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5 区块链的下一波浪潮——去中心化交易所

区块链的下一波浪潮——去中心化交易所


如果说矿场和中心化交易所是区块链蛮荒时代的主角,那么去中心化交易所DEX(Decentralized Exchanges)很有可能将价值互联真正带到各个领域,伴随着极大的透明度和风险防范能力,成为区块链时代真正的主角。


区块链的下一波浪潮——去中心化交易所

区块链的下一波浪潮——去中心化交易所

去中心化交易所的定义

说起交易所,人们第一反应就是上交所、深交所和纽交所这类霸占头条的股票交易所,或是币圈人津津乐道的币安、火币和OKEx三大交易所。这些无一例外都是中心化的交易所,也就是需要一个提供信任基础的中心化机构促成交易。

那么究竟什么是去中心化交易所呢?我们不妨先退后一步,看下交易发生的整个过程。

区块链的下一波浪潮——去中心化交易所

一般来说,用户先要把资产安全托管在某个地方,既资产安全的前提下可以用于交易。一旦有交易的需求,他便发布交易指令,这时就需要一个流动性充足的场所为用户找到合适的匹配,满足这个交易指令。在找到合适匹配后,买卖双方在安全的环境下进行交易,这时也需要在客观上加以一定的限制,防止一方欺诈或跳票。最后,当交易完成后,双方对交易进行结算清算,也就是根据这笔交易信息更新各自现有资产的价值。

我们再来对比下不同交易所里资产交易的流程:

区块链的下一波浪潮——去中心化交易所

我们可以看到,目前币圈的交易生态中,中心化交易所垄断了整套服务。从我们把币打入交易所地址的那一刻起,交易所便成了我们资产的托管人。之后它像股票交易所那样,用K线图和报价单等方式提供了流动性信息,在交易完成后又自动帮助我们清算,在我们提币之前继续充当资产的托管人。我们不难发现,现有的中心化代币交易所不但没有起到去中心化的效果,反而大大加强了中心化的程度。用中心化的交易所交易标榜去中心化的数字资产也是一种讽刺。风险的高度集中,风控意识的薄弱,技术的不成熟,以及巨大利益诱惑的驱使,使得客户资产被盗、交易所跑路以及内幕交易侵吞客户利益等事件不断发生。

在去中心化交易所中,用户的资产直接托管在用户自己的钱包里,大大降低了交易所被盗或跑路导致用户资产流失的风险。通过智能合约完成的撮合交易和链上完成的结算清算,在提升透明度的同时,也大大减少了对中心媒介的依赖。

其实,这些还只是狭义的虚拟货币去中心化交易所,从广义上讲,去中心化交易所包括了所有的去中心化的价值和资产交换方式。由于信任的缺失,在许多现有的交易场景中,都需要各种形态的中心化交易所提供信任担保。而区块链技术将通过构建一个个无形的去中心化交易所,降低信任成本,逐渐重塑旧有的价值交换体系。

区块链的下一波浪潮——去中心化交易所

去中心化交易所目前的主要缺陷

当然,目前市面上的去中心化交易所还存在着许多不足,其交易量和交易体验也和主流中心化交易所有着较大的差距。受制于现阶段技术的瓶颈,在去中心化交易所上交易面临四个问题:

1. 交易冲突。在达成交易后,交易参与方将交易向全网广播,由于广播交易和记录交易(挖矿)之间存在时间延迟,使得交易有可能发生冲突。比如在一个出块时间段内,有两个买家下了同样的order,买同一个资产,而这两笔交易传到不同矿工的先后顺序不同,从而在记录时导致了交易冲突。虽然最后只有一个order会被记录,但两笔交易同时消耗了gas费用。又比如,在同一个出块时间段中,一个买家下了单,而卖家却取消了挂单,在矿工记录交易时也发生了冲突。

