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2 中國抑鬱現狀及感想

中國抑鬱現狀及感想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報告,目前抑鬱症是全球第四大疾病負擔,也是導致患者功能殘疾的主要原因之一,大約有1/7的人會在人生的某個階段遭受抑鬱症困擾。預計到2020年,抑鬱症將成為僅次於心血管病的第二大疾病。在中國,抑鬱症的發病率約為6%,目前已確診的抑鬱症患者為3000萬人左右。

調查顯示,這3000萬抑鬱症患者只有不到10%得到專業的救助和治療,同時,還有相當多的患者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患有抑鬱症,更沒有進行過診治。

不久前,由世界精神病學協會主辦的網絡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超過80%的受訪者認為自己有抑鬱傾向;同時,超過45%的網友表明患了抑鬱症時“不會去看醫生”;超過36%的人選擇去“綜合性醫院,由全科醫師診斷”,只有不到18%的人選擇去專科精神病醫院就診。

問卷調查結果還顯示,大眾對抑鬱障礙的軀體症狀認識遠遠低於精神症狀。數據表明,56.32%的人在出現情緒低落、悲觀等負面情緒時會覺得自己患了抑鬱症,但是73.65%的人在出現頭痛、食慾減退等具體的軀體症狀時不會聯想到自己患上抑鬱症。

患上抑鬱症,患者不自知,醫生也難識別。專家表示,目前全國地市級以上醫院對抑鬱症的識別率不到20%,而綜合醫院的醫生對抑鬱症的識別率不高,導致患者經常被漏診。

抑鬱症患者如果得不到及時治療,將會導致抑鬱症慢性化,或者發展成為較難治性病症,嚴重者還會出現殘疾,甚至自殺。

一、抑鬱症原因剖析

專家認為引起抑鬱症的主要原因來自四方面:遺傳因素、體質因素、生物學因素以及社會心理因素。這也是常見的社會——心理——生物醫學模式。

由於工作壓力大、競爭激烈、社會矛盾增多等原因,導致目前我國精神類疾病的患者數量呈明顯上升趨勢。受基因、心理及生理特徵的影響,女性在某些特殊的年齡段及生理時期,心理上容易產生緊張焦慮情緒,比男性更容易患抑鬱症,如:妊娠期、哺乳期、更年期等。

比如:全職媽媽已經成為抑鬱群體的重要組成部分,帶孩子遠遠比上班還辛苦,很多時候對於家庭的付出不能用金錢去衡量,全職媽媽總是伸手問老公要錢,總沒有花自己的心裡舒坦,但是自己想教育好孩子,擔心父母或者公婆帶孩子不太合適或者不給帶等多種因素,所以媽媽感覺很辛苦。老公也覺得委屈,家庭的重擔在自己一個人上,感覺氣喘噓噓,房貸、車貸、奶粉錢都是現實的壓力。雙方之間缺少溝通,不太理解,很容易造成一方抑鬱。

抑鬱症患者可能感覺心情鬱悶痛苦,難以集中精力和正常思維,焦慮或坐立不安。此外,還經常伴隨軀體不適,如胸悶、憋氣、渾身疼痛、失眠、多汗等。顧秀玲說,軀體症狀是抑鬱障礙的顯著特徵,很多早期的抑鬱症患者往往以軀體症狀為主訴,包括睡眠障礙、疲乏、喉頭及胸部縮窄感、便秘、體重減輕、頭痛、頸背部疼痛、胃腸症狀、心血管症狀等。

據相關資料顯示,抑鬱症還與其他一些疾病有關,50%的中風患者在發病兩年後會伴發抑鬱症狀,使患者主動康復的願望和能力減低;4成左右的冠心病患者或其他心臟疾病患者會伴隨抑鬱症狀,抑鬱症反過來又可誘發心肌梗塞,增加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二者形成惡性循環;同時,將近一半的腫瘤患者也伴有抑鬱情緒,這種情緒會嚴重影響患者的治療、食慾和睡眠,導致免疫功能降低,不利於開展治療措施。

