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4 千年的“祕密”:《周易》中的“人”到底指什麼?

其實從“人”字就能看出點端倪,一撇一捺就是“人”字,左屬先天,右屬後天,先天為“天”,後天為“地”,所以一撇屬“天”,一捺屬“地”;“人”字就是“天”和“地”的交合,也就是否之極,泰之來的原因;

首先可以肯定的說,《周易》提到的“王”、“後”、“君子”、“小人”等等,都是指我們人類中的某些人。因為《周易》的文辭就是教我們如何為人處世的。

千年的“秘密”:《周易》中的“人”到底指什麼?

但《周易》還提到了一個“人”,這就是天地人三才之一,為萬物之靈的“人”。

《周易》將重卦的五爻和六爻合稱為“天爻”;將初爻和二爻合稱為“地爻”;將三爻和四爻合稱為“人爻”。那周易為什麼會這麼排序呢?非要把“人爻”放中間呢?

首先“天爻”在上和“地爻”在下,我相信不難理解,“天”在上,“地”在下,這是很明顯的現象。難於理解的是“人爻”為什麼在中間,據說是“人”貴,所以把“人”放中間,來貴於“人”。那為什麼要使“人”貴呢?幹嘛不放到“天”之上,或者“地”之下呢?

千年的“秘密”:《周易》中的“人”到底指什麼?

其實本來就只有“天”和“地”二才,根本沒“人”啥事。“天”在上,“地”在下,很分明,也就是“否”的卦象。那哪來的“否極泰來”呢?從不通到貫通是如何發生的呢?是“天”與“地”的相互作用造成的,如何相互作用的呢?那就是通過天之底,地之頂,因為最接近,但也不完全靠這兩個點,因為作用是會相互傳遞的,只是天之底和地之頂處的相互作用,表現的最明顯而已。經過長時間的相互作用,天之底和地之頂從不接到接觸,再到融為一體,那麼天地就貫通了,也就是“泰”的過程,那麼就形成了與“天”和“地”不一樣的第三體——既有“天”的一部分,又有“地”的一部分的全新個體,那就是第三才——“人”。

我估計你會很迷糊,那我們就從“人”這個簡單的字來說吧。

其實從“人”字就能看出點端倪,一撇一捺就是“人”字,左屬先天,右屬後天,先天為“天”,後天為“地”,所以一撇屬“天”,一捺屬“地”;“人”字就是“天”和“地”的交合,也就是否之極,泰之來的原因;

再從“人”字的書寫上分析,先撇後捺,這也是古聖造字的良苦用心;從無到一撇,來說明陽生於陰之前,和單震卦是很像的,也就是帝出於震的道理,說明宇宙從無到有是先要有陽的動,才又分離出了靜的陰。

這就是“人”字。這也是為什麼《易經》重卦的中間兩爻是“人爻”的原因。不知道你能不能懂,如果不懂,可以留言,相互學習。

這裡的“人”不是指人類,是指天和地的交合點,從《周易》重卦的角度講就是外卦和內卦的相接觸的地方,“初天”之下爻,“初地”之上爻,也就是重卦的四爻和三爻。這就是“人爻”的由來,也是“人”的由來。

千年的“秘密”:《周易》中的“人”到底指什麼?

“人”字又有“終否”的含義,也就是“初交”,所以“人”字為“天”剛碰到“地”,所以“天”還在“地”上,“人”字就像“天”蓋著“地”;而和“人”字相對應的就是“入”字了,這裡不作討論了,可以自己分析一下,分析好了可以在評論區和我一起討論,一起互相學習。

從以上的分析,不難看出萬物之靈不是指我們人類,而是指陰陽交合,所以作為人類而言,不要太高看自己,因為我們不是萬物之靈,只是萬物之一。

自認為是萬物之靈的一員的你,你讀完我的解說是不是有點失望了?古聖都說了,我們是萬物之靈,你算啥?就能推翻他們的學說?古聖確實沒有說錯,只是你理解小了而已。我們人類其實也是萬物之靈,因為我們能調節陰陽來造物成事,但這裡的萬物是有限的。比起真正的萬物之靈,所造化出來的萬物數,我們造的萬物數,可以忽略不計。因為有限對於無限而言,約等於0.

在此把周易的人爻都解了,那麼主要講“人”的《連山易》也就能全解了;主要講“地”的《歸藏易》也就能全解了;主要講“天”的《乾坤易》也就能全解了;那麼也就不難理解這三者會稱為《周易》的“三墳”了。“三墳”意味雖然已經不用,但不能忘了祖先,因為只會為已故的祖先才會立墳。

千年的“秘密”:《周易》中的“人”到底指什麼?

當然這裡的“三”可以是“三”,因為是有“三”個比較出名的祖先——《連山易》、《歸藏易》、《乾坤易》;“三”還可以是指所有已故的祖先,沒有他們的創造,沒有他們的傳承,也不會有《連山易》、《歸藏易》、《乾坤易》的存在,那也就不會有《周易》。推崇《周易》是可以的,因為他包括“三墳”的理念;但絕對不能忘了“三墳”,因為只有知道了“三墳”才能真正理解《周易》,才能真正發揮《周易》的功用。

我們的祖先厲害的地方就是把自然的奧秘全都放在了“人”身上!這就是中國文化,化於日常所使用的文字裡,所以從我個人立場而言,我主張恢復使用中國的繁體字,這樣就不用做什麼,臺灣自然而然的就回來了。祖國的統一,從統一文化開始,所以不要辜負前聖造字的苦心,儘管要改過來很難,儘管我現在也看不懂很多繁體字,但我們可以慢慢來,但絕不能輕言放棄。

道清作為一個自認為已經打開了易經的奧秘的人,自認為能看懂易經,但還沒真正去看,到底能不能懂,我也不知道,但我感覺寫《易經證釋》的人很懂。

要讓我講講易經,我是講不出來的。只能講個大概,你也聽不懂,講全的話,我還沒深入研究,怕講錯,那就又成了罪人了。所以也就解釋一下前人的註解,作註解的註解,當然也會有誤解,畢竟我不是他,他不是我,但我期望你們能看懂一點,能指出問題那就更好了。

我現在能告訴你的是,看懂也沒什麼了不起的,只是“帝出於震”萬事開頭第一步,又因為天不可測,所以和沒懂易經的人沒啥區別,要成功還是要踏實,要堅持不懈,當然首先要有目標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