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3 轻松读史之大唐(74)打仗这事,不管你说得天花乱坠,总之是杀人

轻松读史之大唐(74)打仗这事,不管你说得天花乱坠,总之是杀人

第一篇 创始团队:最初的神明(74)

李渊贵族出身,外交属于必备技能。从幼儿园开始练,练了几十年,属于传统优势项目。这样的老牌贵族,包括后来的大英帝国,外交风格冷静、理智、老谋深算,什么幕后控制、均势制衡,那是拿手好戏。王世充窦建德他们,这方面操作就比较粗糙。基本上还是个拉关系的水平,称不上外交。

派出李世民东征大军的同时,李渊做了另一件事。‘上遣使与窦建德连和,建德遣同安长公主随使者俱还。

这个属于常规操作,拉一派打一派。起没起作用不好说,反正那俩自我感觉良好,压根儿还没想到联手的事。倒是这个不省心的妹妹捞回来了,也算有点收获。

比较狠的在后面。窦建德答应王世充出兵,派人跟李世民去谈,要求解除洛阳包围。李渊集团怎么处理的呢?一手冷一手热。李世民这头冷处理,扣留使节、不予答复。热的那手在山西,‘

诏世让(刘世让,时为并州总管,山西军区司令)为行军总管,使将兵出土门(河北井陉,太行山八通道之一)趣洺州。’部署从山西出兵、直捣窦建德老巢洺州(这里也可以看出,当时窦建德迁都是有问题的,距唐境太近)。刘世让打下几个城池,洺州震动、戒严备战。大概兵力有限,再攻没什么战果,加上有情报说突厥要入侵,又把部队撤回山西。

直捣老巢的计虽然没成,但多少对窦建德是个威慑。基辛格谈战略威慑,说威慑有三要素:实力、决心,让对手知道你的决心。这个解释还是有点啰嗦,讲白了就是‘我有办法搞你,而且真的会搞你。’刘世让这次出兵,就是威慑的最好体现。所以李渊洒脱归洒脱、豁达归豁达,背后的面孔还是‘社会我渊哥、人狠话不多。’这一点上,李世民得其真传,而且青出于蓝。我们后面慢慢再谈。

当时各家势力中,有组织有计划地派出使节、全国各地跑外交的,就只有李渊和李密。而且不夸张地说,外交领域的成就并不弱于军事领域。这大概就是为什么,现代大多数国家,外交部序列都排第一,在国防部之前。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贵族子弟受到的教育和眼界是不一样的。他们看问题,不会只看一面。该谈的谈、该打的打,有礼有兵。

窦建德决定先打孟海公,没想到这一打就是三个月。到621年2月才算完事。这时候洛阳那边什么情况?刚打完最后一场青城宫之战,王世充退守洛阳内城,战役由野战进入攻坚阶段。

攻坚战是很苦的。守的人苦在缺粮,攻的人苦在伤亡。

唐兵围洛阳,掘堑筑垒而守之。城中乏食,民食草根木叶皆尽,死者相枕于道。’当初李密攻过来的时候,周边百姓统统被迁入内城,还有三万户,到现在只剩下不到三千户。

李世民那头,也好不到哪里去。‘世民围洛阳宫城,城中守御甚严,大炮飞石重五十斤,掷二百步。八弓弩箭如车辐,镞如巨斧,射五百步。’李世民是胜利者,所以史书里不方便记载具体伤亡情况,血肉横飞的场面大家可以自己脑补。

有两个事侧面证明唐军死伤惨重。一是打了十来天打不下来,‘唐将士皆疲弊思归,总管刘弘基等请班师。

’这刘弘基可不是什么寻常角色,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里头,有他一号。当初打下长安,他居功第一。他都见不下去了,可见部队损失有多么严重。前面打了半年多,多次大战,和王世充面对面厮杀,都没有怕过。怎么这会儿眼看胜利到手,突然‘疲弊思归’了呢?只有一个解释:大量的人员伤亡,已经到了无法承受的地步。你去读一读将军们的回忆录,攻城战后,司令军长洒泪当场的,不在少数。

第二个证据是李世民破城后,最先杀的两个人。一个叫薜德音,因为写布告骂李渊,骂得比较狠,估计是揭了老底了。这个属于犯了政治错误,不可饶恕。另一个叫崔弘丹。这崔弘丹不是什么显耀人物,甚至都不一定是战斗人员。杀他的原因‘以造弩多伤士。’你想想,唐军将士吃了多大的亏,才会这样恨之入骨,拿个工程师开刀。

战争这个东西,不管你说得天花乱坠,总之是杀人。而且从古到今都有一帮最聪明的家伙,专门负责研究怎么杀得快、杀得准、杀得多。从崔弘丹那时起到现在,已经不知道进步了多少倍。这个事是崔弘丹的责任吗,估计大家也替他觉得冤。可就有这样一些人,为数还不少,动不动爱叫嚣一些战争言论。这种对生命的漠视、对伤害他人的喜好,恐怕才是真正的元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