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博士毕业后去大学当老师好吗?

千里光


这个问题很有普遍意义,事实上,博士毕业后,确实有很多人选择了去当大学教师,正在读博还没毕业的,打算毕业后当大学老师的也大有人在。对于博士生群体而言,可以理解为,读博——毕业——当大学老师,这样一个三部曲成了具有一定普遍性的现象。

那么,博士毕业选择当大学老师好不好呢?最重要的衡量标准应该是,当一个大学老师能否有效实现自身价值。

能否有效实现自身价值,看起来是一个形而上的问题,实际上,可以分解为具体的衡量标准,主要有两条:与自身兴趣、追求和擅长是否相符;能否让自己活得更精彩。

一、与自身兴趣、追求和擅长是否相符。

每个人兴趣不同,博士群体也一样。有些人读博是基于对专业的热爱和对研究的兴趣,并有志于做出一定成就,这类人毕业出来,也希望从事本专业的研究工作,由于兴趣,往往在读博期间对专业进行了较深入的钻研,对科学研究有较好的训练,因此,这种类型的人更适合进入科研院所进行专职研究为佳,而当大学老师进行兼职研究则不是最佳选择。比如我有一个朋友,对天文一直很感兴趣,后来就读于南京大学天体物理专业,读书期间取得过一定成果,在国际著名期刊发表过论文,博士毕业后直接选择了进入中科院物理所做研究,这就是更能发挥他的长处的很好选择。如果选择当大学老师,也不是不好,但多半不是最佳选择。

有些人读博并非是基于科学研究的兴趣和需要,而更多的是基于对当大学老师的兴趣和一份稳定且待遇不错的工作,那么,这种情况,无疑选择当大学老师是最佳选择,能更好地发挥其所长。比如我有一个女同学,本科毕业后去了牛津读研究生,而后申请了哈佛大学的博士,但是因为专业原因导致牛津的经历不被认可,如果念哈佛,需要八年才能博士毕业,她最终放弃了哈佛,而申请了伦敦大学学院的博士,四年后回国,任教于一所211高校。如果只想做科研,无疑八年的哈佛训练将会非常重要,但她志不在此,更多的兴趣在于做一个优秀的大学老师,而四年的伦敦大学学院的经历已经足够,这是她选择的最根本原因,对她而言,也是最佳选择。

另外还有部分人对做研究和做老师的兴趣都不是很大,则应合理评估自己,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和个人真正的兴趣去选择合适的职业,当一个大学老师并不一定是很好的选择。根据目前的高校实际情况来看,在普通大学当老师,通常并不需要承担多少科研任务,主要是上课,对科研兴趣不大似乎也不是太大问题;但在重点大学特别是名校,不但需要上课,也要承担很多的科研任务,如果对科研兴趣不大,恐怕会苦不堪言。当然,目前国内的实际情况是,非国外一流名校的博士,也很难进国内重点大学乃至名校当老师。

二、能否让自己活得更精彩。

这个精彩,既包括事业上的精彩,也包括生活上活得更好,毕竟博士也要养家糊口,情怀是需要有的,但当不了饭吃。

事业上的精彩,当然是看选择做老师是否是一个最佳选择,就如上面所述,需要根据自己的兴趣、追求和擅长去评判和选择。

从生活的角度来说,就是当大学老师能否提供一个较好的工作待遇和环境。不必否认,待遇问题是一个重要的考量。通常来说,如果当老师,就职的大学层次高一些,待遇相对来说会好一点,重点大学待遇通常会高于普通大学,这个其实也算是常识了。我认识一个在西部某省会城市的一所普通大学的老师,当然也是博士毕业后选择了当大学老师,据他说,扣除保险和公积金等,每年到手的收入不超过10万人民币,而那个城市的房价年年上涨,现在已经均价20000/平米,作为年轻教师,经济压力确实很大,买房似乎遥遥无期。而我知道的另外一个在211大学当老师的朋友,则待遇相对于那位普通大学老师要高一些,但也相差不远,生活压力也不小。

当然,待遇问题也不是绝对刚性的,对不同人而言,同样的待遇,可能会有不同的感受,只是,在选择是否当一个大学老师的时候,这也通常会是做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一点,不必讳言。

总之,各人情况不同,会有不一样的考量,也往往有不一样的选择。博士毕业后,当一个大学老师好不好的问题,还是因人而异,最适合的,就是最好的。

最后祝题主和面临类似选择的朋友们,能合理评估自己,选择到最适合自己的职业,走向人生巅峰!


