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8 這場戰爭,曹操輸慘了,中國統一推遲70年

多年以後,在孫權稱帝加冕的典禮上,70多歲的張昭舉起笏板,剛要開口唱讚歌,孫權就制止他。

孫權當著百官的面,說:“當年要是聽了張公的話,我們現在都不知道淪落到哪裡了。”言下之意,哪裡還有我當皇帝的份兒。

史書記載,張昭被孫權一句話羞辱後,“大慚,伏地流汗”。

實際上,張昭為人忠直,節操槓槓的,孫權向來很敬重他。不過,因為那個疙瘩,儘管20年過去,兩人還是有放不下的心結。

在孫權眼裡,20年前,在決定孫吳存亡的赤壁之戰中,張昭他扮演了一個投降派的角色。

這場戰爭,曹操輸慘了,中國統一推遲70年

▲公元229年,赤壁之戰後21年,孫權稱帝。

1

赤壁之戰,是三國曆史上最經典的戰役。經過小說、戲文、教科書的渲染,一般人都會站在孫劉聯軍的立場看待這場戰爭,把它當成以少勝多的著名戰例。

落敗的曹操,則成了反面的笑話。

然而,如果我們拋開孫劉一方的政治宣傳,站到所謂“漢賊”曹操,或者“投降派”張昭的立場上,會發現這場戰爭有著細思極恐的意味:

這一戰,如果曹操打贏了,中國歷史將不會出現一個“三國時期”,全國統一也不用等到70年後的西晉滅吳。

東漢末年,軍閥割據,國家亂成一鍋粥。到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南征荊州的時候,他已經打著漢室的旗號,基本上統一了北方。

挾著官渡之戰以及北征烏丸的勝利,曹操此次進軍荊州,目標直指統一全國。

當時,南方主要存在三個割據人物:荊州劉表,益州劉璋,以及江左孫權。此外,劉備是個大咖,籠絡了一幫精英,但其時還沒有自己的地盤,寄居劉表籬下。

南征荊州出奇地順利。曹操的十五六萬大軍開拔不久,劉表就病死了,繼任荊州牧的是他的次子劉琮。劉琮聽到曹操來勢洶洶,直接投降。

益州牧劉璋也很識做,“遣兵給軍”支持曹操的統一大業。

曹操很滿意,整個世界,只剩下兩個人讓他頭疼了。

這場戰爭,曹操輸慘了,中國統一推遲70年

▲劇照:張豐毅版曹操。

2

劉備和孫權,最後站到了曹操的對立面。但就兩人與曹操的利害關係而言,他們的性質其實完全不同。

劉備早年依附過曹操,後來又反叛過曹操,屬於跟曹操有嚴重過節的人。而且曹操的眼睛很毒,看出劉備雖然像寄生蟲一樣投奔這,投奔那,但在這個過程中,他慢慢積攢了名聲、人心與人才,是個一旦忽視就會做大的人物。

當劉備得到劉琮投降的消息時,曹操早已將他列為下一個收拾的對象。

劉備沒有選擇,一路向南退走。這期間,荊州軍民十幾萬人跟定了他,說是撤退,卻一路輜重緩行。曹操率五千精銳狂追,一日一夜行三百餘里,追到當陽長坂,打得劉備只剩一條底褲。

這場戰爭,曹操輸慘了,中國統一推遲70年

▲長坂坡之戰,劉備損失慘重。

拿下江陵,曹操想一鼓作氣,速戰速決幹掉江東的孫權。

孫權不像劉備,他與曹操素無嫌隙。他之所以要跟曹操對抗到底,是因為曹操的統一方針與他的割據政策存在不可調和的矛盾。

孫權雖然表面也奉漢獻帝為正統,接受冊封官職,但他明顯不安於現狀,不想像劉璋那樣,安安靜靜做個州牧或將軍。他繼任父兄的地盤後,頻年出兵,攻打江夏太守黃祖,到曹操南征荊州前,把黃祖殺了,勢力範圍滲透到了夏口(今漢口),意欲窺伺江陵和襄陽。

曹操揮軍東下,孫權圖謀割據稱王的前景陡然黯淡下來,他感受到了深深的威脅。

於是,當時中國境內最有權力慾的三個男人開戰了。

這場戰爭,曹操輸慘了,中國統一推遲70年

▲三國地圖(局部)。

3

日暮途窮的劉備,前景黯然的孫權,志在必得的曹操。大戲開場。

劉備和孫權的智囊,想到了同一個應對的辦法:組建孫劉聯軍,共同抗擊曹軍。

劉備被逼到夏口,投奔劉琦(劉表的長子)後,諸葛亮知道形勢很難逆轉,十分著急,說:“事急矣,請求救於孫將軍。”

劉備遂派諸葛亮去見孫權。諸葛亮一來就激將孫權,說孫將軍你要麼就舉旗對抗曹操,要麼就收起兵器稱臣,現在表面服從,內心抗拒,有意思嗎?

