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3 李志林:大盘向上动力不足,捕捉个股轮动机会

李志林:大盘向上动力不足,捕捉个股轮动机会

04.13李志林—忠言周评:大盘向上动力不足,捕捉个股轮动机会

尽管国家领导人在博鳌会上,宣布了中国改革开放10项新举措,大盘出现3连涨;尽管美、欧、日、港股市均连续出现强劲反弹,尽管市场上“大盘蓝筹股将卷土重来”的舆论不绝于耳,但本周四、周五,A股却连续2天跳水,失守五周均线,重回空头市场。

此为何故?我(公众号:李志林)认为,是大盘缺乏整体向上的动力所致。

1、新央行行长在宣布11项金融开放的同时,也发出了货币收紧的信号。

4月11日,新央行行长易纲在出席博鳌亚洲论坛上,一口气公布了11项将在今年落地的进一步金融开放措施,并明确给出落地时间表:其中6项大部分要在6月末完成,5项则在年底前推出。与股市关系较大的主要有:

(1)、取消银行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内外资一视同仁;允许外国银行在我国境内同时设立分行和子行;

(2)、将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货公司、人身险公司的外资持股比例上限放宽至51%,三年后不再设限;

(3)、不再要求合资证券公司境内股东至少有一家是证券公司;

(4)、为进一步完善内地与香港两地股票市场互联互通机制,从5月1日起把互联互通每日额度扩大四倍,即沪股通及深股通每日额度从130亿调整为520亿元人民币,港股通每日额度从105亿调整为420亿元人民币。沪伦通拟年内成行。

以上这些金融开放的举措,力度可谓前所未有,是中国资本市场的长期利好。

但是,市场敏感的机构和投资者,则更关注易纲关于货币政策的新提法:“我们已经做好迎接货币政策收紧的准备”,“现在主要的央行都开始收紧利率,开始退出扩张,进行缩表,我国也准备好了进行这样的改变。”

在长期听惯了审慎、文件的货币政策基调后,如今冒出了“做好准备迎接货币政策收紧”这样的新说法,再次牵动市场敏感的神经:是否暗示中国有可能加息?

事实上,美联储从2015年底至今的6次加息,几乎每次都会伴随“中国央行是否跟随加息”的猜测,但我国的政策利率始终没有变动,而是以调整市场利率的方式代替。就在3月22日,美联储进行2018年第一次加息25个基点后,我国央行小幅上调了逆回购利率5个基点。此前,在2017年3月和12月美联储加息时,我国央行也未调整基准利率,而是以小幅上调逆回购和中期借贷便利等利率的方式来替代。

市场普遍预期,当美国强调要加快加息步伐、二季度将再次加息时,中国央行极有可能开启同步加息的周期。

于是,人们定可看到,周四、周五,机构在大盘蓝筹股和白马股中的出货相当坚决,对上证50和沪深300指数的拉高出货动作尤为明显。

2、市场对中美贸易战的不确定性仍心存恐惧。

4月6号,中美双方的贸易舆论战达到了高峰。美国在公布500亿征税商品清单之后,又扔出了加征1000亿的“炸弹”。中方在开出了500亿征税商品清单的强硬回击后,对美国另加的1000亿,也表示,要用综合措施坚决应对、奉陪到底。

之后,特朗普先是用推特与中国领导人套近乎,并自说自话:“中美将达成知识产权协议”,以误导美国股市投资者,似乎中美正在进行谈判,导致美股强劲反弹。但中方发出明确告示:“中美经贸人员至今没有进行任何层级的谈判”。周二中国领导人退出10项改革开放新举措后,周四夜,特朗普又称“中美之间不是贸易战,而是贸易谈判”,并提出了让中美两国规避关税冲突的建议,说“如果中国愿意进一步向美国产品开放市场,两国就有能力免打贸易战”。

明明是美国抡起了3轮贸易战的大棒,却不承认是打贸易战,又对中方设置了“进一步向美国产品开放市场”的条件,便可免打贸易战。可谓软硬兼施、自相矛盾,但事实却是:美方至今没有提出开展贸易谈判。

现在,离美国设定的60天征收关税评议时间(截止日6月6日),尚有50多天时间。尽管人们对中美贸易摩擦最终能妥善解决,抱有良好的预期。但是,期间,中美双方是否进行谈判?美方的诚意如何?是否搞霸凌式态度来谈判?是否双方共同协商、互相让步,最后达成妥协?这些都是未知数。

在上述不确定性得到化解变成确定性之前,定将是曲折弯弯、颇多反复,还会有激烈的舆论较量。这便会妨碍机构和广大投资者对大盘的整体推进,尤其是人们不敢对大盘蓝筹股贸然发起进攻。