博雅燕园


根据我的博士生的情况看,毕业后去大学当老师好得很。事实上,我带的博士生不算多,但保持了一个一致性,那就是全部当大学老师,而且总体上看适应能力较强,他(她)自己也感觉找到了好工作。

换个角度说,文科生,除了少数专业,只能到大学或研究机构工作。相对于纯粹的科研单位,能够教书育人的大学更受到博士生青睐,因为能将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结合起来,自己的圈子和空间更大,更有活力和成就感。

遥想二十好几年前,本人在从事其他工作十多年后去读硕士(和后来的博士),临行前一位友人还劝阻我说:没听过一句话吗?读硕士是误入歧途,读博士是不可救药。当年大学老师不招人待见,待遇低,住筒子楼,几乎无人羡慕,许多人选择离开。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如今大学教师经济地位明显改善,社会地位显著提高,所以成了香饽饽。我考研究生之前是在报社工作,并且有中层的职务,在地方上顺风顺水,有人称之为吃香的喝辣的。可如今报纸杂志一蹶不振,我当年从“误入歧途”开始,到头来却还随着大学地位的提升而获益,说起来是挺吊诡的。

再看我的博士生的情况,他(她)们大部分是我的硕士生(我没有带过专硕)。我对硕士生和博士生的要求是,以读书和研究为乐趣和目标,在一个运用型专业偏重理论和历史研究。所以一些对学术兴趣索然的硕士生在选择导师时“望风而逃”,对我来说有时感觉要求是否过高,但总的来说彼此有默契和共识对双方都好。

具体而言,我的博士生们事先了解我的学术旨趣和取向,不用我多说就能埋头读书,我只是在方法和具体研究方向上给出一点意见。这些博士生中也有两三个在职的,不过之前都已经是大学老师了,以读书人教书人定位自己没有问题。

最近与一位知名律师聊天,他说她也是半路出家的。在他看来,律师是最好的职业,一是有成就感,二是收入不菲,三是没有退休年限。在我对我的博士生讲述与这位64岁法律人侃大山之前,他(她)们认为大学老师是最好的职业。


展江


好不好的只有自己知道,适合的就是好的。大学教师的职业特点是不用朝九晚五的打着卡上下班,有课上课,没课做点其它,为职称跑项目,写论文,编书码字,也没个闲时。一开始收入也不高,若运气不好,三年五载就这么熬着。因为博士在学校并不值钱(大家都是)。能读完愽士总还有点能力,若还有些激情,合适的企业也不差,起码收入不错,面子也很好。若有机缘进机关,何尝不是条光明大道呢?所以大学并不是愽士唯一的归宿。


古老农民


三者任何一个岗位,都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学风和职业道德,都需要把握学科发展方向,开展科学研究和科技攻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进行科学训练,不断创新。具备持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

刚参加工作教师的主要任务是:1)承担本科课程讲授,指导实习、社会调查、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及承担课程辅导、批改作业等教学工作。2)参加科学研究、技术研究、教学方法研究、教育教学改革和社会服务等。3)发表学术论文,编写教材等。4)承担教学科研方面的管理工作。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文化知识的传递者,最光辉、最伟大,同时责任也最大。好与不好只有认真做了才能深刻体会,但做任何职业都应该遵守职业操守,履行职责责任!祝好!


江河湖海HHU


在当今的中国,博士生也不算什么稀罕物,八竿子都打不着的一个人五线城市的大学、医院或者科研院所也有博士的存在。博士也分三六九等,国外名校博士可到985、211高校教书,国内名校博士能到三线以上城市二本以上的大学任教,普通大学的博士只能到三本或者民办大学任教。博士毕业如果能到省会城市的重点大学任教还是不错的,如果到中小城市的普通大学任教还不如到企业或者科研院所,至少收入还是可观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