

孔子是儒家,注意,他是春秋之儒,而不是後來的腐儒。那個時代的儒,可是文武皆通,主張的也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從最樸素的至理,再發展到大愛。所以孔子之學,基本都是育己育人的至理。以直報怨的推理來源,不是說我有多恨,所以要洩恨之類的,卻從另一個角度:以德報怨,何以報德?這是何解?孔子想的卻是,以德報怨,那如果同樣以德報德,那人家幹嘛還要施德與人?都去施怨得了。這是在打擊施德以人的積極性,這是對社會向善規則的破壞,渡己卻毀人。所以,孔子的以直報怨,真正想說的是,何以報德,而不是以直洩心中之忿。內聖而外王,內聖為修己,外王為渡人,何以報德這句體現得淋漓盡至。此為人之道。

所以,兩者都是對的,就看你是想成天之道,還是想從人之道。兩位不愧為千古聖人,很多言論不得不讓人佩服,千萬不要被後來曲解的釋義給帶歪了。


佔吾名者無齒


老子講道德經,倡以德報怨。但老子從一方面講的只針對一方,受怨者。讓受怨者以德行對待報怨。事物都有兩個面,多個面的關連。你德,怨者知錯就改行。你再一再二德,對方怨未消反加重,倒是以為自己有理,別人以德還以為對方無理,否則怎麼受著。越發逞強縱了對方之怨,加重人與人交往深溝。怨之人把怨氣發別處,加速對德之人傷害。而怨之人本人怨性深,更不利自身,一身戾氣,傳染人。對教育子孫不利。

倘若怨不是普通小怨,有怨恨,一味有德對待怨人也恨。德人容易落於不利地位。被人饞都是小事,怕引發大事。兩敗俱傷。最好是把怨之問題說開。方是對二者都好。人有不同,怨之因果,怨之大小不同,不同對待。有人以德,有人以解。

相對來說孔子以直報怨,以公平正直的心態對待怨氣之人。這種對待方法對自己公平,對對方也公平。出現惡果少。也別屈著誰,也別縱著誰。向理不向情。最好別結怨,如此兩不欠。人與人交往,不感情用事。不以利相交,保持理智的態度對人。


青木皮


《老子》第六十三章中說:“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大小多少,報怨以德。”老子無為而治,這種智慧在古代雖然沒有被統治者作為治國之本,但是其學說的先進性在於,遵循自然規律,不爭不吵不鬧,順其自然。

老子認為,如果別人對你不好,那麼不要用同樣的方式去對待他,要用自己的道德去感化他,讓他羞愧,讓他無地自容,從而讓他的道德水平有所上升。這種完全靠自覺的理論,在孔子那裡是說不通的。



孔子在《論語.憲問》中說:“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意思就是說,有人問孔子,如果我被人欺負了,該咋辦呢?我應該以德報怨嗎?



孔子反手就是一個耳光,說“以德報怨”?那麼拿什麼報德呢?!用直率的性格去報怨,用德去報德,才能做到均衡。孔子和老子是完全不同的兩個聖人,他們的學說都有各自的先進性和道理,對後世都有很高的指導意義。


歷史密探


“以德報怨”,和“以直報怨”,從字面上看是互相對立的兩種處事方法,運用到現實中就是針鋒相對,表現為現實社會中人與人、社團與社團等不同群體間的交往。一個是“道祖的教誨”,一個是“孔聖的主張”,被視為圭臬。這樣,運用起來,就能打著聖人的旗號,理直氣壯了!那麼,真如字面上的意思,這是兩大聖人的不同的主張嗎?恐怕這有斷章取義之嫌。


先來看看這話是聖人們在什麼語境下說的:“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大小多少。報怨以德。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是以聖人猶難之,故終無難矣。”這是老子《道德經》第六十三章,“報怨以德”在這一章裡位置很突出,卻顯得有些孤立。這一章闡發是“無為而無不為”——以“無為”的態度去有所為,以不生事的方式去處理事物,從寡淡無味處去體味“箇中三味”;先易後難,先小後大,從細微處著手,不盲目,不自大,不自以為是,才能安身立命;重視自己所作的一切,乃至一言一行;對待事物要保持謹慎……