3、叙利亚的美俄冲突牵动着股市的神经。

明明在叙利亚东古塔地区的战斗已经结束,俄叙联军取得了胜利。按理说,即将取得胜利的一方是没有任何理由再用化学武器针对平民的。

但是,在没有取得叙利亚政府军动用化学武器的确切证据,联合国调查组还没有进行调查取证前,美国仅凭一段来路不明的60个妇女儿童有受化武袭击病症的视频,却拿不出反对派武装人员受袭击的视频,就断言是叙政府军所为,决定要对叙利亚进行打击。显然背后有着政治意图。

由于受叙利亚政府邀请的俄罗斯军方对美发出强硬的警告,因此一旦美股动武,很可能引发美俄两个大国的军事冲突,势态难控。

这两天股市的大幅走低,显然与此事件直接相关。

4A

股纳入MSCI后,也难确定大盘能否整体上攻。

诚然,6月1日A股纳入MSCI指数后,外资将购入200亿美元(1250亿人民币)额度的A股筹码,其中大多数是上证50和沪深300的成分股。许多人因此而对大盘股和大盘指数的上扬,抱有极大的期待。

但是,我认为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

第一,6月1日外资可以配置A股,但没有规定购买的截止日,外资也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会尽可能买低。

第二,1月底2月上旬大盘11连阳加七连阳,放量拉高和随后的放量暴跌,总成交量达到7万亿,从盘面看,至少有2万亿巨资。在市场对大盘股一片看好时,从大盘股和白马股的顶部区域出逃。靠着加入MSCI指数后1000多亿新增资金,能否去化解巨量头部?

第三,目前大盘位置离顶部区仅跌了10%左右,还属于下跌休息去,新的机构不会轻易去高位接盘。

第四,大盘股中的成交量大幅萎缩。自2月上旬暴跌以来,上证50的日成交量,由去年的1000多亿,萎缩到200多亿;由去年是创业板日成交量的4倍,变成了如今只有创业板日成交量的是1/4。这表明,上证50不再是国家队和机构重点运作的目标,尤其是私募基金已经转提到中小盘新兴产业股中去了。

这样,上证50大盘股,早已失去了去年的一骑绝尘的领证角色,这势必造成沪深300

和上证指数的弱势,最多只能担当为大盘搭台的角色。当然,由于其估值较低,担任搭台角色,应该还是称职的。

鉴于从2016年以来,大盘在3200点平台和3100点平台上,恰巧都是收盘了122天,即各有半年,因此,大盘在3100点—3200点区间,反复震荡整理是有可能的。

5、未来A股的机会主要在个股的轮动。

如上所述,后市大盘股和大盘指数没有大机会,但不等于个股也没有大机会。据相当多的投资者反映,今年春节后的短短7周,他们主要运作新经济的中小盘股,收益已经超过去年上证50、沪深300和上证指数全年的涨幅。

这就告诉人们:市场风水轮流转。去年是以“大”为美,今年是以“中小”为美;去年是以传统产业的白马股为美,今年是以新经济股为美;去年是以集中持股为美,今年是分散持股是为美;去年是以一路持股不动为美,今年是波段操作、个股轮动为美。

这是由不同类个股的空间位置的巨大反差,政策导向和市场的舆论导向的变化,机构资金的分化所导致的。

未来哪些个股会有较多机会呢?我以为——

一是,精选创蓝筹中的绩优高成长股。最好是上市3—5年以上,无大小非减持之忧,业绩增长40%以上,估值在30—40倍市盈率。

二是,重点发掘生物科技、云计算、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四大新兴产业的优质股。无论是中小创,还是沪深主板,都可深入发掘。

三是,纳入MSCI成分股的二线蓝筹股。但必须是:估值在20倍市盈率以下,去年没有大涨,业绩大幅增长,行业景气的股。

四是,受惠于国家领导人在博鳌会10项改革开放新举措的股。如上海自由贸易港、中国上海国际进口博览会、外资来华设立银行、保险、信托、证券。这3项新政,都集中利好上海本地股,在今年内必有大涨的机会。

五是,其他重大题材概念股。如军工、粤港澳、特斯拉(中美贸易摩擦和解后)、国资改革和并购重组、独角兽,以及新兴产业的次新股等等。

六是,当其他类股都涨告一段后,大盘股和白马股也会有补涨轮动的机会。

兴许在今年不确定性事件特别多、大盘指数频繁波动难有大作为的世道,投资者在个股中的盈利机会反而更多,能够享受到真正的慢牛世道的欢心和乐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