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8 蜀漢一奇才,能讓關羽下拜,卻被劉備貶官,諸葛亮想提拔可又不敢

公元219年,流浪了半輩子的劉備,終於晉級為漢中王,自然要封賞有功之人,其中最引人矚目的就是加封“四大天王”:關羽為前將軍,張飛為右將軍,馬超為左將軍,黃忠為後將軍……

至於趙雲,是在《三國演義》中,才成功上位的,湊成了人們所熟悉的“五虎上將”,但在歷史中,卻沒有趙雲,所以小編稱之為“四大天王”。

蜀漢一奇才,能讓關羽下拜,卻被劉備貶官,諸葛亮想提拔可又不敢

劉備的這個封賞,立刻引起了諸葛亮的擔憂,道:“老黃忠的名望沒法跟張飛和馬超相比,雖在漢中之戰力斬夏侯淵後,咱益州的人都服了,但遠在荊州的關羽卻未必服氣,必會不高興,拒絕跟黃忠並列。”

劉備點點頭說:“這是個問題,但我會自己解決的。”於是劉備選派一人,趕往荊州向關羽授印信,此人便是:費詩。

蜀漢一奇才,能讓關羽下拜,卻被劉備貶官,諸葛亮想提拔可又不敢

費詩是益州人士,最初跟著劉璋混是個縣令,後來投降了劉備,被劉備發現是個人才後,便提拔了起來——其實公允來言,費詩堪稱是一奇才。因為他這次去荊州,竟然能讓關羽心服口服的下拜。

關於這一段,在《三國演義》中,有精彩且符合史實的描寫。當關羽得知自己更黃忠並列後,頓時大怒:“黃忠何等人,敢與吾同列?大丈夫終不與老卒為伍。”遂不肯受印。

蜀漢一奇才,能讓關羽下拜,卻被劉備貶官,諸葛亮想提拔可又不敢

再看費詩,依舊平靜從容,說:“當年漢高祖劉邦起義時,蕭何和曹岑,是跟劉邦從小玩到大的,可哪料後來劉邦卻把韓信和陳平這樣的降將,排在了蕭何、曹岑前面。卻從未聽到過,這兩人對此不滿。如今咱老大劉備,因黃忠建了大功,所以恩寵他。但你關二哥是誰?跟咱老大是啥關係?世人皆知,猶如一體,同休慼共禍福,所以關二哥,我認為你不應該計較這官爵高低與否。當然我就說個傳令的,你要真不接受封賞,那我就只能回去。只是恐怕你會後悔,關二哥你還是好好想想。”

蜀漢一奇才,能讓關羽下拜,卻被劉備貶官,諸葛亮想提拔可又不敢

啥叫有理有據,啥叫八面玲瓏,看看費詩這話,就全明白了。關羽不傻,立時醒悟過來下拜曰:“某之不明,非足下見教,幾誤大事。”即拜受印綬。

皆知關羽在歷史上有個著名的評價,對士大夫是非常輕慢看不起,不給好臉看。而費詩恰是士大夫階層,這即說明了費詩的才能,堪稱一奇才,同時也可得知,關羽所輕慢的,其實都是那些誇誇其談的,對有真才實學的士大夫,還是非常尊重的。

蜀漢一奇才,能讓關羽下拜,卻被劉備貶官,諸葛亮想提拔可又不敢

同時,也不得不讚劉備,難怪能有那麼大成就,識人、用人方面,真是有一套,一個魏延,一位費詩,讓劉備露出了雄主的真面目。

但,雄主雖讓人讚歎,對於雄主身邊的人來言,卻也意味著身處“虎口”,時刻都會有危險。在曹丕稱帝后,劉備敏銳抓住這個時機,也準備稱帝。這其實是非常正確的選擇,畢竟當時許多人,哪怕曹魏陣營中的,都對漢朝有感情,反對曹丕篡漢稱帝。

蜀漢一奇才,能讓關羽下拜,卻被劉備貶官,諸葛亮想提拔可又不敢

所以劉備扛起這面“漢”這面大旗,是必須、必要的。但哪料費詩卻第一個公開反對,上書道:“老大你來益州招賢納士,是為了興漢室討伐曹操父子,可如今你卻要稱帝,恐怕不能服眾。當年劉邦和項羽雙雄爭鋒時,劉邦比項羽先入咸陽,卻拒絕稱王。而老大你地盤只有益州,卻這麼著急的要稱帝,這實在不合適。”

劉備頓時大怒,很快便以忤逆不道的罪名,把費詩貶官為永昌從事 。一晃多年,當費詩再次出現在史書中時,已是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

蜀漢一奇才,能讓關羽下拜,卻被劉備貶官,諸葛亮想提拔可又不敢

當時諸葛亮得到消息,孟達在曹魏過得很不開心,於是想勸降孟達。費詩反對諸葛亮的這個提議,當時諸葛亮雖沒說什麼,卻最終還是寫信招降孟達。可見諸葛亮並未採納費詩的意見,然後至諸葛亮死,也沒有提拔費詩。

從費詩在諸葛亮身邊做“參謀”,以能看出諸葛亮是想重用費詩的,至於為何沒有提拔?是諸葛亮不敢!因費詩是劉備欽定的“忤逆”罪名!

蜀漢一奇才,能讓關羽下拜,卻被劉備貶官,諸葛亮想提拔可又不敢

這跟諸葛亮不聽劉備臨終之言,重用馬謖是兩回事。費詩是公開被劉備處理的,馬謖僅僅是私下裡說的。但諸葛亮把費詩留在身邊,其實也是發出了一個訊號:費詩的問題,是一定要解決的!

果然,諸葛亮死後,他的繼任者蔣琬便公開啟用費詩,任:諫議大夫,算是給了費詩一個交代,可惜此刻的費詩已老,幾年後便死於自己家中。對費詩的遭遇《華陽國志》,嘆息道:(費)詩終劉氏之世,官位不盡其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