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4 高血壓越治越沒效果,那可能是你沒做到這幾點

近年來,

高血壓發病率逐年上升,

並且發病人群越發年輕化,

高血壓已不再是一種老年病,

中青年人群也應加以重視。

高血壓是西醫的病名,中醫裡沒有這個名稱,但自古對“高血壓”的症狀卻有很多描述,如眩暈、頭痛、肝風等。

高血壓越治越沒效果,那可能是你沒做到這幾點

中醫對高血壓病因病機的認識是情志失調,主要受怒和憂兩種情緒的影響,大怒可傷肝,引起血壓升高、頭痛,而過於憂愁則會悶出病來。

在臨床上,高血壓則分為原發性高血壓和繼發性高血壓,其病因是多方面的,也是世界難題,目前,醫學界尚沒確切定論其病因。

而已知的可能病因主要分為以下幾類。

其他疾病的影響

高血壓越治越沒效果,那可能是你沒做到這幾點

如肥胖、糖尿病、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徵、甲狀腺疾病、腎上腺佔位性病變、嗜鉻細胞瘤、其他神經內分泌腫瘤等疾病。

藥物影響

避孕藥、激素、消炎止痛藥等均可影響血壓。

遺傳因素

大約60%的半數高血壓患者有家族史。目前認為是多基因遺傳所致,30%~50%的高血壓患者有遺傳背景。

生活習慣因素

飲食低鉀、多鈉鹽,結構不合理。

大量飲酒、攝入過多的飽和脂肪酸均可使血壓升高。

年齡因素

發病率有隨著年齡增長而增高的趨勢,40歲以上者發病率高。

精神環境因素

長期的精神緊張、激動、焦慮,受噪聲或不良視覺刺激等因素也會引起高血壓的發生。

高血壓對人體的危害非常大,易造成大腦、心臟、腎臟、腦血管和心血管等重要器官損傷,致殘、致死率高。

有關資料顯示,全國每年有350萬人死於心血管病,其中70%的腦卒中和50%的心肌梗死與高血壓有關,因此控制高血壓是心血管病防治的切入點。

那麼,得了高血壓應該怎麼做,需要注意什麼?

高血壓在平時比較常見,當出現頭疼,眩暈,失眠等症狀時,應馬上到醫院測量血壓,排出高血壓的可能。如果是高血壓,就應積極配合醫生治療。

不隨意停藥

即使服藥到血壓穩定時也不應立即停藥。

因為一旦停藥,病情可能會復發,甚至加重。

聯合用藥

在醫生的指導下適當增加高血壓藥物的種類,共同發揮作用,使病情更加穩定。

治療高血壓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患者要做好心理準備,持之以恆,選用降壓作用比較溫和、持久,副作用小的降壓藥。

控制高血壓,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至關重要,堅持運動鍛鍊,規律飲食、作息,以及保持心情舒暢都能夠有效預防高血壓。

此外,不同人群的發病機理和血壓控制目標有所差異,患者應根據自身情況,和醫師探討制定相應的血壓控制管理目標,從而將血壓控制在正常範圍。

當然,僅僅認識這些對於治療高血壓而言是遠遠不夠的。

還心存疑慮,

不妨明天(5月15日)下午一點半

來四川名醫"糖友家"

聽聽醫生的權威科普解答

高血壓越治越沒效果,那可能是你沒做到這幾點

講座時間:

5月15日14點30分-15點30分(請於13點半前來簽到)

講座地點:

成都商報四川名醫健康教育基地(錦江區書院西街亞太大廈4樓)

更多科普

線下講座活動

盡在糖友家

關注“成都商報四川名醫”微信公眾號,或在微信上搜索“scmingyi”微信公眾號加關注,每日獲取更多權威健康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