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0 中国乳腺癌增速全球第一,我们离乳腺癌有多近?

中国乳腺癌增速全球第一,我们离乳腺癌有多近?

本文来源:广州互联网医院(gzhlwyy),这里有科普知识 / 预约挂号 / 寻医问诊

乳腺癌近10~20年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尤其在北上广地区,比例是50/10万。

美国白种女性一生乳腺癌发病率为13.1%,而亚洲女性乳腺癌发病率为4~7%,尽管欧美国家乳腺癌发病率高,但是死亡率却很低,美国乳腺癌平均5年生存率90%,我国只有73.1%。

按道理来说应该是发病率越高,死亡率越高,生存率越低,我们看到这里是反的,大家可能觉得那是因为医疗技术的问题,其实,现在乳腺癌的诊治全世界都有规范的指南。

这个关系要从我国乳腺癌的特点说起,我国乳腺癌发病年龄早,高峰年龄45~55岁,比西方早10岁。其中年轻患者相对较多,35岁以下约占15%。就诊病期又晚,以北京为例,首诊1期患者只有32%,2期占52%,3期和4期分别13%和2%。而西方1期患者比例超过 50%,大多数患者都能早发现早治疗。这就造成了我国乳腺癌发病率没有西方发病率高,死亡率却高于西方。

接下来我们看看哪些人容易得乳腺癌?

乳腺癌高危 = 基因突变 + 家族史

自己携带BRCA1基因(72% )、 BRCA2 基因(69%)

具有血缘关系的亲属中有 BRCA1 / BRCA2 基因突变的携带者

直系亲属中有乳腺癌患者

卵巢上皮癌、输卵管癌、原发性腹膜癌患者

家族中有男性乳腺癌患者

既往有乳腺导管或小叶中重度不典型增生或小叶原位癌患者

既往行胸部放疗者

我们说了乳腺癌的现状和风险因素,那我们要怎么发现?

提到自检时我也在犹豫,原因有两个,一个是现在的指南表明乳腺自检不能降低乳腺癌的检出率和死亡率,反而由于过度检查,很容易错将正常乳腺和孤立性结节误认为是乳腺癌(假阳性),导致恐慌甚至过度手术。还有一个,如果现在在这里说了,大家回去做了,然后产生各种各样的疑问,反倒心里不安。不如我给大家说说简单粗暴的。

我们正常的乳腺组织柔软疏松,手感就像你的嘴唇。软软的,滑滑的。如果摸起来像鼻头的感觉,有点韧但很有弹性,可能是小叶增生,如果摸起来像额头,硬硬的,而且不易推动,这个时候要注意了。

还有下面这些可以观察到的症状:

不明液体:乳汁、水、脓或者血性液体;

包块:形态不规则,摸着有点硬,不痛;

小酒窝:皮肤出现凹陷;

异常:乳头偏位、回缩、内陷,双侧不对称

自检并不能取代仪器筛查方法,只是希望大家要多重视自己的乳房,发现异常尽早到医院就诊。

如果你是我们刚才提到的乳腺癌高危人群,就需要提前(20岁开始),多频次(1年1次或更频繁),多设备(彩超、钼靶X线、MR)进行筛查,以确保乳腺癌及时检出。

如果你不属于乳腺癌非高危人群,在40岁后,就要开始常规筛查了,首选手法检查+钼靶X线,如果是亚洲女性,乳腺比较致密,建议联合B超。每 1~2 年进行一次,持续进行到 75 岁为止。

如果你足够关爱自己的乳房,从25岁开始每1~3年进行一次临床查体,可以结合B超,有可疑情况选择钼靶X线。

乳房最喜欢的生活方式

1饮食

菜花、卷心菜、大白菜等十字花科蔬菜不但可以降解女性体内活性雌激素,而且还可阻止活性雌激素对正常乳房细胞的刺激。多吃豆腐、豆浆等富含植物类雌激素的豆制品可以增加体内雌激素,起到抗癌作用。少吃煎炸食物、加工肉制品(比如香肠、火腿、腊肉、培根等),少喝酒。

2内衣

有多少女性穿着合适的内衣?

连 1/4 都不到

超过85%女性穿着错误的罩杯尺寸,这样可能会导致对乳房的支撑不足,引发一系列的毛病,包括:不良体态、脖子和背部疼痛,甚至影响手部和肩部的神经。

选择尺寸合适的文胸,乳房与文胸间的距离,最好能容纳1~2个手指。

平时穿文胸的尺寸应以中间一个钩子扣上为准,因为月经期前后易出现乳腺增生,乳房尺寸可能大一些,这时可能需要用最外面一个钩子。

选择较宽的肩带可以减轻肩部的压强,提高舒适度。

3情绪

有专家认为,乳房是情绪的“靶向器官”,即情绪的好坏,会明确反映在乳腺上。平时不要过分压抑情感,你快乐了,乳房才健康。

如果你有乳腺方面的困惑,这里给大家推荐对乳腺疾病有丰富经验的吕荣钊医生。

中国乳腺癌增速全球第一,我们离乳腺癌有多近?

吕荣钊

主治医生

擅长:乳腺疾病的全程管理,乳腺癌的诊断和综合手术,乳腺肿物的微创活检切除。

中国乳腺癌增速全球第一,我们离乳腺癌有多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