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4 保芳原來是這樣的人

保芳原來是這樣的人

使命、雄心、情懷

文|雲酒團隊

5月23日,貴州茅臺2017年年度股東大會在茅臺國際大酒店召開,會議結束後,茅臺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茅臺酒股份公司董事長李保芳被熱情的投資者們團團圍住,請其簽名、合影留念。

自2015年8月來到茅臺,李保芳的“人氣”便居高不下,“金句”、“段子”不時引發刷屏,而他對茅臺經營、管理的思維舉措,更是含金量十足,備受關注。睿智與風趣,務實與魄力,這些都成為外界貼在李保芳身上的“標籤”。

2018年5月10日,李保芳出任茅臺集團董事長一職,他的風格、視野、格局,對茅臺接下來的發展,勢必產生更深層次的影響。當我們把注意力從此次股東大會延展開來,會逐漸發現,李保芳其人,還有更多獨一無二的東西。

而這些,對於茅臺乃至酒業的未來,都是十分關鍵的變量因素。

“第十二個文化”

多出來的是視野距離

此前,茅臺將企業文化精髓概括為“十一個文化”,在2017年年度股東大會上,李保芳首次提出了“十二個文化”——在原有基礎上增加了“長征文化”。

考慮到“十一個文化”在茅臺內部的份量之重,長期是茅臺開展內外工作的依據和主旨,李保芳在出任董事長後所做的這一調整,意義之重大也就不言而喻了。

之前的“十一個文化”分別是:歷史文化、紅色文化、質量文化、健康文化、誠信文化、融合文化、生態文化、創新文化、營銷文化、責任文化、品鑑文化。不難看出,這些都是茅臺在長期發展中積累下來的重要文化價值,每一種文化都具有鮮明的茅臺特色。

與前者們不同的是,長征文化並非茅臺所特有,其本質上是一種民族精神,代表著堅忍不拔、自強不息、勇往直前等品格,乃至於在全世界範圍,長征文化也是被認可和尊重的精神價值。

將長征文化豐富到企業文化內核中,更像是茅臺與新時代發展需求的一種結合創舉。

2017年,茅臺已經登頂世界烈酒市值第一,根據規劃,茅臺集團在今年很可能實現900億收入,並在明年向千億目標發起衝刺。那麼在千億目標實現後,茅臺再往哪裡走?茅臺的新徵途指向何方?這個問題此前一直沒有明確的答案。

李保芳所提出的長征文化,便包含著茅臺所需要的這個答案。

正如在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80週年大會上,主席說,長征永遠在路上,“一個不記得來路的民族,是沒有出路的民族。不論我們的事業發展到哪一步,不論我們取得了多大成就,我們都要大力弘揚偉大長征精神,在新的長征路上繼續奮勇前進。”

這無疑是推動茅臺下一階段發展最有力的精神文化背書。

如果說之前的“十一個文化”,是站位在企業和市場層面,解決了茅臺的千億發展,那麼“第十二個文化”——長征文化,則是以更高遠的站位,以政治戰略眼光看企業發展的核心問題,解決茅臺在千億之後的持久發展。

不同的站位與眼光,這正是李保芳的特別之處。

高於企業思維

進入酒行業兩年多,李保芳顯得如此不同,這或許在他的履歷中早有徵兆。

在到茅臺任職之前,李保芳是貴州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黨組書記,而在更早之前,他曾擔任貴州六盤水市常務副市長,這樣的工作經歷,決定了李保芳的思維方式與絕大多數酒界企業家不同,或者說,他的思維絕不侷限於企業思維。

幾天前,CCTV“國家品牌計劃”走進茅臺,雲南白藥集團黨委書記王錦就現代科技與傳統繼承的協調問題,專門向李保芳提問,李保芳的回答是:“我們不怕工藝和包裝落後,先讓員工有飯吃。“

茅臺在包裝環節約有一千名員工,人均年收入超過15萬。李保芳表示,從技術進步的角度,茅臺已經能實現無人包裝車間,但是讓這些員工失去收入,把他們推向社會,“茅臺負不起這個責任”。

