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1 “媽媽,我打同學了,他要5萬醫療費。”“給你20萬,再打3次。”

孩子上學後,很多家長都擔心同一個問題:孩子被同學欺負了怎麼辦?而少部分家長則擔心:自家孩子如果欺負了別人怎麼辦?

如果你家孩子欺負了其他同學,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麼呢?是教育孩子一頓,並帶著他向同學道歉,還是表揚孩子“打的好,以後看誰還敢欺負你!”?

有一個媽媽的反應,很不一樣。因為她不僅鼓勵孩子打同學,還認為打一次不夠,需要繼續打3次,反正家裡有錢,賠得起醫藥費。

而這一教育理念,竟然被她認為是自己奮鬥的理由。這次孩子打別人,竟被她認為是好媽媽的表現。

“媽媽,我打同學了,他要5萬醫療費。”“給你20萬,再打3次。”

這是我在網友分享的微博上看到的,微博內容如下:

要是不好好奮鬥,就不能養兒子,因為如果有一天兒子說:“媽媽,我把同學打了,他家長要5萬醫療費。”我就可以說:“什麼!要5萬!我給你20萬,再打3次!!”為了成為這麼棒的媽媽,我要好好奮鬥了!加油!!

看到這裡,我真的是覺得,有錢人真是任性,只要捨得賠錢,就可以隨便打人了?

可是這樣教出來的孩子,真的沒問題嗎?如果有一天,他遇到一個不差錢、比他更狠的角色,是不是會被打得很慘?

“媽媽,我打同學了,他要5萬醫療費。”“給你20萬,再打3次。”

一直覺得父母的教育理念,對孩子的成長有很大的作用。咱們中國有句老話說,上樑不正下樑歪,也道出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當孩子欺負別人時,很多家長的反應是,把孩子打一頓,然後告訴孩子,欺負人是不對的,要和其他同學友好相處。

可是如此以暴制暴,孩子怎麼可能信服呢?

他只會去想:“我今天捱打,不是因為我做錯了事情,而是因為我的力氣比不上大人。所以,以後欺負人時,我要找一些弱小的人欺負。”

“媽媽,我打同學了,他要5萬醫療費。”“給你20萬,再打3次。”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怎麼教孩子,影響著孩子的人格及品質的發展。像微博中提到的教育觀念,認為只要自己賺到了錢,孩子怎麼欺負別人都不為過。大不了賠錢唄。“要5萬是吧?行!給你20萬,你再讓我家兒子打3次。”

這種教育理念,真的是太盛氣凌人了。在這種教育下,孩子以後闖出大禍,甚至因此付出生命的代價,都有可能。

不等孩子吃虧,發這條微博的人,就先在全國人民面前曝光了。因為她前不久開車進故宮,在網上炫耀顯擺,也是她社會規則意識相當欠缺的表現。

“媽媽,我打同學了,他要5萬醫療費。”“給你20萬,再打3次。”

我們常說,父母可以沒本事,但是一定要三觀正。所謂三觀,即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父母三觀不正,孩子的教育就容易出現缺陷。

雖說孩子並不是一張白紙,但對於年幼的孩子來說,他們懵懂無知,一切都靠父母來把握,也會認為父母教給自己的是正確的。

  • 我以前有一個同事,就總愛佔人便宜。平時公司裡的東西,總是偷偷往家裡帶:簽字筆、A4紙、咖啡、一次性紙杯……甚至連飲水機裡的水,也要灌一瓶帶回去。
  • 而對於同事的便宜,也是能佔就佔。別人點外賣,他要嘗一口;別人快遞到公司的零食,他要討一包……弄得大家都特別煩。

可問題是,他根本不認為自己的行為有問題,還認為自己這樣做是節約,是美德,而這也是他父母教給他的。

“媽媽,我打同學了,他要5萬醫療費。”“給你20萬,再打3次。”

教育孩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生了孩子,就可以做爸爸,做媽媽,但這並不意味著自己就可以成為合格的父母。

在教育孩子之前,先確定自己有正確的三觀。即使自己三觀不正,也要努力向孩子傳達正向積極的觀點,這也是為孩子負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