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2 地产泡沫崩裂前创办富力地产 双首长稳江山,咸鱼翻身进千亿军团

去年7月,万达融创“联姻”发布会既定的时间,足足推迟了1小时30分钟。与此同时,现场背景喷绘布却被撤了下来,关键性“第三者”插足,富力戏剧性地出现在镁光灯下,成为融创接手万达酒店、文旅项目的“摆渡人”,一时成为各家媒体关注焦点。

富力地产,曾是中国“华南五虎”之首虎,只不过近几年被恒大、碧桂园、万科远远地甩到身后,屈居房企第二梯队,与之结伴“沉寂”还有另一只虎——朱孟依的合生创展。当然了,掉队并不等于混得不好,2017年富力地产突破了800亿销售大关,还是有望跻身房企“千亿军团”梯队。

地产泡沫崩裂前创办富力地产 双首长稳江山,咸鱼翻身进千亿军团

地产界最火“双子座”,不是兄弟胜兄弟

地产泡沫崩裂前创办富力地产 双首长稳江山,咸鱼翻身进千亿军团

李思廉(右)、张力(左)被授予一级拿督勋衔

李思廉、张力二人,不是兄弟,亲胜兄弟,被业内成为地产界“双子座”,两人同为富力地产创始人、联席董事长,一个在前攻,一个在后守,合作无间,连股权比例也相差不多,简直可以改写“兄弟合心,其利断金”一词,“朋友”胜过“兄弟”!

今年3月28日晚,李思廉、张力二位富力地产掌门人,在广州“2018地产大会”上,被授予“致敬地产20年风云人物”;而在去年12月,二人又一道被马来西亚授予柔佛州苏丹伊布拉欣最高贵的一级拿督勋章。

拿督是马来西亚的象征性终身荣誉,用于册封功勋卓著之人。富力地产进军海外房地产市场的首个项目,选址在马来西亚柔佛州首府新山市,系马来西亚第二大城市。

地产泡沫崩裂前创办富力地产 双首长稳江山,咸鱼翻身进千亿军团

江苏扬州中学慕林楼

先介绍富力地产创始人、集团联席董事长兼总裁张力,他1953年出生于广州,今年65岁,不过,张力的祖籍不是广州,而是江苏扬州。(注,百度百科中标注其祖籍广州市珠江村,是错误的!)

扬州中学,是一所非常出名的百年老校,出过许多杰出的校友,包括朱自清、胡乔木等,从这里毕业出去的中科院院士就有30位。在扬中校园里,有“胡文虎楼”、“逸夫楼”等社会捐助楼宇,还有一座大型艺术楼——“慕林楼”,就是由富力集团联席董事长张力个人出资捐建的。张力的父亲,是扬州人,是从扬州中学毕业的,“慕林楼”就是以他的父亲名义捐建的,照张力的话,多多少少有点乡土情结而已。

1973年,20岁的张力开始参加工作,起初当工人,后调入广州增城二轻局做团委副书记。1986年,他又在广州增城区花园村二轻系统一家酒店参与筹建工作,并出任总经理,不久后又被借调参与白云区政府办公楼的筹建工作。正因为这一段经历,张力接触到建筑业,才于1988年辞掉公职,下海创业。

地产泡沫崩裂前创办富力地产 双首长稳江山,咸鱼翻身进千亿军团

广州富力地产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张力

张力创业的第一个身份,是装修工程的包工头。起初,做工程还一帆风顺,积蓄了一点资本,可后来想开办砖瓦厂,结果全赔进去。最穷困潦倒低谷之时,连工资都发不出去,建材供货商还上门催债,他母亲一度拿出自己的养老钱接济于他。

1993年,是地产30余年发展历程中的一条重要分水岭。早前,那些下海经商、先富起来那部分广州人,首次有了购房的冲动,房价到1992年开始升温,1993年被炒高到顶点,后来,“国16条”开了楼市调控先河,出现了海南“1993年地产大崩盘”。在泡沫即将破裂前夕,冯仑、易小迪、王功权等6位合伙人才决定“分家”,从海南撤回北京发展。当时,在海南“淘金”的地产大亨潘石屹等人,92年秋就嗅到了一股不对劲的味。

富力地产正式成立是1994年,是合资企业,注册资金2000万元,二位创始股东李思廉、张力,各持50%股份;后来,这一年被定为富力的创始元年,正处于广州楼市泡沫破裂的前夕。

