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7 智慧互市:“广西经验”获全国推广

南宁海关围绕打造“智慧海关”,在全国边民互市贸易监管中率先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技术,自主研发边民互市贸易管理系统,有效提升通关效能,促进边民互市贸易商品市场繁荣,使国家兴边惠民的互市政策在广西边境地区得到较好落实。目前,这一“智慧互市”的“广西经验”正在全国推广。

智慧互市:“广西经验”获全国推广

智慧互市:“广西经验”获全国推广

今年76岁的梁永珍在东兴市江平镇边贸市场做小本生意,因为文化程度不高,从前填写纸质单证都要找人帮忙,现在他只要刷一刷身份证、摁一下指纹,再点击屏幕,无需动笔即可完成相关手续的申办。

智慧互市:“广西经验”获全国推广

东兴市江平镇 边民 梁永珍:以前让别人帮填单, 现在以按指纹为准,我就用指纹了。

东兴海关边境贸易监管一科副科长 曹震:从申报完成到放行离场,不到10分钟即可办结全部海关通关手续,比以前通关时间缩短四分之三。

智慧互市:“广西经验”获全国推广

智慧互市:“广西经验”获全国推广

智慧互市:“广西经验”获全国推广

近年来,广西边民互市贸易年均增速高于50%,互市商品申报单数量、监管运输工具数量及参与边民人次均大幅增加,贸易总额在全国边民互市中占比超7成。从前互市申报需要填写纸质单证,由于不少边民文化程度较低,识字少,手工作业方式使海关监管服务任务不断加重。同时,互市区(点)大都远离城镇,监管设施简陋、一线监管人力不足、通关效率不高、执法和廉政风险加大,海关传统的互市监管模式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为了适应新形势,2015年,南宁海关自主研发边民互市贸易管理系统,通过“外网受理,内网处理”即可实现海关对所有互市监管要素的精准管理,边民有海关电子触摸屏申报、商铺电脑申报和窗口人工申报等多种申报途径,实现了“管得住”“通得快”,留痕迹、有记录、可追溯。

智慧互市:“广西经验”获全国推广

智慧互市:“广西经验”获全国推广

南宁海关技术处副处长兼数据分中心副主任 赵安:主要采用了云计算、大数据、生物识别技术以及我们现在所用到的移动互联等新技术来实现,最大便利惠及边民。

智慧互市:“广西经验”获全国推广

智慧互市:“广西经验”获全国推广

边民互市贸易管理系统的使用,极大方便了边民通关,许多边民纷纷走出山沟参与互市贸易。目前该系统已覆盖广西16个互市场所,11万余边民备案,带动解决数十万人就业增收,“边贸+扶贫”成为精准扶贫典范。原本迫于生计参与搬运走私货物的边民转而参与到互市贸易中,也促进了边境反走私综合治理。

东兴市江平镇 边民 许振华:现在互市都繁荣起来了,我们生活也好了,都盖了楼房,很多人都买了车子。

智慧互市:“广西经验”获全国推广

2016年以来,该系统已被云南、黑龙江、内蒙古等多个边境省区借鉴、移植。今年4月,在首届数字中国建设成果展览会上,这一系统入选全国147个实践成果,应邀参展,获得中央、海关总署充分肯定。目前,海关总署正在以该系统为蓝本开发建设互市系统的全国统一版,启用后将进一步惠及全国边境9省区约2000多万边民群众。

南宁海关监管通关处处长 黄伶俐:我们将进一步优化互市系统,将更多的红利惠及到边民,有效地强化边境一线的安全主动风险防范和税收风险防控。

智慧互市:“广西经验”获全国推广

智慧互市:“广西经验”获全国推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