在這次對話中,李保芳還透露了一個關於赤水河生態保護的超前想法。赤水河發源地在雲南鎮雄,當地煤炭資源豐富,但為保護赤水河而限制煤炭開發,“茅臺不能忘記源頭人民做出的特殊貢獻。最近我們準備到鎮雄去,看看在當地脫貧方面怎樣助一臂之力。”

這種思維的寬度與縱深,是李保芳在酒業的又一特殊之處。責任為先,寧可放棄一部分效率成本優勢,這是李保芳對企業最核心競爭力的理解把握;將企業的環保功課與扶貧結合在一起,甚至走出本省做工作,實現地區經濟發展、茅臺生態資源、貴州旅遊資源的多方共贏,並贏得“青山綠水”的多重紅利。這些都顯示了李保芳跳出企業看企業、高於企業做企業的特點。

在2017年年度股東大會上,李保芳說,白酒的好日子剛剛開始。結合過往來看,這個“好日子”也代表了李保芳對茅臺發展的一種更廣義理解。

來到茅臺之後,李保芳便帶隊在五糧液、瀘州老窖、汾酒、郎酒、古井、西鳳等名酒企業開始了一連串走動,在業內掀起了一股“串門熱”,各大名酒企業除了互訪走動,也形成了多個實質性的合作行動成果,酒業競合進入到新的階段和格局。幾天前,李保芳還透露赴洋河交流,以及對青花郎“中國兩大醬香白酒之一”的廣告予以肯定。

李保芳特別希望行業的“好日子”儘早到來,併為之不遺餘力,不惜付出,也毫無“老大”的姿態架子。這裡除了開放的胸懷使然,如果用高於單一企業的思維考慮,在行業具有較大領先優勢的茅臺,必然也是行業“好日子”的最大受益者。酒業整體越好,對茅臺發展越有利,追趕者的反超難度也就越大。

帶動行業持續向好,是對茅臺十分有利的發展和競爭策略,在這一點上,想必李保芳早已洞若觀火。

茅臺的未來

李保芳生於1958年,今年60歲,按照慣例,留給他執掌茅臺的時間,可能只有三年。

但李保芳的作為,卻完全不像只幹三年、只想三年的樣子,恰恰相反,關於三年之後的事情,他說得非常多。

茅臺的產能問題在本次股東大會上仍然是焦點,與之前發佈的信息一樣,未來幾年,茅臺酒產能將達到5.6萬千升規模,而茅臺醬香酒的未來銷量會與茅臺酒持平。對於這種產能規劃,李保芳曾表示,可能10年內都不會再擴產了。

李保芳在股東大會上表示,茅臺的生命週期有上百年、上千年,只要做好兩件事,茅臺就能越來越好,一是堅守工藝,代代傳承;二是堅持質量,“我們只要視質量為生命,就不但能做大做強做優,還能做久。”

基於這種判斷,李保芳在出任集團董事長後的較短時間裡,對質量工作投入大量精力,如成立“工藝技術公關小組”,季克良、呂雲懷等老領導都被請“出山”加入其中。由此可見李保芳對工藝、質量保障長久發展的意識之強烈。

在今年3月的全國糖酒會上,茅臺王子酒“戊戌狗年”上市,李保芳現場要求,生肖酒的銷售要提前做計劃,一方面是每年生肖酒都要為將來的“十二生肖套裝”預留部分產品,一方面要為下個生肖循環提前設計包裝,“至少準備三輪生肖循環的設計方案,可以持續到本世紀中葉,到2050年以後。”

這又是李保芳的一大特點,無論宏觀戰略,還是具體細節,他更著眼未來。這意味著接下來的幾年內,很可能是茅臺構築長期發展框架與基礎的關鍵期,是邁向更高舞臺的起航期。對於李保芳,這是使命、雄心,也是情懷。

關於保芳,你怎麼看?文末留言等你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