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2 糖尿病市場巨頭諾和諾德:“非常滿意中國業務,但不會專為中國或某地區研發特有藥物”

糖尿病市場巨頭諾和諾德:“非常滿意中國業務,但不會專為中國或某地區研發特有藥物”

中國目前有1.14億糖尿病患者,數量全球最多,但僅有約3000萬得到藥物治療,其中只有12.9%的患者得到了有效的血糖控制。(視覺中國/圖)

中國目前有1.14億糖尿病患者,數量全球最多,但僅有約3000萬得到藥物治療,其中只有12.9%的患者得到了有效的血糖控制。杜邁克認為,攻克糖尿病的挑戰首當其衝的是人們對於疾病的風險認知和管理。

糖尿病領域有一個著名的“半數規律”——全球4.25億糖尿病患者中,有一半人患病而不自知;在已知患有糖尿病的人群中,只有一半選擇及時接受治療;而在接受治療的患者中,只有半數的血糖得到控制。

目前,糖尿病已被國際糖尿病聯盟列為世界五大殺手疾病之一,其導致的併發症,使得每年有約400萬人死亡,超過150萬人失明,50萬人腎衰竭需要透析或腎移植。按照這樣的疾病發展趨勢,到2045年,每9個人中就將有一個患糖尿病。

“半數規律”在中國也不例外。中國目前有1.14億糖尿病患者,數量全球最多,但僅有約3000萬得到藥物治療,其中只有12.9%的患者得到了有效的血糖控制。

在糖尿病領域,丹麥企業諾和諾德一直穩坐頭把交椅。全球4.25億糖尿病患者中,有2600萬正在使用諾和諾德的胰島素。用其全球CEO周賦德(Lars Fruergaard Jørgensen)的話說,這是一家有點“頑固”的公司,90多年來研發產線“單一”,幾乎完全圍繞糖尿病及相關疾病展開。外界將其視為諾和諾德在降糖藥物領域霸主地位的體現。

但周賦德卻嗅出了危機,“糖尿病領域仍存在著太多未被滿足的醫療需求,還有很大的市場潛力有待挖掘。”言下之意,一旦潛力市場被競爭者搶先佔有,諾和諾德的現有地位將會受到很大的威脅。

每年,諾和諾德都會在總部召開一次全球媒體見面會,分享公司戰略、業績和未來發展方面的問題。

2002年就來到北京建立研發中心的丹麥藥企諾和諾德,是最早在中國設立藥品研發機構的跨國藥企之一。近二十年過去,中國成為繼北美之後諾和諾德的第二大市場,2017年的年增長率達到6%。

“我非常滿意中國市場的業務規模。”當地時間2018年5月15日,諾和諾德國際運營部執行副總裁杜邁克(Mike Doustdar)對南方週末記者說,但就中國的糖尿病問題來說,“前景光明,但挑戰多多。”

被忽視的糖尿病

“首當其衝的是人們對於疾病的風險認知和管理。”杜邁克直言不諱,對疾病不重視、患者教育水平低,都極大地影響了人們獲取糖尿病信息和管理疾病的能力。

糖尿病被稱為“沉默的疾病”,不僅在中國,全球範圍內都需要更多的疾病教育,包括疾病認知、患者教育、醫生教育、數字化教育等多個方面。杜邁克解釋,這也是為什麼諾和諾德在中國擁有數以千計的醫藥代表,他們的工作就是更好地支持醫護人員。

“我們的目標是到2022年,中國得到藥物治療的糖尿病患者數量翻番,達到6000萬。”杜邁克坦言,這一目標極具挑戰性,但也是努力的方向。

診斷治療只是開始,作為一種慢性疾病,糖尿病更需要家庭醫生或全科醫生實施全程連續的管理。

杜邁克也注意到了中國因為地域遼闊、經濟發展不平衡而帶來的挑戰——北上廣等大城市的醫院人滿為患,三四線城市的基層醫院患者寥寥。在他看來,如果基層醫護人員擁有良好的專業素養,糖尿病患者完全不必湧入大醫院尋求更好的診療和自我管理方案。

杜邁克介紹,2014年11月,諾和諾德全球項目“城市改變糖尿病”啟動,天津和上海成為首批參與此項目的亞洲城市。

在天津,諾和諾德與當地衛生部門合作,為每家基層醫療機構培訓1-2名全科醫生,幫助提高糖尿病的認知和管理。截至2016年底,共300名全科醫生受到培訓。

搶灘中國市場

在與南方週末記者的交流中,杜邁克多次談及“健康中國2030”規劃,這也是諾和諾德看好中國市場的原因之一。

杜邁克說,在和一些國家政府的接觸中,對方會覺得未來就是現在的樣子,或只考慮下一個任期的規劃,但“中國考慮得更長遠”。因此,諾和諾德在考慮中國市場的時候,也會考慮未來10年或20年能為患者帶來怎樣的改變。

“如果說要對中國市場的業務做出什麼改變,那就是進一步擴大業務量。”杜邁克說。

2018年3月,新一代超長效基礎胰島素類似物德谷胰島素注射夜(中文商品名諾和達)在中國上市。這是近十年來,原食藥監總局審批上市的唯一一款長效基礎胰島素類似物。杜邁克期待,諾和達能進入國家醫保目錄,讓更多的患者得到醫保支付。

“事實上,諾和諾德目前全球新產品的研發,都會在中國同步啟動。”諾和諾德中國醫藥部副總裁張克洲曾在接受南方週末記者採訪時表示,在全球計劃中,中國市場的重要性已經提到最高,中國研發計劃幾乎與美國、日本、歐洲同步進行。

但此前,基於國內藥物註冊審批的問題,很多創新藥惠及中國市場相對滯後。不過,杜邁克欣喜地注意到了變化,“中國的新藥審批正在不斷提速,讓更多的創新藥物能儘快上市。”

因為臨床效果明顯,德谷胰島素在原食藥監總局的藥品審批過程中,就被納入新藥上市申請優先審評程序,僅用25個月就走完了在中國臨床上市的整個過程。

儘管中國市場是他們非常看好且極具潛力的地區,但杜邁克向南方週末記者強調,諾和諾德的藥物研發是全球性的,並不會專為中國或某一地區研發特有的藥物。

諾和諾德下一步在中國市場的產品佈局,一個重點是預混胰島素(注:短效製劑和中效製劑進行不同比例的混合,產生作用時間介於兩者之間的預混胰島素)。杜邁克希望,德谷胰島素和門冬胰島素的預混合劑能儘快在中國上市。

作為一種影響終生的疾病,2型糖尿病急需更多有效的治療和控制手段。因此,GLP-1是另一大布局重點。2017年12月,新藥索馬魯肽(商品名為Ozempic)被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批准上市。在臨床上,該藥物有望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同時,維持較低的低血糖風險,每週皮下注射一次。杜邁克希望在不遠的將來,索馬魯肽也能在中國上市。

糖尿病市场巨头诺和诺德:“非常满意中国业务,但不会专为中国或某地区研发特有药物”

Lars Fruergaard Jørgensen(主辦方供圖/圖)

糖尿病市场巨头诺和诺德:“非常满意中国业务,但不会专为中国或某地区研发特有药物”

Mike Doustdar(主辦方供圖/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