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所有的家長,都會關心孩子“什麼時候會說話?說話說得好不好?”這個問題。
於是有些媽媽就會著急了:“我已經很重視教孩子說話了,但不論怎麼教,就是沒效果!”
這就提示我們家長,在教孩子說話的時候,要注意一下方法對不對,是不是有助於提高孩子的認知。因為認知是語言發展的基礎。
啥叫認知?並不是認識和知道,而是獲得知識或應用知識的過程。包括注意力、記憶力感知力,解決問題的能力。
比如,很多家長跟孩子說話,都喜歡用提問法,老是問孩子:“這是什麼啊?你做什麼了啊?”這其實是很不科學的方式。孩子即便回答了,也像是完成任務交卷一樣,不想再接著說話了。
那比較好的辦法是什麼呢?是描述法。
比如孩子在搭積木,你就蹲在孩子旁邊給他描述這個過程:“寶貝,你搭了一個加油站,你又搭了一座橋……”說著說著,你還可以稍微停頓一下,這時候孩子就有可能跟你搭話了,說:“這不是橋,這是房子。”
描述法才是激發孩子語言的好方法,相比提問法,描述法讓你和孩子之間的地位更加平等,你一句,他一句,是個對話交流的氛圍,而且你們交流的話題,還是孩子正在做的事情,他很有興趣,才會願意說更多的話。
其實孩子3歲以前,對語言的引導最主要的就是興趣培養,只要有興趣,能力一般都不會差。
所以除了日常生活中跟孩子多描述,還可以和孩子做語言遊戲、跟孩子唱兒歌、給孩子讀繪本。很多育兒專家、達人們建議過這樣的方法,對孩子的語言能力確實是有促進作用的。
可是,照樣有家長們跟我抱怨說:遊戲也做了、兒歌也唱了、繪本也讀了,沒用!孩子根本不喜歡這些!還是不愛說話!
別急別急啊,這些方法沒用的原因,很可能就是:孩子覺得不好玩,沒興趣。
我非常理解家長,尤其是覺得自家孩子說話沒有別人家孩子說得好的家長,之所以跟孩子玩語言遊戲、唱兒歌,不就是想讓孩子多說話、說好一些嗎?這樣一來,心裡就免不了有點著急。跟孩子玩語言遊戲的時候,與其說是“玩”,還不如說是“訓練”。心裡特別期待孩子說出好多話來,要是沒說就很失望:“我好不容易學來的方法,怎麼還是沒用?”可是你想想,你的期待這麼明顯,就差寫在臉上了,孩子能感覺不到嗎?這就不是遊戲,而是壓力,一點兒都不好玩,孩子不會喜歡這個遊戲的,遊戲自然也就沒有效果。
而且,在做遊戲、唱兒歌的時候,很多家長其實不太會玩。我們這代人,小時候老被我們的父母教育“好好讀書,別就知道玩”,覺得玩是件不好的事情,弄得我們長大了都不會玩兒了,為了我們的孩子,我們現在得重新學“玩”。
就說跟孩子唱兒歌吧,並不是用音響放給孩子聽就行了,你最好跟孩子一起唱,孩子看到你的嘴型、聽著最熟悉的爸爸媽媽的聲音,才願意模仿你。
不僅要唱,還要唱的有趣。比如唱“小老鼠上燈臺,嘰裡咕嚕滾下來 ‘啪’!”這一句歌詞,每次你唱到“啪”的時候你就抱著孩子一起滾到地上,多來幾次之後,再要說“啪”之前,你可以故意空一拍,等等孩子,孩子正玩得興起,很可能就會跟著你說“啪”!之後媽媽再慢慢提升難度,和孩子一起說“滾下來,啪”!“嘰裡咕嚕滾下來,啪”!每次說到“啪”,你們都倒在地上,這多有趣兒啊,這樣的玩法,孩子不止願意聽、願意玩,更願意說了。
當然,為了媽媽和孩子一起玩的遊戲更有趣,還要注意,別讓其它的東西搶走了你的風頭。比如家裡如果玩具太多,那就要收拾好,這樣孩子的注意力才能集中。平時還要注意,別讓孩子看太多電視、玩Ipad 遊戲,這些電子產品對孩子的鼓勵級別太過高級,現實遊戲很難比擬,如果孩子玩這樣的電子產品太多,你和孩子之間玩的親子游戲,就不會有效果了。
閱讀更多 Carrie萌育兒研習社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