2. 抢先交易(front running)。由于交易双方挂单的时间并不完全同步,挂单的信息又对外透明,给第三方提供了抢先交易的获利空间。

抢先交易者看到双方挂单信息后,在交易完成前抢先进入,获取价格优势。比如抢先交易者看到买卖双方的价位后,通过出更高的矿工费优先从卖家处买入资产,然后抬升价格卖给买家,通过牺牲买家的利益给自己牟取无风险收益。有些抢先交易者自己就是矿工,更是为自己的抢先交易占据了天时地利,在挖矿记录交易时优先记录自己的交易。

3. 高额手续费。由于去中心化交易所一般采用链上交易和链上结算,每一笔交易都要耗费矿工费用,在矿工费用居高不下的今天,去中心化交易所的手续费相比中心化交易所毫无竞争优势。

4. 交易量限制。由于目前的主流公链(以太坊,比特币)的TPS较为有限,无法同时承载过多的交易,因此改用POS或DPOS共识,架构闪电网络等方式也被广泛讨论。

对于这些问题,业界也探索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对于交易冲突,许多交易所采用链下撮合交易、链上清算的方式,牺牲一部分透明度和去中心化程度提升交易的成功率。对于被业界痛恨的抢先交易,业界则是提出了commit-reveal模式,通过先将order加密,促成交易后再公开的方式防止被抢先交易。

区块链的下一波浪潮——去中心化交易所

来自Front-running, Griefing and the Perils of Virtual Settlement,作者Will Warren

对于高额手续费,不少手续费较低的公链在六月即将上线,EOS更是承诺不收取手续费。而交易量受限的问题,不少公链如EOS等也是通过采用不同的共识机制,牺牲一定的去中心化来提升交易的效率。

区块链的下一波浪潮——去中心化交易所

去中心化交易所的分类

根据Etherscan.io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目前去中心化交易所交易量的相对大小。

区块链的下一波浪潮——去中心化交易所

在交易流程方面,去中心化交易所在前端资产托管和后端清算方面大都一致,根据流动性提供方式和撮合交易方式的不同,可以将现有的去中心化交易所分为三类:

区块链的下一波浪潮——去中心化交易所

在Relayer托管订单模式中,0x开源协议提出了链下撮合,链上清算的交易方式,将链下撮合的过程交由各大中继relayer。而这也极大扩大了0x的生态,目前排名前十的Radar和DDEX都是基于0x协议上的relayer。路印协议则是在0x上作了进一步改进,环路设计实现了多币种多交易的同时撮合,提升交易效率,同时也用对订单分拆后加密的方式解决了0x协议中relayer可能的front running问题。

在做市商模式中,去中心化交易所通过引入拥有存货的做市商来提供流动性。交易量排名第一的Bancor在这基础上引入smart token机制,当用户向做市商下单买入时做市商自动发行该token,卖出时则自动销毁,而这些做市商发行币种时也需要一定量的硬通货储备(以太坊)。Kyber则要求不同做市商储备一定量的不同币种,直接向挂单提供流动性,而价格的公允则通过做市商之间的竞争来实现。在P2P点对点撮合模式中,交易所本质上提供了一个挂单的平台,以及聊天窗口,让买卖双方直接沟通完成交易。

区块链的下一波浪潮——去中心化交易所

主流去中心化交易所评估

对于去中心化交易所,我们从五个维度进行评估,分别是交易体验(20分)、交易安全(30分)、token经济(20分)、团队(15分)和运营(15分),具体分布如下:

区块链的下一波浪潮——去中心化交易所

以下是各主要交易所评估结果(Radar没有发币,暂不列入评估):

区块链的下一波浪潮——去中心化交易所

*路印目前处于内测阶段,评分标准略有不同。

投资建议

区块链的下一波浪潮——去中心化交易所

报告撰写时间:2018.06.04

区块链的下一波浪潮——去中心化交易所

区块链的下一波浪潮——去中心化交易所

2018年全球加密数字货币钱包行业研究报告

区块链游戏——最先落地的区块链应用

扒皮柚子:一文读懂EOS繁华背后的真相

自组织——区块链经济的最终形态

区块链的国家“集结号”

央行的野心——全球首个法定数字货币背后的逻辑

不忘初心,上下而求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