那麼,“報怨以德”在這裡怎麼解釋呢?似乎不好解釋(除非牽強附會),那就是老子在說費話嗎?顯然也不是。老子在這裡講的全是待人待事方法和態度,“有”、“無”,“大”、“小”,“多”、“少”,“難”、“易”,“巨”(大)、“細”。這是事物本身存在的矛盾的兩個方面,對立統一,是事物的內在屬性。要化解矛盾解決問題,先就要弄清楚矛盾的性質和產生矛盾的動因。“報怨以德”就是老子給出的解決矛盾處理問題的方法,是方法論,是指導思想。“怨”不是個人恩怨,是事物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生到滅,是矛盾體的動因和特徵。“德”是解決的手段、方法和態度。


“和大怨,必有餘怨;報怨以德,安可以為善?是以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有德司契,無德司徹。天道無親,常與善人。”拋開學者們爭論的“報怨以德”是不是老子本人放在《道德經》第七十九章裡的,但一致認可這一章是從治國理政的角度,進一步闡述他“損有餘而補不足”的道理。老子是在講治國理政,治理庶民的大道理。但不知道是學者們沒有老子的高度,還是帝王和他們的那一班食肉的小兄弟們沒有老子的高度?總之,歷來沒有一個願意聽老子話的。這個不是這裡該討論的,不去管它。


“報怨以德”在這一章裡仍然是“辦法”,但後邊的問號又似乎是對“報怨以德”的否定,是在為“有德司契”作鋪墊。前者是後者的綱領,起指導作用,後者是實施的辦法,是修道行德為善的具體措施。“執左契”是前提。“無德司徹”,不是老子是贊成的。“天道無親,常與善人。”是老子對後人的衷告。


“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周易-繫辭》)老子的話對後人還是起了一定作用的,孔子的孫子子思在其著述的《中庸》中說:“忠恕違道不遠,施諸己而不願,亦勿施於人。”即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孔門即循周禮亦師老子,都不主張“司徹”。那麼以“以直報怨”就可以理解了。孔子的治國方略是“德主刑輔”,也要“執左契”,才能用德化人,遵守法度,以“刑”來維護法度。“君子懷刑,小人懷惠”(《論語-里仁》)。“君子懷德,小人懷土”(《論語-里仁》),老子和孔子的區別在於,一個是循“天道”,一個是行“人道”。如何行“人道”,就是,要端正公平公正坦誠的態度,“以直報怨”。直,在這裡該理解為公正、公道、正直和坦誠。而非直接、對等,你踹我一腳,我打你一巴掌,這是“以怨報怨”。孔子在《論語-問憲》中說的:(以德報怨)“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是在說一個原則問題,對人待事不能沒有原則。沒有原則,不加甄別,平等對待,或者放縱惡行,一味退讓,就失去了原則,或者說也犯了錯誤。最好的辦法就是端正態度,堅守原則,坦誠相見,對待錯誤的人和事,要據理力爭,使其認識並改正錯誤——即“以直報怨”;對待德行高尚、有恩於自己的人,才能“以德報德”,作為獎勵,使真善美等社會公德發揚光大。


老子循天道,法自然,可以“化胡為佛”;而孔子行人道,循法度,也能“化胡遵儒”。如果說老子的理念適合於內政,孔子的儒家就有內外通吃的意思了。


看了幾個網友的回答,有人說對老子的“報怨以德”學得最好的是某些新聞發言人,我不同意這個說法。“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先哲的話不是沒有道理,時乃天下大勢也。既便是凡夫俗也不能說打就鬧!以怨懟怨,這個社會豈不充滿了戾氣?


浮淺歪說暫止於此。


分享一副成都武侯祠的對聯作為結束:


能攻心,則反側,自消,從古知兵非好戰;


不審勢,即寬嚴,皆誤,後來治蜀要三思。



燕北林叢


你好,要解決這個問題,請注意老子和孔子的一處不同:老子喜歡煉丹修行,而孔子潛心教育事業。

世間萬物千變萬化,無論自然還是社會總處於動態之中,我們不能完全掌控,那怎樣才能讓自己不成為炮灰呢?

老子講究“以德報怨”在當今社會看來很實用。

人生活在世上,怎樣才能保全自己呢?

