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5 斯坦福大學教授崔屹:中國新能源汽車大有可為|我的全球化觀點

斯坦福大學教授崔屹:中國新能源汽車大有可為|我的全球化觀點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硅谷的帕羅奧多(Palo Alto),這裡雲集了大量的科技巨頭,電動能源公司特斯拉(Tesla)也是其中的明星企業之一。美國之外,全球新能源汽車行業蓬勃發展,來自中國的蔚來汽車、小鵬汽車等互聯網“造車派”也在奮起直追。

續航能力,一直是制約新能源汽車行程的主要瓶頸。致力於用納米材料提升鋰電池密度的斯坦福大學終身教授、納米材料科學家崔屹提出,“如果鋰電池能量密度能達到500瓦時/每千克,電動車一次充電就可以開800-1000公里。預計十年內,我們將開發出適用於電動車的高密度電池。”

近日,南方日報記者在斯坦福大學辦公室裡對崔屹進行了獨家專訪,就中美新能源汽車產業趨勢與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等話題進行了交流。在他看來,中國電動新能源車或將在未來超過美國。

中國新能源汽車有龐大的市場需求和成熟的製造業基礎

斯坦福大学教授崔屹:中国新能源汽车大有可为|我的全球化观点

南方日報:您一直從事電池以及材料方面的研究。從專業角度來看,如何比較中國和美國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

崔屹:總體而言,和傳統汽車的研發和生產一樣,電動車十分複雜,也需要消耗大量資本。可以說,有著硅谷基因的特斯拉自創辦以來一直引領著全球電動車的研發和設計。中國的蔚來汽車給我的感覺很棒,比亞迪、北汽的電動車銷量也挺多的。目前來看,中美電動車產業的水平是比較接近的。

我認為,中國電動新能源車或將在未來超過美國:一方面,中國在電動車的核心技術領域起步緊隨美國之後,比如電池、電驅動系統、人工智能;另一方面,基於中國龐大的市場需求和成熟的製造業基礎,中國電動車在產業化方面會迅速超越美國。

南方日報:目前,新能源汽車普及的瓶頸是什麼?

崔屹:首先是價格太高,一般消費者不能接受;其次是電池容量和充電樁,不僅數量無法滿足需求,而且亟待補充電力的方案,比如快充技術、更換電池包;再次,需要優化整體能源調配體系,涉及充電時間的匹配性。

我的研究一直致力於通過更換硅的正負極材料,來提升鋰電池能量密度。如果能實現從300瓦時每千克提升至500瓦時每千克,那麼電動車一次充電就可以開1000公里。目前,我創辦的安普瑞斯公司(Ampruis)已經研發出能量密度達到400瓦時每千克的鋰電池。預計十年內,我們將開發出適用於電動車的高密度電池。

斯坦福大学教授崔屹:中国新能源汽车大有可为|我的全球化观点

建議吸引國際知名學者,打造灣區智庫

南方日報:對於粵港澳大灣區的高校教育發展,您有哪些建議?

崔屹:我先說香港高校。目前有很多內地學生到香港求學,或許能夠獲得更好的教育條件,但同時也一定程度上疏遠了同內地沿海城市發展的聯繫。而與此同時,北京、上海的頂級高校比如清華、北大,將來會擁有較香港大學更強的國際影響力。

對於大灣區內的高校來說,應該增進粵港澳高校之間的交流。首先,廣東現有的高校,比如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可以多引進海外知名學者。說得通俗些,就是要持續投入大量資金,去吸引那些有影響力的學者。如果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每個系能有3個國際級的superstar坐鎮,再培養出15個年輕的young star教授,這個就不得了,5年之內就不一樣了。

南方日報:您之前建議推進斯坦福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分校,需要克服哪些難關?

崔屹:目前,斯坦福大學在其他國家沒有分校。如果斯坦福大學在大灣區建設分校的話,是一個不錯的嘗試。但需要突破的壁壘也很多:首先要將高校建設和商業、製造業相溝通;其次要重點建設一些學科,比如現代城市設計、規劃,醫學, 先進製造,新材料等;再者,需要獲得上百億級別的投資,並且需要持續10年甚至15年。如果能吸引200-300名國際知名學者在大灣區從事科研工作,大灣區的創新水平會有一個質的提升。

斯坦福大学教授崔屹:中国新能源汽车大有可为|我的全球化观点

建議成立灣區能源基金,應提升透明度和知名度

南方日報:從您創辦公司的歷程來看,一個成熟的新能源項目需要多長時間?

崔屹:一般需要10-15年,其中會經歷階段性變化。我十年前創業時比較幸運,初創階段就獲得了斯坦福的啟動基金,隨後獲得了美國風投的支持,並吸引了中國風投以及美國政府基金的支持。到第6-7年,我們公司就實現了產品上市,目前在進行第5輪融資。像我們這樣的公司能堅持十年的不多,如果只有美國的資金支持的話差不多5年就幹不下去了。

南方日報:既然能源投資是中長期的,那麼需要怎樣的資本匹配最合適?

崔屹:對中長期的項目比較理性的做法,是民營資本和政府一同推動。美國的風投不是很理性化,往往追隨政府判斷。比如,一個概念熱的時候,政府開始支持,風投隨之而上。如果產品在三五年內能成熟,這種資本模式問題不大,但顯然不適合新能源產業的發展。

南方日報:您如何評價風險投資對新能源產業的作用?

崔屹:新能源產業屬於高科技產業。美國目前比較成熟的高科技產業生長週期都比較短,比如IT、軟件、互聯網。從新能源產業來看,一般先是美國風投一擁而上,但很快就不關注了,反倒是中國風投雪中送炭,讓很多企業成功走出來。所以,我覺得中國風投的作用可能更重要。中國新能源產業有獨特優勢,比如政策方面。

南方日報:有專家建議成立灣區能源基金,您怎麼看?

崔屹:中國政府為新能源產業發展設立基金,是值得鼓勵的。美國政府在這方面並沒有相應支持,只有能源部設立的一些貸款項目。同時,美國資本市場較為成熟,新能源企業從民間基金能獲得較好支持。

因此,對於中國新能源產業而言,能夠藉助政府的政策槓桿撬動資本市場,是一個獨特的優勢。但我認為,這個灣區能源基金未來應該在國際上提升透明度和知名度,從而能吸引優質的投資項目。

【撰文】彭琳

【採訪】彭琳、唐子湉 發自舊金山

【攝影】唐子湉

【視頻剪輯】趙永成、丁曉然

【校對】吳荊子

【作者】 彭琳;唐子湉

【來源】 南方號~深度~南方經濟智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