地产泡沫崩裂前创办富力地产 双首长稳江山,咸鱼翻身进千亿军团

广州富力地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思廉

5年的装修生意,张力结识了一生中最重要,甚至是改变命运的合伙人——今天的富力集团董事长李思廉。富力地产的前身——广州天力地产公司,组建时间大约在1993年左右,当时广州楼市迅速升温,各路人马争先涌入,怦然心动的张力也想搞地产,却苦于资金不足,结果与好朋友李思廉一说,两人一拍即合,各出资三百万,组建了“广州天力”。

李思廉,是个土生土长的香港人,1957年在香港出生,毕业于香港大学数学系。可能攻读数学专业缘故,据说,李思廉对数字极为敏感,生意场上能很快算出利润多少。大学毕业后,先是到证券公司任职,后来转入到内地贸易,积攒了近千万港币的资本。

与张力谈合伙开地产公司,也是李思廉看到内地房地产发展的潜力。一千万的资本,在香港与“超人”李嘉诚、“四叔”李兆基等地产大鳄相比,简直是沧海一粟,在财富层级尤为分明的香港,很难从中分到一杯羹,至多是炒炒“楼花”吧!

地产泡沫崩裂前创办富力地产 双首长稳江山,咸鱼翻身进千亿军团

广州富力现代广场

佳兆业郭英成,被称为深圳地产界“旧改专家”,而富力地产的起步,也大致与广州的旧城改造同步。作为合伙人,张力在业内以敢于冒险著称,1995年买下“富力广场”那块地,可见其果敢的做事风格。当时,那块地皮原来是广州铜材厂和同济化工厂,挨着铁路,又紧靠煤厂,四处都是飞尘,很多开发商都不敢碰这块地;可后来,楼宇开盘,购房者排起长龙,很快就卖出去了,足以证明张力在拿地上有远见。

2005年,富力地产在香港上市,一举打破多项纪录,是当时在香港H股上市集资额最高的中国内地民企。上市不到一年,富力地产就被纳入恒生系列指数。

从1994年~2005年企业IPO上市,两位创始合伙人才开始梳理股权关系,而且彼此占股比例相当。平常,两人几乎“平起平坐”,即“双首长制度”,并分工明确。比如,创始之初,李思廉主要分管财务和市场营销,而张力则负责项目开发、工程管理等业务,而且彼此从不轻易干涉对方决策和决断。

地产泡沫崩裂前创办富力地产 双首长稳江山,咸鱼翻身进千亿军团

李思廉在“融万并购”现场

公司“主人”、控股股东为合伙人的家族企业,在当今社会已是稀松寻常,但其中的酸甜苦辣咸、悲欢离合、好与不好,恐怕只有当事人才能深刻体会到。像富力地产李思廉、张力二人那样“不是兄弟、胜似兄弟”,相互信任、合作无间、配合默契的,并不算多,所谓“相爱容易相守难”,爱情如此,合伙经营事业亦是如此!

许多家族企业刚开始的时候,多是亲戚、朋友合伙创办。与独资相比,合伙人经营通过共同投资,在资金上有优势,另外可运用集体智慧、信息人脉等,推动企业快速成长。“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 ,合伙人企业出现内斗的案例也相当多,比如雷士照明创始人吴长江,就是因利益之争而陷入困地。

合伙人决裂或“退伙”,多是在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控制上分割不好,容易产生矛盾与纷争。因此,合伙人企业的始创人,必须分清双方在股权关系、企业治理关系、以及利益分配关系上的边界,从机制入手减少分歧,营造合力打拼的制度环境。毕竟,像富力地产二位合伙人能把合作关系维持一、二十年,还能相互信赖为对手着想的,太少了,非常的难能可贵!

地产泡沫崩裂前创办富力地产 双首长稳江山,咸鱼翻身进千亿军团

谁可能是富力地产的接班人?

地产泡沫崩裂前创办富力地产 双首长稳江山,咸鱼翻身进千亿军团

富力地产二位合伙创始人,均是50后,步入“花甲”之年,人们会关注:谁会是富力接班人,当下的“双首长制度”运作模式,在代际交替后还能延续下去吗?

