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8 疯了!西安到河南抢人了!釜底抽薪四面楚歌,郑州该如何突围?

最近,西安因为“抢人”成了网红,最高单日落户超8000人,三天净流入1.5万人,今年前三个月共有23.2万人落户西安,是去年同期的12倍,接近2017年的全年落户总人数。

更令人吃惊的是,西安将这双“抢人”大手伸向了邻省河南,派出精兵强干进入河南高校宣传落户政策!

以下为刊发于“澎湃新闻”的报道:

疯了!西安到河南抢人了!釜底抽薪四面楚歌,郑州该如何突围?

疯了!西安到河南抢人了!釜底抽薪四面楚歌,郑州该如何突围?

疯了!西安到河南抢人了!釜底抽薪四面楚歌,郑州该如何突围?

疯了!西安到河南抢人了!釜底抽薪四面楚歌,郑州该如何突围?

4月2日,针对河南洛阳大型国有企业和高校众多的特点,西安市未央分局户政大队、未央宫派出所、新府路派出所等六名工作人员驱车前往洛阳三门峡等地,专项开展"招才引智"暨西安户籍新政宣传工作。

分别进入国家重点企业洛阳轴承厂、华阴市电厂等2家企业,河南重点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洛阳理工大学、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等3所高校以及华阴市罗敷镇镇政府,向千余名企业员工、高校师生、政府干部以及沿途群众宣传了西安最优户籍新政。

西安内外夹击,同时对本省内高校也不遗余力的宣传落户政策。直接以西安市的名义致信在校大学生,言辞还是相当恳切的

疯了!西安到河南抢人了!釜底抽薪四面楚歌,郑州该如何突围?

本次西安出台的被称作“史上最宽松户籍政策”的举措,是“三放四降”政策的一部分(“三放”指放开普通大中专院校毕业生的落户限制、放宽设立单位集体户口条件、放宽对“用人单位”的概念界定;“四降”是降低技能人才落户条件、降低投资纳税落户条件、降低买房入户条件、降低长期在西安市区就业并具有合法固定住所人员的社保缴费年限)。

具体政策如下:

1、促进就业方面。有求职补贴、就业见习补贴、社保补贴、技能培训补贴等一系列优惠政策。

2、鼓励创业方面。除了提供免费的创业培训和创业实训外,还有信用额度50万的大学生创业政府贴息贷款、奖励额度的10万的创业大赛以及5—20万的项目资助。

3、荣誉激励方面。设立“西安英才奖”,最高给予150万元奖励。

4、安居保障方面。博士可申请三年每月1000元的租房补贴,大学生全部纳入公租房保障范围,优先予以保障。

5、户籍迁入方面。只需网上提供身份信息和学历证书,实行“零跑路”落户。

6、生活保障方面。博士享受5年10万元的安家补贴,并对ABCD类人才实行“绿卡通”,在医疗、子女就学等方面“一卡在手,处处绿灯”。

4月初,西安已新增落户23272人,其中学历落户15400,占比66.2%。西安又提出给予大学毕业生住房租住支持,新毕业大学生安居试点套数不少于12000套。“全国在校大学生仅凭学生证和身份证可在线落户西安”的新政策推出当天,西安共迁入落户人口8050人,突破此前最高纪录。其中研究生以上学历176人,本科学历3139人,大专学历1258人,中专、技校学历505人,人才引进367人。

“抢人”,就是要抢占人才的高地,抢到发展的主动权。在这一点上,郑州似乎落在了下风。

按照最新版《郑州城市总体规划》,至2020年,郑州市域总人口1245万人,城镇人口1025万人,城镇化水平82%左右。中心城区城市人口610万人。其中,主城区470万人,航空城140万人。

根据郑州市统计局发布的《2017年郑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7年郑州人口大数据分析:2017年年末郑州总人口988.1万人,比上年增加15.7万人,同比增长1.6%,

除去2017年郑州市出生人口12.1万,全年净流入人口仅3.6万人。

如果2020年要完成目标,人口差距在257万,在三年内完成人口增加257万,那就意味着2018、2019、2020年三年每年净增85.6万人。按照如今的人口增长趋势,道阻且长。

疯了!西安到河南抢人了!釜底抽薪四面楚歌,郑州该如何突围?