然後又把孫劉聯合後大破曹軍,三國鼎足而立的願景,跟孫權描繪了一通。

聽得孫權很激動,當場表態,“吾不能舉全吳之地,十萬之眾,受制於人”,下定決心,與曹操血拼到底。

當時,曹操給孫權寫了一封“恐嚇信”,說他正率水軍八十萬,期待與孫將軍“會獵於吳”。意思是要孫權認清形勢,放棄抵抗。

這封信,雖然曹操極力誇大了軍隊人數,但確實差點產生了作用,也差點改變了中國的歷史進程。

這就要說到最愛君在文章開頭提到的張昭。

張昭是北方人,漢末天下大亂時,避難逃到了江東,受到孫策的禮遇。孫策死前,將孫權託付給張昭。從此,張昭與周瑜,一文一武,輔佐孫權,成為肱骨重臣。

看到曹操的勸降信,張昭向孫權擺明了他的觀點:不戰求和。他主要說了兩條理由:一是,曹操挾天子徵四方,有正統性;二是,曹操取得荊州,江東賴以安生立命的長江天險不復存在,實力強弱一目瞭然。

當時,孫權陣營內,不止張昭一人主和。應該說,主和派還佔據了上風。

如果張昭成功說服了孫權,曹操統一全國的理想,在短期內就能實現。然而,這種可能性,如流星一閃而過,沒有蹤影。

這場戰爭,曹操輸慘了,中國統一推遲70年

▲劇照:孫吳重臣張昭。

4

真實的歷史發展是,孫權陣營的周瑜、魯肅等少數主戰派,最終與孫權的權力慾達成了默契。張昭等主和派受挫,被扣上了投降派的帽子。

為《三國志》作注的史學家裴松之曾無比痛惜這次統一機會的流產。他說,張昭盡誠輔弼孫吳,是為了給百姓一個安定的環境,而不是為了協助建立一個割據政權。如今曹操平定北方,出兵荊襄,正是統一天下的好時機,

張昭的建議獲得通過,就能實現和平統一,免除兵連禍結、生靈塗炭,有何不好呢?

裴松之說,如果這樣的話,那麼張昭“雖無功於孫氏,有大功於天下矣”。

赤壁之戰那年,張昭50多歲,是一名忠厚長者。他的願望,是少一些戰爭,多一點和平,讓百姓安居樂業。所以他願意站出來,響應統一的歷史潮流。

而他需要說服的對象,卻是一群二三十歲的年輕人。孫權、魯肅、周瑜,一個個少年得志,生性好鬥,爭勝好強。戰鬥,才是年輕人的態度。

最終,年齡差距限制了他們的共同語言。

即便如此,當週瑜率領三萬水軍與劉備、劉琦的兩萬軍隊在赤壁會合的時候,中國的統一大門其實也沒有完全關上:

如果曹操的軍隊不發生疫病,如果曹操不輕信黃蓋的詐降,如果戰鬥的那天不刮東南風,如果孫劉聯軍中沒有人想到火攻……

或者,正如曹操在戰敗後悲愴地想念起郭嘉一樣,如果郭嘉——那個據稱智商碾壓諸葛亮的謀士,沒有在戰前一年英年早逝,赤壁之戰的結局是否又會改寫呢?

只是,所有的“如果”,都抵不過歷史環環相扣的偶然性。

這場戰爭,曹操輸慘了,中國統一推遲70年

▲劇照:赤壁之戰。

後面的事情,我們都知道了。赤壁之戰後,孫、劉實力壯大,曹操很受傷,退回北方,三國鼎立局面形成。曹操失去了短時間內統一全國的可能性。

應該說,赤壁之戰是一場統一與反統一的戰爭。張昭的失敗,使漢末中國喪失了一次快速統一的機會;而曹操的失敗,直接把中國帶入三國紛爭的狀態,短期內統一的機會不再出現。

公元280年,西晉兵分六路,一舉破吳,天下終於一統。然而留給中原政權的時間卻不多了。

三十年後,永嘉大亂:

五胡亂華,開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