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戰疫情 促生產,百名專家在行動

戰疫情 促生產,百名專家在行動 | 大棚蔬菜要高產,早春管理是關鍵

農業科技報社全媒體實習記者 張小倩

早春乍暖還寒,氣溫忽冷忽熱,此時正處於冬春茬蔬菜開始採收、早春茬蔬菜定植的關鍵時期,如果管理不當,容易導致冬春茬蔬菜早衰、早春茬蔬菜長勢減弱、營養不足、葉片發黃、病蟲害加重等問題,從而影響蔬菜的產量和品質。那麼,菜農該如何管理?對此,2月21日,記者採訪了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園藝學院副研究員、國家大宗蔬菜西安綜合試驗站成員張明科,他向種植戶提出以下管理建議:

溫度管理

目前,大棚栽培的主要為喜溫蔬菜,如黃瓜、番茄、茄子、辣椒、菜豆等 ,這些蔬菜的適宜生長溫度為20℃- 30℃,所以棚內溫度一般白天不宜超過30℃,夜間棚內氣溫應保持在13℃- 18℃。若棚內溫度過高,要及時通風降溫。在生長前期(初花期、初果期)溫度要求較低,後期(盛果期)溫度要高。管理的重點是“保溫和排溼”,也就是控制好白天棚內的溫度,適當增加通風次數,降低棚內溼度。在保證揭棚後棚溫下降不超過2℃ 的前提下,應做到早揭棚;上午10:00時以後,當棚內溫度達到 28℃ 時,要開始通風,注意放風口不宜過大;中午12:00-14:00時,若棚溫高於32℃ ,要拉大通風口,進行大通風;下午3:00時以後,當棚溫達到22℃-24℃時,要及時關閉通風口;當棚內溫度下降到 20℃時,要及時覆蓋保溫被。在遇到降溫、降雪、颳風等不良天氣時,要做好加蓋防寒膜、加固棚體骨架、及時清理棚面積雪等工作。

戰疫情 促生產,百名專家在行動 | 大棚蔬菜要高產,早春管理是關鍵

合理澆水

早春氣溫逐漸升高,大棚蔬菜逐步進入快速生長階段,對水分需求量增加,但大棚內空氣溼度又不宜太高,否則容易滋生病害,所以要加強通風,降低溼度。水分管理應遵循“適量適時、寧少勿多、土壤溼潤微幹”的原則。一是採用膜下暗灌或滴灌的澆水方式,降低棚內空氣溼度;二是澆水時間應選擇晴天上午氣溫回升時進行,此時水溫與地溫接近,澆水後根系受刺激小、易適應,同時地溫恢復快,且有足夠的時間排除棚內溼氣。中午以後澆水會使地溫驟降,影響根系的生理機能;三是澆水次數不能太勤,以防溼度過大導致病害的發生和蔓延;四是澆水量不宜過大,要看天、看菜苗生長狀況和土壤墒情來確定。

科學施肥

戰疫情 促生產,百名專家在行動 | 大棚蔬菜要高產,早春管理是關鍵

大棚蔬菜施肥要堅持以基肥為主,少量多次追肥,視情況配合施用葉面肥,基肥的施用類型和施用量,要根據不同蔬菜種類及目標產量而定,有機肥要充分腐熟。還應注意氮、磷、鉀肥料的合理配比,不可偏施氮肥。在蔬菜生長中後期宜噴施0.2%磷酸二氫鉀和愛多收等葉面肥,同時噴施碧護等植物生長調節劑,促進植株健壯生長。

病蟲害防治

隨著溫度的逐漸升高,早春蔬菜病蟲害進入易發期,菜農在採用農業防控、物理防控和生物防控的基礎上,若還不能進行有效控制,可以用高效低毒農藥進行預防,但一定要對症防治。同時,還要及時清除棚內作物上的黃葉、病葉、病果,並帶出棚外深埋,減少菌源傳播。


個人簡介

張明科,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園藝學院副研究員、國家大宗蔬菜西安綜合試驗站成員、陝西涇陽蔬菜試驗示範站站長。自參加工作以來,相繼主持和參加了50多項研究課題與推廣工作,先後育成大白菜新品種16個,獲得省部級以上激勵8項,發表論文70餘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