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古鄗趣事(四)成语故事“窃符救赵”与鄗城的联系

信陵君魏无忌,与春申君黄歇、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并称为“战国四公子”,信陵君,是战国时期魏国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魏昭王少子、魏安釐王的异母弟。公元前276年,被封于信陵,所以后世皆称其为“信陵君”。

公元前260年,在那场著名的秦赵长平之战中,赵国中了秦的反间计,任命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为主将,40万大军被秦国坑杀活埋。三年过,也就是公元前257年,秦国意欲吞并赵国,便将赵国的都城邯郸围困起来。赵国危在旦夕,求救于魏国。信陵君以唇亡齿寒的道理说服魏王,请求魏王救援赵国。魏王派了10万大军救赵,走到半路,魏王因惧怕秦国,犹豫不决。无奈之下,信陵君只好转请亦是赵国人氏的魏王宠妃如姬盗取了兵权虎符,从而得以解救了赵国危难。

信陵君担心魏王向他问罪,不敢回国,将兵符和军队交给魏国的将军带回去,自己和门客们都留在赵国。魏王得知魏军大获全胜,顺利返回后,赦免了如姬等窃符等人。信陵君名下的封邑和俸禄,只是不准迎接信陵君回国。

古鄗趣事(四)成语故事“窃符救赵”与鄗城的联系

虎符


十年后,秦王又派兵攻打魏国。魏军屡战屡败,如姬请求魏王派人带着相印和黄金,去赵国召回信陵君。信陵君率领十万赵国大军,并且联合燕、韩、楚三国共同出兵,将秦军击退。

后来,信陵君托病告老还乡。没过几年,信陵君得病而死。据说其门客自刎相随的有上百余人,足见信陵君还是深得门客们的厚爱的。

这是完整的“虎符救赵”的故事,那信陵君在赵国这十年是怎么过的?又在哪里生活的?

赵孝成王感激信陵君魏无忌窃符救赵的义举,把鄗(今河北柏乡县北)封赏给魏无忌作汤沐邑。汤沐邑,是贵族等受封者收取赋税的私邑,也就是封地。换句话说就是信陵君在鄗城生活了十年,在鄗城生活的十年留下了探访“毛薛公”的故事。

魏国公子听说赵国有两个隐士,一个是毛公,隐藏于博徒之中;另一个是薛公,隐藏于卖浆之家。信陵君想要拜见二人,可二人却躲起来不肯见面。公子打听到二人的住所,就亲自步行与二人会面,与两人交游,相聚甚欢。

四君子的另外一个平原君听说此事,对夫人,也就是信陵君的姐姐说道 “当初我听说公子天下无双,现在他居然与博徒卖浆者一起交往,看来公子不过是徒有虚名而已。”夫人告诉了弟弟。信陵君对姐姐说道:“当初我听说平原君贤能,因此我接到求救信,宁愿背叛魏王,窃取兵符,杀死晋鄙,夺取兵权,率兵来救赵,就是为了平原君。如今看来平原君养士,不过是显示豪举罢了,并不是真正求取贤才。我在大梁的时候,就听说这两人贤能,因此到赵国以后,常常担心不能见到他们,如今能够有幸交游,还总担心他们心中不乐意,担心我有所怠慢。平原君居然羞以与他们往来,平原君才真正徒有虚名,不值得交往。”

信陵君收拾行装准备离去,夫人把公子的话转给了平原君。平原君赶紧致歉并竭力挽留,信陵君方才留了下来。平原君的门下听说此事,纷纷改换门庭,投奔信陵君。

古鄗城人毛公、薛公的功劳就是去劝公子:“你之所以为赵国所重视,闻名于诸侯,是因为你背后有魏国。如今魏国遭受秦国进攻,情况危急,一旦秦国攻破大梁,魏国灭亡,你将有何面目立于天下?”话音未落,信陵君马上吩咐准备车驾,驰援魏国。魏国危机暂时缓和。

古鄗趣事(四)成语故事“窃符救赵”与鄗城的联系

李白诗歌


毛公和薛公虽算不上贤才大德,他们隐藏于博徒卖浆者中,如果不是信陵君这个伯乐,他们也没有机会展现自己的,唐·李白《博平郑太守自庐山千里相寻入江夏北市门见访却之武陵立马赠别》诗:“邯郸能屈节,访博从毛薛。”“从毛薛”,就出自信陵君这个典故,比喻屈尊访贤尊贤。

我们的古鄗城做过“四公子”之一的信陵君的汤沐邑,在这里发生了很多事,还有待于发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