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2 《鬼谷子》捭阖篇第四弹:没有说话的艺术,你真觉得自己能成事?

捭阖者,道之大化,说之变也。必豫审其变化,吉凶大命系焉。口者,心之门户也;心者,神之主也。志意、喜欲、思虑、智谋,皆由门户出入。故关之捭阖,制之以出入。捭之者,开也,言也,阳也;阖之者,闭也,默也,阴也。阴阳其和,终始其义。

故言长生、安乐、富贵、尊荣、显名、爱好、财利、得意、喜欲为“阳”,曰始。故言死亡、忧患、贫贱、苦辱、弃损、亡利、失意、有害、刑戮、诛罚,为“阴”,曰终。诸言法阳之类者,皆曰始,言善以始其事;诸言法阴之类者,皆曰终,言恶以终其谋。

《鬼谷子》捭阖篇第四弹:没有说话的艺术,你真觉得自己能成事?

开放(开启)和封闭(闭合)是万物运行的规律所在,也是游说之术变化的根本原则。游说者必须预先慎重地考察自己的言论可能引起的后果,这关系到当事人的吉凶命运。口是心灵的门面和窗户,心是精神的主宰。意志、情欲、思想和智谋都要由这个门户来表达。因此,用开放(开启)和封闭(闭合)来把守这个关口,以控制话语的进出。所谓“捭之”,就是开放(开启)、开口说话,这是阳的一面;所谓“阖之”,就是封闭(闭合)、缄默不语,这是阴的一面。阴阳两方相谐调,开放与封闭才能有节度,才能始终恰当适宜。

所以说长生、安乐、富贵、尊荣、显名、爱好、财利、得意、喜欲等美好的、光明的事物,属于“阳”的一类事物,可以公开说,先说。而死亡、忧患、贫贱、苦辱、弃损、亡利、失意、有害、刑戮、诛罚等不吉之事,属于“阴”的一类事物,以私下说、后说为宜。凡事遵循公开说吉利之事者,均可称为“始派”,他们以谈论好事来开始游说;凡遵循私下谈不吉之事者,均可称为“终派”,他们以谈论消极祸害来终止计谋。

《鬼谷子》捭阖篇第四弹:没有说话的艺术,你真觉得自己能成事?

鬼谷之策:

鬼谷子在此论述了说话的基本原则,说白了无非两点:好事要先说、公开说;坏事要后说、私下说。这样做的理由很简单,就是“人性”两字。

谨言慎行对自己、对他人都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反之,言辞不忍有百害而无一利。言多必失,话一出口,妄下结论,所造成的影响,再用几百句、几千句话也弥补不了。不注意言语的轻重对错,任性而为,往往会给自己带来无尽的烦恼,甚至带来生命或财产的损失。

《鬼谷子》捭阖篇第四弹:没有说话的艺术,你真觉得自己能成事?

讲究说话的艺术,最重要的是能忍住不合时宜的率直之言。生活中很多矛盾起源于不分场合的直言。因此,在对别人提出看法或意见的时候,要尽量采用别人可以接受的方式。我们也要像寓言里的太阳那样,用温和的态度、暖心的话语,让对方心悦诚服,而不应用强制的手段,生硬的话语,否则只能事与愿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