抑鬱症治療主要是減輕和消除症狀,最終目標是恢復社會功能。抑鬱症治療除了藥物治療外,心理治療非常重要。(單純的藥物治療只能緩解症狀,對於抑鬱患者必須雙管齊下,才能立竿見影。)

對於抑鬱症,也應防患於未然。由於慢性疾病容易合併抑鬱症,因此,要避免過度飲酒、吸菸,培養健康的生活習慣,預防冠心病、癌症、中風等疾病的發生,也可以減少抑鬱症。(疾病帶來的抑鬱狀態,與這個疾病有關係,這叫所謂的“身心疾病”也就是軀體疾病引起的症狀。另外服用抗抑鬱藥物,不要去喝酒、)

專家們認為,幫助患者遠離抑鬱,亟須加強對醫生和心理治療師的培養。據瞭解,目前在中國,專業的精神科醫生僅有2萬餘名,心理治療師的水平參差不起,需要進一步提高。面對日益增多的抑鬱症患者,社區醫院和綜合醫院將成為抑鬱症患者診療的主戰場。

進一步促進社區醫院和綜合醫院醫生對抑鬱障礙的深入瞭解,改善其對抑鬱障礙的識別、處理水平是未來抑鬱障礙治療領域的關鍵所在。面對數千萬抑鬱症患者,需要社區醫師和綜合醫院醫師全面介入。應通過教育培訓,讓社區醫生、綜合醫院醫生以及其他衛生專業人員,包括護士、社會工作者、臨床心理學家、諮詢師、傳統醫學執業者等,更有效地識別和處理抑鬱障礙。

我國應儘快和國外的治療模式接軌,建立轉診機制,遇到病情嚴重或難治病例時,應及時轉診至精神專科治療,專業的精神科醫生給出明確診斷與建議後,再讓社區醫生和私人醫生進行治療。

對於嚴重抑鬱症,畢竟症狀嚴重時,患者的感知力缺失,對於自身感覺缺乏,更危險的是嚴重抑鬱患者,有可能自殺。所以,對於沒有服用藥物的嚴重抑鬱症,必須服用藥物平穩之後,再去找心理諮詢。

在醫院,醫院的心理治療師更多的情況下,把住院的抑鬱者看著病人。而在社會心理機構的心理諮詢師,對於服用藥物的抑鬱者是他的來訪者。醫院的心理治療師更有可能從醫學層面考慮多,而心理機構的心理諮詢師更可能從社會心理因素考慮。

所以,根據我個人的諮詢抑鬱症經驗,把抑鬱者當成來訪者,更有利於抑鬱者康復。真正意義上的用心理學去諮詢一個服用藥物的抑鬱症,你會看到他的變化。

這或許與心理期待有關係。去心理機構諮詢的抑鬱者會覺得自己是一個來訪者,而在醫院期間諮詢地來訪者會覺得自己是病人。病人和來訪者去有區分的?

病人更是從生物層面看待,主要需要藥物治療;而來訪者更多可能是諮詢而已。所以有部分來訪者住院期間效果不錯,用藥物將症狀控制的很好呢,但是停藥之後,又再次復發。這個與沒有接受系統的治療有關係。重度抑鬱症=心理諮詢 藥物治療,缺一不可,中度抑鬱症心理諮詢地效果更顯著。

抑鬱症並非單純性心理問題,而是有一定生物學基礎的臨床疾病。它由生物學、心理和社會環境等多種因素共同導致,任何人都沒有免疫力。”孫醫生表示,腦內5-羥色胺、去甲腎上腺素、多巴胺分泌異常時,會導致抑鬱症的“快樂缺乏”,還有工作壓力、親人去世等社會環境的變化也會增加抑鬱症的風險。

三、抑鬱症的經典症狀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1、情緒低落:覺得生活沒有意義,感到悲觀絕望,痛苦難熬,有度日如年、生不如死的感覺。常用活著無意思、高興不起來等描述其內心體驗。