李思廉家族二代很低调,极少在公众场合露面,不为外界所了解。去年7月,融创万达富力三方谈77家万达酒店收购之事,极为保密,以至李思廉女儿都从海外打电话来询问情况。2012年,李思廉突然减持公司股份,顿时引起市场关注;原来,李思廉并非减持套利,而是把股票送给女儿,为她18岁庆生。

透过富力地产在港交所公布资料上看,李思廉、张力家族二代尚未参与实质的经营管理。在富力地产的股权架构上,李思廉、张力为第一、第二大股东,分别持股33.52%、32.02%,同为实际控制人。前五大股东中,分别是跨国投资公司贝莱德集团、澳大利亚联邦银行、以及雷曼兄弟,持股比例各为6.07%、5.24%、5.03%,均属于战略投资者股东;总体来看,李、张二人,均尚未启动所有权代际转移分配。

富力地产的21位高管中,除李思廉、张力二人之外,各自家族成员也均有分布,且几乎对等。比如,现任公司非执行董事的李海伦,系李思廉之胞姐,而另一位非执行董事张琳,则是张力的姐姐,也是富力公子张量的姑母,现年69岁,6年前,她还出任力量矿业能源的非执行董事。力量矿业,由富力地产总裁张力创办,2012年在香港上市;上市后,张力已将其控股权转让予儿子张量,时年30岁的张量,变成“力量矿业”实际控制人。

地产泡沫崩裂前创办富力地产 双首长稳江山,咸鱼翻身进千亿军团

“富力公子”张量

“富力公子”张量,与万达公子王思聪、潘石屹公子潘瑞、商业巨富之子王烁,并称“新京城四少”。作为张力家族二代,张量虽未实质进入合伙企业“富力地产”的经营管理,可在投资、地产、互联网+等领域已是小有名气。

张量是黑洞投资创始人之一,黑洞投资创立于2014年,是一家专注于天使投资、风险投资、股权投资、并购等领域的投资机构,与万达公子王思聪的“普思投资”颇为相似。

张量是个80后,生于1981年,曾留学于加拿大西蒙弗雷泽大学。目前,张量创办、控制或者参与投资的公司数十家,比较有名的有黑洞投资、实地集团、普及中国等。其中,实地地产的法人为张量的大伯父张小林,据媒体披露,一份信托资料称,实地地产的控股股东是张力之子张量。实地地产,原名“恒量建设”,创办之初,张量即为公司董事,因其高管多出自富力地产,外界也将其视为“富力系”公司。

“上阵父子兵”,作为“富二代”, 张量与王思聪等一样,均表现为在创业中接班、传承,喜欢玩跨界、互联网、金融投资等多元化领域,即便以“创二代”面目呈现,也均无法抹掉父辈身后加持的痕迹。以张量为例,其“自主”创业的轨迹,多是摆脱不了“富力地产关联公司”的影子。

当下,制造业如掉“冰窟”,过去地产开发所依赖的运作方式也难以为继,确实也到了结构性变革的“因时而变”的时刻,尤其是在“房住不炒”新阶段,地产“富二代”玩金融、玩跨界,从某种程度而言,也是自身企业的转型变革需要,当然,这与“富二代”成长背景以及择业喜好有关。

地产泡沫崩裂前创办富力地产 双首长稳江山,咸鱼翻身进千亿军团

富力地产陈志濠

今年3月19日的富力地产业绩会后,富力地产董事长助理陈志濠接受媒体采访,称今年将是富力业绩“爆发年”, 集团对今年的销售“内定”了一个1500亿到1600亿的目标上线。

富力系企业,带有明显的家族化色彩,二位合伙创始人、领导人的家族成员,均多在企业集群中任职,且横跨二代。很多人关心,若张力将儿子张量作为接班人培养,那李思廉这儿,谁可能是他的接班人呢,否则未来“双首长机制”如何成型?

地产泡沫崩裂前创办富力地产 双首长稳江山,咸鱼翻身进千亿军团

富力地产集团董事长助理陈志濠

多年以来,作为富力地产董事长助理的陈志濠,常常与李思廉一同出席在公共场合,而据“时代财经”披露,“外界所不太知道的是,陈志豪还有一个特殊身份——李思廉的侄子以及未来富力地产的潜在接班人。”陈志濠,除任职富力地产集团董事长助理之外,还兼任互联网事业部总经理等职。

谁言“一山难容二虎”?未来富力二代,在“富力双雄”基础上,或将再次上演“双首长”的剧情,甚至将可能成为中国式合伙人的典范案例,对家族企业传承有借鉴意义。

一波说 •传承在中国(4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