可以看到,郑州人口虽然在不断增长,但是增速已经明显呈现放缓的趋势。

拿郑州来说,这几年房价上涨厉害。为什么呢?提供一个视角:河南城镇化率只有4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正处在城市化加速时期,农村人口加足马力往城里走。往哪些城市走呢?河南18个市,经济最发达就郑州,GDP是第二名洛阳2倍以上。郑州GDP占河南近20%,人口占比只有10%。大量人口流入,是导致房价上涨的基本因素。未来几年年,只有更多人口流入的预期,人口增长,核心区房产数量不变,房价上涨才有了保障。但目前来说,人口流入的预期似乎并不那么乐观。

为了了解在郑州就业大学毕业生情况,笔者曾对郑州部分高校毕业生的流向做了抽样调查。

郑州大学2017届三个文科类毕业班,毕业生人数157人,离开郑州市前往外地工作的人数有74人,占比47%。

河南农业大学今年的一个毕业班,班额68人,离开郑州市前往外地工作的有42人,占比62%。

在抽样调研的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郑州师范学院、郑州航院、河南职业技术学院的包含文理工等学科8个毕业班中,34%的毕业生流向外地。

根据河南省教育厅发布的数据,河南高校毕业生在郑州就业的比重为37%左右。而流出河南的这部分毕业生,前往北京上海广东江苏的比例接近一半。人才流向依旧呈现“孔雀东南飞”的态势。

疯了!西安到河南抢人了!釜底抽薪四面楚歌,郑州该如何突围?

笔者的调研并不是孤证,根据本地权威媒体报道,2017年人才招聘会统计得出,在郑州就业的人数同比减少了59.42%。

在调研中,笔者得出毕业生不愿在郑州就业的几个原因:

1、郑州工资水平低,就业机会少,缺乏核心竞争力。

2、以房价为主的消费水平,郑州高于别的二线城市,生活成本高。

3、郑州缺乏高新尖产业,未形成对人才的吸引力。

4、就业前景不好,缺乏有竞争力的大型企业,不能满足人才发展需求。

5、不看好郑州的发展规划。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公布的2017年省会城市GDP排名,郑州从原来的中部第二已经滑落到中部第三,被长沙强势赶超。西安却由2016年的11位提升至第8位。在投资规模上,郑州也远低于武汉、西安、长沙。

疯了!西安到河南抢人了!釜底抽薪四面楚歌,郑州该如何突围?

郑州如今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人口严重流失,甚至影响到了城市发展!

1、郑州户籍并没有明显的吸引力。除了购房资格,郑州户籍并不能为落户人口带来更多更直接的优惠政策。

2、租赁市场试点,大大削弱本就没有吸引力的郑州户籍的影响力,会导致人才更加凶猛的向一线城市流动,对郑州来说,利空大于利好。

3、郑州需要发动更强势的物理攻击,比如人才保障房试点,学历购房倾斜“零首付”、“垫首付”等措施。

4、调整城市发展规划,形成规模客观的支柱产业,提高城市发展预期和就业前景。西安在“抢人”的同时,也在“抢企业”,各种优惠政策促进大型企业落户。

近年来,郑州房价的突飞猛进与城市经济发展、居民收入水平并不相称,没有实惠的配套措施,已经成为阻碍人口流入的一道屏障。郑州自身的“人才生产能力”与武汉、长沙等中部城市相比,也不具优势,省内人口流动远小于人口省外流动的趋势,一亿人口的基数带来的人口优势,也越来越不明显,相比“人才红利”,郑州对“人口红利”的渴望也成了当务之急。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抢人大战中,郑州已经到了四面楚歌被人釜底抽薪的境地,亟待突围。

郑州!有了梦想,就要努力捍卫!背水一战吧!为了未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