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0 敦睦鄉誼的嘉興江西會館


嘉興故事&龐藝影 | 敦睦鄉誼的嘉興江西會館

嘉興江西會館,是嘉興江西人所共建的同鄉性質的會館,它在歷史上一直是江西籍人員在嘉興聚會寄居的場所,也是我國傳統的社會自治組織。

它“以輯同幫”、“敦睦鄉誼”,並帶有慈善公益設施,擁有供神的寺廟、殯舍、義冢地、養老居所等。有時還舉辦施米、施藥、施衣等傳統善舉。

嘉興地方誌載 ,明嘉靖年間江西籍人在嘉興有數百人,早期他們經常在嘉興城外壇弄一帶作為活動集會場所,相傳這裡曾築有嘉興江西會館祭壇,凡迎神賽會,祭祀天地,本地各廟的菩薩都要集中到壇弄清涼庵。

後來,清同治年間,江西籍商界人士,在嘉興北大街(原嘉興市建國路138號,竹籬弄口)籌建頗具地方風格的江西會館和會館戲臺。

館界立有石碑,刻著:凡江西商民聽其入內,其餘閒雜人員,漫無考稽,一概不容入內。1949年後,江西會館館址基本保存完好,1996年建國路拓寬時被拆掉。

嘉興故事&龐藝影 | 敦睦鄉誼的嘉興江西會館

建國路江西會館座西朝東。

門牆不高(因封建時代不準民宅高出城牆,若高出城牆便犯下謀反罪),會館牆門原有三開間闊。

北面一間後來開箍桶店,南面一間作為住家,當中一間是石庫牆門。上面屋沿與眾不同,脊上像一座牌樓,用圓瓦筒砌成各式花樣。兩端翹起兩隻花尖,形似天龍。大門牆上無窗。

門前左右有石欄杆。進得大門,抬頭可見會館廟臺,好像一座亭閣。臺前左右有柱,均是蟠龍雕鳳。廟臺屋頂筒瓦,花尖上有銅鈴。

上面的花板連接嵌掛,臺板都為廟宇油漆。中間屏門,兩邊是進出場門簾。廟臺之左右,放著衣箱和盔箱。下面兩間各有樓梯。

廟臺前的兩側是廂房間,樓上為看戲處。天井後有三廳一走馬堂樓。兩邊均是廂房。

據我小時後所見,堂樓後有房子,再後有一圓牆洞門,入內就是花園。花園裡有亭臺樓閣,開放著四時不謝之花。花園的後面直通現在的少年路。

古老的戲臺是當時江西籍人在嘉興的活動集會和娛樂場所。

戲臺坐東朝西,背靠建國路,西面是個小天井,南北兩面與民房毗鄰。1996年 因建國路改造,會館老屋和戲臺遺址均被拆。

戲臺的木構件、雕刻品、瓦片拆臺由當地文物部門移至攬秀園。嘉興江西會館戲臺是會館建築設計的一部分,戲臺是到了清同治年間建造的,原建築頗為壯。

東西正首為戲臺,南北兩側有廂房,是觀看戲文的。西面有兩大殿,前殿為金金菩薩,後殿為魯班祖師,每逢農曆八月初一金金菩薩生日和農曆四月初二紀念魯班活動,都要在此集會演戲。

原天井中有一隻大香爐及幾塊記載著嘉興江西會館事宜的石碑,今都已無存了。

嘉興故事&龐藝影 | 敦睦鄉誼的嘉興江西會館

20世紀70年代後期。

我和嘉興博物館張佩英等人,曾多次到江西會館進行實地調查,對裡面的建築遺存還做過記錄和畫過方位圖。

戲臺為平面正方形,面積5.25×5.15米,戲臺樓面離地高2.15米。檯面到屋脊出簷高 3.1米,通高5.25米,樓臺樑架、斗拱、藻井。

戲臺屋面懸山五脊頂,岔脊四角起翹頗高,正脊尚存小獸一隻,餘岔脊翼角多有破損,勾頭、滴水尚存。

戲臺底層的柱、枋、梁尚存,多用花紋雕刻在梁、枋之上。有唐代“平定四平山”故事,人物形象生動,惟妙惟肖,雕技精細、手工巧妙。

嘉興江西會館戲臺對研究江西建築風格和地方民風民俗有很高的參考價值。

我們見到的江西會館戲臺遺存民國七年(1918年)重新翻建的。

據瞭解,會館初期時,個體勞動者的人數佔多數,中小商人是主要召集人,1949年前後嘉興有江西籍近500百人參與會館的活動,多營商人士。

那時在實地調查時,會館牆門北面一間開箍桶店的主人張師傅,因不同意我們進其屋察看,故沒有進去,但大致和南面一間相同,都是拆牆後建造的簡易房屋。

嘉興故事&龐藝影 | 敦睦鄉誼的嘉興江西會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