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穷光蛋借百万英镑实现人生逆袭——金钱的马太效应

马克·吐温的《百万英镑》是很著名的一部中篇小说:主人公亨利·亚

穷光蛋借百万英镑实现人生逆袭——金钱的马太效应

当斯,原是证券公司员工,因出海遇难流落到伦敦。忍饥挨饿之时,却遇到了一桩奇事——伦敦的两位富翁兄弟打赌,要把一张无法兑现的百万大钞借给一个诚实而聪明的人,看他在一个月内如何收场

穷光蛋借百万英镑实现人生逆袭——金钱的马太效应

富豪兄弟打赌时,哥哥认为亨利的最终结局是饿死,因为他无法证明这些钱是他自己的,会受到别人的怀疑,连银行都不会让他存钱。弟弟则认为他会过得很好。结果亨利正好被选中。于是兄弟俩把一百万英镑的支票和一封信装在信封里,借给这个贫穷的人后,出国呆了三十天。

亨利刚打开富翁的信封发现里面的百万大钞时,首先想到的是他们一定弄错了,然后跑到富翁家里去归还钞票,但后来当他弄清来龙去脉后,面对着从天而降的钱财,亨利心里更多的是担忧。

迫于生存,亨利无奈怀着忐忑的心情先去解决温饱问题。可他无论去吃饭、购买服装都会因衣衫褴褛遭到人们的白眼。但当他拿出这张钞票时,人们不但向他大献殷勤,甚至连相关的费用都可以减免,因为在他们看来亨利是富豪,而且根本没有人可以给一张百万面值的钞票找零。于是一个个拼命地讨好他,亨利的社会地位也在众口相传中也不断提高。

之后,在支票带来的灯红酒绿中,亨利发现自己因为这笔原不属于自己的钱财而地位提高了,得到了人们的“尊敬”、受到更多人的重视、他的心态也慢慢地随之变化了。与此同时,恐惧也侵蚀着他,尤其夜深人静睡在华丽舒适的旅馆时,总是害怕自己的秘密被别人揭开……

某天,美国公使邀请他参加晚宴,在这个晚宴上,亨利遇到了生命中两个最重要的人,一个是英国姑娘朗汉姆小姐,另一个是美国老朋友赫斯丁。亨利对朗汉姆小姐一见钟情,一冲动就把真实身份和赌约全告诉了她,原以为朗汉姆小姐会失望的,结果人家只当是他的考验。

宴会结束后,老朋友赫斯丁到亨利家里叙旧。他告诉亨利,自己买了一个矿山的销售权,原以为能大发一笔,结果因为找不到资本家给他作宣传,开采权一直卖不出去,快破产了。亨利一听,知道商机送上门来了,立即决定为他担保。矿山采购权被火速抢购一空。

这时中间还插了个小插曲,一位服务员奉英国老绅士的命令和亨利开个玩笑,将支票藏了起来,亨利拿不出钱时,那些平时奉承他的人瞬间翻脸无情。股市也应声大跌,人们都说亨利是骗子,要债的人挤满了整个饭店。好在这个恶作剧及时终止,亨利拿回了支票,矿山股价飙升,他获利甚丰,从负翁真正翻身成为富翁。人们又恢复了对他的尊敬。

穷光蛋借百万英镑实现人生逆袭——金钱的马太效应


这里真得借助郭德纲老师的一句话,“穷人站在十字街头耍十把钢钩,钩不着亲人骨肉,有钱人在深山老林耍刀枪棍棒,打不散无义宾朋。

最后,赌约到期,亨利以一个人生赢家的姿态出现在老绅士家,把100万钞票轻松还了,最后还迎娶了白富美朗汉姆小姐,走上了人生巅峰。

这篇小说的意义就不必再说了,其实不论在什么年代,什么社会,人们都会不自觉地按财富的多少把人分成三六九等。只是我在再次拜读此文后,不由地想起《圣经》里的一个故事:

穷光蛋借百万英镑实现人生逆袭——金钱的马太效应


国王给三个仆人每人一锭银子,让他们出门。三人回来时,第一个人用这锭银子赚了10锭,国王奖给他10座城堡;第二个人用这锭银子赚了5锭,国王奖给他5座城堡;第三个人的那锭银子一直包着末动,国王将他那仅有的一锭银子夺过来赏给了第一个人。国王说: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后来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马太效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