2、思維遲緩:思維問題費力,反應遲鈍,自覺腦子不轉了,做任何事情注意力都無法集中,工作效率下降。

3、行動力下降:突然變懶,主動性活動明顯減少,生活被動,不願參加外界和平時感興趣的活動,常獨處。

當發現自己或者身邊的朋友出現情緒問題,出現上面三個症狀中的任何一條,並且這些狀態持續超過一個月,嚴重影響到生活和工作,建議及時到醫院進行就診,否則會很容易引發抑鬱症。

四、謹慎診斷 抑鬱症易合併其他疾病

35歲的陳女士是個教師。從小,父母對她的管教就非常嚴格,養成了她追求完美的性格。長大後,這種性格演變得越發嚴重,導致陳女士和家人、同事之間相處不愉快,不斷產生矛盾和分歧,為此她常年承受著巨大的精神壓力。後來到醫院,被心理醫生診斷為“抑鬱症”。每天吃抗抑鬱藥,症狀卻始終不見好轉。幾個月前,陳女士找到我們。經過詳細問診和仔細檢查,劉老師認為陳女士在抑鬱症合併強迫的基礎上,還患有甲狀腺功能障礙。

劉老師表示,抑鬱症常與多種軀體疾病共存,甲狀腺疾病、慢性疼痛、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等共同發生,代謝性疾病如糖尿病及肥胖也與抑鬱症有關。同時,抑鬱症狀合併焦慮、甚至精神病性症狀者不在少數。各種這樣的症狀夾雜在一起,不但使得患者的病情越發複雜與嚴重,而且會模糊其中的核心症狀,加重疾病的進程,進一步損害患者的社會功能,影響對病情的判斷與辨別,也導致治療的困難和相對不良的預後。

要正確治療抑鬱症,首先必須準確識別抑鬱症。劉老師表示,心理醫生平時在診斷一個病人時,需要總體的分析病人病情。從病人的病史、致病原因、病情嚴重程度到是否合併一些其他的精神性或軀體性疾病,同時還要考慮心理狀況對病情的整體干擾。在面診的基礎上,還有一些輔助性的檢查設備,例如心理測查系統、眼狀動態分析等。“如今網上流行著各種各樣抑鬱症自測量表,這些自測表的分析都非常簡單,最多隻能初步判斷患者精神狀況。”實際上,心理測查遠沒有那麼簡單。就像打靶射擊一樣,不一樣的測查工具,側重點不同,並且要先確定常模,將測查結果與標準常模比較才有意義。而做心理測查時,醫生也只能確定的是一個範圍和臨界區間。專業性的測查會對原始得分進行校正,分析患者每個因子得分,並不是光看粗分,用心理測量評定抑鬱,專業機構會做一個成套心理測定確認臨床症狀,比如測查抑鬱症時,需要測查總體症狀量表,抑鬱專項評定量表,同時還要做人格測定,相關聯的看,不是單一的看某一個方面,這樣成套的測驗測查的就更精準一些。

五、丟掉病恥感 謹防抑鬱症患者自殺

曾有人這樣形容抑鬱症,他們的靈魂已經不受自己的控制,如同行屍走肉一般,那種永遠握不緊拳頭的慌亂感最終將他們推進黑暗的墳墓。大多數抑鬱症患者的自殺不是蓄謀已久的行為,而是大多在某個時刻突然而起的一種念頭或者受其支配的行為。“澳大利亞一項針對自殺未遂者的研究發現:有93%的自殺未遂者,被搶救過來之後都非常後悔。他們都不想做出自殺的選擇,但在那一刻,就不受控制做出了這種行為。患有“微笑型抑鬱症”的患者最容易突發自殺風險。他們平時看起來時常面帶微笑,但內心深處極度的痛苦無助、壓抑悲愁。這種長期壓抑的情緒一旦爆發出來,就會導致不可挽回的後果。