可想而知,沒有人喜歡傷害一個溫和、謙遜、明理的人。

照老子的觀點來看,萬事萬物的起源都來自於道,而道的基礎就是“德”。

我們說的“德”也就是遵循了事物的客觀規律。

所以,在面對怨恨時,用自己的品德去淡化它,就相當於真理打敗謬誤一樣容易。

而孔子講 “以直報怨”在當今社會來看可以算的上真性情,簡單理解就是面對怨恨有什麼說什麼。

照孔子的觀點來思考,我們不難發現,孔子的這種思維或多或少,都帶有一種“職業病的思維。”

孔子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大量招收私學的老師,其弟子三千,大多數時間都在陪弟子們學習,為弟子們傳道受業解惑。

所以,在面對犯錯誤的弟子時,孔子會直言指正,讓弟子很快改正自己的錯誤。

這種習慣使孔子總喜歡把事情挑明。

孔子站在“徳主輔刑”的告訴我們:要以法律和公正的態度去對待錯誤,不能姑息養奸,輕易原諒犯錯誤的人。

老子則是站在“中庸”的角度告訴我們:萬物都是相對而成,像八卦一樣黑白相輔相成才能形成一個整體,既然已經有怨恨存在,那我們就要用溫和、謙遜的態度去感化它。

這就是老子講“以德報怨”和孔子講“以直報怨”的原因,但他們都為社會和諧作出了很大貢獻。


有書共讀


首先要理解什麼是德,什麼是直?

德的先導是善,善的本質是不惡,不損人,不害人。德呢,基礎來源於善,更往上走一步,就是成就他人明白正理,從而有一個高一點的精神層次,對以後的生活對生命的理解更接近於道。

直呢,就是用比較直觀的方式,讓對方明白道理,同樣達到日後精神層次的提升。直有直述自己的見解,甚至以牙還牙。

為了達到讓對方明白道理,用什麼方式都可以,所以,德就是直,直就是德。沒有區別。

《中庸》開篇有一句話,“天命之謂性”。

老子和莊子的重點在於“天”,是指那些悟道到了一定層次的人,如何更快更好地更接近天。

孔子及儒家的重點在於“命”,主要是幫助擁有生命的人如何修身養性,發現自己也有“天”,所以孔子說,“五十而知天命”,意思是,通過人世間的各種坎坷,困難,不斷比較,反觀,感悟,終於在五十歲知道了“天”和“命”的關係,並且知道了命來源於天,命只是一個工具,最終是回到天。

釋家的重點在於“性”,已經超越了“天”和“命”的關係,主要是為那些明心見性的菩薩指出了方向,也為那些有善根的人指出了方向,哪怕你一個字都不認識,只要你信,去做,你就會覺悟到天的性,從而……不可思議。

儒釋道三家殊途同歸,但是層次不同,自然對一句話,一個字,每個人的理解千差萬別,不足為奇。但是,活在世界上的每個人,有一些問題是大家共同的,那就是

生命從哪裡來?為什麼都是命,卻都不相同?生命的本質意義是什麼?


聖歷


從文字上,沒有啥差別。

從直的本意來說,就是“直於心”,也就是德的另外一個表述。

不過老子在道德經中,說的德,與孔子說的德,又是完全不同的。所以這兩句話又是非常不同的。

1,德的出發點不同,老子的德,是指道法自然,就是德。順其自然,就是大德,不順自然,就是“失德”。這是一種站在人的角度的無為。是指人與自然的關係,這個角度。

老子儘管那麼說,但是他沒有定義什麼是“道”,因而也就沒有定義“德”

而孔子的德,是指人與人的關係,尤其是站在統治者的角度去看人與人的關係,其基礎準則是“周禮”,從邏輯上說,尊順周禮是德,否則是無德。

孔子的德,是有明確的可操作性的。

2,老子的道德經說的“抱怨以德”,儘管我們知道他說的蠻有道理,但是無法執行。

而孔子的以直報怨,就直接落地,可以有操作性,從操作性上,孔子把“德和怨”加入了一個直,變成了“德、直、怨”,這樣,2X2的關係,變成3X3的關係,對對方的怨,你可以有三個報,一是德、二是直、三是怨。

以德報怨,太軟弱了,有縱容“怨”的意思;

以怨抱怨,何時了啊,也不好;

所以中庸思想來了,最好的方法是“以直報怨”,這個直,就不是縱容,也不是以牙還牙,而是“直接、正直”。

不過,這個也很難把握,因為你要心正,才能直接給出一個“直報”,否則你的報,就很可能是以怨抱怨。

這一點太難。

所以,現代社會,採用了法律,第三方調解和法庭審判的方式。儘管有效率的問題,但是不失為一個解決方案。

如何提高效率,做到即時判決,現在交通規則中,也提出小問題就自行解決的倡議,而未來的方式是大量的攝像頭下的人工智能判定。

好吧,讓我們關注AI加BLOCKCHAIN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