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9 悅讀上海 海上名邸:位於上海的美國哥倫比亞總會

經歷了“南北戰爭”後的美國經濟日益發展,到了20世紀後美國已逐漸躋身世界強國之列,歐洲人也不敢把美國佬當作“鄉巴佬”了。幾乎在美國總會成立的同時,上海的美孚石油公司(Standard Oil Co. of New York,中文通常稱之“美孚行”,Standard-Vacuccm Oil Co.是1931年後使用的名稱)大班W. C. Sprague、福特汽車公司駐上海代表H. H. Arnold、美商大來洋行業主J. H. Dollar等創議仿英國的鄉下總會建立自己的鄉下總會,有了大公司的支持,事情就好辦多了,不久他們就購進了位於滬西法租界杜美路(今東湖路)50號的一塊幾十畝的土地建造了美國鄉下總會,它的真正的名稱是Columbia Country Club,也就是“哥倫比亞俱樂部”。

悅讀上海 海上名邸:位於上海的美國哥倫比亞總會

1920年的登記地址是“杜美路50號”,應該就是今天的東湖路50號一帶。至於這個總會為什麼取名“哥倫比亞”,未見於著錄。眾所周知,美國是一個以歐洲移民為主建立起來的國家,所以美國人對白種人的寬容性比較大,一般不排斥非美國籍的歐洲人,於是在Columbia Country Club附近就形成了以美國人為主的僑民生活區和社交區,可能由於這裡地價上升太快的原因,也可能這裡的地方太狹小,美國人決心把這裡的土地賣掉,再到地價更低的地方買進面積更大的土地,建造設施更完美的總會,沒過多久這個計劃就實現了。總會買進了租界外剛開通的大西路(今延安西路1262號)的50餘畝土地,在這裡大興土木重建美國鄉下總會,委託克利洋行設計,鄔達克主持,這塊土地的大部分面積用於草坪和網球場,建築佔地約2 200平方米,成“丁”字形。1951年起這裡為“華東生物製品實驗所”,後改名為上海生物製品研究所。20世紀90年代初我到過實地,主建築大部分已被拆除,留下“丁”字形東端的一個室內泳池,通層三層,二層以上全部設計為大塊玻璃的窗戶,陽光充足,感覺舒適,使你能領悟到該總會建築的奢華。該研究所不能隨意進入,不知這個泳池是否還在。

悅讀上海 海上名邸:位於上海的美國哥倫比亞總會

美國鄉下總會成立於1920年以前,它的英文名就是Columbia Country Club,所以也被叫做“美國哥倫比亞總會”,約1922年遷大西路重建,它的西側圍牆開在後築的“哥倫比亞路”即今番禺路上,於是,早期的Columbia Country Club有兩扇門進出,有兩個地址,一個是“大西路1262號”,另一個是“哥倫比亞路24號”。

悅讀上海 海上名邸:位於上海的美國哥倫比亞總會

今番禺路舊名哥倫比亞路,築於1925年,是在Columbia Country Club之後,可以講,哥倫比亞路是以哥倫比亞總會所在而得名的,一些論著稱“哥倫比亞路以美國城市哥倫比亞命名”顯然是不正確的,還有人認為美國鄉下總會因為在哥倫比亞路上,故又稱哥倫比亞總會,那就更大錯特錯了。

悅讀上海 海上名邸:位於上海的美國哥倫比亞總會

美國的Columbia Country Club在杜美路(東湖路)時期,附近還有一個以美僑為主的不分種族、國別的社交場所,幾乎在總會遷大西路重建時,這個社交場所也覓得法租界貝當路(今衡山路53號)的一塊土地重建,也由鄔達克設計,1925年開工,英文名American Community Church,通常被譯作“美國社交會堂”。舊中國上海的基督教會和教堂有明顯的國別和宗派之分,即信徒一般只到自己加入的某國某宗派的教堂做禮拜,而不會到他國其他宗派的教堂做禮拜,而僑民更加嚴格遵守這一規矩。而這個American Community Church是一個以美僑為主,不分國別和教派的禮拜堂,於是就被叫做“國際禮拜堂”,這一點必須弄清楚。


分享到:


相關文章: