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8 二战缅甸人如此仇视中国飞虎队,只因他们牛到连英国人都不敢管

大名鼎鼎的“飞虎队”,正式名称是“中国空军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由陈纳德将军成立于1941年。近年来,这支美国志愿队的正面光辉形象深入人心,但其同样有着种种违反军纪乃至粗野犯罪的劣迹。尤其是在缅甸作战期间,这些劣迹相当突出。

二战缅甸人如此仇视中国飞虎队,只因他们牛到连英国人都不敢管

(在缅甸的机场里抽烟聊天的“飞虎队”飞行员和地勤人员)

其实早在乘船到缅甸首都仰光的途中,就已经有许多志愿队的人员趁着船只停泊在港口的时间开小差了。这批人参加美国志愿航空队,根本原因只是为了摆脱美国军方的管束而已。首批志愿队成员抵达缅甸的凯道机场,目睹当地恶劣的生活环境,马上有5个人向陈纳德提出辞呈。第三批志愿队进入基地时,已经有15个人离开了“飞虎队”,当时同古城里只剩下85个美国人。在陈纳德看来,无法吃苦的人还是越早离开越好,“飞虎队”只欢迎能够接受真正考验的人留下来。

1942年初的仰光保卫战其间,“飞虎队”的行迹和名声在缅甸当地变得更差。志愿队第一中队的空勤人员当时在仰光享有充足的娱乐活动,不只可以到酒吧寻求酒精的慰藉,而且可以打高尔夫球和有用,另外还能到市中心购买纪念品。在迎来短暂的和平时光之后,在空中勇猛战斗的美国志愿航空队成员,其中一些人此刻却成为了仰光人民心中的“土匪与流氓”。

二战缅甸人如此仇视中国飞虎队,只因他们牛到连英国人都不敢管

(“飞虎队”在缅甸)

因为他们完全不受英军的管制,不断违反军纪。除了不断与英国皇家空军的人发生口角与肢体冲突,这些身上佩戴枪支的美国志愿航空队人员走在大街小巷里,在英国人看来如同不定时炸弹。仰光银色餐厅的侍者曾经因为试图驱赶美国志愿飞行队人员,而遭到对方的掏枪威胁,甚至用子弹射击天花板上的吊灯,让正在二楼消费的客人与妓女饱受惊吓。曾经还有一次,七名美国飞行员因为酗酒过量,无法于第二天早上返回明格拉顿机场接受点名,其中飞行员罗伯特·史密斯甚至还因为晕眩而无法驾驶飞机顺利起飞。

二战缅甸人如此仇视中国飞虎队,只因他们牛到连英国人都不敢管

(“飞虎队”的值班飞行员)

机工长乔治·雷诺德斯驾驶一辆美国志愿航空队的车辆发生意外,遭到缅甸民众的包围。雷诺德斯掏枪射击,打死一名缅甸人,打伤两人。英国警方将他逮捕,但是英国当局需要美国志愿飞行队继续留在仰光战斗,所以对志愿队人员的违法勾当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只将雷诺德斯移交给美国志愿飞行队管训,然后就不再提起这件事。

二战缅甸人如此仇视中国飞虎队,只因他们牛到连英国人都不敢管

(地勤人员在修理“飞虎队”战机)

对于美国志愿航空队的很多地勤人员而言,他们最高兴的活动就是开着卡车和吉普车到仰光码头进行“洗劫”活动。根据参加过该活动的随军牧师保罗·弗莱曼回忆,缅甸码头工人往往会在他们亮出手中的武器之后,乖乖地让他们搬运堆积在码头上的《租借法案》物资。这些物质在运回基地之后,有一些成为志愿飞行队维持战斗力的配给,但更多的却被志愿飞行队的成员拿去中饱私囊,将其转卖到中国的黑市。当时中国的海关人员在中缅边境看到写有“美国志愿队”(AVG)字样的卡车时,大多不会将其拦下,因为车上的美国人每一位都装备着比他们还要先进的枪支。

二战缅甸人如此仇视中国飞虎队,只因他们牛到连英国人都不敢管

(“飞虎队”在缅甸)

日军日益逼近仰光,局势无可挽回,英军和美国志愿飞行队最终都被迫撤离。1942年3月8日,日军第33师团攻入仰光,掳获了19000吨堆积在仰光码头上来不及运往中国的《租借法案》物资(真不如让美国志愿飞行队多“洗劫”走一点)。至此,日本在太平洋战争中的扩张达到极致。而仰光保卫战虽然最后以失败收场,但在盟国媒体的广泛报道下,漆着鲨鱼牙血盆大口的美国志愿飞行队P-40B战机还是名扬世界,“飞虎队”的名声流传至今。参考资料:《飞虎雄风——中国空军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战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