抑鬱症患者面臨的最大問題,其實並非完全是抑鬱疾病本身帶來的影響,而心理疾病引發的病恥感同樣給廣大患者朋友帶來了新的困惑。抑鬱症並非無藥可救,若能給予及時恰當的治療,抑鬱症也是可以治癒的。但目前診治的情況不容樂觀,在患病後很多人普遍存在對精神障礙的偏見和歧視,這種根深蒂固的精神障礙汙名化導致患者回避精神病專科醫院的就診,因此延誤最佳治療時機。

這種病恥感和我國的傳統文化有關。在歐美國家,心理諮詢已經成為一個很正常的事情。抑鬱症的病人對此並沒有什麼恥辱感,他們覺得這就是普普通通的一種病,會積極的就診。而反觀國內,我們的傳統文化太容易給予精神類疾病道德上的歧視。許多抑鬱症患者很難接受自己的精神方面出現問題,極力遮掩,不願到專科醫院治療。“我們醫院和其他醫院相比,門診量雖然不多,但住院率特別高。因為到我們醫院來看病的患者一般都是在各大綜合醫院的心理門診治療後效果仍不理想,病情嚴重到一定程度,或者說已經有過自殺未遂的現象。這種情況下,就建議及早接受住院治療。”孫東鵬表示,否則會導致患者錯過最佳的治療時機,加重病情。

六、及時診治 運動利於患者的康復

抑鬱症這種“心理上的感冒”能否治癒?孫東鵬表示,抑鬱症是可以完全治好的。現在,臨床上對抑鬱症的主要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 心理治療和物理治療。

現在的年輕人,受工作壓力和社會環境的雙重影響,患上抑鬱症的幾率越來越大。“有明顯心理社會因素作用的抑鬱發作患者,藥物能幫助調節基礎的情緒。”孫東鵬表示,在藥物治療的同時常需合併心理治療。心理治療有效能調整患者的心理動能,使患者能更好的面對今後的生活。當抑鬱症達到中重度時,患者的內在動力缺乏,心理治療起效緩慢,這時患者可以考慮物理治療。物理治療包括重複經顱磁刺激和無抽搐電休克。重複經顱磁刺激治療不是立竿見影的,而是要通過一個療程才能逐漸起效,而有些中重度抑鬱症患者已經無法正常生活、工作,乃至已經出現自殺意念,這時候亟需無抽搐電休克治療。

“抑鬱症一般取得一次性治療效果並不難,但容易復發。據不完全統計,有三分之二的患者出院後半年出現病情波動。主要原因就是大多數抑鬱症患者沒有按要求進行足量、足療程規範治療,導致病情反覆,還可能轉為長期難治癒的抑鬱症。”孫東鵬認為在治療期間,抑鬱症患者應積極配合醫生指導和建議,即使在首次抑鬱症發作治癒後,應維持用藥至少6個月,不可隨意停藥。

大量科學研究表明,運動有助於防治抑鬱症的發生,也有利於抑鬱症患者的康復。不同的運動形式可以幫助人們減少壓力,放鬆心情,減輕抑鬱情緒。“前段時間徐州馬拉松比賽,我們醫院在參加應急救援時,看到那些參賽的體育愛好者,就感覺他們的精神狀態特別飽滿。”孫醫生建議,抑鬱症患者可以多參加一些健身運動。在整個運動過程,體內的5-羥色胺分泌會提高,對情緒有一定的振奮作用。

抑鬱並不可怕,也不可忽視。阿加莎的小說《撒旦的情歌》裡寫:“為了逃開那頭怪獸,你一直跑,一直跑,但是這樣是沒用的,你不能一直用後背對著它;你要勇敢地轉過身去,才能看清那頭怪獸的本來面目。”面對抑鬱症,我們要用正面、積極的態度,不要諱疾忌醫,要像對待普通感冒一樣,坦然主動地尋求醫生幫助。


525心理網_您身邊的心理諮詢專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